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世界》佳作赏析的全部篇目
陈志泽主持
编者按:《散文诗世界》自2013年第10期起,特邀著名散文诗作家、评论家陈志泽先生主持“佳作赏析”栏目,每期两篇,截止到2015年4月赏析的所有篇目如下:
1山顶
刘再复
望不见山顶,只知道有山顶;然而,我还是要攀登。
望不见山顶,也不知道山顶上有什么。也许那里有翩翩的白鹤,有圣洁的雪莲,有珊瑚枝似的奇丽的花丛,有鹅绒似的柔美的草甸。也许什么也没有,只有山顶,只有光秃秃的山顶,或者只有焦土和死草,只有飘曳在山顶上的云雾,甚至只有埋藏在云雾中的前一代攀登者的尸骨,和陪伴着他们的寒冷而凄凉的风,(也许还有蜿蜒的蛇,喷着毒焰,饥饿的鬼,唱着摄魂的歌)。然而,我还是要攀登,还是要带着少年时代那种自强不息的刚勇和青春的赤诚攀登。我的生命的欢乐,就在这日日夜夜的攀登旅程中。
(选自辽宁人民出版社刘再复著《读海文存》)
[陈志泽赏析]
以山的顶峰象征一种理想的境界,以攀登顶峰象征一种勇敢进取的精神,在散文诗作品中并不罕见,而刘再复先生的《山顶》却以散文诗人的浓烈抒情与学者的深刻思想的高度统一,以独特的构思,写出与同类题材的散文诗截然不同的立意。
作品首句就是“望不见山顶”,然而,“还是要攀登”,把读者引入他设置的“矛盾”。第二段更进了一步,“望不见山顶”,并且“不知道山顶上有什么”,但山顶强烈的吸引力,令他向往,令他畅想,“也许”带出了一连串别具象征意味的诗的意象。白鹤、雪莲、花丛、草甸寄托着诗人的憧憬与希望。再一个“也许”,带出的却是“什么也没有”,“只有焦土和死草、云雾、甚至只有埋藏在云雾中的前一代攀登者的尸骨,和陪伴着他们的寒冷而凄凉的风,(也许还有蜿蜒的蛇,喷着毒焰,饥饿的鬼,唱着摄魂的歌)。”诗人的畅想进入到更深、更高的严峻的层面,他不像许多作者那样坚信成功,渴盼胜利,而是准备失败,明知可能失败还要攀登,这就独特了。“前一代攀登者的尸骨”这个最强烈、最具象征意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提示他很可能要承受同样的结局,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可怕的,但“我还是要攀登”,这就是作品的题旨之所在,也是全诗最为华彩,最寄托思想者深刻思想与哲理的之所在。诗人反复咏叹还是意犹未尽,最后又补上一句,“要带着少年时代那种自强不息的刚勇和青春的赤诚攀登。我的生命的欢乐,就在这日日夜夜的攀登旅程中”,让这种奋斗精神更为丰满,更富有浪漫色彩。这格言式的结句不啻于面对艰险义无返顾前进,哪怕是死亡也不退缩的铿锵誓言。
读刘再复先生的《山顶》让我想起他自己选择与界定的必须回归的六经之一《山海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失败的英雄既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审智、审美的对象与榜样,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动力,《山顶》表达的正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思想。
散文诗毫不隐晦的晓畅风格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但诗人在痛快淋漓的艺术表现中,因了思想的深刻、诗情的焕发而深沉又激昂地创造出了非凡的思想与艺术的崇高境界,让读者禁不住击节赞赏。
2蚂蚁与骆驼
李耕
招聘的门槛太高,只有骆驼,跨入门内。
二尺高的门槛,是蚂蚁仰望的珠穆朗玛。
沮丧的蚂蚁并未沮丧。蚂蚁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丝绸之路,在自己世界的自己的脚下。
蚂蚁,扛起体积比自己大十倍的米粒与骨屑并爬入门槛。
蚂蚁对骆驼说:我,并不逊色……
( 选自《 人民日报 》 2009年12月23日 20 版)
[陈志泽赏析]
常读李耕先生的散文诗,短小,诗意浓,犹如元曲小令,很有韵味。我这里选的,与他的许多散文诗稍有不同,不以诗意浓郁见长,而是这几年,大家忙着强调散文诗的诗性直至“诗化”,不敢问津的叙事性很强的寓言体散文诗(我还在苦苦寻找久违的小说体散文诗、报告体散文诗、儿童散文诗、白描散文诗等多种多样的散文诗,散文诗的百花齐放太重要了)。
李耕的这则寓言体散文诗给我一阵惊喜,说它是寓言体散文诗,其实又可称为象征散文诗,或揉入想象型散文诗和哲理散文诗成分的综合型散文诗,我们说散文诗擅于吸取众文体之长,天地宽广,可见一斑。
一句“招聘的门槛太高”的切入就把今天人们熟知的现实的生活概括出来,只有像“骆驼”那样高大的“人才”可以“跨入门内”,而对于蚂蚁是“珠穆朗玛”——诗人信手拈来一座中国最高峰,极其简练地将谋职无门的“蚂蚁”们的内心感受形象表达出来。
作品把一个尖锐的社会矛盾摆在一只蚂蚁——更摆在千千万万应聘者的面前。蚂蚁的回答无疑是作品所要颂扬的一种精神。“自己的丝绸之路,在自己世界的自己的脚下。”富有哲学意味地、诗意地表现蚂蚁们的睿智、顽强和乐观进取精神。
“扛起体积比自己大十倍的米粒与骨屑并爬入门槛”就是这种精神必定赢来成功的写照。
“蚂蚁对骆驼说:我,并不逊色……”面对骆驼,蚂蚁自信而谦逊的回答淡而有味。
作品的时代感如此强烈,令人惊讶!
多种文体功能的套叠、并用、融汇是李耕先生的散文诗之所以精短的奥秘,读这一首散文诗我这样理解。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第10期)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第11期——
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3渔 者
韩作荣
在海上颠簸久了,厚厚的岸却感到不平稳。
习惯于浪尖上寻路,脚趾锚一样沉在甲板,褐色的鼓满风的帆,帆来,帆去,将海帆成黄昏。
那颗心,荡成一只海胆了,长满尖尖黑黑的刺儿,刺透了海水;在浪的牙齿间穿行,任死亡的旋涡在船舷微笑,仍如喝水一样淡然;看女人用橹打得浪花翻白,舱里,炭火已煮沸了大海。
岸的绳缆拴不住他,日子排成鱼鳞,飘着腥味;毛发荡黑了夜,吐出海的苦涩,天壁都沾满了盐粒。
吃着些鱼虾,像吸海风一样饮酒,风灯醉了,迷蒙中罩一层虚幻的光环。
夜,紧紧地,紧紧地抱着女人,抱成一只椰子,在海上漂浮。两人,是彼此的岸。
透过水面,听得见鱼的叫声,看得见虾的触须。张开网,网着太阳网着月亮网着咸腥网着希望网着生死网着茫茫的大海呀,可岁月也用皱纹网着你,网你眼睛那两条青鱼。
渔者,你的一生注定是动荡的。
海边的剑麻削不平波涛。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第7期)
[陈志泽赏析]
在我的印象中,诗人写散文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诗人轻车熟路运用诗的手段,而又注意散文诗有别于诗的美学特征,吸取一定的散文元素,创造出优美丰满的意境、意象,凝练而飘逸。其中有些诗人的散文诗倾向于诗,有些诗人为了表现更多的生活实感,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地带有散文倾向,如波德莱尔不满足于诗歌《恶之花》,为了“更细腻,更辛辣”写巴黎而写出纪实性很强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中国诗人昌耀也写了许多带有散文倾向的散文诗。我以为都很正常,都值得欣赏。二是脱不了诗的写法,缺少散文元素的渗透,仍是诗的概括、诗的急促,只是不分行而已,缺少散文诗的韵味,显得干瘦。
我读到的著名诗人韩作荣先生的散文诗属于诗与散文完美融合的第一种,典范的散文诗。
我们来读读《渔者》。诗人用他诗的笔触却又叙事性地刻画人物。渔人的一颗心,在海的动荡中如何磨练得坚强?他的感觉是“荡成一只海胆了”,无形的意志成了看得见的长满“尖尖黑黑的刺儿”,锐利得可以刺透海水。他采用陌生化的形象语言抒写渔人与险恶的浪涛搏斗是在“浪的牙齿间穿行”,还“任死亡的旋涡在船舷微笑”。还有 “将海帆成黄昏”, “天壁都沾满了盐粒”,“日子排成鱼鳞,飘着腥味”等等通感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而又不留痕迹的五官感觉的转移,作品中俯拾皆是。作品的末段对于渔人性格的刻画达到高潮,诗人从冷静描摹骤变为激情澎湃的直抒胸臆,语言也显出更为绚烂峭奇,渔者“张开网,网着太阳网着月亮网着咸腥网着希望网着生死网着茫茫的大海呀”, “可岁月也用皱纹网着你,网你眼睛那两条青鱼。” 意象密集,繁富而动人的艺术想象令人叹绝。
我们能发现,诗人对于渔人性格的刻画不是单线式的。“看女人用橹打得浪花翻白,舱里,炭火已煮沸了大海” 女人,既与渔人相依为命,更为其做出不可替代的铺垫。女人在他笔下的出现又起到映衬的效果。“夜,紧紧地,紧紧地抱着女人,抱成一只椰子,在海上漂浮。两人,是彼此的岸。”爱情的描写还让渔人的性格更具丰采。
叙写的自由散漫、跳跃性,使作品呈现出错落有致的风姿,而把超过一个中篇的容量浓缩在几百字的散文诗之中的凝练功夫,二者的统一成就了这一则散文诗精品。
4过称
蔡 旭
每当妻子买菜回来,老岳母都习惯于再次过称。
不是为了其它。她说,只是掂量一下果菜贩子的良心。
水份肯定是有的。还可称出一些美丽的谎言。
不过,不可能称得出农药超标的含量,及转基因食品可能的隐患。
不知就等于不存在。——我自己安慰自己。
其实我也知道,空气正在变质。无论是瓜果还是蔬菜,早已不再纯洁。
这些不再纯洁的营养,又化身为我的血肉。
难怪从我口中喷薄而出的词句,竟也有那么多污染物质。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2年第6期)
[陈志泽赏析]
短短的一首散文诗,竟然浮现别具性格特征的老岳母和善良、宽厚而又严于自省的“我”(还可以联想出一些不出场的人),并透视出三种市场道德现象: “良心”、“水分”、“美丽的欺骗”(作品中“美丽的谎言”之所指)和销售物品的污染。诗人显然将侧重点放到最后的“污染”问题。对于环保的忧虑与呼唤溢于言表。
从“不再纯洁的营养”对于我身体的污染到“我口中喷薄而出的词句”也成为污染物资是一个巧妙的错位,其转移与回落,在诗理上不但成立并产生一定的幽默效果与诗意。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并不过于追求特别浓郁的诗意来完成艺术表达,这一切都是在朴实自然近似于白描的叙事中完成的,散文的叙事功能得到自然地发挥。
令人钦佩的是作者写作的轻松自如。看似自然道来,实则结构严谨,诗意自然流露,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发出会心的微笑。司空见惯的“过称”竟然不但可以称出“良心”,“还可称出美丽的谎言”,多么有味。“喷薄”二字很妙,把诗人自嘲、自省的可亲、可敬和可以联想的现实生活中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谬误百出的一种现象表现得惟妙惟肖,从而产生针砭与鞭挞的警示效果。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12期佳作赏析陈志泽 主持——
佳作赏析
陈志泽 主持
5水在滴
王剑冰
水在滴滴答答地响。
水滴答了几千万年,或者更长,我不知道。
水在洞里滴着,水把山滴成了洞。或许这么滴下去,整座山都被水滴空了。水从高处滴下来,像一枚箭镞,箭镞不停地射着,射向一块又一块的石头,直到把这块石头射穿。这么说来,水比石头坚硬,石头在水的射击下,无从躲避,只有迎接,迎接得粉身碎骨。水在滴落的同时也粉身碎骨。
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这个水洞,水和石头就这样交流着。其实在最寂寞的时候,水和石头的交流成为一种必要。寂寞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水不想寂寞,石头也不想寂寞,水和石头就这样产生了共鸣。没有水,石头不会发声,没有石头,水也不会发声。石头是水的歌,水是石头的音符。
岁岁年年,水洞里就这样鸣响着。当我的脚步远去,或许再也没有人走来,或许走来的人更多。
但最终留下的,仍然还是这水和这石头,除非时间覆灭。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2年3-4期)
[陈志泽赏析]
散文诗之所以叫散文诗,与散文的关系密切。散文之于散文诗即使只是“外衣”,也要讲究什么料子、什么款式,怎么穿这外衣。散文其实不只是“外衣”,而是不可或缺的血肉。散文诗因散文元素的融入而具有比诗更丰富的表现力,具有诗与散文两种美。耿林莽先生在论及郭风散文诗时说:“总之,我觉得郭风近期散文诗的变化,是向更散文化,更随意性的方向探索,这对克服当代散文诗艺术的某些片面性和过于单一化、柔弱化,以及拘泥保守,束手束脚,或可起到一点启发性的推动吧。”(《散文诗评品录》)我以为,王剑冰先生有些散文成分较大的散文诗,同样可以对于当前散文诗创作千军万马奔“诗化”的狭窄与单一起到拓展的推动。
《水在滴》就是这样的散文诗。貌似散文,随意地叙述,却仍然有诗的捕捉与诗意象的创造——感觉水是“箭镞”,这个意象就十分独特、新鲜。把千年的水滴石穿压缩为瞬间的感觉,是一种时空的切换,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其实在最寂寞的时候,水和石头的交流成为一种必要。”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发现,一个出新。作家的发现还在继续:“寂寞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水不想寂寞,石头也不想寂寞,水和石头就这样产生了共鸣。” 把一种极为平常的自然景象演绎为矛盾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形象地阐明其中的哲学原理,既是举重若轻的推论,又是诗意的表达,思想与艺术的融为一体,实乃艺术功力使然。“没有水,石头不会发声,没有石头,水也不会发声。石头是水的歌,水是石头的音符”此处的发现因了新颖的表达和“水”、“石头”两个意象的创造而情味盎然,诗意浓郁。
水在滴,一种有声响、锐利的,又有思想、有情感,微弱而不屈不饶、不畏艰险的力量!
