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珠海南屏寻访容闳
100多年过去,只留下半堵残墙与一间学校了。
从这堵墙边走出时,他只有7岁,1835年,坐渡船到澳门读书。
他再次从这里走出时,19岁,坐轮船到美国留学。
7年后回到这里,手捧耶鲁大学毕业证书,成了中国取得美国学位第一人。
不过,荣归故里的他一直没有修葺他的祖屋。而是在1871年捐出500两白银,后来又寄回300两白银,在家乡办起了甄贤社学,一间留美预备学校。
他又一次从这里走出,是1872年,他连续三年带着全国各地120名,其中珠海当地24名幼童赴美留学,成了中国留学教育第一人,被称“留学生之父”。
100多年过去,我来到这里时,看到半堵残墙还在,甄贤学校还在。
学校成了先生的纪念馆,挂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名牌。
这堵老墙已满目疮荑,疤痕斑驳,连原先照片中见过的一块牌子也不见了。问了好几个人,才确认了这里正是南屏村西大街三巷1号。
两处遗址都很珍贵。不过我更看重这堵残墙。
我在它的面前来回走了几遍,重踏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救国救民推动中国近代史蹒跚前行而苦苦追寻的足迹。
更领略了,什么才真正称得上——衣锦还乡。
(2015年3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