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诗人星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诗友近作荐读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21:26 | 只看该作者

% r8 M" d4 v! |+ s2 Z第015号          作者:岑泓(红尘一隅)- ~/ a+ t6 Z- X9 m9 M7 Z% y
2 [8 z% ^3 |  G* q6 |
+ \& s" `! y1 F/ w+ s$ L+ G
回乡  & r  k8 [6 P" u

  m- m# s9 u1 @  f% ^4 a ! z. K# l/ N- w9 a3 ^

% ^: v2 h( R- `( r               1( \7 }! o: c0 E5 Y1 X

/ l% V4 O+ Y$ z2 B这个正午,你们炭火般的热情与疑惑) a. E: I: O: a/ A) f" m
迫使我昏迷在曾诞生我的古木床上重新诞生
) E% Q* A! |% u/ a! m一双黑亮亮丝绸的大眼睛
: z3 Z0 v1 b, r2 u& L4 X妈妈的目光里摇荡着生动颤抖的星星0 U) l; j, w; N) U
你们同声说这张床——家族唯一的遗产
  r& |+ T3 \* _: R永远为我留着!可是
3 y- N( S& j1 N  J1 t) e有永远吗?
# ]4 Q3 X& f! Y5 b$ x
" m1 m0 c) l' H
6 q9 e1 r% V+ z3 G1 c                 2: D' P# s8 S( F) ?! R
1 a3 g/ Q& x7 `5 A" o
有一天,你们会点燃我的肉体
# {; H1 T5 l- M是的,孤独又轻盈的肉体
6 G3 x% C' q$ [2 m1 ?/ t# D在我已知的黑暗和未知的黑暗之间$ x- v- ]: E' d5 O$ n) l+ W9 g
一如我夜夜孜孜矻矻地点亮流泪的红烛6 e' n' D* c+ K  k& J$ R
那时,你们有谁会告诉我那两种燃烧的火焰; N6 P$ o4 p0 E, L2 S# |; ?8 z- }
哪一根更像春芽——新颖又好奇
; x8 Q% D, M/ U2 r; N7 Q
" L; e* u4 `9 w5 A. A2 c
4 W& ?. v5 I: D% q# ]                  39 |7 b1 r* W5 y4 [, }# f( h
) y; S( \. E% w. Y2 z. x
哦!如果,我能够有你9 l6 K8 v% M1 Q- x2 P# y
如果你能听见这江堤上岸柳的歌唱& E0 `4 N; S9 v$ A7 k1 y; x$ b
能听清冬阳下石缝间蛇的均匀的呼吸. Z& v* L$ }" I& L/ n
如果你竟然还能够听懂( o  w& ]. h: M& d# Y& M
浑浊江水中鱼儿透明的心跳
8 `6 j9 I/ i, \那么,你就能看见我——
7 `7 {. }0 B7 z- B* v' E, J3 P我站在太阳和星星之间8 }1 C9 H- O- g" E
披露着另一个无限世界的无穷秘密+ \8 m9 T9 P  I4 Q$ Y
那儿——那儿的创造纯乎其纯, u: f9 u: y- }2 J9 v; k7 h2 P# e/ T. i
( }- T1 ]3 Q2 H1 B5 @
& a0 F% i. ?; b2 ^% N
2015-01-02$ r9 d/ Z! X$ G2 G
7 `" W5 N* I8 m% J4 u
% Z' W2 {9 t! I
% l$ P( u: B, B+ Q' {. ^

4 ^. M  k! K2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2-1 00:26 | 只看该作者
读了,觉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12:34 | 只看该作者
, d! ~' z6 t5 D) Q$ \) S. ?- I
第016号          作者:村邻: @4 U6 s1 k, t+ x' i; u9 M) y* ?
4 u: `; g; i% R" z5 o" u
! G) `! D, K& f, g/ h' J
时光是你我搭乘标的列车- [/ R8 ]1 ?8 d/ @# Q5 g; \$ E9 D
2 }7 M+ o% a2 _$ f) |: r9 b
0 f4 `5 P4 ?1 P" `. k' ^
时光是你我搭乘的列车" r- N. ]1 R1 y/ J4 ~; W0 r5 }4 s
一些人进来一些人离别# b% T- k- Y- m) B) `3 i+ e
% C! h; Y$ I5 S9 J* K1 H
隔着时光细数
4 {  r4 E" W5 \) ~; B* r2 j年代是史书里的记载
( ~* Q$ N8 X* D# [" E轮回是禅经里的神话
2 g+ s0 n* {% B0 b3 `9 m" Q4 w更多的则是无法说清的微漾+ m- l, I! e9 t
( ~  x4 h' f0 A: G$ s2 Q
眼是灵之泉* A8 W6 G+ f6 R* m
在世俗之间穿行, h' K+ S7 A) M  e: I  F* V
从清澈如水到浑浊深重
  C  u/ c) O9 j7 P9 M/ X一切,苦累着灵魂# A: u7 Y9 d7 E7 C: O

