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东 于 2015-2-28 21:56 编辑
近来女诗人余秀华因诗歌编辑刘年在《诗刊》上发表了她的一组诗,并发布到该刊的微信公众号上,而被大众广泛传播,引起热议,一时成为舆论的焦点。一个诗人因其诗歌受人追捧而被关注是件好事,我是以一种欣喜的心情关注这个事件的。首先我很高兴读到一些有生命力的诗,而且这些诗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余秀华的诗我读的不多,但从几首诗中也可感受到她写诗的真诚,与一些朋友谈起,他们也认同她的诗写得好,比时下流行的不少诗歌或是诗人写得好,而这一点基本上是有共识的,我注意到围绕她的诗是有一些争议、质疑的声音,也有过于溢美、拔高的评论,这固然有审美取向的差异,也是他们立足点的不同,有其各自的针对性,质疑者以某种经典的标准来衡量她的诗,而溢美者则往往从其身世或是处境而言的。
近年来,诗歌或者说诗歌界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从“梨花体”广受嘲弄;“羊羔体”的被人诟病;再到旧体诗得鲁迅文学奖,引发的争议和批判,被誉为文学皇冠的诗歌和诗人,成为被大众笑骂的对象,实在是不堪,好在此次算挽回一些颜面,中国有好诗,有好的诗人,作为一个有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度,我们的民众有诗歌的审美能力和需要,这是这个事件给我们的一个启发。
人们关注余秀华不仅是因为她的诗,也是她的处境和身份,唤起了人们内心的某种情愫和不满,同时也在她的身上寄予了各自的希望,这是这个事件被热议的另一个内涵。她可谓是最底层的人,但一直坚持诗歌写作,也因此她是以生命来写作的,有人曾质疑其诗歌的“血污”,而这恰好是其真实和可贵之处,也是打动人心之处,好的诗歌是贴着大地和作物,从人的生命中长出来的,而不是吟风弄月,乃至是卖弄学问。
一个编辑编发了一组好诗,发现并向读者推介一位好诗人,原是其本分的工作,为何惹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潮,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应该说余秀华在被关注以前已经写作了不少优秀的诗歌,她也曾活跃在网络或是论坛上,但之前可谓是寂寂无名的,以至于她的诗歌被广泛阅读后,媒体记者采访一些诗歌评论家时,他们竟不知是何人,而失语,倒是一些诗人在读过她的诗后,给以相当理性,也是很高的评价。应该说国内还有不少被埋没的诗人们,刚自杀的诗人许立志,我想在他生前就能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尊重,未必不会成为一个诗歌的大家,问题是为什么一些好的诗歌或是诗人往往不被关注,被埋没、处于社会和诗歌界的边缘和底层,乃至一些诗人自愿做“潜伏者”;相应地就会有一些泛泛之辈高居诗界的要津,把持着诗坛,我想“梨花体”的诗人做编辑和评委自然发表和评出“羊羔体”的诗歌和诗人,要打破这样的圈子,才可能建立一个相对健康且充满活力的诗坛。
现在编刊物的抱怨没有读者,相应地一些民间刊物风起云涌,网络平台也非常热闹,而自媒体更是繁盛;一些诗人抱怨自己的诗歌无处发表或是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读者则抱怨没有好诗,没有好的诗人。诗歌评奖也是如此,有的人得奖不以为荣,或是纯粹利益上的好处;没得奖者自然心里有想法;有一位知名的女诗人在做一个诗歌奖的评委时说:某些诗歌奖,人基本上是预定或是可预期的,今年是谁,明年是谁,猜都猜出来。这样的环境以及这种心境去评审其结果可知。也因此这种不满是相当普遍的,在这样的关系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感受到某种失望、不公和压迫。臧棣是诗歌界的中坚,他说余秀华的诗写得比北岛的好,除了一些个人因素以外,其实也体现出他对当下诗坛的某种不满。
一个优秀的诗人因某个偶然的因素而暴红,这对于诗人并非是什么福音,也不应是诗歌的一个常态——这意味着我们的诗坛或是社会存在着某种阻碍诗歌良性发展的因素,从中反映出我们的诗歌评审、出版及诗歌发表和传播的平台都可能出现了问题,这些需要人们来深入剖析、反思,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构筑良性的诗歌生态,形成诗歌发表、出版及传播的正向机制,真正使得人们从诗歌创作以及诗歌阅读中获得慰藉、共鸣、启发、或是激励和提升,而不是相反,诗歌、诗坛成为人们滋生不满或是发泄不满的对象。
概括而言,之所以出现这些诗歌的事件都是读者的诗歌需要与现实之间张力关系的体现。读者需要诗歌,读者呼唤好诗。这让我想到巴金的话:把心交给读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读者,更确切地说首先是一个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