作品中一些散文的句式,口语、自然、率真,让作品变得柔软、轻松,风姿绰约。大诗人艾青曾在他的《诗的散文美》里指出:“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辞的美,不需要涂脂抹粉的本色,却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我们。”散文功能在散文诗中的悄然妙用,对于作品的艺术表现并非削弱,而是增色。可惜我们有些粗心的读者常常没有感觉,甚或混同于“散文化”加以指责。把情景叙写得富有生活实感,富有现场感,富有深厚的哲学意味和诗美,必须严格受到“实”的制约与管控,比起单纯“虚”写的诗意更具难度。王剑冰自然、平静,甚或平淡的散文性的了无痕迹叙写,表现出哲理,流淌着诗意,飘逸出情趣,确实让我们受到“肉体地诱惑”。
6中秋月
方文竹
宇宙是空的,塞进万物。
岁月是空的,塞进一个人的经历,要么塞进人类的历史。
文字是空的,塞进内容。
生是空的,塞进死亡。
红日是空的,塞进一个领袖的形象。
我的月牙湾却填得满满的——
南郊乱坟岗,下面堆满死人,上面开始挤满招商引资的目光;贪官黄二福支走妻子,空床上等着几位小秘(蜜);外地一个戏班来此地的色情表演,引起满城风言风语半月不歇;废弃的猪圈,塞满伪劣商品;夜间无人理睬的宛溪河面乌篷船,躲进偷情的男女;甘心街角一棵政府严加保护的千年古树,树干刻满文字,枝条上挂满物件;毕业生求职表,加纸填写;赶走了魔鬼的乌有国,住下了财神爷和七十二变美猴王;百货变千货,三教九流变成九教二十七流,人财两空的汉子选择暗夜里跳河……
今夜,让一个人的心情放假,让整个月牙湾空起来,空,空,空,像高天的圆月,一千年一万年照耀着,照耀——没有任何内容。
(选自《散文诗世界》 2013年第4期 )
[陈志泽赏析]
方文竹先生是有鲜明个性的散文诗作家,读他的《中秋月》我被他的独特吸引,反复体味。
以“空”来写中秋月是个发明,明显的“借题发挥”,借月光洗涤心中块垒,极新颖。作品从与月“无关”的“空”的景象比兴,“宇宙”、“岁月”、“文字”、“生”、“红日”本来都是空的,空的、空的……你不能不接受作者的判断,但这一串“空的”被“塞”进各种东西后就又不空了,你又不能不接受作者的论辨。这就是诗的魔力了。一连串的空而不空的抒写,可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精心选择的,它们涉及大千世界的诸多方面,显得气象宽广、雄浑、沉重。最让我惊叹的是其中的“生是空的,塞进死亡”、“红日是空的,塞进一个领袖的形象”,想象大胆奇特,极具张力。虚无之物,一下子被赋予实在意义,极严肃、极具象征意味,令人在震撼之余沉入思索、享受诗美。
散文诗需要写得短,写得凝练,常常借助紧缩句、跳跃、断层等艺术手段来完成。作品开头的几句就可以读出这种讲究。很短的句式,句与句并无联系,然而构成的艺术容量巨大,展现出来的和可以联想的画面丰富,这就是散文诗无比灵活的优越性。
一阵议论之后就“跳”到“我的月牙湾”了。作者的跳跃非常果断、干脆,创造了一个“月牙湾”,把现实生活体验中许多让他难以接受的东西都“塞”了进去。触目惊心一句“南郊乱坟岗,下面堆满死人”之后,接连着不让人喘一口气地写出种种“挤”的世态,作者采用与大雅相反相成的大俗的写法,描绘 “挤”的所见所闻,给人以强刺激,不乏典型性,不乏尖锐,不乏幽默,浓缩当今现实世界的“万象”,社会担当的自觉力透纸背!
如此“空”与“挤”的强烈对比,空的更空,挤的更挤,让人爱的更爱,恶的更恶。目的是要针砭“空”被塞满的“挤”的假丑恶。结尾的“今夜,让一个人的心情放假”有点陶渊明式的“心远地自偏”的渴望与无奈,但毕竟有中秋月的照耀,“空,空,空,”对“空”的呼唤与期盼还是“像高天的圆月”那样美好!
作品中类似国画留白技法的空白是值得称道的。给人艺术想象的空间和二度创作的余地。“没有任何内容”是最充实的内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者吃透老子哲学了。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第1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7夜的大昭寺
王宗仁
大昭寺在睡梦中醒着
夜色并不黑暗,月光也不显得明亮
朝圣者磕长头的声响加长了夜的深度
额头的结痂变成石板地的凸凹
金黄的飞檐在月光下沐身于高原的寂静,聆听寺外风雨交加的朝代
我在寺前徘徊许久,思谋着那些摇摇晃晃的酥油灯光会不会突然熄灭
灯光虽然可以使夜赤裸,它却不是光明的使者
从修建起这座古寺那年,文成公主带来的唐柳就耸立在这里成为一种永久的生命
这时我最想攀上那棵已经枯萎的唐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还有多少彻夜不灭的灯,还有多少人在灯中寻找归乡的路……
(选自《伊犁晚报•天马散文诗专页》2008年第11期)
[陈志泽赏析]
王宗仁先生在青藏高原当过三十年兵,具有深厚、丰富的生活体验,他拿出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散文集《藏地兵书》就不奇怪。既是散文家又是散文诗人的他,拿出多如星斗的反映西藏生活的散文诗就更是习以为常的事。作家抒写自己熟透了的生活,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充分体现生活是文学艺术源泉的深刻道理,值得包括散文诗作家在内的所有作家高度重视。
王宗仁先生这一篇散文诗《夜的大昭寺》我几年前读它就过眼不忘,现在特地把它找出来推荐给大家。
“大昭寺在睡梦中醒着”起句不凡。既是在“睡梦中”而又“醒着”,这个大昭寺就异乎寻常。在夜色并不黑暗,月光也不显得明亮的意境中,诗人创造了一个意象,这个意象把大昭寺的特异与象征演绎得多么深邃,多么广阔,令人浮想联翩、深深思索。
“朝圣者磕长头的声响加长了夜的深度”, 磕长头的声响让 “夜的深度”在不断加长,听觉转化为视觉的通感,自然不是测量学意义的科学结论,而是一种宗教仪式及其内涵同不完全实指的夜的关联,让读者的想象与思考要丰富得多。“额头的结痂变成石板地的凸凹”更精彩、更震撼。长年累月的磕长头,额头有了结痂,这个结痂既是生活的真实,也有更深远的象征意蕴,结痂“变成石板地的凸凹”一个跳跃与转移实在妙绝,从一个大活人的 “额头”到千人踩、万人踏的僵死的“石板地”,思想与形象的力量巨大,令人产生多少联想!二者外在形象的准确性与内在象征的准确性达到双重的高度统一,张力与厚度把千年农奴制带来的苦难虽不点明而更清晰、更深重地揭示出来。这就是生活观察与体验之功了,没有这个观察与体验怕是再天才的写手也写不出。
令人惊异的是,诗人的抒写一直是平静的,反衬出由此联想的激越。
“金黄的飞檐在月光下沐身于高原的寂静,聆听寺外风雨交加的朝代”。暗示着什么?可以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作品的最后一段较为细腻,作了必要的解读和发挥,意境有点蒙眬,因而十分深邃。“唐柳”“彻夜不灭的灯”“归乡的路”几个意象都具有象征意,耐人咀嚼,引人思索。
8在飞机上
毛国聪
小时候,一看见飞机从天上飞过,我就开始做梦:飞机成了我放飞的风筝。它们带着我的愿望和遐想飞向太空,书写着浩渺的浪漫与惬意……突然,风筝线断了,我的梦也醒了。
我们的肉体在地上,可我们的思想在天上。
天空里长满了云朵、太阳、月亮、星辰,甚至屑小的鸟儿,我们愤怒、自卑,渴望挣脱大地的束缚,渴望在天空中自由播洒我们的汗水、智慧和种子。
终于,我们发明了飞机,终于,天空中长出了无数人造的东西。
天空不空,那里有我们的飞机,充满了我们的智慧和思想。
畅饮一杯酒,把所有的东西抛在地上。我要伸出手,亲抚灿烂的云朵;我要站起来,纵情飞翔。
扯一匹深蓝色的布,做一件纯洁的衣裳。
采一篮星星,送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享受不缺的月亮、不灭的阳光,实现没有栅栏的理想。
海阔天空,才是人生的高度。
把小草让给大地,把庄稼让给田野,把森林让给飞禽走兽,把路让给芸芸众生,把面包让给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把地老天荒让给神仙鬼怪们……
我已高高在上。
然而,只要飞机一颠荡,我就会有地震了的感觉。无论飞机是上升还是下降,我都觉得自己即将被抛弃……一种安全带都拴不住的恐惧。
习惯于道路和方向的我,已把生命交给了一种机器,把命运交给了别人。
我是大地上的生灵,只有大地才能让我踏实。
在飞机里,我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要把神仙安排住在天上,把魔鬼安排住在地下。因为只有神仙能享用五彩云霓,只有魔鬼才把地下当作天堂。
飞机是一副漂亮的铠甲,一旦走进去就很难脱离,尤如人生里的许多事情。
人,永远成不了神,即使到了天上。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第9期)
[陈志泽赏析]
曾在《散文诗世界》上读过毛国聪先生的《病榻呓语》等不少优秀作品,留下深刻印象。他是一位擅于从自己的经历中提取独特体验的散文诗作家,把飞扬的艺术想象同实在感受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给人深深感染。最近读到他《在飞机上》又一次强化了我的印象。
作品把“我”放 “在飞机上”,以独特的视角多层次、步步推进地写他的观察与体验,写他的人生感悟。
第一段写儿时“飞向太空”梦想,作为作品的铺垫,给后面的抒写以对比与观照。
第二段“我”飞进天空,想象也就在天空上飞行中展开了,值得注意的是充分展开的想象与所见的真实景象描写的相融合,意象俊逸、精致,真切感与潜在的思想与深刻议论的一致性,让感受与感觉透彻而优美。作者超现实的畅想,实在是够美的。比如“扯一匹深蓝色的布,做一件纯洁的衣裳。采一篮星星,送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等等,虚实相生的一个个意象营造出空中动人的意境,让读者也不能不受到“迷惑”与感染。而一句平白的双关语“我已高高在上”,则把“我”处身于高空而又不切合实际地自以为已达到高位的忘乎所以的心态绝妙体现出来。双重的含义增强了思想的分量,称得上是清刘熙载所说的“独得之句”。
第三段写 “把生命交给了一种机器”,“一种安全带都拴不住的恐惧”让 “我”的感受骤变,回归冷静的现实境界,而精彩的议论、抒情,状物的神形兼备,仍是那么动人。
最后一段是全篇的升华。“我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要把神仙安排住在天上,把魔鬼安排住在地下。因为只有神仙能享用五彩云霓,只有魔鬼才把地下当作天堂”,议论奇特、有味。作品关于理想与现实、人与神的矛盾与差异,关于理想与现实、空中与地面、天堂与地狱辩证关系的阐发,至此达到意象丰富、丰满,思想光芒辉耀的程度。
“我是大地上的生灵,只有大地才能让我踏实”。“人,永远成不了神,即使到了天上”是点睛之笔。简练、精辟,令人思绪难尽。
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教授曾提出:“一个散文诗的作者,应该在写实和想象两个方面都是能手。”(《诗的散文和散文的诗》)我以为,毛国聪先生正是孙教授期待的写实和想象的能手。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第2期佳作赏析陈志泽主持——
9石头
黄亚洲
他们是有意躲避在这儿的,他们故意将自己遗失。
这些浑身长着弧线的石头,每一个都是这么巨大这么从容,简直犹如小半块天空。每当山风吹起,耸动的赤松就成为他们身上的毫毛。
他们是有意遗失在这儿的。神仙力士在搬运他们的时候,他们找到了云层的缝隙,从而幸运地落了下来,落到了他们的梦境之中。
不愿意赶赴天边去做冷清清的星球,不愿意流放大海去做孤零零的岛屿,那些地方责任是这么沉重,而他们的生性又是这么活泼,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将自己集体遗失。
他们在这里打堆嬉闹,互相袒露出自己最喜欢的心情:或是晾晒自己硕壮的肚皮,随意舌吐山涧的云雾;或是鼓成一只巨大的木鱼,聆听属于自己的梵音;或是把乳房举到半空,让闪电啜吸大地的汁液;或是互相摆成争斗的姿态,玩一场激烈而柔和的游戏。
他们终于在一个叫做“太姥”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和梦想中的家园。他们的遗失可爱而又美丽。
尤其不愿坠落于人间红尘之中,那里的五彩斑斓的花蛇会以霓虹灯的方式死死地缠绕他们;也不愿被贾宝玉衔在嘴里历经一次悲惨的波劫,那样,所有的山溪都将变成眼泪;只愿意遗失在一个叫做“太姥”的地方,恣肆地演绎自己的生命,无拘无束,尽情尽欢。
他们是这么顽皮,顽皮得山花四季绽放;他们是这么热闹,热闹得没有一点声音;他们就喜欢在这样的静谧之中,展现自己对生活的全部理解和全部爱慕。
有时候他们也会发出声音,那就是一只松鼠不小心拨动了他们身上的毫毛,让细细的松针颤动起来,发出诗歌的声响。
(选自《散文诗》2010年12期上半月)
[陈志泽赏析]
著名作家黄亚洲先生写散文诗不太多,但每有渋笔都让人耳目一新。新就新在独特的创意与“陌生”的艺术表达上。
大大小小的石头在作者看来竟然 “或是晾晒自己硕壮的肚皮,随意吞吐山涧的云雾;或是鼓成一只巨大的木鱼,聆听属于自己的梵音;或是把乳房举到半空,让闪电啜吸大地的汁液;或是互相摆成争斗的姿态,玩一场激烈而柔和的游戏”,作为电影家,他把富有喜剧性的画面、玩世不恭的大活人群像呈现在读者眼前,难得的大手笔创造和别开生面的艺术想象。