8 C6 Q+ _, B: i: y爱是心之暖
; Z/ W5 Y3 y1 C1 F* L历程是鉴证诚的镜+ Y4 G6 h% v! C8 W: b
财富与仕途只是须臾的伞! Q' E5 J5 i7 o$ g/ q* o* u. f2 G$ _
相濡以沫才是福之根% M, i. l  p; j# y: J; u$ e
- K$ v. h, u) N* ], L+ M. z
时光的列车是飞速的
4 ?% `: ]# k9 M1 O9 N8 M. ?一晃就会度过生命的航站3 |" J  A# {/ W4 Q4 e; x+ S$ `! D
可是,往往许多人到了终点之后
% d( ?& G  }0 z( ?6 V8 X0 p+ M( |方知早该放下沉重的求
4 z' [, j. h. \- M; `. d" I/ ]  } 0 l6 Y, ?0 ?& D' x' E0 g' G
时光是你我搭乘的列车
1 |3 l( M5 V7 e3 b+ [% t% j散落在车厢里的行李无声地陈述着
3 m" P5 c5 `" z6 [$ l: I! F来来往往的故事之后
$ r# z2 s( p* N* E: R( F  J* x5 [1 }继续前行' E8 g8 F5 V% O8 ^

4 [# _7 R: a  r, v
- E3 h3 H' Q0 k2015-01-27# j9 z' l7 x) q

5 }" D4 _2 Z; b! w/ F9 q  o
7 |  _+ f3 ^1 z1 ]; j+ }

! n- S5 m5 _0 {, t/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2-1 13: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群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13:22 | 只看该作者
子悦荷 发表于 2015-2-1 13:09
  E# b% h6 H$ }: y: m8 r! c4 y3 W3 J9 L学习了!群主辛苦了!
3 j! t$ N* j( a* ~# C0 h' H8 a
+ F( k8 g' S9 C6 }) A/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13:33 | 只看该作者
6 V6 h7 p" F7 c! |; h4 u( p
第017号          作者:罗志渊! T9 d$ Y2 h, y  A6 _
2 T  ?) O/ D$ F+ v2 P

5 m, V; C6 ~: ]" s( b互联网时代是催生文学还是毁灭文学
, D1 g0 U3 f. p& m

' |; L+ O  Z( X; B【罗志渊直播间:志渊文化夜谭】
% `' c; ~1 }6 t1 R" |夜深人静时,我们与灵魂好好谈谈
3 r0 c; o4 G7 [

# R& w$ E) n4 ~4 ?% e " W' ~2 x( m, x

" e2 E: i: Y. {- c: i& Z  e& A1、  互联网时代的繁荣催生了网络诗歌,写诗的作者看上去越来越多,但真正的诗人名家却很少,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q+ G: Y; ]( v% R

. t; P6 H( z$ u2 Z$ r4 \# X8 M罗志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整个地球都成了一个“地球村”。但互联网的发展从来就是双刃剑,互联网从一定程度来看,促进了文学的繁荣,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兴起。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网络小说以字数算钱,大多数人为了钱而制造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字,注定了网络文学领域出不了真正的文学大师。真正的文学从来都只属于精英,而且只属于严肃创作的作家。
) G3 E% _% s0 N% T1 e4 D
) a: \- o8 V( l2、  你平时喜欢读诗歌吗?一般欣赏什么类型的诗歌?能给我们推荐一下吗?+ r# u; z' U2 _

