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钟书:谈中国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1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布衣木叶 于 2015-3-23 09:08 编辑

钱钟书:谈中国诗

注:原稿为英文,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啥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叉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来自群组: 中国诗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21 21:15 | 只看该作者
钱钟书即使再伟大,也无法论及当代诗歌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35 | 只看该作者
陋巷 发表于 2015-3-21 21:15
钱钟书即使再伟大,也无法论及当代诗歌的发展

木叶弱弱地问一句:70年过去了,当代中国(特别是内地的)诗歌进步了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3-21 23:11 | 只看该作者
当代诗歌死在性灵枯死和题材单一上,没办法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3-22 00:13 | 只看该作者
在比较中把握甚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06:45 | 只看该作者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3-21 23:11
当代诗歌死在性灵枯死和题材单一上,没办法的事。

布衣问好看山望水编辑老师!一切改变与努力需立足本国本民族特色,我们丢弃太多自己的东西,对西方诗歌又只是初涉皮毛而未及精髓,四不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布衣木叶 于 2015-3-22 10:11 编辑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3-22 00:13
在比较中把握甚准。


布衣木叶问好编委张无为教授!谢谢诗歌评论能为钱氏《谈中国诗》留一席之地。有人说,70年前的文章,早已经过时了。可是木叶读了不知多少遍,仍然觉得比艾青写的《谈中国新诗》更精准到位,至于那些数典忘祖、谵言妄语中国诗歌的所谓“先锋诗人”和“评论家”更是不值一提,简直是天渊之差,云泥之别。钱氏对本国本民族的诗歌,恰如张老师所言,在比较中把握甚准。木叶斗胆发此帖,用意有三:一是重温经典,好文章大家一起来学习,让爱诗的新人来读,更要让我们当下的诗人们和诗评家都好好读一读,经典是禁得起时间考验的,绝不可能在三、五年内速朽,被世人彻底遗忘或抛弃;二是树立样板,搞诗歌理论或评论,需要建立标准,确立正确的方向,有参考系与座标系,诗评家应该担负起责任和使命;三是反思自省,钱氏为文,亦庄亦谐,不卑不亢,对中国诗歌特点的精准认知令人叹服,中国的诗人们要往哪里去?本民族的诗歌特色和优秀传统如何发扬光大?中西比较之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木叶才疏学浅,冒昧之处,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22 12:36 | 只看该作者
布衣木叶 发表于 2015-3-22 08:58
布衣木叶问好编委张无为教授!谢谢诗歌评论能为钱氏《谈中国诗》留一席之地。有人说,70年前的文章,早 ...

嗯,与当下亦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6 21: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