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一曲唱故乡
——读《我身后的故乡》
。 姚 黄 。
渭波是我敬重的优秀诗人。每每读到他的佳作,我的心就有揪痛感。最近,我又拜读到他的一首好诗,诗题是《我身后的故乡》。作家笛晨步评论说:这首诗“从冬写到春,从爷爷写到自己,三代人的奋斗,三代人的期望与希冀。三代人的风景,组成了故乡的美,忧伤和矛盾”。这个评论很精到。诗作者想通过对家园的抒写,来吟唱出被工业城市化的最后的田园牧歌。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到处是钢筋、铁骨和飞速流动的水泥,城市在一节节地拔高,田园在一圈圈地缩小,社会也已经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城市在无情地蚕食和鲸吞着乡村,乡村在与城市的较量和肉搏中,虽然“握紧了扭曲的铁器”,但最终只能是祖辈的“叹息”和父辈的“低唤”。可以预见,在以后的诗坛上,田园牧歌式的诗篇将会越来越少,诗歌的纯粹精神将与世俗社会产生激烈的冲突。然而,在人的精神逐渐被社会物质化之际,诗作者在诗中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在诗中沉吟着田园牧歌的伤痛。
但是,要说这首诗歌写出了“三代人的奋斗,三代人的期望与希冀”,还有待商榷。因为我们看到的是“祖父拍打老屋的叹息”和“父亲矮在路上的、长长的低唤”,却没有看到“我”类似于祖父和父亲的伤感和无奈。而“我”在干什么呢?首先,“我”在“旧书摊上学习火车的叫声”,也就是学习工业化的知识;其次,“我”在“食指点击肋骨的瞬间,触动了祖传的脉络”,也就是说,“我”已经站在祖父和父亲的对立面,参与了城市化进程,参与了蚕食乡村的行动,参与了破坏祖辈农耕的文明。我想,作者吟唱的是一首挽歌,对即将失去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一个诗作者表现于一首诗中的情感意境,往往是他的精神世界在某一瞬间,或者说“灵感”降临的时刻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在读者心目中,则是诗作者自我形象一次亮相的特写镜头。古诗论中有句这样的话:“诗中不可无我”,“自我是抒情主体的人格力量,是增进诗歌品位的一个方面”,不论诗歌中出现不出现“我”字或“我们”,诗人的“自我”是融于诗歌作品中的。但问题是要求诗人的自我与人民、与人类、与人心,民心相通,自我与社会与生活与时代相连。诗人的自我,应该是社会的一个群体的代表。《我身后的故乡》所代表的不是作者一个人的感情,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情感。
《我身后的故乡》的作者用多角度的视野,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尽相同的哲思和艺术表现手段,使得这首诗歌成为一个多方位的探求当今社会城市化的好诗。可以说,作者对城市化是有着矛盾心理的:既惋惜田园牧歌似的乡村生活,又积极参与着摧毁这个梦幻田园的生活。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独自站在故乡的老树下,听“祖父拍打老屋的叹息”,看“父亲矮在路上”的身影,但是,只有诗人真正“发现”了它的“美”,从而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好作品。从诗行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爱诗,更爱生他养他的那片古老的黄土地,欢乐与痛苦,失望与希望,热风与冷雨......行行色色的世界,曲曲折折的生活,所有这一切,都在反复告诫着人们:写诗要不流于俗态而随波逐流。写诗人之所思,写诗人之所想,写诗人之所爱,写诗人之所恨。只愿把真诚踏向那片故土的每一个脚印都走成诗......
总之,《我身后的故乡》凝重而深邃中传递着诗作者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并包含着诗作者对一个即将失去的时代的深深眷恋和怅然,笔法苍健有力,有的地方行文多用长句,使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诗作者那一颗砰然心动的诗心。
(附)
我身后的故乡
。渭 波 。
这个夏天
许多钢铁靠上了树木
靠上
那些不安的绿 靠上
我身后的故乡
这是钢铁与树木构成的残景
泊在哪怕只有一粒种籽所依恋的土地
我的祖父老了 老在树木的根部
像一把齿痕锈钝的镰刀
叫在夏日的田畦
刀口里 站着我的父亲
那么多背光的流云
卷走了庄稼和它的芒
这是汗水融入泪水后一再上涨的岁月之河
坠落的枝叶握紧了扭曲的铁器
而我,在旧书摊上学习火车的叫声
却常常叫出祖父拍打老屋的叹息 以及
父亲矮在路上的
长长的低唤
这个夏天
剥了皮的树木纷纷挤进城市
叫着锯子
叫着钉子
叫着钢铁
而我,已在食指点击肋骨的瞬间
触动了祖传的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