  e0 `# S5 |0 P罗志渊:我也喜欢读诗。特别是下雨的夜晚。不知为何,我对雨夜就有特殊的情感,每当下雨的夜,听着窗外的雨滴声音,都可以把我带入创作诗歌的境地。也许与我童年记忆有关,也可能与我出生的那一个晚上有关,因为我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下大雨的夜晚。读诗歌,我觉得,还是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有些人喜欢豪迈的,有些人喜欢抒情婉约的,也有些人喜欢忧伤的。我想这与个人心境有关,所以不必强求,只要喜欢就好。在一个人的时候,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感受这份诗意的美好,就非常好。
. c4 E5 T* T" V5 b- t
9 f* _/ ?4 l# l; E2 {- X3、  要写好诗歌,需不需要先好好研究一下关于诗歌的理论?
0 a# v) k7 j" |- }$ _2 V' O 2 D9 K6 Z/ \: w+ f
罗志渊:有人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只要有激情,谁都可以是诗人。所以诗人从生活经验来看,有时候是一种生活状态。但要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建树,就必须了解一些诗歌理论。要不然,就会有偏差。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现代诗歌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有人认为,文字分段就是诗,这是完全背离诗歌理论的,并且这是不懂诗歌特质的体现。诗歌不仅是文字形式,更在于特质和内涵。难道一个女人穿上男人衣服就是男人吗?
8 A; ^. k7 j( N6 P0 u
' l( M' j( L# q$ R. s7 H) Q& q4、  罗老师,你所提倡的诗意生活,你认为物质因素在里面重不重要?它们应当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是一种和谐的状态?5 N) \* q; s. i

6 y& D  s0 s* L9 v1 A罗志渊:诗意生活才能真正幸福,当然也要以物质为基础。如果一个人吃饭都是问题,又如何诗意生活?所以,诗意生活,首先是好好生活,然后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诗意,这便是活着的意义与价值。也唯有如此,心境才能平衡,才能真正幸福。
# i' ^  C4 d  S8 q5 I ; W# z1 X" J6 n  [; V% g
5、  我看到你的新诗集《指间月光》,精装版定价是68元,相比市面上的很多畅销书都贵。你是不是对自己的做作品很有信心啊?呵呵。* d# \$ _9 E% r; M) F+ C

* z# O1 M1 @+ _- I+ z& N+ m0 z罗志渊:哈哈,个人理解不同,要不是受限于市场。我还想定1000元。这部诗集是我十几年的积累,其中的内容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指间月光》一开始排版快400多页,最后减掉了200多页。我始终认为,只有精品才能成就经典,而只有经典之作,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百世。所以,经典是什么?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典范!
, x/ E. C- Q0 W ) O8 W3 Q( K  i. ?& L; N
6、  罗老师近年来除了《指间月光》,还有出版其他著作吗?
  X  ^0 A% Y8 I  a! H % a4 }: d% G! T. \' A* S) l" H2 K
罗志渊:之前与作协的作家一起出过几本合集,现在每年都会出一本自己的专著。除了《指间月光》外,我的另一部书《灏诗品词》也正在出版中,但关系到全国发行的问题,所以书名还会有所修改。2 P( p; ]9 t- N2 I* m
2 j# I: K6 D+ b: n$ k3 s' ~
7、  于丹说,爱诗词不用胆怯。她还真不胆怯,一下就跳到诗词领域,这是不是说明讲诗词没有门槛,做诗人也很容易?' P3 A  y/ o2 f. k0 y9 }* G# N3 M

8 H2 j; ]! U8 B1 E* |; V罗志渊:当今世道,确实不好评说别人。我觉得做好自己最重要,他们喜欢干嘛干嘛去。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时候做学术也好,创作也好,在内行人眼里,是一目了然的。正所谓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啊!4 {$ r. H, t) {$ o) X) }6 N. r3 ^
  y& Q! `$ ^3 O, T' I0 e
8、  读诗可以抚慰人们忙碌而浮躁的心情,重新感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这也许就是您所说的诗意生活吧!当你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否就选择在诗歌中逃避呢?(请原谅我故意用“逃避”一词来为难你!)
5 E: {7 D+ ~" N: x' w4 [
9 B. b( W: k4 q# G# z罗志渊:我早说过,文学是人学,同时,文学也是一种药,是精神的药。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是生活的体验者,一是生活的观察者。而我属于体验者兼观察者。有时候我也需要阅读来救自己,有时候我也需要通过写作来自救。正如曾经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所言:我写作就是为了自救。
% u3 _& v3 a9 }% |, ]! i
4 D. t% x- ]0 @) F  `1 E0 T" X9 、《明天诗刊》的选稿原则是什么?请问作为草根的不知名的作者的诗歌,你们也会采用吗?
: O! k$ Y) i0 M ( G9 t0 i, V2 z1 U2 M
罗志渊:当初我创办《明天诗刊》的目的,就是为“容名家之精华,纳草根之奇葩”。而宗旨就是为了“坚持走纯文学之路,以爱、宽容、理解和共同进步为宗旨。提倡百花齐放,雅俗共赏”。而定稿标准则定为“独创性、文学性、哲理性、艺术性”。《明天诗刊》愿意为所有华人世界的诗歌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其实,隐藏在民间的诗歌爱好者,很多是很有才华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平台。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的兴起,越来越多“隐性诗人”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 F) e5 F& w7 a& V2 G# V; j

