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明月清风 于 2015-3-24 18:59 编辑
你已进入监控
(为一个小小少年题所照)
作者:陈克
家,是爱情的港湾
可以披头散发
可以衣衫不整
可以内衣外穿
可以内衣不穿
可以浓情蜜意
可以打情骂俏
可以疯狂浪涌
可以细雨春风
可以的,可以的
因为可以,才有了我
但是,也因为有了我
你们应该作君子了
把花香藏好
把花苞也藏好
把浪漫的春风
收回你们内心激动的小屋
——因为你们已进入了监控
——因为一个小小少年
有一双太机灵
太明亮
太羞怯的眼睛
——因为爱情芳菲,也不能少儿不宜!
2015.3.15.临屏速写
既然说要写一写先生的诗,今天去先生家,发现这首可爱,俏皮的诗。我想一定是先生无意上发现了这张字条,看其稚嫩的笔,似乎出自孩子之手,于是聪明的先生从这里发现了生活那些丑陋。
监控器是当今文明产物,目的大家都已知道,就是防止小偷,是寻找证据的探子。而诗人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写,而是从家视觉入手,以一个人在家自由随意行为,叙述人行为不受约束性种种,于是两人行产生一个新生的个体---我。因为一个我的出现,从此人在家自由性受到限制,家不再是个随意的地方,不再是一个任性而为的居住地,因为第三方的出现,三足鼎立行为受到限制。
这首诗似是从孩子的视觉写的,但仔细想想又不全是,这是一首极有时代气息诗,全是明白口语诗话,看似是孩子说给成人,实际是寓意成人的我们应注意自己言行,不光是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实际一颗纯真的心也是清澈见底的,一个人逃不出一双明亮的眼和一颗纯真的心,有些你以为的好其实是相对个人而言,言外之意有好也有害的,有毒的。
在当前追求个性的年代,在人人玩吸烟眼球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底线地玩下去呢?显然不能找个的少儿不宜,不应该纯粹是两性秀恩爱,还代表一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违背法律底线,爱情和家也不再是单纯的男女情愫和个体,而是大到人间烟火,一个社会的规范行为。可见爱情诚可贵,但为少年心,还需三思行,规矩君根寻。
你已进入监控区,光明正大心自宽,伪君子独自惶恐,小小监控器,像镜子照见人性自我。整首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排比反复,使得诗读来活泼很有趣,读后叫人会心一笑同时,又深刺一下;其次诗中妙句很有玩味比如“可以的,可以的 / 因为可以,才有了我 ,把花香藏好/ 把花苞也藏好/ 把浪漫的春风/ 收回你们内心激动的小屋,结尾更是画龙点睛,交待这首诗的主旨态度。因为爱情芳菲,也不能少儿不宜!承若人人不能拿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别拿个性当作走遍天下的护身符,只有无知者才把任性的个性当作资本,人活在一个社会的集体环境里,尤其你是作为一个人,就必须遵循一定约束,文学追求个性,但社会绝不倡导个性,个性必须在一个社会这个外延下谈个性。
一个称呼里出卖人物个性
《前辈》
作者: 陈克
作协主席建了个微信群
三教九流,鸟林喳喳
隔三差五,又进来一个新人
往往认识的
我便吱一声,打个招呼
赵菲菲进来时,我就问了句好
结果她回问了句:是那位前辈?
我报上真实姓名
又说我们曾与华哥一起吃过饭
她似乎想起了,又似乎没想起
呲牙,咧嘴,笑:果然是前辈
便到此为止
我知道,前辈不好玩
一旦被人抬为前辈,
就意味着收声,正坐,吃哑巴亏
读完先生的这首《前辈》,脑海立刻浮出“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幅对联。可见诗人善于从寻常中发现人性,且把这种人性用诗意的语言呈现给读者,用一种看似转述方式轻描淡写地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在一问一答中,穿插回忆和表情,缓缓引出主题,借用微妙的语言刻画人物心理。在诗人的眼里,并没想让对方把自己视为前辈,是熟悉人,是告诉她我在这里,是朋友,可以自在聊天,或是终于发现一个熟悉的人了,终于有人可以无设防聊天谈诗了,为此诗人报上大名,以为人家就会高兴跟自己说话,结果不以为然。前辈是一个很隔膜的词,有年龄上的落差,也有诗歌层次上高低之别,也有纯属应付的客气。其实诗人本意是熟人不必落入俗套,也许是由于人自身位置,使得她是不能这样冒失,也不可在公共场合随和而为,这种语气多半是客气,多半是对诗人还存有不熟悉的小心,也或如诗人猜测那样可能她并没想起来,但既然提到在一起吃过饭,脑海里也会想起她交往的圈子吧,所以她以“呲牙,咧嘴,笑:果然是前辈”,圆了自己的尴尬,这大概是前辈一词特殊功能吧,也足见对方的机智聪明,即便让熟悉的人误解也无所谓,其实女性在公共场合是不喜人家问自己年龄,诗人显然不知道这一点,你以熟人的方式跟人打招呼,知道诗人的人,大概会猜测她,而一句前辈,大约解了,撇清什么,可见前辈一词赋有双重用意, 她本意是想造成理解上的歧义效果,一个“果然是前辈”似确认,其实是寓意双重可定,到这时诗人也明白了,前辈一词。在她那里是:你和我不同,或者说我和他不同;在诗人眼里前辈是要做出一个前辈的样子,像家长,老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还要有度量,不能有们一般见识。在现实中常有些聪明的人,利用这一点先给别人戴上一顶高帽子后,而后数落人家说话思虑不周全之过,或者开始陈述自己的不恭之处,人性的小把戏可说处处上演,无处不在。
一个称呼,就像一扇人性窗口,人世间的复杂心事尽在其中。从语言上看上去,好似这首诗并没多高明之处,但仔细读过确是诗人精心设计,诗人通过这么一个微信平台,映射的是现实生活环境,复杂人际关系,从中发现了生活的缝隙,打捞上人物性格丑陋的人性影子,揭示人物复杂心理活动,有点小说的意味,读来耐人寻味。
明月简读,不当还请先生莫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