作者硬是“强词夺理”把太姥山石头说成是“故意将自己遗失”的。作者还不断发展“遗失”这个意象,以此为结构的主线,创造出“有意遗失”、“集体遗失”、“愿意遗失”等一系列意象并赋予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深刻哲理。好轻巧的“遗失”啊,一个有悖于科学道理的奇思。歌德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通过幻觉产生一种更高更真实的假象”,偏偏读者就乐意接受这样的“假象”且觉得痛快!因为它们比真实的物象“更高更真实”,这是非凡的诗的想象力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牢牢把握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完美融合的美学特征,天衣无缝地组织进三个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这是与单一诗化的表现大不一样的。“不愿意……”是第一个细节, “尤其不愿意……”是第二个细节,“有时候他们也会发出声音”是第三个细节,这样的细节挖掘、捕捉对于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深邃、飘逸、饶有韵致,对于丰富与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起到重要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叙事性细节,叙述中又有独特想象与象征的水乳交融,为作品平添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和诗意。“那里的五彩斑斓的花蛇会以霓虹灯的方式死死地缠绕他们;也不愿被贾宝玉衔在嘴里历经一次悲惨的波劫,那样,所有的山溪都将变成眼泪”,既是散文的,又是诗的,二者的完美融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化实为虚”艺术手法的运用也为作品的出新起到明显的功效。“圆”的造型是太姥山石头的主要特点,作者的艺术感觉是“浑身长着弧线”,还用“小半块天空”形容它们的巨大、从容。它们遗失了,不是掉到太姥山上,而是“落到了他们的梦境之中”,它们有时发出的声音是“诗歌的声响”……“化景物为情思”(《四虚序》语),把读者带进虚幻、抽象的,却是饱含思想与情感的境界。
10五台山女子佛学院
任剑锋
雄伟壮观的建筑一片宁静,连朝圣的脚步迈进这门槛都显得喧嚣。这门槛,与宁静一步之遥,与尘世也一步之遥。
而我,却徘徊在尘世里。
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座庙宇,一座庙宇就是一个大千世界。
你看,她们淡定的脸庞,从容的步伐,在石板上,行走着遁入空门的勇气。在摇曳的烛光中,在单调的木鱼声里,岁月在流逝,青丝间飘起白发。她们轻轻的脚步,绕着佛像转来转去;经书,一页又一页从手中翻过。
这也许是人生的另一种入海口吧。
佛在她们的心中。我是凡人,看不透她们内心深处的佛心。我忙碌的时光,在她们深邃的目光中慢慢地消逝,成为年龄的加法。
她们在经书中找到人生的极美。那木鱼声声对我而言,是一种诱惑和切肤之痛,但我必须继续在尘世中忙碌,以我的奋斗改变自己和家人们的命运,而她们的修炼,让众生在苦难中得以解脱。
灯光下,佛安详端坐,金光闪闪。信众在下面跪拜,默念着内心深处的秘密。我跪下,三拜。要佛祖保佑什么呢?人生,本有欢欣也有苦难。该来的,会来的。
我好想脱下这身象征身份的服装,放下沉重的行囊,同你一起,在木鱼声中与佛相伴,在诵经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知道,当我的脚步迈出这门槛,重新奔波忙碌在尘世,每一天,那一地鸡毛的繁琐仍会让我不堪其累。转头看去,庙宇庄严肃穆,木鱼声声,让我回家的路,逐渐变得安宁……
(选自《中国作家》纪实版2012年第12期)
[陈志泽赏析]
任剑锋先生从惠安乡村飘到中国一个个城市。这一朵漂泊的蒲公英负载着人生的价值追求和生存的期冀,承受着钢筋水泥的坚硬、冰冷与商海的波诡云谲,抵抗着金融危机的残酷席卷……却又那么向往诗意的栖居,向往精神生活的美好境界。他频频忙里偷闲移情山水,因了心中翻滚着复杂情思的波涛,格外敏锐地从诸多山水或名胜的对象中发现对应点或闪光点,产生共振,思想的领悟也随之油然而生。
这一则《五台山女子佛学院》是一篇结构缜密而提炼功夫过硬的散文诗力作,它以一定的模糊性和语言的精美达到艺术表现的富有涵盖量与很强的思想张力。
作品一开头,一句“连朝圣的脚步迈进这门槛都显得喧嚣”就十分动人,新颖。接着以“这门槛,与宁静一步之遥,与尘世也一步之遥”进一步推进,与紧接的一句“ 而我,却徘徊在尘世里”形成转折与落差。作者为自己一直为未能“迈进”这“一步”而叹息。承上启下的论评 “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座庙宇,一座庙宇就是一个大千世界”近似于回环,其意趣与思考值得细细吟味。
匠心独具地引领读者进入到精心构筑的艺术殿堂之后,作者开始了种种景象的观察与描绘,笔触是形象与简洁的,既凝眸于这个“大千世界”又似乎无心在此中浮游,他禁不住脱口而出的一句“这也许是人生的另一种入海口吧”分不清是疑惑或是感叹,把自己的“模糊”留给读者。作品的结尾部分更把这样的“模糊”推向极致。“我跪下,三拜。要佛祖保佑什么呢?”是啊,你能像眼前这样女子遁入空门吗?眼前的景象只能是一种“诱惑”,还有与诱惑俱在的“切肤之痛”,自己还是“必须继续在尘世中忙碌”的啊!虔诚跪拜却没有目的,矛盾复杂的心境内涵颇为深厚。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3期佳作赏析陈志泽主持——
11寒夜流星
海梦
一
你在荒凉的天幕上奔跑,云朵上的露水,打湿你美丽的微笑。前方是一片梦幻的高地,你要在花香中去寻找淡泊的人生。
你是那样的温柔娴淑,如一池明镜秋水,一尘不染。尽管在狂风暴雨的春夜,你也坚挺如笋。你经历过人生最苦的岁月,但你心壁上的隔沙层,依然完好无损。出污泥而不染,当今能有几?大浪淘沙,强者生,弱者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学会从零起步,绝处逢生。这是你从风雨中拾到的一把护身宝剑。
春花秋月,几多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在美丽的草原上奔跑,要追回逝去的岁月,在旷渺的世界寻找一线友谊的晨曦。
二
你越过世俗编织的樊篱,去采撷荒野的鲜梨。天神说,那是禁果,你犯了天规,要打下十八层地狱。你说,不怕,正好去那儿找回我失落的爱情。
人间有多少悲欢离合?你带着满身的伤痕,在荒野奔跑。远天,有一朵云,牵着日月星辰,在长空漫游。人生的自由在哪里?真正的爱情在哪里?你奔跑着,呼喊着,滑向无边的天际……
你不是烈火中涅槃的凤凰,而是披一身月光的寒气,去深海里洗濯、再生……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第10期)
[陈志泽赏析]
海梦先生长期从事散文诗团体的组织领导工作,散文诗报刊的创建、编辑、出版工作,散文诗作者的培育工作,为中国散文诗事业耗费主要精力、做出巨大贡献。令人惊异的是,他还一直抓住间隙时间创作散文诗,将许多精品力作奉献给读者。《寒夜流星》是他新近创作的作品之一,我们不妨一起来领略它耀眼的光芒。
本来,流星的命运可想而知,流星在寒夜里殒灭,就更是悲剧。然而,海梦先生笔下的寒夜流星不但不悲哀,还那样奋力奔跑,那样美丽潇洒。这就是立意的新颖了。
“天幕”不但“荒凉”,还有“云朵上的露水,打湿你美丽的微笑”,“露水”含蓄地点出夜的深重,更反衬流星微笑的美丽,这还不够,前方等待它的不是坠落,而是“一片梦幻的高地”,“你要在花香中去寻找淡泊的人生”,这是寒夜流星的抱负与追求,一种早已确定的理想与信念,一种浪漫。这是在描写流星吗?更是作者的自我写照。物、我的界限完全融化了。
庞德说:“意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寒夜流星》中,“一池明镜秋水”、“坚挺如笋”、“心壁上的隔沙层”“从风雨中拾到的一把护身宝剑”“披一身月光的寒气”等等意象,就是这样相交融的具有活力、具有象征性的“思想”。生活场景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浑然一体的“因心造境”,营构出多元、深邃、感人至深的意境。
作品的第二部分更为细腻地刻画了流星的形象。第一段是流星要“找回我失落的爱情”的散文性细节,因了“鲜梨”与“禁果”两个意象的创造与对比,被“打下十八层地狱”,却“正好去那儿找回我失落的爱情”的奇异联想,抒写出追求爱情必须付出代价,而“我”却心甘情愿、满怀喜悦的情怀。紧接着的一段也是一个散文性的细节,这个细节抒情性更强,诗意更浓郁,体现散文诗的灵活擅变的美学特点。流星为寻找自由和爱情“滑向无边的天际”,一个“滑”字绝妙地将流星的义无反顾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边的天际”意境辽远广阔,引人振奋。两个细节都具有强烈象征性,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更富有表现力地承载、发展了作品的题旨。
“你不是烈火中涅槃的凤凰,而是披一身月光的寒气,去深海里洗濯、再生……”作品的结尾带有悲壮色彩,将流星形象的刻画与创造推向极致。“深海里洗濯、再生” 极富诗意与哲理,给予流星深情的赞颂,体现作者宗教般的寄托、人生价值追求和人格魅力。
12随 便
徐澄泉
我是一个随便的人。
我把果皮和纸屑随便丢在地上,污染了整个地球。
我随便吐出一口浓痰,一些病菌就在地球上弥漫。
我随便射出一发子弹,就把地球打了个洞。
我随便穿越斑马线,随便冲撞红绿灯,就改变了地球的秩序和规律。
我随便一次心跳,地球就随之搏动。
我随便一个想法,就决定了地球的明天和未来。
如此这般,我随便地对待地球。
如果随便哪一天,地球随便反制我,随便一个喷嚏,随便喘口粗气,随便一声叹息,随便一个小小的动作,我就会如同一粒微尘,从一件衣服上被人随便抖落,在茫茫宇宙中,随便地飘啊飘……
其实,我原本就是一粒随便的微尘,随便来,随便去。
(选自《散文诗》2013年上半月第9期)
[陈志泽赏析]
构思对于散文诗创作的重要性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窃以为,既肯定散漫、轻松的随意,又强调严谨、巧妙的构思,达到二者的矛盾统一,这是散文诗创作的重要课题之一。郭风先生曾说过,“想到散文诗的严肃性,我有时会流下眼泪”,值得认真体味。
读到徐澄泉先生的《随便》,首先触动我的就是构思。这些年,对于环保问题许多散文诗作家都有所思考,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好作品。徐澄泉这一篇《随便》就是其中的一篇,作品因为构思的用心呈现出特别喜人的风姿,给人新鲜的感觉。
作者似乎在随便地讲述自己“把果皮和纸屑随便丢在地上,污染了整个地球”等等德性,他其实是在扫描种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陋习与怪象。这看似随便的表现正是为了更好描画种种劣迹的习以为常而毫不知耻的严重性,内在意图十分巧妙。下半部“随便”扫描出地球的种种反制,对应“我”的“随便”举止,更凸显环境必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透彻人与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因果关系。“地球随便反制我,随便一个喷嚏,随便喘口粗气,随便一声叹息,随便一个小小的动作,我就会如同一粒微尘,从一件衣服上被人随便抖落,在茫茫宇宙中,随便地飘啊飘……”拟人化生动刻画,轻松“随便”的描述中透出严肃、庄重的惨痛教训,效果尤佳。
作品中,“随便”成为全文最主要的形象与构思的中心,串联起种种意象,引人深思。“地球”一词的精心选择与夸大,颇具幽默感。“随便”与“地球”两个关键词在作品中的反复出现、一贯到底,起到表面随便,其实严谨、凝练的艺术效果,体现作者的精妙构思与艺术表现的独特。
结句“其实,我原本就是一粒随便的微尘,随便来,随便去”呼应了开头“我是一个随便的人”的宣示,但对于题旨是不是有损害?似可再斟酌。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4期佳作赏析陈志泽主持——
13敦 煌
宓月
携着豪情与悲壮,我一路走来。
这注定不是一趟平常的旅行。
一道沙梁又一道沙梁,连绵成磅礴的沙海。
阳关早已被砾石沙土掩埋,它再也守不住什么,也不需要去守候什么了。
风起时,沙尘飞扬。朦胧中,我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莫高窟壁画里的某个飞天。
只是心灵深处像被什么东西突然掏空,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痛,让呼吸也变得如此艰难。
春风不度玉门关。贪婪的眼睛却不会留下任何一个盲点,哪怕是这大漠深处。
佛像还端坐着,头顶的天空已被掳去。目睹这一块块疮疤一样的空白,谁能无动于衷?