$ c; G) u. M9 j/ B# R2 Q3 _( W10、其实如果我们的学校,从小学开始,到中学、大学,都开设诗歌欣赏课,应该能够提高国民的诗歌欣赏水平。你觉得呢?/ A7 s9 c5 Y! H) ^
! H! ]# e/ {/ e2 t
罗志渊:一定可以。其实任何人内心都需要诗。腹饱诗书气自华!这是一个诗意内化的过程,一个经常读诗的人,气质肯定不一样的。
' }. k7 n4 C# T7 a, s! L $ p, v% S& {0 Y7 y+ H5 Z
11、如果我一直都感觉人生很没意思,不快乐,所谓的读诗,有时反而让自己更加沉浸在痛苦的诗歌意境中,这和你所说的诗意人生好像是南辕北辙了……. T2 h: l6 ]; ?- {1 A

. B, G/ a9 e( b2 ^罗志渊:诗意生活与读诗体验本身是不矛盾的。诗意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平淡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诗人的心,发现这个世界的美,而你也会变得更美。而诗意的体验则属于文学范畴。一作品,如果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就是好作品。简单来讲,是这样的,哪怕读者能体验作者的悲痛,这种感受也是美好的。因为文学理论中,悲剧才能崇高,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l5 ?9 H; P! x/ n' v

6 B# c9 _7 V6 e5 k9 n2 t12、大家都是热爱美的,人的内心一定是热爱诗歌的,因为她有美的语言,美的生命,只因为这个世界叫大家失望了,没有几个人会认为真的会有美存在,所以没多少人热爱诗歌. x4 y# e8 q: F; m

4 a* w9 v/ M0 @罗志渊:因为有爱,所以很美!心中有爱,才会发现美。文艺就是为了追求真善美的,而爱是永恒的旋律。在浮躁的社会,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诗心,要有精神坚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迷失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也只有这样,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到处都是诗!1 A* q7 P, e8 n. N- J- Q+ j
3 o% V" a' r% e. O/ Y; f

% r- {8 ^" Y6 M2014年2月22日
0 ]/ V/ s" x( Z7 L. |2 [! y) W" b! B8 A3 w, \# z$ W4 C- X; t
% C; J! a  H+ n" Y' }
( V9 a; ~, g( m* a; p5 c2 d

+ q  J0 Y; g: d6 j+ x8 ~# a; ~  Y; J$ p1 G4 H1 B

4 ?, ^) w; w0 z8 W( r" F5 o. i" ^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2-3 22:0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20:05 | 只看该作者
8 c/ M# {2 O  E2 ^% l8 q7 A
第018号          作者:徐敬亚
$ t# u* v; T! ~; r
# V0 x3 U' i( |3 H4 P' O" w7 C5 S# @- ?" U2 @' Q' K
凤凰网:徐敬亚谈余秀华的诗
- L+ [5 r8 n' e% p& U3 k
% J6 A9 O, L( z% g8 b  e) b
& ?% t7 P" M8 ?2 z) @' z
9 }! k2 }# t% N/ K+ s
徐敬亚:这些年,诗在公众领域的身份,多数是被嘲弄对象,比如“梨花体”、“羊羔体”、“忠秧体”……偶尔引起讨论也是负面与否定,比如韩寒谈新诗引起的一阵热闹。前几年我说过,在今天,诗引起大众关注已经到了只能依靠偶发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地步了,比如一位位诗人的死亡或自杀。从这一点看,这次余秀华的诗引起热议倒是有点不同,却是所谓正式刊物发表,署名评价。我觉得在这个不正常的年代,余秀华的诗歌事件倒是算得那种狗屁式的正常。几位学者的评论,说了几句过头话,都是出于对她诗歌阅读的喜悦,并无恶意。而媒体,除了“脑瘫”的新闻重心失误之外,追捧与炒作也并没有超过消费时代的一般化意义上的恶俗。媒体就是媒体,一个命里注定的饶舌妇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惜字如金的大师。今后这样的事情必定多得是,没什么大惊小怪。理想国早已破灭。+ [3 o6 _8 Z9 O. C5 L/ o; D# n

