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律) 咏牡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4 21: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楚骚汉裔 于 2015-3-24 21:23 编辑
" a7 [. d. F9 Y' S. i
. C/ x/ J/ d2 ^& w- y- L( L7 R (平水韵七律)   咏牡丹
0 g" z+ t2 D' x; s5 D  s! ?4 J8 [" A! \# ~! I
0 m9 ~" P9 ~( h
国色天香世所稀,霓裳玉骨透冰肌。! p/ f! q% i8 J- {* {+ x, Y/ t5 f
红妆灿露初阳恋,素影吟风晚月迟。) O7 t4 [$ V& F; K
魏紫姚黄千艳妒,杨妃越女万娥媸。* |5 k& F) r  H" G
魂牵梦绕洛阳探,眼乱肩摩未解思。
/ V) K7 |* b' Z/ c6 z

+ @4 _( B* b1 w! E$ j/ B+ `$ T9 T+ m+ S0 s

23-1|大.jpg (216.4 KB, 下载次数: 15)

23-1|大.jpg

23-5.jpg (19.67 KB, 下载次数: 9)

23-5.jpg

23-9.jpg (18.48 KB, 下载次数: 13)

2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24 23:33 | 只看该作者
问候诗友!【中国诗社】 群组管理员拜读此诗,感受情怀。版主推荐。烦请抽空儿多关心其他群友的作品,与人玫瑰,手留余香,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友谊。再次期待您笔下的精彩。祝您创作丰硕!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25 08:4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诗,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7:14 | 只看该作者
风留香 发表于 2015-3-24 23:33
; i# y3 I2 h* y5 a! I7 z问候诗友!【中国诗社】 群组管理员拜读此诗,感受情怀。版主推荐。烦请抽空儿多关心其他群友的作品,与人 ...
2 ^% s* F3 z% f; K; T0 C" T3 i3 @
谢谢香帅鼓励支持,问好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7:15 | 只看该作者
碧霞青羽 发表于 2015-3-25 08:46
  m) f: l/ b2 s' L7 K6 R9 a1 j欣赏美诗,赞!

3 x* E# Q! o, z8 ]+ w谢谢碧霞师兄临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26 2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3-26 23:16 | 只看该作者
有摘仙风味,结尾处似觉平实了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09:57 | 只看该作者
- }% U7 [- P) _  p% b+ d! g
谢谢星燃老师临赏.您配的动态的牡丹图太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0:31 | 只看该作者
成文 发表于 2015-3-26 23:16( S4 l9 Z" L. {% {; u4 n$ E- ~
有摘仙风味,结尾处似觉平实了些。

9 K/ L0 K& _8 N' w# E; C$ D7 f谢谢成文老师赞许和指导!我在认真思考您的意见。* j: A3 C$ }8 l8 @8 Y; D" I
    摘录原自述立意:尾联  魂牵梦绕洛阳探,眼乱肩摩未解思。颔联已推向极致。尾联则“宕出远神”,离花说人,更显花王媚力,留下无穷联想。
6 d% [" y5 @& r( y7 ]1 v     原新韵版尾句”及近黄河惭布衣”, 是突显花王华贵. 。新改”未解思,”是更显花王媚力。令人魂牵梦绕, 终到洛阳一探。却花繁乱眼, 人众摩肩, 不能持久留连亲近, 幽声细语,以解相思。我爱花矣, 花知我否?那里是可朝夕与共,安魂托命的那一枝?心更乱矣!追求极致境界,而境界无限渺远,思不尽矣,此牡丹也。  i+ t  X( c2 N' j4 B: T
   尾联花繁人众,眼乱肩摩,是现代写实。  n  P7 {  H, P! a( D
   想是这么想,未必达到效果.% u! f- o) ^, U# Q' r
望兄多指导!
* V* Z, O1 @6 s, O1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07: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