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佛说:“佛的信仰源于佛的悲悯之心,人的信仰源于人的空虚之心,人的信仰会幻灭,佛的信仰不会。”
我知道佛和人的信仰不同,但我还是仰起头禁不住地问佛。
人享受快乐与幸福时心中就想不到佛,也不来礼拜佛;只有当自己遇到苦难和痛苦时才来祈求佛的帮助。
所以佛有悲悯之心,他的泪水在暗夜里时常为人类流下。
人的信仰大部分是建立在自己的欲望之上,时常带着残忍和无情,当一切幻灭时,人类才相信这是佛的意愿——即为“绝望”。
佛背负了一切,化为他背后的灵光。人类却以自己的情绪来判断佛的旨意,所以人的信仰时有时无,幻生幻灭。
佛,当我来了又去了,你可为我悲伤;我去了又来了,你是否知我心意?我没有信仰,我心中只有爱,拾起又丢了,像消失在圣湖里的石子。
(十四)
佛说:“你的死,是为了生。你的生,是为了众生。”
在佛的世界里,人只有肉体的存与灭,而灵魂是可以找到新的生命与肉体而依附它,给它以新的世界和思想。
我不想把生看得很重要,在我生的时候,在完成佛赋予我的使命和责任,等我把这一切授予都完成的时候,这也就是我的死;这死没有任何的具体时间、特殊的记号、确定的方式和意义,只是为了别人的生;我只得选择死,所以死并不意味着悲哀,而一种对别人的庇佑。
我在尘土中降生,佛给了每一条生命一定的任务,但有的人没有领受它,有的人中途就把它扔掉了,有的人却用双手把它扼死在了自己的欲望中。我哭,我悲伤,我挣扎,我爱了,但有不知道如何爱了,到底要爱多久,这一切全交织在芸芸众生的感受中,我因此活在别人的希望中,也同时死在别人的失记中。
许多人不顾佛的慈爱,无法理解佛的普度,在自己阴暗的角落织着肮脏的梦幻,总想从别人那里攫取不捞而获的财富,他(她)不是为了众生,而是为了自己的享受、房子、衣着而想着,他(她)的生还不如死。
伟大的人受着佛的指引,吃着人世间的所有的苦,他们却快乐着,因为他们知道生命的死就是活的快乐,因此他们活在所有活着的人的心中。
我要走了,我的脸上带着佛的光辉;我要走了,我心中带着佛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