请给我一个穿越时空的机会,我要回到唐朝。
我会从一个读书人做起,时刻怀揣报效祖国的理想。
如果爱,一定要爱得缠绵悱恻,永远不会寂寞到只剩下身体。哪怕爱到只剩下荒漠一片,也要头顶星空,奏出一曲壮丽无比的交响乐……
即使悲痛,也要痛得壮怀激烈。
有那么一刻,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绘制壁画的工匠。
幸福洋溢在脸上,欢乐奔腾在色彩里,豪情飞扬在天空中……
一个盛大辉煌的敦煌,在我的心里。
我不在乎是否有人记得我的名字,我的呼吸已在繁花中舒展,我的爱已在色彩的漩涡中漫卷,我的生命已在行云流水般的描画中涅槃。
看,千百年的流沙侵袭,月牙泉依然碧如翡翠。
敦煌,当它从沙漠中屹立起来的那一刻,就已注定,没有哪只劫掠的手能够将它真正夺去。
它可以沉睡,被人遗忘,历经沧桑,甚至有一天被流沙吞噬,可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消弥它的光芒。
形色各异的游客,在莫高窟前来来往往,在洞窟中进进出出。直到黄昏降临,人群散去,我突然想,我们不就是那壁画上剥蚀的色彩,那一块块残损的塑像?
敦煌,积聚了太多的智慧和生命,它是如此宏阔而浩荡。
我们可以膜拜,可以缅怀,甚至可以细细探究追寻,但它已不再归属于谁。
(选自《青岛文学》2013年第7期)
[陈志泽赏析]
议论入诗风险大,诗歌中议论手法的运用常常受到批评。(例如,向来认为“议论”是宋诗的弊端。)诗歌讲形象思维,对于言理的议论有“排他性”。散文诗注重诗性,当然也比较忌讳议论。但话又说回来,若能闯过风险,议论起到激活思想、开掘题旨的效果,作品往往进入特别美好开阔的境界。我读宓月的散文诗就为她的出色议论所叹服。
不久前读到她的《敦煌》,诗人的思想纷繁,激情奔涌,意境的铺垫之后,一句“阳关早已被砾石沙土掩埋,它再也守不住什么,也不需要去守候什么了”开始了她的议论。进入“风起时,沙尘飞扬”的朦胧境界中,“我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莫高窟壁画里的某个飞天”和后面的一大段议论就更是融入了诗的想象而显出魅力。
《敦煌》大约有几个层次:“只是心灵深处像被什么东西突然掏空,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痛,让呼吸也变得如此艰难”。这是作者被“某个飞天”触动的痛苦。而当“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绘制壁画的工匠”,欣喜又随即油生。进一步领略敦煌的形象,理解敦煌的艺术真谛,她发出“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消弥它的光芒”的论断就是她对于敦煌的激越赞歌了。这是三个层次。似乎还可以另外一种划分,刚刚还“把自己想象成莫高窟壁画里的某个飞天”,随即又“感觉自己就是那个绘制壁画的工匠”,转瞬又成了“壁画上剥蚀的色彩,那一块块残损的塑像”,三个层次将思绪与想象挥洒得淋漓尽致……多层次而又不那么分明,过渡和连接都消隐了,富有跳跃性甚或运用断层手法造成一处处空白的艺术容量与思想涵盖量明显增大。
宓月堪称散文诗艺术的探险者,她将深刻的思想和哲理托于象,寓于情,融进丰富的艺术想象并融为一炉,做到议论与想象的水乳交融,审美与审智的双到位。陆机《文赋》曰:“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品中诸如“即使悲痛,也要痛得壮怀激烈”,“如果爱,一定要爱得缠绵悱恻,永远不会寂寞到只剩下身体。哪怕爱到只剩下荒漠一片,也要头顶星空,奏出一曲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等,议论以警句的形式出现,更
是动人心弦。
我以为《敦煌》议论手法的运用起到多方位挖掘敦煌深奥的思想文化内涵的妙用,是作者累积于胸的人生感悟在敦煌这个喷口的迸发,是关于生命、艺术、爱情等哲学命题的深刻而美妙的诠释。
14田野上的雨
马及时
一夜的雨,我看见田间消瘦的小溪丰满了。板结的黑土,因雨的浸泡而潮湿疏松。手扶铁犁,父亲骄傲了。他骄傲不仅因为他有一小块土地,他骄傲是因为手里有沉甸甸的种子!
春雨过后的拂晓,田野薄雾消融,月淡天青,远山染黛,小溪行色匆匆……
我听见田间流动的雨渍对土地说:播种吧。
于是父亲抛撒麦粒,黑色土地仿佛一方倒悬的夜空,瞬间亮满璀璨的星星……
黎明,汗毛般的嫩芽儿,绿茸茸地覆盖了土地充满弹性的黑皮肤。
春雨又开始唱沙沙的歌儿。
放学归来,走在弯弯的田埂上,几缕细雨拉住我的衣角,借微风的声音在我耳边低语:
你看,因为我,生命在田野上站起来了!
(选自《东方少年》2006年第1期)
[陈志泽赏析]
这几年,散文诗的“百花齐放”似乎在渐渐变为“想象型”一花独放,别的,就显得有点稀稀落落的——特别是儿童散文诗,成了难得一见的花种。原因恐怕是因为它难出诗意,还有,儿童文学这个“小儿科”历来就不太被作家们重视。值得庆幸的是,还是有知难而进的作家坚持为儿童们奉献优质的精神食粮,马及时先生就是儿童散文诗创作硕果累累的一位。在这里我满怀喜悦将一首《田野上的雨》推荐给大家,祈望借此能推动一下今天不景气的儿童散文诗创作。
紧扣儿童特性而又严格遵循散文诗创作的艺术规律,这是马及时儿童散文诗创作的成功经验。我们从《田野上的雨》就可以读出活泼、跳跃,节奏欢快,具有儿童性格特征和儿童生活的浓浓气息。
作品富有层次感地将儿童眼里的田间因为“一夜的雨”,小溪从“消瘦”变为“丰满”带来的变化展现得诗意盎然。儿童的观察与发现最为敏感和细腻,父亲的一举一动自然在孩子的心里活灵活现。作品里,孩子感觉田间因为春雨发生了变化,也看出了这个大地的主人 “手扶铁犁,父亲骄傲了”,并且自信地发现父亲骄傲的原因。儿童散文诗至关重要的童心、童趣、童真流露了出来,他竟然听到“田间流动的雨渍对土地说:播种吧”,儿童的,又是父亲心理特点的统一、融合,让我们完全接受了孩子听觉的可信,并受到感染。精彩的儿童方式又是诗的方式的艺术想象也出现了:“黑色土地仿佛一方倒悬的夜空,瞬间亮满璀璨的星星……”鲜丽的比喻,更是新颖、奇特的诗美的表达,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又吻合成人的感觉。“璀璨的星星”不但在夜空中是美的,恰切的,又准确地表达对于种子形象的诗意感觉,作者的捕捉可谓美妙!
“几缕细雨拉住我的衣角,借微风的声音在我耳边低语:你看,因为我,生命在田野上站起来了!”不但有意象的创造,还营构出了动人的意境,儿童特有的情趣得到诗意地表达。
不说庄稼长出来了而说是“生命在田野上站起来了”,一个口语的、儿童方式的“站”字,
极富动感,真切地写出孩子眼里因为春雨带来庄稼茁长的喜人景象,作品的内涵也得到深化。儿童散文诗,同样可以写出诗意,写出哲理、写出厚度。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5期佳作赏析陈志泽主持
15金山寺的阳光
王尔碑
深潭,在寺外。
水漫金山那天留下的水,不愿归去的水,以梦幻的手指,翻开一卷神话:白蛇在此哭了一夜,就变成一条龙游到大海去了。而时间,却在缩小法海的形象,又在无限地延长他的寂寞—面对冷石,枯坐一世,听几声木鱼敲打黄昏。
岩洞阴冷,阳光经过时也绕道而去。
十一月,寒潮过后的阳光,在七峰亭前的石阶上洒下一层金粉。都说岳飞曾在这里留下最后的足迹。自那日和道月禅师长谈话别之后,就匆匆奔赴杭州,他的热血就染红了风波亭。他的热血洒在西子湖中,就是今日晚照时的半湖珍珠了。
阳光,你也有自己的偏爱?
此刻,你又将大幅大幅的白缎子层层叠叠铺在妙高台上,重现远时月色,重现那个秋夜东坡居士偕友人临江赏月的情景:一阙《水调歌头》,歌者歌罢,袅袅余音挽着如水的月光浸湿了楼台。似乎意犹未尽,东坡复自翩翩起舞,其痴其狂,其仙人风采,便升华了这一千古绝唱的意境。可惜当时无人拍摄这个瞬间。但它在后人的想象中却是何等美好的永恒的图画。
阳光,你选择生命中最强烈最瑰丽的色彩,全部献给了早晨的金山塔。此时,我听见你铿锵的潮音对我说话:“别听信那位扫叶老人的胡说。说金山塔就是雷峰塔,完全错了。它与那座冰冷的古塔无关,算起它的年龄,今年已是一千四百多岁了。它属于灵魂世界的高峰。你信不信?它站在许多人的影集里,一万年以后,也是巍峨、慈祥。”
阳光,我听你的。你看,我走近金山塔,对它深深地膜拜了。
(选自《星星•散文诗》2013年7期)
[陈志泽赏析]
不久前读到著名作家王尔碑的这一篇散文诗,忽然觉得过去对于她的散文诗立意精深、高度简洁、诗意浓郁的印象还不够完整,她还有擅于叙事的一手,即在诗的起伏跌宕中融入散文的从容纪叙,二者交相辉映,产生更加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效果。
“水漫金山那天留下的水,不愿归去的水,以梦幻的手指,翻开一卷神话”,《金山寺的阳光》这样的既是诗的想象又是叙事地“翻开”神话,哪能不抓住读者?一个爱情传说之后又是两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插曲:岳飞血染风波亭的壮烈和东坡居士临江赏月的情景。最后还有叙写金山塔的一段。一个个故事以诗性很强的语言叙述,之间多有跳跃而内在的联系紧密,浑然一体。
全篇作品创造了一个大意象:阳光。这个大意象由一个个分散的小意象构成。“岩洞阴冷,阳光经过时也绕道而去”,象征恶势力的岩洞,让本来四处弥漫的阳光都要“绕道而去”,可见其阴冷有多可怕。“阳光,你也有自己的偏爱?”一个设问就把对于阳光的爱明亮地展示出来。阳光“将大幅大幅的白缎子层层叠叠铺在妙高台上,重现远时月色”,“阳光,你选择生命中最强烈最瑰丽的色彩,全部献给了早晨的金山塔”,阳光还发出“铿锵的潮音”,而作者以“阳光,我听你的”回应……“阳光”意象的创造可谓淋漓尽致、情真意切,一个个分散的小意象,将“阳光”的大意象完成得丰满而深邃。
令人惊叹的是,叙事在这个大意象的创造中不知不觉完成,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作者的道德评判、爱与恨都贯注其中了。
我们再读读这一段:“白蛇在此哭了一夜,就变成一条龙游到大海去了。而时间,却在缩小法海的形象,又在无限地延长他的寂寞—面对冷石,枯坐一世,听几声木鱼敲打黄昏。” 叙事与抒情相融合,传神地勾勒出白蛇和法海的形象。一个是“哭了一夜”,另一个是“枯坐一世”,一个成了龙,“游到大海”,另一个被时间缩小,却无限延长着寂寞——意犹未尽,化丑为美,给了他一个 “面对冷石,枯坐一世,听几声木鱼敲打黄昏的结局,作者笔蘸爱憎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和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刻画得如此动人,具有撞击力!
在一首短短的散文诗中,叙事的成分如此之大而思想闪耀、想象奇特、诗意浓厚,不仅在作者的作品中较为少见,就是放眼今日散文诗坛也是不多的。 “老年时期只要还能保持住观照和感受的活力,正是诗创作的最成熟的炉火纯青的时期。”(黑格尔语)我不由得为老诗人的新探索、新突破而深深感叹。
16江边浣女
王忠智
你从哪里来?从昨夜的梦中走来?从王维的山居秋瞑中走来?
