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草根诗人频现引发思索:关注点是诗歌还是“标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草根诗人频现引发思索:关注点是诗歌还是“标签”?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上官云)今天是世界诗歌日,这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定的节日旨在为人们举办各项诗歌活动提供一个契机。近年来,诗歌的边缘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专业写诗的人似乎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有脍炙人口的作品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被贴上标签的草根诗人频频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如“打工诗人”许立志、“脑瘫诗人”余秀华等。

      草根诗人频频引发关注

      查阅公开资料可知,世界诗歌日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的文化节日,自1999年开始,在每年3月21日举办,旨在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的各项诗歌活动提供一个契机,带动人们开展不同层次的诗歌运动。

      相对于文学的其他体裁而言,诗歌在近年来的中国文坛颇为寂寥,自上个世纪“朦胧诗派”知名的诗人顾城、北岛等人,已鲜有成气候的诗歌或诗人团体形成。倒是一些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写诗者举动颇受关注,女诗人余秀华的爆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余秀华的走红源自那首最先在朋友圈疯传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随即,她的另外一些诗歌也被曝光,因其中对生活的真实描摹及富有张力的情感颇获好评,两家出版社争相出版其诗集。此后,余秀华频繁接受采访,并在不少报道中被贴上“脑瘫诗人”一类的标签。

      与此类似还有前段时间以诗集《纸上还乡》出名的郭金牛:《纸上还乡》是在“北京—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中获得国际华文诗歌奖的诗集奖。这位作者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诗歌写作训练,曾在深圳流浪七年,并被冠以“打工诗人”的头衔。

      引起公众关注的“打工诗人”还有去年坠楼辞世的年轻人许立志,当时曾有媒体以“才华横溢”来形容他。近日有消息称,他生前诗集《新的一天》已经出版,许立志的诗集和该朗诵活动的诗歌,可称为当代中国最原创、真实、感人的作品,代表着中国人真正的命运。

     关注点是诗歌还是“标签”?

      不管被贴上什么标签,包括余秀华等人在内的诗人们多会被冠以一个统一的称呼,即“草根诗人”。这些诗人的走红几乎都会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文学界乃至文学界之外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同时,他们的诗歌到底有没有价值、走红是否因为“标签”等诗歌以外的因素也往往成为讨论的焦点。

      诗人张执浩是国内较早关注余秀华的诗人之一。在他看来,余秀华引发了社会对诗歌的关注,这是一件好事,但大众不要“捧杀”余秀华,因为“从诗学的角度上讲,余秀华的诗歌很多是有问题的,包括语言也有问题”。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在谈到草根诗人时则表示,最近除了余秀华,他也经常看到许立志等名字,这些作者并非一夜之间冒出来,而是这种创作现象存续了很长时间,值得引起诗歌界的思考。

     “这些年网络对诗歌的炒作大多是偏于负面的,如周啸天诗词之争,乌青体,在这一轮轮炒作中,当代诗歌的核心价值被解构,成为了娱乐的东西。”诗歌评论家吴思敬表示,草根诗人也不是什么桂冠,底层写作不应只是一种生存的欲望,写出的首先是诗,应该遵循诗的美学原则,达到真与善、美与爱的高度协调与统一。”

      很大程度上,或许是新时代作品传播方式的变化为草根诗人被发现提供了更多机会,包括余秀华在内,许立志等人的稿件流传迅速均有网络传媒的功劳。诗人王家新表示:“每个时代会有一些爱好诗歌、文学的人组成的小圈子,一些有天赋的爱好者之类的,他们都在我们的视野之外,互联网是展示他们才华的平台。”

   在诗歌史或作为集体群像出现

     不管如何争论,至少许立志、余秀华等人的走红,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诗歌现状的关注。当代文学界,诗歌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伴随着网络传媒的兴盛,诗歌界也出现了新生态。李敬泽认为,诗歌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印记没有变,但在自媒体和网络时代却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们诗歌理论、诗歌写作,如何与这个时代的公众展开对话?”李敬泽颇为严肃地指出,我们有必要严肃地面对和回应这样一个生态。而对于诗歌的评价标准,王家新则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不管标准是否一致,人们都应该尊重诗歌和诗人,在心里保持对诗歌的尊重感和敬畏感。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朦胧派”等诗人曾兴盛过一段时间以外,诗歌已经长期处于一个比较漂浮的状态。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由于近期的诗歌多在语言词汇上做文章,很少有实质性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诗歌边缘化的程度。

     “草根诗人的作品都比较接地气,让更多的人从他们的语言中了解到当下的现实生活。”胡野秋表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是娱乐化时代的一种表现——多数人或许没有认真读他们的诗,而是更多的将之贴上标签,作为一个话题来关注。

      “放眼未来,他们在诗歌史上可能会作为一个集体群像出现。”胡野秋分析道,但其中的某个人是否留名还要看作品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21 16:09 | 只看该作者
“草根诗人的作品都比较接地气,让更多的人从他们的语言中了解到当下的现实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0 04: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