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评论] 意象句在诗歌作品中的应用效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晁一民 于 2015-2-20 19:21 编辑

  意象句在诗歌作品中的应用效果
    晁一民

  自古以来,诗歌句子所构成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是美丽的,不但能吟诵,还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从我国诗歌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到吟唱不衰的元曲清律,以及新中国诞生前后的“五四”新诗体,都在诗歌艺术史上留下了值得称颂的光辉篇章。历史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在经历了文革样板文化的颓废创作期之后,诗歌艺术也开始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从《天安门诗抄》新自由体诗歌的兴起,到朦胧诗的出现,诗歌艺术也像其他体裁的文学艺术一样,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歌颂祖国巨大变化的新、旧体诗歌和反映“伤痕”后思想的自由体新诗不断出现,给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朦胧诗”的流行,使诗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直到 90 年代初期,“朦胧诗”被大众认为越来越难以读懂,才又出现了探索性的“先锋派”,直到今天,由朦胧和先锋混合体的新诗写作技巧依然在诗歌创作中被诗人探索着,意图寻找出新的诗歌表达形式和出路,因此,由朦胧诗和先锋诗衍生出来的意识化、口语化诗歌写作手法在诗歌作品中随处可见。上个世纪,由于西方诗歌艺术对东方诗歌艺术的影响,诗人自然地吸收了西方诗歌的一些创作意识和形式,诗歌作品中意象句的运用逐渐被诗人所重视,下面,我就谈谈这方面的诗歌艺术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和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诗人们共同探讨。

  诗歌作品中的意象句,其最大特色就是拟人化写作技巧在诗歌写作中的应用,使诗歌句子构成独特的艺术形象,给读者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愉悦的精神境界。其拟人手法,与比喻和象征手法不同,与比喻相比较,写作手法基本是一样的,但它更直接,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更精彩,例如,比喻句子:“云朵像棉花一样 / 被微风吹拂着 / 在天空飘动”,而意象句可以这样表达:“微风采摘着朵朵棉花 / 向注目者展示天空的诱惑”,第二种写作手法,虽然没有提到云朵,可是微风采摘棉花的形象,其中“采摘”一词,就让读者立刻联想到采摘棉花的劳动场面,“天空的诱惑”,自然就让读者联想到了云朵的形象,“云朵像棉花一样”的比喻效果也就不言自明。

  为了更具体地探讨诗歌意象句在诗歌作品中产生的艺术效果,下面提供一首青年女诗人杨玫的《春语》,该首诗歌中的意象句比较多,读者可以从这首诗歌中看出意象句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非凡的艺术功能:“桃花压弯了三月的背 / 让唐诗长出手臂 撑腰 // 小草挤窄了春天的路 / 让羊儿猫步 踮脚 // 溪水洗清了杨柳的发 / 让燕子插上头花 // 鸟鸣涂蓝了天 / 让白云轻轻舞蹈 // 泉水润活了石头 / 让青苔说话 // 青山拥抱了绿水 / 让风儿描写身段苗条 // 油菜花铺开阳光 / 让蝴蝶折叠 打包”。其中,“桃花压弯”,一个“压”字,就给诗句增添了鲜活的色彩;“三月的背”,三月居然有背,耐人寻味;“唐诗长出手臂”,诗能长出手臂来?拟人、夸张得真是可以,值得回味;“小草挤窄了春天的路”,挤窄了春天的路,形象;“溪水洗清了杨柳的发 / 让燕子插上头花”,溪水会为杨柳洗头发,燕子能给插头花,真是奇妙;“白云轻轻舞蹈”、“青山拥抱了绿水 / 让风儿描写身段苗条”,这些意象句的运用,展示出了诗歌较强的艺术特色,给读者创造出了奇特的想象空间和增添了阅读的情趣和乐趣。这首诗歌描写了春天的景致,在意象句的运用上是成功的,但对于一首诗歌的成功来说,只注重了意象句的表达,描写了春景,没有把人的思想表达出来,略微浅显了些,读后让人感觉仍有点遗憾,整首诗歌就有了点美中不足,但与报刊和网络上众多的诗歌作品相比较,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诗歌艺术中意象句的应用,早在唐代诗歌创作中就很普遍了,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没有被后人列入专题研究,直到外国诗人根据唐诗翻译的作品传播开来,意象句在诗歌艺术作品中的运用才普遍起来,才被中国诗人所注意,所了解。唐诗是格律诗,这是国人都熟知的,然而外国人翻译成外语诗歌后,就成自由体诗歌了,再翻译成汉语,根本就看不到了格律的影子,只有唐诗中的精华部分,也就是翻译成外国语言的意象句,在自由体诗歌中展现出来的魅力给世界诗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中国的自由体诗歌创作,并且长久不衰,至今仍然被诗人广泛运用。  

  诗歌作品中所谓的意象句,是采用拟人、象征、比喻、夸张等写作手法创造的句子,直接以词语叙述形式出现在诗歌作品中,往往以“牛头不对马嘴”般的联系使所表达的语句形象起来,引人联想,形成比较奇特的艺术境界。运用互不相干的名词比拟,动词关联,是其最大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被称为世界意象派诗歌重点作品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几乎成了美国诗人庞德的代表作,诗歌仅仅两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其中“黑色枝条”,让人不由就联想到车站中有序向各个方向“生长”的车辆行使的轨道;“许多花瓣”,在这里代表的是“许多面孔”,以花瓣来形容面孔,可以看出,许多美丽的女人面孔出现在了地铁车站上,像花瓣一样吸引了作者的目光。“在一个地铁车站,在巴黎,在诗人走出车厢的那一瞬,颜色的斑点,使概念叠加,心灵的呼啸,使全世界的诗歌得到了一次颤动,一次,一次 …… ”这是笔者多年前看到该首诗歌,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所想象到的景象,记录下来,至今仍然熟记在心,可见一首意象派诗歌作品的影响力有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2-20 22:51 | 只看该作者
诗歌作品中所谓的意象句,是采用拟人、象征、比喻、夸张等写作手法创造的句子,直接以词语叙述形式出现在诗歌作品中,往往以“牛头不对马嘴”般的联系使所表达的语句形象起来,引人联想,形成比较奇特的艺术境界。运用互不相干的名词比拟,动词关联,是其最大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09:29 | 只看该作者
原点初心 发表于 2015-2-20 22:51
诗歌作品中所谓的意象句,是采用拟人、象征、比喻、夸张等写作手法创造的句子,直接以词语叙述形式出现在诗 ...

谢谢!祝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6 18: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