当竹林中的薄雾还在缠绵,你披一肩风霜,履一袭带露心情款款而来。
挎着竹篮,唱着小曲,轻松上路。竹篮里盛满一种责任,一种温情,一种闽南女子特有的娴淑。
嘴角还挂着几朵甜蜜的笑意,也许昨晚温存未退。子女们的娇嗔,丈夫的关爱,这些足以让你满足一辈子。
双脚趟入江水,深浅自知,冰冷自知。熟稔的动作,轻揉慢搓,水花欢乐着、起舞着。
漂洗日子,漂洗风景,还原生活本真。让一切都洁净起来,舒坦起来,让每一天都有新意。
杵乐的节奏是那么的轻盈、快乐,这种声音占有了清晨的一切,就连晨间的鸟鸣,小花的招呼都显得无关紧要。
声音将我拉回孩提时代,一阵亲切涌上心头。曾经无数次握住她的质感,让一颗感恩的心时刻醒着。
这种声音已成为我一生不可或缺的依恋。
(选自大众文艺出版社王忠智著《独坐秋山》)
[陈志泽赏析]
从诗到散文诗是一步之遥,但这一步的跨越并不容易。王忠智先生是诗人,出版过厚厚的诗集《绿竹林之恋》,没想到数年前他突然就一脚跨进了散文诗。从诗跨越到散文诗之后的坚守与开拓更不容易。邹岳汉先生认为他的散文诗作品“立意高远”,并称其为“美的追寻者”(作者散文诗集《独坐秋山》序),可见他的散文诗创作成绩斐然。邹岳汉先生已对他的散文诗作了详尽透彻的评析,我这里只对他的一篇《江边浣女》谈点粗浅的看法。
在闽南一带乡村,多有池塘、溪流。浣衣女就应运而生。早晨,清凌凌的水,高卷起裤管立于水中的浣衣女,捣衣声、谈笑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既是美的追寻者就免不了要被吸引且一定要赞美一番。在美丽的浣女的面前他竟发出“你从哪里来?”“从昨夜的梦中走来?” 的慨叹。这梦说不清是作者的梦还是浣女的梦。也许是作者的梦——说明浣女的美好形象早已印在脑际,以至怀疑是从自己的梦中来,表现出了可爱的痴情。“从王维的山居秋瞑中走来?”则有点书卷气、古典味,显出书生意味与情趣。作品一开头就把读者带进美丽的朦胧境界。
大清早,薄雾还在缠绵。这里的“缠绵”既是竹林中的薄雾情状的描写,又点明时间的早。“披一肩风霜,履一袭带露心情款款而来”的动感描写颇有风韵,美丽动人。用“带露”来形容心情很少见,这是典型的“情语”,不但符合早晨竹林的特点,更是作者对于美的发现。
如果只有外表的美丽还不是真正的美丽,闽南女子特有的娴淑、勤劳品质才是她们深层次的美。作品立意的高远与内涵深厚的挖掘正是作者的追求与成功之所在。“深浅自知,冰冷自知”,双关意的表达十分恰切,内涵深厚,与其说是浣女的真实体验,不如说是作品的题旨的象征表达。而“水花欢乐着、起舞着”则是借助真实的景象,表达对于她们的不畏艰辛与热爱劳动的由衷赞颂。“漂洗日子,漂洗风景,还原生活本真。让一切都洁净起来,舒坦起来,让每一天都有新意”,可以说是全篇的“诗眼”。把漂洗与“日子”的更新,与“风景”的洁净恰到好处地连接起来,造成诗美和哲理的美学效果,揭示出浣女辛勤劳动的本质和意义。
结尾的“这种声音已成为我一生不可或缺的依恋”,既是化虚为实的妙用,又有借代的效果,无形的声音已成为一种凝聚着极其美好感情与寄托着深刻思想的物质的东西。“依恋”二字特别耐人寻味,既是全身心的对于美的依靠,更是对于一种传统美德的热爱与感恩,还融进了甜蜜、缠绵的情意。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六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17我见一空心人在风暴中扭打
昌耀
暴风雨压境而来。
我从栖身的楼隅朝外窥望,见雨脚快步逼进,乌黑的云头翻腾滚动,有耀目的金环饰错落其间,入金盾的沿口。我领有一种营垒中人的安全感。我欣赏着。
我看到了什么?信天翁越洋高翔?自由的海燕、雄鹰?……是街巷飞扬而起的三五张废旧报纸,连同一只彩塑包装袋正扶摇直上,况相角逐,愈逐愈高终至不见。我还看到了什么?为何这般骇人?——一袭白色连衣裙,悬空吊晾在摩天楼台。啊,这女吊,孤零零,正随吊钩飞旋,翻着斤斗,没有谁去搭救。这空心人嗖嗖有声,吐着冷气。这空心人被风暴吹得鼓鼓囊囊,瑟瑟发抖,而转瞬间又被倒提着抽打一空活脱脱一张人皮。但即便人皮也总有愤怒的一瞬。即便空心人也不堪蹂躏。没有谁去搭救。我见它举起双臂沿着铁丝快速滑向一端,果真扑打而去。它已牢牢抱紧支撑在墙面的铁杵恨不得连根拔却。它宁可被撕裂四散,也不要完整地受辱。我听到墙体在摇动。我听到风暴更激烈。我在心祈祝这痛苦的一幕快快结束,哪怕让空心人撕作碎片从此飘去、飘去……
1993.5.22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昌耀的诗》)
[陈志泽赏析]
昌耀的诗我喜欢,诗集《昌耀的诗》还编入散文诗,且极好,我就立即买了。诗人为什么“不安分”地写起散文诗,而且他们所写的散文诗常常倾向散文,这是我感兴趣的问题。我很快明白,这是因为:诗人觉得极其概括、精练,侧重于诉诸内心的诗歌在需要表达复杂细腻的感受时实在难以胜任,而散文可以帮上大忙才找上散文诗的。波德莱尔是这样,鲁迅是这样,昌耀也是这样。他们的不少散文诗在表达一定诗意的同时融入较大成分的散文,只要平心静气而不是主观臆断地认真阅读就能发现。
一种景象突然映入诗人的眼帘,与诗人内心翻滚着的复杂感受相对应,就里应外合地完成了题旨的寄托与承载——我们来读读《我见一空心人在风暴中扭打》。
一开头就是暴风雨的细致描写,既有“乌黑的云头翻腾滚动”又“有耀目的金环饰错落其间,入金盾的沿口”,显然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是兼有象征性的刻画。“我领有一种营垒中人的安全感。我欣赏着。”此句十分重要,这样的对于暴风雨只是小心翼翼“窥望”的“营垒中人”的勾勒,预备着反衬下文“空心人”那种不避艰险英勇搏斗的形象。
作品没有把暴风雨作为展现某种精灵——信天翁、海燕或是雄鹰英姿的陪衬,作者见到的仅仅是“一袭白色连衣裙”,却产生“骇人”的幻觉,把完全是局外人的“我”积满于胸的感受顷刻激发出来:“一袭白色连衣裙,悬空吊晾在摩天楼台。啊,这女吊,孤零零,正随吊钩飞旋,翻着斤斗,没有谁去搭救。这空心人嗖嗖有声,吐着冷气。这空心人被风暴吹得鼓鼓囊囊,瑟瑟发抖,而转瞬间又被倒提着抽打一空活脱脱一张人皮。”不言而喻,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高度敏锐的生命意识赋予“连衣裙”生命,大段的放开的描摹正是散文之长,唯有如此散文式的描绘方能将诗人的满怀情感倾洒出来,给人强烈的感染。这还不够,诗人进一步挥洒不吐不快的议论,“即便人皮也总有愤怒的一瞬”“宁可被撕裂四散,也不要完整地受辱”,一种以小搏大、以弱峙强、勇于抗争的品格就栩栩如生、扣人心弦地呈现出来,诗意退隐到了强烈的象征意蕴与跳跃性、音乐性之中,成为一种浸润。
我们常说“文学是人学”,读这一则散文诗当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一命题的真谛。
18吹螺者
崔国发
吹螺者波动与起伏:呜——呜——散乱如雨。被螺声沐浴,是一种幸福。在大海边,你掀起了一绺绺音乐的触须。最是那一声感人的倾吐。
叩响了金属。站在海涛出没的地方,口吐大蜃之气,万种情愫凝聚,从你的螺孔溢出,如飘忽的鸥鹜。和雄风紧紧相握。顷刻,你的喉管里抑扬顿挫:呜——呜
螺!那一种声音如火如荼。开放了所有的海面所有的蓝色海域。有一只雪鸥,自峰谷间冲浪而起。捕捞心间散佚的音符,那一声声螺号,唤醒了海魂,
使所有的渔者相识相知,
使所有的智者大彻大悟。
(选自崔国发著《黎明的铜镜》,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陈志泽赏析]
读崔国发先生的散文诗《吹螺者》,我的眼前出现渔人仰脖吹奏螺号的雄姿、天空中奔涌着的缤纷色彩,听到如火如荼的声音,触摸到一种金属的清脆而坚硬的品质……诗的通感手法运用得如此自然美妙、出神入化令人由衷赞叹。这是缘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烂熟于心和透彻散文诗艺术神髓的动人表达。
“做”而又不太“做”,既是艺术的境界,又是生活图景的写真与升华,这是作品的宝贵启示。联想我们常读到的缺少生活、艺术积累不足而刻意追求诗化的过于造作的作品,我佩服作者驾驭散文诗艺术的良好创作状态。具体点说,我佩服作者想象力的丰富与独到,而艺术想象力是一位作家才华的主要标志。前文提及的“通感”只是本篇作品艺术想象力的表现之一,还有之二、之三……例如,浓缩与跳跃,充分体现散文诗的得天独厚和灵活多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吝啬到一个形容词都不用,只让人物在一个个意境中凸显出形象,让形象“说话”。
我们来读读开头的句子:“吹螺者波动与起伏:呜——呜——散乱如雨。被螺声沐浴,是一种幸福。在大海边,你掀起了一绺绺音乐的触须。最是那一声感人的倾吐”。“呜——呜——”的螺声是实写的,形容其为“散乱如雨”的虚笔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轻巧与传神了。随即一个跳跃——“被螺声沐浴,是一种幸福”是按捺不住的情感倾诉,有点散文笔法夹叙夹议味道。“在大海边”壮阔的背景下,吹螺者吹出的螺声直接转化为“掀起的一绺绺音乐的触须”,显然比起螺声的实际描绘,跃然显出连绵不断的、浪漫潇洒的、敏锐的音乐效果。在“站在海涛出没的地方”的雄浑动感背景下, “口吐大蜃之气,万种情愫凝聚”的螺声“从你的螺孔溢出,如飘忽的鸥鹜”,作者深谙衬托的艺术,把吹螺者的激情、气魄,大气地抒写了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竟然把螺声描绘为“飘忽的鸥鹜”,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格外新颖独特,一篇作品有这么一两处就全盘皆活了。作者意犹未尽,还补上一笔:“和雄风紧紧相握”,更是别开生面。而螺声“开放了所有的海面所有的蓝色海域。有一只雪鸥,自峰谷间冲浪而起”,而且还是一种“捕捞心间散佚的音符”的行动!如此宏大,如此大幅度的跳跃和转移,为人物的刻画与塑造起到了很好的映衬和铺垫作用。
与其说《吹螺者》全篇塑造的是吹螺者的形象,寄寓深刻的哲理,更恰切地说,它很好地象征一个热爱生活、勇敢进取的开拓者、领导者。
转载《散文诗世界》2014七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19樟树和水磨坊
郭风
村里一条溪流边的水磨坊,要改建为一座小水电站了,雪花纷飞中,一块建筑工地的木牌树立起来了——
好像无数羽毛般的白蝴蝶飞舞,雪纷纷飞落在站立在溪岸边的樟树上和水磨坊的木屋上。
樟树说:
你走过了,在我们村庄里你应该走过的道路。有多少年月了?你的木轮一直转动着,又转动着;你不知疲倦,不知休息;
在我们的村庄里,你为世代的人们
砻谷、磨麦、舂米,
并且捣药…… 不,
我做得很不够。在我回顾我已经消逝了的时日,回顾我的过去时,我更加感觉我做得很不够。在这一刻间,我更加思念我们村庄里下降的雨;
更加思念,在我们村庄里,山谷间众多的山涧
——是它们把下降的雨汇聚起来,
然后流到这里来,一直鼓励我,
使我的木轮不止地转动又转动,在这一刻间,我更加思念所有曾经帮助我的、激励我的;在这一刻间,
我更加思念水的德性和品质……
1979年
(选自温永东主编《叶笛诗韵——郭风与散文诗》,海风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陈志泽赏析]
以为朴素、平淡、明朗就是浅白,只有玄奥、迷幻、难懂才是高深,很可能是个极大的误会。
郭风先生十分欣赏《龟山语录》论陶渊明的话:“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也。”因此郭风说:“在艺术意境方面,我似乎对于陶渊明颇为偏爱,他的作品有一种自然率真的美,有一种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他又曾阐释道:“淡,应是浓极而纯之淡,散文诗切忌雕琢,应该自然地表达思想感情,如同歌唱一样。”
郭风先生对于陶渊明诗文的“颇为偏爱”,自然在他的散文诗创作中受其影响。“陶诗中有‘放’和‘直’的特点,即放手抒写,直截不费结撰,不留痕迹地表现作者襟怀的开阔和高远的特点”(陈祥耀教授《诗词例话》中语),在郭风的散文诗中可以找到较为明显的受影响的痕迹。郭风的散文诗同样看似浅显、平白而实则内在结构紧密、哲理深刻、诗意浓郁,童话般的想象与深沉的人生感悟耐人寻味。这就是“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苏轼《与侄书》)
我们来读读他的《樟树和水磨坊》。
一行小注出现在作品之前。它为作品设定了一个特定的背景:他所要抒写的水磨坊即将“改建为一座小水电站”,也就是说即将消亡。这一个背景预示下面的抒写必然饱含特别的感情。
“好像无数羽毛般的白蝴蝶飞舞,雪纷纷飞落在站立在溪岸边的樟树上和水磨坊的木屋上”。一个清新的比喻直截了当开了头,还铺垫和创造了下面樟树和水磨坊对话的“典型环境”。
纯粹的对话开始了。这种采用戏剧中的台词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在散文诗中较为罕见,与屠格涅夫写两座山问答的《对话》有点相似。一个对话的片断就那么完美地刻画了水磨坊无私奉献、感恩、谦逊等美德,作为陪衬的樟树,其纯朴、善良、重情义(还隐含居高望远,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优良品格也得到含蓄地体现。
站在溪流边的樟树看到的是,水磨坊“木轮一直转动着,又转动着”(下文写到水磨坊感念水的德性和品质,使自己“ 木轮不止地转动又转动” )。不用什么形容词,“转动”这个字眼反复使用,起到一种动感、优美的艺术效果和强调的、抒情的效果,水磨坊的形象与性格得到很好凸显。“在这一刻间,我更加思念我们村庄里下降的雨;更加思念,在我们村庄里,山谷间众多的山涧”,“在这一刻间,我更加思念所有曾经帮助我的、激励我的;在这一刻间,我更加思念水的德性和品质……”不是行将消逝的伤感,而是思念、感恩、谦逊。“更加思念”的反复使用,起到反复咏叹的效果,单纯而深情。惜墨如金的简洁表达,产生了张力。这是容易被忽视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是有些追求表面浮华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然后流到这里来,一直鼓励我”,“ 下降的雨汇聚起来”成为一种鼓励,成为极其重要的动力,没有转弯抹角的表述,甚至省略了诗的想象,完全是大白话。正是舍去芜杂的简朴、明丽,诗美自然流淌出来了,童话般的意味,童真的意趣,令人在轻松、洁净的惊奇中得到真善美的陶冶。
读这一篇《樟树和水磨坊》,我们的眼前出现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山区风情画,我们能听到一曲柔美的劳动赞歌、崇高品德的赞歌。
记得1986年中国散文诗年会期间,在峨眉山上,郭老对我说过:“写散文诗就像唱歌,自然地唱出来。”这当然指的是一种他喜欢的风格。没有排斥其他风格之意。我想,我们在学习郭老一种风格与个性的散文诗同时,完全可以和应该学习其他作家、其它风格与个性的优秀作品,这是散文诗具有广泛吸纳各种文体之长与散文诗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优越性所决定的,也是散文诗的百花齐放所决定的。
20谷雨
箫风
念叨着“谷雨”的名字,我看见一位灵秀而丰满的女子,站在春的深处,粲然而笑……
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呀——
谷雨,一滴雨就是一粒金色的谷子!