- @; S3 _6 H- o2 h& H! o7 X凤凰网:能不能从生命意识和语言实验这两个角度具体理解余秀华。  J$ q- O9 M, k
! J5 h/ P2 V9 a
徐敬亚:在很多人眼里,诗是完整的一坨。报刊上的诗、网络上的诗、写诗的、编诗的、诗歌圈子等等好像都是一回事,而在我的内心,只有一个极少数人的诗人名单,他们是真正的优秀诗人。其它写诗的人也可以称为诗人,但都属于大众写作的范畴。因此我个人一直心怀广义诗与狭义诗两个标准。对于中国一线的诗人们,我希望尽量拿出我的挑剔与刻薄。而对民间众多的诗歌写作者,我希望对他们越来越宽容。真正的诗是高贵的、稀有的,常人不可企及的。最高意义上的诗歌发展轨迹,只能依靠少数的天才诗人们推进。当下,大众的诗歌写作越来越成为自我救赎的一种词语方式,不必苛求。对余秀华的诗,我阅读后感觉不错。她是抒情性的,这在女诗人中并不多见。她对个人情感的表述非常准确,甚至凶猛。同时她对周遭万物的感悟也相当精致,常有微妙。因此,无论从主体的内感与主客关系上,余秀华诗歌的生命体验深度,超过其语言意义。就我个人少量阅读来看,在诗歌操作的层面上,她还相当草率与凌乱。她刚刚(1月20号)在博客上贴了一首诗《你说抱着我,如抱着一朵白云》写得也不错。里面有“空气里晃动着小粒蝴蝶”的句子。证明她不但有如揭皮肉的强烈抒写能力,也具有相当水准的诗歌才华。但是她显然还达不到成熟的经典诗人们的程度。就目前所看到的,我认为余秀华的诗歌写作水平,应该可以进入到大众诗歌写作的前列。她的诗不娇揉不造作,情感真挚,冲击性很强。我一贯推崇此种诗风。得知余秀华曾代表荆门参加第14届湖北省运动会并拿到了湖北省的女子象棋季军,我更注以期待。
. {) s4 E2 n' s8 h, l3 ?7 A5 c3 T( m2 b7 O. [0 Y: [
凤凰网:沈浩波的一个评论是对余秀华的两首诗做了文本分析,指出她的某些句子很好,但某些句子或者全篇并不高妙甚至庸常。您是否觉得余秀华的诗有这种“偶有妙句,鲜有佳篇”的问题?
3 M& |  S8 O8 P0 O# w% d/ A" z9 `8 I" k- \# I, o
徐敬亚:余秀华和沈浩波两个人的诗风有相近之处。都追求一种带有质感的生命真实,可能因此她引起了沈浩波的关注。排除掉对媒体炒作的不满外,沈浩波对她的诗其实不乏欣赏,并不禁地细读了两首,这很罕见。我对沈挑毛病的地方并不在意,而很在乎他对余秀华的夸赞。一点毛病也没有的诗,普天下没有。我看一位诗人,并不看他的败笔,而看他的高明之处。只有诗歌的最高点才能代表一位诗人的最高精神指数。这好比跳高运动员,也好比鹰与鸡高飞低飞的名言。余秀华需要作的,是修剪自己的芜杂,把自己的诗意模式更加完善,找到一个人独有的生命发现渠道与语感体系,形成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诗意世界。她离这些要求还有距离。! C* Z  R/ R+ T7 q# w5 M

