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丹麓听翁在春天的阴天里晒晒旧作《评“名”莫名其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4 1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9月30日《杂文报》第5版人在江湖发表杂文《评“名”莫名其妙》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10-20 09:34:37)[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 《杂文报》 《人在江湖》 《评“名”莫名其妙》       
杂文报20140930

存谢:2014年9月30日《杂文报》第5版人在江湖发表杂文《评“名”莫名其妙》
评“名”莫名其妙

甘肃文县   丹麓听翁
     凡是与“名”声沾边的事,不同程度的粘贴着利益,趋之如骛由此可见一斑。评“名”风起云涌,评什么“名”校长、“名”企业家、“名”记者、“名”地方,什么样的“名”都有。这股评“名’风挂起后,真正意义上的“名”声相对远了,如何得到“名”声的事情越演越烈。
如何评“名”,程序自然少不了,不然无法操作。评名团照着方案按图索骥,在左右筛选之后,“名”之名单浮出水面,那种哗然之变可想而知。没评上“名”的人们愤愤然起来,什么“名”?纯粹是人为因素。是的,人在评名,自然少不了人的因素,既然是人为因素在参与,自然就有人脉人场人气存在。
评“名”作为一种对事物人物的评价,越来越被社会运用,当一种事物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要掌握情况就得采用一些做法,于是评“名”应运而生。评“名”这种评价机制的惯常使用,人们乐于接受,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但评“名”背后滋生的负面因素不容忽视,影响团结、激化矛盾、搬弄是非等与评“名”相伴而生。为了获得“名”列,不惜背信弃义,甚至不择手段,在私下里大做文章。倒是实际意义上“名”位淡化了,在奔“名”的过程中想到的不是如何在工作中达到一流,在事业中创造佳绩,而是挖空心思找关系、下赌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评“名”评出的不是“名”,而是非“名”。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便知能力。千里马是在实践中奔腾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我们很难想象有那一匹千里马是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出来的,假如几个专家坐在一个屋檐下,每人执一支笔,在一张打分卡上写上分值,这样仅仅凭借马匹的表面现象评出来的千里马,能取信人们吗?每次评“名”之后,总是非议不断,这可是不争的事实。鲁奖评后,至今还在非议着;“名”校长评后,人们也是哗然一片,就他那样是“名”校长吗?
评“名”的开展,应在评“名”之外,奔“名”的过程,应在过程之外。倘若人们把事情做好,做得理直气壮,做得无怨无悔,那就用不着评“名”了,本来是自己从事的事业,评与不评“名”,都应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人们从事的工作,不论工作的种类大小,都是社会界定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来现实价值,无须靠评“名”评“优”的伎俩来实现。靠不择手段得到的“名”也就是浮“名”,与自己的事业无关。
倘若社会都认同了普遍的道理,那就是无须靠外界的因素或者莫须有的东西来左右自己,而是靠自己的勤奋脚踏实地来实现,真正达到这种认识,并为这种认识而不懈追求的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种人生虽然普通,但放射出对人生通彻的认识。
摒弃评“名”带来的枷锁,让“名”副其实起来,不要叫“名”从评委中走出,让“名”走出莫名其妙的怪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4-14 17:0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说真话的,越来越不受欢迎。所以评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可想而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3 00: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