一场喜雨过后,谷粒们开始春情萌动起来。
一阵阵渴望被吻、渴望受孕的颤栗,自谷粒的心瓣间荡漾开来……
“快快布谷,快快布谷……”
踏着布谷声声的韵脚,和着小麦拔节的韵律,一群群金灿灿的音符,从一双双粗糙的手掌挣脱,带着重逢的喜泪,一头扑进大地温暖湿润的怀抱里……
一粒种子和一首诗,都有从孕育到破土的过程。
抓一把谷粒在手上,就有一种新芽拱土的感觉,从指尖一直痒到心底!
一枚颗粒饱满的谷子,就是一个美妙无比的词呀。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搁在案头——
与我的诗一起,播进春天最后的一个节气里……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2期)
陈志泽赏析
刘湛秋先生曾风趣地说过,请客吃饭,老朋友好,写散文诗是请“新朋友”好。散文诗作家进入创作的状态后注意寻找富有表现力的崭新感觉,如不太理想,就再换一个,尽可能表达出紧扣题旨、形象新颖、鲜活的艺术感觉
节气是虚的,写节气的散文诗在我看来是有相当难度的,而箫风先生却才华横溢、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组《节气里的江南》并且意象丰满、内涵深厚。我这里只选出一章《谷雨》谈谈读后感。
以一位灵秀而丰满站在春的深处,粲然而笑的女子作比,“谷雨”一出现就别开生面。而警句式的“谷雨,一滴雨就是一粒金色的谷子”即是对于谷雨神形兼备的绝妙抒写。雨与谷子因为外表形态某种相似的特点,因为春雨的抚爱下从播种、生长直至成熟金灿灿的谷子而联系在一起,由表及里、从形到质,一滴雨就与一粒谷子发生了很自然恰切的转化,这样的意象实在扎实而丰满。
喜雨过后,谷粒们春情萌动的感觉更是细腻有味,“一阵阵渴望被吻、渴望受孕的颤栗,自谷粒的心瓣间荡漾开来”应该说要捕捉到这样的感觉、产生这样的体味需要极丰富的想象力,而作者做到了。与其说是谷粒们春情萌动,不如说是作者诗情的焕发与萌动,这是调动生活积累神奇的想象的结果。再看作者这样写播种:“踏着布谷声声的韵脚,和着小麦拔节的韵律,一群群金灿灿的音符,从一双双粗糙的手掌挣脱,带着重逢的喜泪,一头扑进大地温暖湿润的怀抱里……”化实为虚,使播种的过程充满诗意和诗美、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富有艺术魅力。
作品的最后部分把“一粒种子和一首诗”联系起来就不但毫不牵强,还升华得那么贴切、自然、瓜熟蒂落。
“抓一把谷粒在手上,就有一种新芽拱土的感觉,从指尖一直痒到心底!”又是感觉,细微、真切的感觉。
作品中许多绝妙的感觉,不知道作者几经选择、推敲、更换才确定的,我佩服作者这种一次次寻找“新朋友”请进“新朋友”的求索精神。
作者把一枚颗粒饱满的谷子,看作一个美妙无比的词,小心翼翼地搁在案头,当然随时可“与我的诗一起,播进春天最后的一个节气里……”作品的结尾挺拔、美妙,将作品的境界提高到新的层次。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箫风先生对于节气的认知、捕捉与表现印证了王国维的这一论断。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八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21头发中的世界
(法)波德莱尔
让我长久地、长久地闻着你的头发吧!让我把整个脸庞都埋在里边吧——就像一个口渴的人把头发伸进一股泉水里;让我用这一只像一块散发着香气的绢子的手,来抚摩这密发吧!也好摇醒那飘游在空中的回忆。
啊!如果你能知道在你浓密的头发中我所看到的一切,感到的一切和听到的一切!我的心在芳泽上飘荡,就像别人的心陶醉在音乐之中。
你的头发里藏着整整一个梦。到处是白帆,到处是桅杆。这里更有浩瀚的海洋;大洋上的季风吹动着我,奔向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那里的天空更加湛蓝、更加高远;那里的大气中飘着果香、叶芳和人体皮肤的馨香。
在你密发的海洋里,我瞥见一个小港,充满着哀伤的歌声,拥挤着各民族的强壮汉子;在永远被炎热笼罩着的苍天下,各式各样的船只停泊在那儿,显出那精致的复杂的构造。
啊!抚摩着你浓密的长发,我又感到长久的忧郁和寂寞——美丽的船儿在水波上轻轻地悠荡着,在舱房里的花瓶旁,我久久地坐在沙发上,痴痴地望着我面前那小巧的凉水陶壶。
在你这火炉般炽热的头发中,我又呼吸到掺有糖和鸦片的烟草气味了;在你头发的静夜里,我看到热带蓝色的天空在闪耀;在你毛茸茸的头发的海滩上,我又沉醉在柏油、麝香和可可油的混合气味之中。……
让我长久地衔住你乌黑粗大的辫子吧!当我轻嚼着你这倔强的、富有弹性的密发时,我仿佛在吞食着回忆……
(选自作者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漓江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
陈志泽赏析:
波德莱尔1863年出版《巴黎的忧郁》(又名《小散文诗》),他最早在世界范围内亮出“散文诗”这一旗号。波德莱尔是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并被奉为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他“为世界文坛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翻译家亚丁语)。关于《巴黎的忧郁》,他在《给阿尔塞纳-马恩省•胡赛》一文中曾明确表白过:“我们哪一个不曾梦想创造一个奇迹——写一篇充满诗意的、乐曲般的、没有节律没有韵脚的散文……”这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竟然将自己的散文诗说成是“散文”。他大约认为自己的这一本散文诗集更像是“散文”。一些评论家也将这一本散文诗集称为散文。是的,他的这一本《巴黎的忧郁》并不像许多崇拜者所想象、所期望的那样,也不像有些人,未经仔细研读,想当然地认为大诗人这一本散文诗集一定非常“诗化”。
不过,我这里所选的书中这首《头发中的世界》还是诗意最浓的一首。据说这篇作品是他献给21岁时就狂热追求、最后与之结婚的妻子让娜•迪瓦尔的。作品完美地实践了他曾表白的创作初衷和构想,直到现在都堪称很难逾越的爱情散文诗的高峰。
诗人把爱人的头发,称为他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藏着整整一个梦。到处是白帆,到处是桅杆。这里更有浩瀚的海洋;大洋上的季风吹动着我,奔向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那里的天空更加湛蓝、更加高远;那里的大气中飘着果香、叶芳和人体皮肤的馨香”。五官开放,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感觉的连通,全方位的想象真是浓烈、绚丽,对于情人的爱汹涌澎湃而又细腻缠绵!
诗人进一步倾洒自己的情感,“密发的海洋”、“头发的静夜”,“头发的海滩”“火炉般炽热的头发”等意象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意境。
“摇醒那飘游在空中的回忆”,“当我轻嚼着你这倔强的、富有弹性的密发时,我仿佛在吞食着回忆……” 两处摇醒、吞食“回忆”的想象,表现情人密发的魅力,体验与感觉的丰富,创造出来的意象纷至沓来,极富表现力。
从爱人头发里的陶醉到“我又感到长久的忧郁和寂寞——美丽的船儿在水波上轻轻地悠荡着,在舱房里的花瓶旁,我久久地坐在沙发上,痴痴地望着我面前那小巧的凉水陶壶。”,无声胜有声的细节的融入,意境尤其意味深长,意蕴尤其耐人咀嚼,思想内涵更加深厚绵长,这是散文诗中散文元素的艺术效果使然。
情感有多浓烈,想象就有多飞扬,意象就有多丰满、多密集,这一章散文诗给我们的感染强烈而深刻,作为想象型散文诗的典范,给予当代散文诗创作,特别是这一类型的散文诗创作仍具有极宝贵的借鉴价值。
22雪白
唐大童
没有颜色的颜色。
白得令人颤栗,令人起敬,令人想起自己里里外外都需要洗涤……
白得令人肃静,令人沉思,令人向往没有一丝一粒尘埃污染的纯净世界……
白得真、白得善、白得美啊。
曾经有过红的潮流红的海洋——红得过分红得极端红得绝对因而糟蹋了我们的热血……
而白,只当做哀乐中一个悲伤的音符。
我们有热血的汹涌澎湃;
也有灵魂的纯净神圣。
我们需要火辣辣飞舞的鲜红,也需要静穆沉思的雪白。在鲜红遍地如灌水泛滥的时候,我更要高呼:
雪白万岁!
雪白的静穆万岁!
(选自《文学报》2012年11月29日)
陈志泽赏析:
疏离迂回曲折或以小见大的表达,而采取直截了当的“正面强攻”并取得全胜,这是著名散文诗作家唐大童先生这一章《雪白》力作的别一种启示。可见散文诗创作独辟蹊径的探索——哪怕可能不太成功的探索的重要,经典之作常常就是这样在大胆探索、艰苦创造中获得的。
一种“没有颜色的颜色”——雪白,竟然概括出如此强烈的时代记忆,描绘出没有颜色的瑰丽颜色,折射出崭新、充沛的时代精神,这在当代散文诗创作中是少见的痛快淋漓、令人震撼的景象。短短的一章小札写出了沉甸甸的分量,足够让那些把散文诗当成小摆设、小玩意儿的人们刮目相待的了,除非他们戴着有色眼镜。
只要是经历过那一场“史无前例”浩劫的人们,谁没有见过“红海洋”并受到席卷?可是有几人将它和我们曾经被糟蹋了的热血联系起来?更自然、更鲜明,从而给人以深刻反思的是,将这样的“红得过分红得极端红得绝对”的热血汇成的“红海洋”与“白得令人颤栗,令人起敬,令人想起自己里里外外都需要洗涤”的雪白联系起来,并与对比产生的巨大思想热力与冲击波!