  V- S  \0 W3 I# O' d2 u凤凰网:有媒体把她称作中国的狄金森,是否是对狄金森的误解或者对余秀华的过誉?
% n+ V4 x( }9 s5 t  R% L, |; o& i! E
徐敬亚:真的,不知什么时候我变得宽容了。不要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向媒体。这话是沈睿说的。中国的狄金森,并不是沈睿的观点,而只是她在读诗时一个意在夸赞的小型结论性感觉,也包含了向狄金森致敬的意味。沈睿的阅读很认真也非常坦诚。我相信对余秀华的诗歌语言、诗歌建筑、诗歌语感等方面,沈睿不可能没有自己更加苛刻的标准,她只是来不及细说,她几乎是不加修饰地一口气写出了自己的全部感觉。从评论的角度看,这种动情的诗歌评论现在也很罕见。所以我认为二沈(沈浩波、沈睿)都是真性真情与诗为善的诗人。
( C# \* n& w& K# X; G4 d
. K& w% U- i  V6 [8 X凤凰网:能否说说您对狄金森的评价?* m" p2 O* q9 c! A- K' q

2 e( f) M( }. q- Q/ B& ^+ q4 }徐敬亚:余秀华和狄金森相似的地方也不少。一都是诗人,二都是女人,三都是病人,四都是不出门的人,五是曾经发表不多,后来突然成名。但“成名”两个字的差异太巨大。狄金森是惠特曼级的、世界级的诗人。她对美国诗歌特别是口语诗的开拓无人能比。狄金森的诗歌世界不仅是丰富的,也是清澄的。很难想象,在近一个半世纪前,一个足不出户的美国女人写出了超越她时代的诗。可以说身在十九世纪的狄金森,是用20世纪的一只手来写诗的。虽然余秀华也是优秀的,但在诗歌的道路上,我不知道她的前面还有多少级台阶。) }$ x3 U2 d% E. d* C% ?
3 w/ P5 E: p5 R2 ?; ^5 q
凤凰网:诗歌和诗人本身应该是什么热度?! S, l6 @1 L( [( W. t( [/ s2 v

0 w  Q7 g5 K7 M2 n  c徐敬亚:诗与诗人在公众面前应有的热度,与诗歌的社会功能与地位紧密相连。在古代,在各民族历史上,诗都古老而崇高。诗是曾经阔过的老爷。诗最早一定起源于种族的祭祀与巫术。而诗人是最早与神灵相伴相通的人,甚至有部落首领相似的地位与尊严。在之后几千年的文明过程中,诗曾经成为启蒙者的英雄旗帜,也充当过贵族把玩的手绢儿,甚至担当过社会雄辩的家庭教师。在灾难与战乱中,诗曾经是号角、匕首和灵魂的启示录。但是,在科技文明发疯加速的今天,神有多么落寞诗就有多么落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诗在中国有一个蜜月期,之后它和民众的关系就越来越隔绝,这种隔绝不是在缓和而是在加速。不可战胜的商业战车,像忽略林中的风与路边的呻吟一样忽略着诗。在诗歌社会地位江河日下的历史进程中,诗本身也在一点点蜕变。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诗,现代人的自我拯救术》。今天的诗不是呐喊与抗争,它真的成为了林中之风、路边之呻吟,成为了一种毫无意义的灵魂的深呼吸。从哲学的意义上,诗的最本质诉求已经变为写作者的自救。在这个大背景下,你说诗歌应该有什么热度呢。我看可以不用细致回答了。; V% Z( t0 z+ B( L. a# F

$ O; l; L% C4 w! p  E% [凤凰网:余秀华是否很快会被公众遗忘?
0 g* F" A# ?9 _/ D2 I$ M% N+ ?! C' ?" L! O4 x% h' O
徐敬亚:不但她,还有我们,即便其它主宰各领域沉浮的人们,都将遭到遗忘。在当代,没有什么比公众的关注更加短命了。吃人不吐骨头的消费关注像一阵盖过一阵的波浪,总去追逐新的消费兴趣。对于写作的人,只有文本默默地留了下来。我看过余的访谈,说得不咸不淡,挺清醒也挺安然。她说:“幸亏诗歌最好的作用是为了自己安心。”她是说最好的作用,很准。我想,只有不怕被遗忘的人才可能很快遗忘公众的无聊关注。, U! g7 `- d# |4 g6 \

* x8 T9 z3 ?  r  \2 d  J" b凤凰网:如何判定一首诗或者一个诗人是好诗、好诗人?5 b; N* j: Z1 g' J$ c% z, Y* x

