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家威 于 2015-2-6 16:04 编辑
理由:
1、发现有的诗写需要拆装。
2、有的诗拆装后另有意趣。
3、不怕被认为俺好为人师。
4、都来拆装肯定有好组合。
5、碰撞中可能要产生火花。
暂5条。
胆大不怕英勇献身喜欢玩的请进!!
要求:
1、少于30行的诗稿。
2、拆装后不哭不骂。
3、版权归原作所有。
4、大家都可以参加。
暂4条。
《清明》这首诗,看到过5种版本的改编: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 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2)有人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
(3)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