红与白,是色彩学里对比色最鲜明的两种颜色,妙就妙在,它们又是那么精准,那么深刻地象征了特定的思想内容。两种颜色互相衬托,形成反差,深化了作品的题旨。
令人佩服的是作品的内在肌理、内在联系又是那么缜密、细致。“令人想起自己里里外外都需要洗涤”,这是严于律己的人才可能有的触景生情。由于作品充分的情与理的铺垫以及浓郁的艺术氛围的营构,作品中出现的直抒胸臆就不但不显得直白,反觉得有一股水到渠成的激浪的涌流,很有力度地道出了读者否定某些被污染了的现实生活现象的心声,对于纯洁、干净、崇高的向往与呼唤。作者笔下的雪白,用“令人颤栗”来形容,这是怎样的一种纯粹啊! “白得真、白得善、白得美啊”的慨叹, “ 静穆沉思的雪白”的体验,反衬过去“白,只当做哀乐中一个悲伤的音符”(这是轻轻带出的神来之笔)的印象,直至“雪白万岁!雪白的静穆万岁!”的激情挥洒,就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美好景象的动情赞美。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讴歌雪白的同时并不否定“火辣辣飞舞的鲜红”,这种辩证之思为作品平添了动人的理性力量。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九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23影的告别
鲁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
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
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
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
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
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选自鲁迅著《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月出版)
陈志泽赏析:
《影的告别》写于大革命前夜的低潮时期,以“影”与“你”(也即“朋友”)告别的一席话完成整个作品的构思与艺术表达。
人的影子,在黑暗或光明中都要消失,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间。这样的自然现象,被鲁迅先生用来象征一种生存困境,表现一个奇异的梦幻,实在是奇思妙想。身处“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交接点,如若反抗黑暗, “黑暗会吞并我”,而光明真正到来之时, “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影”只能存在于一个“彷徨于无地”之地,作者把自己推进这样的两难境地,不愿徘徊于明与暗、生与死之间而独自远行,宁愿“被黑暗沉没”,使人和别的影都不在黑暗里,体现作者当时的苦闷和彷徨与终于走向光明的决断。
“影””是另一个“你”, “影”与 “你”的矛盾,体现了痛苦与抗争,彷徨与深沉,思考与坚定的“一个具有巨大思想深度的作家”(刘再复语)——鲁迅的复杂性格、上下求索的坚定信念和义无反顾地前行的斗士的形象。作品中“影”与“你”的难以分离而又必然的冲撞与分裂,让作品蒙上了一层朦胧色调,闪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一首《影的告别》是《野草》中诗意最浓的几首之一,作品的想象奇特、丰富,浸透了诗的液汁,别具意象与神韵。但即使是这样的倾向于诗的散文诗,散文的功能也被恰到好处地发挥并与诗的美学特点结合、交融到极致。例如作品中融入的一个细节:“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独特的意象蕴含着极丰富、极深刻的思想内涵。勇士远行不需借酒壮胆,故谓“装”,手是“灰黑”的,颜色的描写象征历经艰辛的磨难与劳作,“独自远行”表示孤独者的毅然决然。这样的散文性细节让诗意浓郁、抒情浓烈的作品更具有扎实具体的承载而显出力度与厚度。
《影的告别》反复咏叹的抒情效果十分突出,譬如连续用了一连串“不乐意”、“不愿”“不想”“不愿意”,表达了一种坚决拒绝的态度,譬如连续用了几个“然而”,表达犹豫和转折的复杂思想。作为散文诗,作品将散文式的叙述、散文的细节和口语(譬如“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等等)熔炼为一炉,艺术表现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鲁迅的《野草》明显受到波特莱尔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的影响,《野草》中的作品——例如这一首《影的告别》,让我们感受到“灵魂的抒情性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波特莱尔语),创造了“那种带着复杂的现代感拷问人生、拷问世界的独特意象”(刘再复语),充分体现散文与诗的完美融合的美学特征。
《野草》是中国散文诗的经典和奠基石,笔者虽认真学习,终究难以望其项背。本文如有不当之处,盼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24写在鲁迅故居
敏歧
之一:灯火
那“朝花”,那“野草”,那“华盖”,就诞生在这间小屋,就诞生在那鸡声迭起,那星残月落。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血,是奶,而且是那么浓,那么多。
有一种精神的饥渴。
我走时,悄悄剪取了,先生窗前的一片灯火。
之二:肩
桌上的钟,时针指向两点,那该是深夜,那该是春寒料峭的大夜弥天。
先生,你何曾走远?你也不能走远!
——肩住浓夜,给一个民族一条晨光之路,依然是先生的铁肩。
(选自《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散文诗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陈志泽赏析:
伟大的鲁迅,如何画像?著名散文诗作家敏歧先生两章不到二百字的散文诗以“灯
火”、“肩”两个意象的捕捉与创造,鲜明丰满地描绘出鲁迅的精神。
《之一:灯火》:
“那‘朝花’,那‘野草”,那‘华盖’”,抒情中简洁的描述,连同“就诞生在这间小屋” 是实写,而“诞生在那鸡声迭起,那星残月落”的后半句则为虚写,虚实相生,创造出深邃优美的意境,也为后面“灯火”意象的出现创造了浓郁的氛围。
“有一种精神的饥渴”是精辟的概括,峭立于前后文之间,因为跳跃与断层,思想容量巨大,鲁迅精神的特征跃然纸上。
“悄悄剪取了,先生窗前的一片灯火”,灯火,已不止是形象的比喻,更是鲁迅光和热形象的闪现。面对灯火,我“悄悄剪取”,把对于鲁迅的崇敬之情和跟随鲁迅前进的决心含蓄地表现出来,韵味绵长、隽永,令人深受感染。
《之二:肩》:
“桌上的钟,时针指向两点”别具现场感的“访”的纪实,与联想的“深夜”“春寒料峭的大夜弥天”,自然有机地连成一气,创造出深远的意境。又一处体现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毕竟是在鲁迅故居,在“深夜”,鲁迅当然不在屋里,那么鲁迅在哪里?就有了紧接着的进一步联想 :“你何曾走远?你也不能走远”。引人眺望鲁迅踏着暗夜前行的背影,走进深远的意境……先后两个“走远”又极富张力地从另一个角度刻画出鲁迅的高大形象。
“浓夜”对应“晨光”,“给一个民族一条晨光之路”,艺术表达的跌宕与对比、反衬,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肩住浓夜的“先生的铁肩”的坚强有力,也毫无疑义地凸显出来了。
莱辛在谈及艺术布局时说:“应该选择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这两首散文诗就是这样做的。
精短而完整、随意而严谨,凝练而诗意浓郁、意象丰满,这是敏歧散文诗的显著特点,在中国当代散文诗名家中独树一帜。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十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25放牧
柯蓝
一
我放牧,放牧风筝。在—片明净的、蔚蓝的草地上。
我看得太久了,眼睛有点昏花了。
我在放牧流动的白云。
我在放牧闪耀的星星,和被乌云遮住的月亮,也许还有那一束一束刺眼的阳光。
二
我放牧,放牧风筝。我把—朵朵飘动的鲜花,放在—片明净的、蔚蓝的草地上。我把一阵阵欣喜和欢笑,放牧在一片明净的、蔚蓝的草地上。
我站得太久了。真的太久了,我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
我仿佛觉得我被手中的线牵动了,牵动了我大大小小的梦:白天的梦,晚上的梦,还有许多的心灵中不可告人的梦。
三
我放牧,放牧风筝。在—片明净的、蔚蓝的草地上。
我的线放得太长、太高了,风筝高得看不见了。高得什么也没有了,什么都消失了。
我只剩下手中的一根长线。但这根长线,却还是有力地拖动着我。
风儿对我说,你现在放牧的是我。你那纸做的梦,在更远更远的地方。
那是一曲听不见的在远方演奏的音乐。
我枯干的眼,润湿了。我哭泣着仍然牵着这根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没有的长线。
我在放牧风;我在放牧我自己……
(选自《2005年中国散文诗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陈志泽赏析:
中国散文诗学会创会会长、著名散文诗作家柯蓝先生的散文诗精品力作数量巨大,这里只选取他的一篇《放牧》谈谈我学习的心得体会。
把“放风筝”说成“放牧风筝”,加了一个字,诗意就出来了。作者以“眼睛有点昏花”为过渡和铺垫,进一步扩大放牧的对象,想象与联想大大放开。“我在放牧流动的白云”,“我在放牧闪耀的星星,和被乌云遮住的月亮,也许还有那一束一束刺眼的阳光”一连串实转虚的想象造成浓郁的诗意,带领我们进入大自然风景纷至沓来的美好境地。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保持紧密的联系和浓郁的抒情,但又加入放牧的新的对象“—朵朵飘动的鲜花”“一阵阵欣喜和欢笑”,过渡和铺垫也有变化:“我站得太久了”“我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并因此产生新的感觉:“我仿佛觉得我被手中的线牵动了,牵动了我大大小小的梦:白天的梦,晚上的梦,还有许多的心灵中不可告人的梦”,作品的思想深度进一步开掘,已超越了在“明净的、蔚蓝的草地上”放牧的范畴,读者的联想也跟随着诗人的思绪飞扬起来。
第三部分的抒写放得更开了,因为“我的线放得太长、太高了,风筝高得看不见了。高得什么也没有了,什么都消失了”,“我只剩下手中的一根长线。但这根长线,却还是有力地拖动着我”,放牧的实景与思想的开拓取得高度吻合,在抒情的氛围中将读者引入由此产生的更宽广的境地与思考。
从放牧风筝,到放牧天上的许多东西,到放牧一阵阵欣喜和欢笑,到被手中的线牵动了,牵动了大大小小的梦,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没有,到仍然牵着手中的长线,到最后的放牧风,放牧我自己,作品中描画的种种景象不断发展变化,思想也不断转折、加深,恰如歌德所说的“艺术家一旦把握住一个自然对象,那个对象就不再属于自然了”,放牧已包含了深刻的象征意。几个层次环环相扣,层层跳跃,“从一个联想飞跃到另一个联想”,又“能从一个场景迅速地转换到一个新的场景”(柯蓝语)的步步推进,达到很好的思想启迪与艺术感染的效果。结句的表述是作品的诗眼,是思想和形象高度统一的焦点。至此,作品以放牧为构思的中心,展开丰富的诗的想象,表达紧紧把握自己的追求,从容淡定把握多元的人生,实践人生真谛的哲理思考,可谓臻于完美。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通过“风儿对我说”,“纸做的梦”,暗示作者的梦“在更远更远的地方”,看不见风筝,听不见音乐,因而“哭泣”,然而放风筝的长线还是牵着,象征地、含蓄地抒写出人生旅途的遥远与艰辛——有时甚至要经受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的考验,然而,一定不能轻易放弃而应坚守的人生态度,暗示淡定而执著地应对风一样多变人生,把握自己、战胜自己才是成功放牧的关键,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深刻哲理。
黑格尔说过:“情致的表达只限于通过与它共鸣的一些外在的现象隐约地暗示出来。它们在外表上是简单的,却暗示在骨子里的一种较深广的情感。”(《美学》)柯蓝先生的《放牧》是一篇以暗示与象征为主要手段的哲理散文诗力作,但又糅合了抒情散文诗的某些特点,作品为我们写作哲理散文诗提供了经典的示范。
26黄昏的石亩山
李俊功
石亩山上闲静的松林,悄然描画夏日黄昏,更远的夕阳,静穆,沉醉,怀恋。
枯干的松果隐于开花的草间。
我不辨芳名,只识得花香。据说,寂寞的石道勾画了整座山的龙脉。最高处的望亭上清风悠悠,宛若昂然的龙头,吞吐着天地灵气。
其上,横贯着天空的辽远和幽静。
我登临佳境,极目瞭望,左边远山逶迤,右边大河缥缈,前边大道宽广,满眼是绿色染遍,歌声翛然而至。黄昏的石亩山
山坡,大雨犁开泥道,多少老去的岁月渐远,遗留年年生长的寂寞。
我和苍老的松树并肩站立,我信我是绿色的。蝉声稀疏。不久,星光依然在枝端闪烁,并将望穿浩瀚。
谁能慢慢讲述淡远的话语?树与花,会轻轻揭开平静的秘密!
(选自《伊犁晚报•天马散文诗》2013年第6期)
陈志泽赏析:
读过发表在伊犁晚报的一些优秀散文诗佳作,李俊功先生的一组获得该报天马散文诗奖的作品中,有一首《黄昏的石亩山》诚如他自己对于散文诗创作追求的表述:“耽于对句子的精密构思”,这首作品语言优美、内涵深广、意味深长,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他写黄昏的石亩山,扣紧一个“静”。
一座山的静不好写,作者撇开方方面面,只写“松林,悄然描画夏日黄昏,更远的夕阳,静穆,沉醉,怀恋。”只写一极寻常的细物“枯干的松果”,松果已经枯干,够“静”的了,还让它“隐于开花的草间”。静且美,静得有意境,静得有点神秘。他用“寂寞的石道勾画了整座山的龙脉”。石道勾画山的龙脉,有点神而又有迹可寻。“望亭宛若龙头,且吞吐着天地灵气”,同样绝妙。想象因实景的生发而真实而传神,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紧接着写山的美景,导入自我人生思考的寄托,思想哲理的升华。
寂寞的石道勾画了整座山的龙脉是个暗示,闲静的山其实不同寻常,隐匿着深邃、丰富的东西,没有点出而已。最高处的望亭上清风悠悠,宛若昂然的龙头,吞吐着天地灵气已不是“据说”的问题了,而是渐远的岁月,遗留年年生长的寂寞中“真龙”的存在了。变迁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仍左边远山逶迤,右边大河缥缈,前边大道宽广,满眼是绿色染遍,歌声翛然而至,还有充满生气的“大雨犁开泥道”蓄含着人类不断的耕耘与开拓,象征着时代的行进。
我和苍老的松树并肩站立,我是山的一分子,在山的感染下“我信我是绿色的”(新颖自然,诗美动人!)。蝉声稀疏。不久,星光依然在枝端闪烁,并将望穿浩瀚。诗的形象、意境的创造感人至深。
“谁能慢慢讲述淡远的话语?树与花,会轻轻揭开平静的秘密!”作者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让树与花揭开平静的秘密与微妙。
选取、借助自然界山水的形态特点与发掘内心对应的思考与哲理判断高度吻合,创造了一个静的大意象,深刻象征时代和社会的一种崇高、宏大的思想境界。作者的立意,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十一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27闪过
耿林莽
原野上的风,闪过。闪过列车的窗口。
列车在提速。田野,山脉,河流……闪过去。
车如流水,路似蛇。
谁记住了谁?