6 m  ^+ S; F& ^/ _2 e! V1 S% E徐敬亚:按公众的要求,只要人们觉得比自己写得好,就算好诗。而总写出好诗的就是好诗人呗。在专业的诗歌评论这里,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要让一位诗歌评论家对一首诗五体投地,那首诗的内部各个细节,必须完整,甚至完美。我是说技术方面,包括内部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内部的节奏、语感、意象等。同时这首诗必须是独特的,前人没有表述发现的,一句话,在诗意方式上,在生命体味上,在语言建筑上必须战胜同时代人的最高智慧。所以诗歌评论家如果无耻地赞美一首臭诗,他一定应该心怀羞愧。因为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后面站着一位又一位伟大诗人的作品与眼睛。余秀华写的多是10-30行的短诗,这个长短范围内的短诗,其实很难写,它必须要完成几次情感与诗意的转换。
  `; F# v7 S1 u; K4 n3 `0 v; o0 C/ H) P. P5 N
凤凰网:这次余秀华的火热跟大众对她的诗歌的喜爱也有很大关系,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众能够读懂和体会,相反以往很多被业界称赞的诗歌和诗人却不被大众接受。大众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什么层面?诗歌应该是“精英”的吗?
$ `: n8 \" }5 E/ Z3 W2 U+ X: \0 o9 A9 r) [
徐敬亚:关于诗与读者的问题,中国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争论。我认为我前面说的“两类诗”的办法很好。精英们玩精英的,大众们玩大众的。像沈浩波说的井水不犯河水。这两部分差异太大,不必也不能调解,差岐永存。& u2 L# r  y. X$ Q

% Q5 ^* u+ s' Y# j; w) R7 E凤凰网:诗歌在公众层面的传播会出现什么问题?
- \: q; N, M- o+ X  z# Z  o# {! v5 d9 I; u2 G( y1 C
徐敬亚:前些日子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聊起诗在古代的传播。我们都惊讶于在信息落后的王朝里中国的古诗却跑得那样快那样神。大众意义上的诗,网络上的诗,将会有一首接一首的热度诗被人们关注。而最优秀的超越时代的诗,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哀的潜伏者,像故意隐藏起来一样,埋伏着等待后世的发现。历史上的诗歌教师判卷,很多时候都是等待着考生死掉之后才公布答案,对于总想活着的人们来说,这太可怕了。
6 [, ~1 e8 i) N0 j/ C- e0 [, ?( B! M0 t9 V+ z8 U5 Q! U
凤凰网:怎么定义诗人——有人说写诗的就是诗人,所以余秀华虽然是农民、脑瘫也不妨碍。
8 L' z# W) Q6 ~* }& Z! S  }. E  q5 E" ^
徐敬亚:我现在的标准答案是:在公众的意义上,写诗的人都可以称为诗人。但如同我完全同意把一半人类称为女人一样,让我承认她们个个全是美女,打死我也不成。* C" G; A* M8 B
9 N. c' f- S; j0 M/ [. d. B8 c2 f1 [5 ~
凤凰网:中国目前的诗人在“玩”什么?
1 [/ K2 A0 A+ `( U2 o# F; P, c
. m) F' G* t. s4 K" Q徐敬亚:在全球化的时代,诗人们都将玩一个共同的游戏:潜伏。
) j  b% w: [( s7 k! x. T
' G* ~* @- F; [
5 e5 v) X% u7 c3 p; a( O 2015-01-27 22:38:18
4 P( k  v; F: Z* G( }

' S- @7 I! q9 l2 L; k. m) n8 Q6 w2 I) p+ \9 e8 A4 z
$ D! G' e* d9 a) R%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20:34 | 只看该作者
, x+ u7 P8 V; g% M6 `  X6 |( X* C
第019号           作者:邢海珍# _: U6 o( I9 w. H" S  K
" i- w% U# H9 Y8 n/ t, J+ {

$ f4 ?+ V' m5 Y& U    台历
) A9 ]7 q& M7 ~8 o2 A% F" B0 t1 V3 c8 u6 W4 |* M/ n
+ j3 _( {, p, p9 L5 y. o7 E- z, u7 K8 ]
太阳从精粹的纸上升起来
2 H+ t' B) L/ x9 f落日回到画图中睡去. w' Z0 g  t3 d/ l
你那么从容地站在台上
" L# Y' X5 W6 O  D9 F, }" P4 D背后的山河却发出一声叹息9 n+ c+ L/ i1 R: x6 p5 J

