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佘正斌 于 2015-3-2 12:21 编辑 0 e9 R' @2 Q* @* J+ O
| D. g2 N3 t0 X1 p9 _文/佘正斌
3 N9 Y( S: |" z, W4 x6 r# h0 l* s& ?$ L6 y/ x
在岁月封存的记忆里
4 L, V, W, V% }. K有一本很薄的历史教课书$ O; u( }+ X% A4 n, L7 T3 ]
但每一个章节都很厚重真实& N, @4 e1 J, D# l( j4 V
官兵们读了一代又一代6 Z' Z3 f1 a) E* d* }
% w/ C$ J0 A1 k! f2 R
那是一部关于一些人的哲学命题
& q( T, ]$ h' ~9 [0 y有封面、扉页,也有序跋" Q9 M! O5 h1 b( s5 ^
写满了战火、挣扎与呼吸6 ~. j7 r: O; Y! x; j5 y. H, W
记录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泪痕迹
% n! d. q) K; p
! K3 ?! }/ w9 u- z有人还活着
8 p# v+ `$ I. Z& S' p有人被列入失踪者的名单2 a* ]2 M/ P0 G. r
有人已经在战火中永生1 x. j( Y) a1 \7 s8 \! s
有人成为永世的英雄: b$ V# a. W# @" X
( }' s- x- S" z0 a$ y一本很薄很小的册子
- p% ~! Y9 p9 @2 ~) E凸现了历史学家
* ]/ _6 h6 k. A' i无法企及的高度
( R7 m+ D: Z* y, Z8 R5 T再现了曾经多么惊心动魄的; H5 E; N0 ^- m2 X" z
战斗场面和让人荣光的历史
; |& @4 \3 n9 I+ B; Q在浩如烟海的宏篇巨著中
$ X5 ^7 l' Q8 U g没有一本书超出它的厚度
# q/ `% q& O7 m没有一个作家、诗人写出了& o* D1 I% [) K
它的深度和广度0 q5 \& E$ K# q8 `0 i3 [
( {8 i0 i5 m6 S C/ C数字全是大写的7 |* `% X3 B/ @" W9 b
称谓统一冠以“同志”
; Y& w1 I- W$ J4 X D& ^ b它的故事可读性和无法替代性
" C5 ^: b. [0 B8 Z1 `, Q" h深藏在宏大的历史叙事章节中5 a+ }' v- g- l& D# a6 W5 O* h* e
它的历史真实性不参杂一点水份
' q0 ]8 M; E5 N% X老兵们常把它当作家谱来翻阅% }3 P8 e, w6 k( i, X, h* d7 q
新兵们把它当作精典宏著品读
. f# p! W8 G1 J3 F* J: @* u: c8 `7 ^" i
2009年9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