' R3 _2 ~* j8 p' ?8 f1 r, t
  l6 t6 L) f/ ]! d: {    烤鸭炉
  w; Q4 {1 [3 ^; A
5 o+ D6 S- _* O* g0 s" ~. J$ `7 L+ T8 D6 H( x9 A7 J
青天白日里,许多鸭子赤条条- N3 ^- H0 l1 r' {; J: R
有谁能从梦中找回当年的自己
4 j( p0 C; @. P' S6 Z% f美味中的转世者
0 Z' r0 g! k, Y$ L) ~; G看见大地的心事春暖花开
' V% l5 p0 ~( |3 L: V- F) E我不知道幸福的内涵包容多少景物; T: c' b+ s' l+ l5 g% a
东流之水何时到此止步& _" W, I5 r. S& c1 g6 ~2 L
那些畅游者和歌唱者! ]2 z# R  I! b" v/ E- Q) c& t
是不是与一种高温有关
& X. d8 ?+ N; a5 Y   U1 _* R' o- Q, Y

8 e8 `1 \; r/ o( @   
8 \4 c- e0 _( |1 J/ y- v. R( Z# \- b$ d( y6 C# L) H
- x& i! Z) Y3 {- G9 F5 y1 D
写,从黄口小儿开始
* n8 K5 v6 Z. l* f- @& b$ ~直到写成一把年纪
1 f" u- P9 b2 F5 Z  j0 D8 z" Z2 ?* B写母亲的眼神儿,写自己的心气儿
' a% E6 y0 ?( G写光景或写前程
6 M* l# {% n: v6 e写来写去,文字越发潦草8 N; ^) a4 M0 U2 O* U7 s& I9 D
; I9 t& h: P- R2 t4 t
写一片春风,从地平线的另一边吹来+ A. E$ J# u& v# ?, [7 f2 Z
写满山绿色,涂染我的夏天
3 e+ }1 s5 X$ h2 r' ~匆忙间把秋写成金黄的一季# d# F# k; \( B, Z0 a0 @& I& B
忽然又写出一场大雪,覆盖了一切
6 b! s2 z4 O+ V0 d- k: y
5 g0 t" N0 [1 v  ~, [- k写尽了青春,而后就是老年- y  }( |8 y/ c! w: ~5 M
从黎明开始,颜色越写越浅
% M! S7 A% Z; T* `. }& v走回黄昏时,感慨越写越深
  L( b+ j( y6 N. k1 F2 r& g母亲不在了
+ A, d; {% [* Y. l# s( {她的眼神儿越写越远
% P( I, O- ]; D. z$ {, N4 `* W直到天地一片苍茫
5 |; `/ V* y- l: w我看见月牙儿挂在树梢上却无法写圆4 I' Z' `( i$ G* J
" c) {* ^+ u3 N
9 n" e6 W* b1 C) r* b  C: q
   不说话4 Q+ F2 S. D( ?0 O& y

4 t5 s6 Z8 \) h6 r. Q' @
: R& w7 ^7 n  I不是下雨的时候,风没刮起来7 m. O* O% h1 B$ e
十里山河,百年故土7 m% R& B" ~" t; O) [
我从远方找到一个认识的春天
/ d0 V* a. f% F" ^但我不说话,不说话的时候) h. H( T# |% P+ O+ R! z4 _
春天没有回来,我也回不到家乡
3 z% G: E% f) Z9 S3 _% ] 6 P6 P; N1 j2 e, L6 C/ w, [' U; ?
很远的地方有河流7 s( S7 |; E7 N4 R/ h7 a: E
冬天的河流不说话2 C6 |" W0 r& i1 r, \6 x' L8 D+ s
他不说话我也不说话
' m1 u! @9 e7 @% u* k- l) p我的家乡有许多人埋在土里
# L7 K0 ~! \  c' e4 @! W% r7 g埋在土里的人不再说话
( L$ n$ W5 q7 r1 m多年前我见过他们! I7 C% C' G1 Q% P
那时下雨,风也刮过( I' E1 {4 ~8 G5 @" P" F
他们的声音,消失在风雨里
2 @  r$ q+ ], L! q) Q
) X; g& n1 {1 N! }" S7 ]* _6 o' x' v4 W; a% w
2015-01-23
2 p/ X$ y6 \' u8 U2 Q  X
8 U$ r3 ~0 }  d1 R/ v; B$ R- Z' p
% w% L5 O/ B6 U( d- O- @( V" U- d& x7 E$ n4 b' E3 _* n
& {+ F5 L8 C3 c5 O

% J0 p- W  A. p4 Q$ I)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2-11 11:2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尤喜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16 01:3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