梦的影子,落魄的游魂,那些高高低低的树,暗淡或者明亮的茅屋的尖顶。
闪过,一切都是闪过。
大路上走过来一个阔肩的少年,那微笑,那眼波里湖水的光泽。
只一瞬,车上车下相互的对视,有如触电。
闪过,速度吞噬了一切。
来不及接触的爱情,天长地久的爱情,都只是闪过的一瞬。
逝者如斯夫?
闪过便消失。
(作品选自作者的《三个穿黑大衣的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陈志泽赏析
耿林莽先生的《闪过》不一定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散文诗,但我以为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散文诗之一。
耿老的散文诗大多意象丰满、意境深邃,思想挺拔,给人浓烈诗美的享受与哲理的启迪,更令人惊叹的是有的作品又做到雅俗共赏,口语运用极为自然精当,叙事与想象完美融合,因而体现出诗的高贵与“接地气”的质朴。这大约就是这一类散文诗给人留下特别深刻,传播十分广泛的重要原因?
《闪过》以极简短的文字概括社会、人生以及大自然的现象并透过这些现象揭示深刻的人生真谛。
闪过!闪过!作品以闪过为结构中心。反复咏叹,造成强烈的抒情韵味和音乐性。表达的是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作品的题旨通过一连串的各种物象闪过的捕捉和这一切的匆匆闪过、逝去的意境的创造和意象的表现,特别富有感染力。
作者像是随手拈来一个个物象,而又随即“闪过”。将一些司空见惯之景加以神奇的想象,大手笔扫描出来(如 “梦的影子,落魄的游魂” “来不及接触的爱情”等等)《闪过》体现散文诗诗的本质方面是十分到位和炉火纯青的,空灵、跳跃、随意、简洁,而独特、文采斐然——这也是耿林莽的拿手好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它同时具有散文的美学特点。它十分难得地把散文的功能也融化在作品中了,使得这一作品成为典范的、完美的文体意识很强的优秀散文诗。
在诗的本质那么凸显的作品中融入散文的美学特点,诸如叙事,诸如质朴、自然以及口语的语言,从而形成轻松自如的语境等等,这是不少散文诗作者常常顾此失彼地达不到的。特别值得注意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还有,前文已提及的散文功能融入的问题,这首极为精练的散文诗容纳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大路上走过来一个阔肩的少年,那微笑,那眼波里湖水的光泽。只一瞬,车上车下相互的对视,有如触电。” 然而,“闪过,速度吞噬了一切。”再怎么青春年少也逃脱不了”被无情、严峻地“闪过”。一个小镜头让这篇散文诗显得既浓缩、跳跃,又细腻、波澜有致。耿林莽先生的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领略了散文诗诗美与散文美两种美俱存的佳景。
闪过,闪过,一幅幅情景闪过,说明了什么?作者没有任何说教,而是完成重重铺垫与暗示,让读者去思索,去思考,受到启迪。
28无题
天涯
老屋,已成为村庄最后的影像。
残缺的石花窗,深藏一个家族昔日的辉煌。
走进暮年的老人,坐在夕阳下,沉默。
他在回首自己的人生,从跌宕起伏的奔涌到缓慢的舒展,总有几朵浪花在生命中闪耀。今天,他已想不起昔日情人的模样,只记得她身上淡淡的幽香,好似春天田野的气息。曾经,他是如此迷恋,追逐爱的脚步,从白天到黑夜,不知疲倦地为她精心打造幸福的金蔷薇。
一切都结束了。他喃喃自语。
那些荣光,那些力量的见证,在这个绿意盎然的季节落幕。
墙头的仙人掌开花了。今晚,会有月光唤醒她沉睡的梦吗?而他,已不再是她的骑士。
旁边的墙头草,哀怨地看着这丛怒放的花,从青春的郁葱到秋的枯黄,没有人会在意草的思想。多么不甘心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完自己的一生,似一粒飘浮的微尘。
老人抬起头,看着这墙、这屋、这花、这草,恍惚自己也变成了一个背景。模糊的,一闪而过的身影,让光来不及捕捉,转瞬不见。
夏日。午后。
一道打开的门,再次紧闭。
(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3年10期)
陈志泽赏析
天涯的爱情散文诗精彩、深情、富有思想内涵。我们来读读这一首《无题》。
“他在回首自己的人生,从跌宕起伏的奔涌到缓慢的舒展,总有几朵浪花在生命中闪耀。”一位老人走进一座老屋,坐在夕阳下,沉默。显然,“浪花”又闪耀了。淡淡的传奇色彩和悬念已经显示。
作品写老人对于失落的爱情的高洁而深沉的怀念,而只让形象的演绎和场景的创造含蓄提示。这是很少见的。
曾经的爱情只有极省俭的文字点到:她身上淡淡的幽香,好似春天田野的气息;还有:追逐爱的脚步,从白天到黑夜,不知疲倦地为她精心打造幸福的金蔷薇。再就是:那些荣光,那些力量的见证……在这个绿意盎然的季节落幕。
感慨万千可想而知,而老人只是“喃喃自语”。
他深爱的情人是怎么样的一个女人?无从知晓。
而他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呢?只有老屋 “深藏一个家族昔日的辉煌”的暗示。
作品运用散文诗留下空白的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我佩服作者善于用“小镜头”展示画面,善于用平淡的,却是饱含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复杂的事件,而内蕴丰富深广,无声胜有声。
例如:突然“一个跳跃突兀、美丽、干净——墙头的仙人掌开花了。今晚,会有月光唤醒她沉睡的梦吗?而他,已不再是她的骑士。”墙头的仙人掌也许在曾经的爱情生活里留下过极深刻、极有纪念意义的印记?当他发现墙头的仙人掌开花了,它想起会有月光唤醒她沉睡的梦吗?“月光唤醒她沉睡的梦”显然是他的渴望,怀念从未终止。
旁边的墙头草是最清楚他们那一幕爱情的经过和结束的,墙头草竟然发出哀怨地看着这丛怒放的花,从青春的郁葱到秋的枯黄竟然发出同情的哀怨。这种情感的转移,显得更为含蓄、动人。 “多么不甘心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完自己的一生,似一粒飘浮的微尘”。 哀怨凝聚成的一句朴实凄美的情感的露珠滴落了,连草都被感动了,有谁不被感动?
“老人抬起头,看着这墙、这屋、这花、这草,恍惚自己也变成了一个背景。模糊的,一闪而过的身影,让光来不及捕捉,转瞬不见”。 老人的一生,他所经历的爱情,他对于即使是失败的爱情的终生忆念和怀想瞬间消失而又永远难忘。
老人的塑造十分成功,坚定、纯洁、崇高的信念,还有淡淡的伤感,平静的忆念都那么令人深受感染。
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是怎样结束的呢?又是一个高明的空白。那些美好,那些创伤,那些梦幻般的情与爱都消失了,“恍惚自己也变成了一个背景”——这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独特的表达。
“一道打开的门,再次紧闭”。多少回忆,多少感叹,尽再不言中。
画面、象征和电影的表现手法为读者展开广阔的想象空间,创造了二道创作的机会。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4十二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29浩特
许淇
月牙形的沙丘下面,尚月光明朗,能听到马嘶驼鸣。
据说,很久以前,一支马帮驼队遭遇沙尘暴不见了踪影。
时光流沙一样游走。我们父辈栽种的串地杨、加拿大杨、大叶榆、青榆和黄榆,围绕着我们的沙巴拉浩特(地名)。在小树林里,瞬息的雨,将绿草寸长的绒毛湿透,满身水珠,挂着无数小铃铛、小灯笼。我们的驼队,经沙地长时间烤灼之后回到绿荫的宿营地,小公驼的眼仁点亮了蒙着雾气的暮春的欲念。篝火的青烟刺激它们的胃囊。
它们呼吸急促起来,涎水像反刍的呕吐物,需要一种爱抚的挤压,喷涌彻骨的痛苦或者无比的快乐。
树林尽头的沙丘,吞噬刚升上来的月亮。月亮为什么怪模怪样?又听到马嘶驼鸣了吗?
蓝紫色的马蹄花香得令人昏厥。
用柳芭、沙篙、黄泥糊成的“崩崩房”里,你用奶瓶喂黑羔了,那粉嫩的小嘴巴啃着你的袍沿儿。
月光照着浩特附近的沙湖。湖边的沙蒿丛里,有羽毛花褐色的沙斑鸭在睡梦中呓语。
喂过羊羔以后,你到湖畔放骆驼,额古(蒙语:阿妈),你一面捻线锤了,一面旋转着日子。
多年以后,我们也将成为这黑塔拉大沙丘底下的一缕午夜的呜咽。
(选自《香港散文诗》46期2013年12月)
陈志泽赏析:
我们伟大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千姿百态的风景,如果把各地的风情以散文诗的形式表现出来,该是要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几十年前我就曾这样遐想,现在还念念不忘,是不是有点幼稚了?但不管怎样,我喜欢地方风情画式的散文诗。
放眼中国散文诗的风景线,许多名家写地方风情的散文诗吸引我。如果要我举出其中的一位,我会脱口而出:许淇。
写地方风情的散文诗如同用蘸着生活的色彩与思想的笔,描画出这个地方最显著的特点,感染读者、引领读者跟随作家进入艺术的细部与深处去领略、去欣赏,确实是很吸引人的。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集于一身的许淇先生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加上长期吸取外国文学的营养,他笔下出现的长期生活、再熟悉不过的草原风情,就十分独特,迷人。我特别喜爱许淇先生抒写草原风情的散文诗,这一首《浩特》就让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作品以一个最有特色的简单描写开头,第二句依旧朴实、平静地描写这里的传奇与风险。却给读者一个总体形象的鲜明概括。令人震撼的是“时光流沙一样游走”,把时光与流沙极其形象、巧妙拧紧在一起把前两句潜在的内容开掘出来,画面开始丰富起来。
“在小树林里,瞬息的雨,将绿草寸长的绒毛湿透,满身水珠,挂着无数小铃铛、小灯笼。”散文的风骨,诗的液汁,使抒写十分传神。绿草的满身水珠,”挂着无数小铃铛、小灯笼”。形、神皆似,且有声响。“小公驼的眼仁点亮了蒙着雾气的暮春的欲念。篝火的青烟刺激它们的胃囊。”“它们呼吸急促起来,涎水像反刍的呕吐物,需要一种爱抚的挤压,喷涌彻骨的们痛苦或者无比的快乐”等等描绘,是独特观察,熟透了的生活经过精心提炼的结果。还有散文富有张力的文字的功力、诗意的想象、吸取外国文学、古典文学的精华……形成了鲁迅所说的“越轨的笔致”令人叹服!
细读许淇先生抒写森林、草原、大漠的极具个性的艺术表达,让细心的读者享受其特有的情调和风味,散文与诗完美融合的真正的散文诗!外国文学、古典文学的精华和画家的艺术渗透(如“粉嫩的小嘴巴啃着你的袍沿儿”完全是画家甜美、温情的点缀,散文家的细微的发现)。如果我们把这一件作品比喻成一株鲜花,我觉得它散文的格局、散文的枝茎体现出的风骨,诗的花朵、色泽、芬芳是那样地完美地融为一体。“阳光使我的语言有透明的质地”,这是许淇散文诗的功力关于语言方面的一个自我小诠释,已够耐人寻味,精辟动人。
我们再读读这样描写沙丘的夜:“树林尽头的沙丘,吞噬刚升上来的月亮。”紧接着一句很容易让人忽略的 “月亮为什么怪模怪样?又听到马嘶驼鸣了吗?”也许是作品中最随意的一句,我以为这样发问的句子让语言方式产生变化而抒情,“美丽的月亮因为沙丘的吞噬而怪模怪样”独特而生动,更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 “又听到马嘶驼鸣了吗”,不但暗示了马嘶驼鸣的恐怖且呼应了作品首句“月牙形的沙丘下面,尚月光明朗,能听到马嘶驼鸣。”
“多年以后,我们也将成为这黑塔拉大沙丘底下的一缕午夜的呜咽。”把一个无可辩驳的严峻、深邃的人生真谛轻轻放在读者面前而不置一词,不是简单了,而是更富含韵、更为丰富宽广,更富有震撼力。
30宿命
虞锦贵
咖啡馆,印着往来过客的心迹,古朴陈旧,却不褪色。
那淡淡的花香和柑橘香,依旧青涩。
窗外,细碎的灯影造就细碎的空间,在重重叠叠的潮湿中洇开温暖的光斑。
车水马龙的街道,高楼巨大的阴影里,秋风像一本书,合上又打开。
这时光美丽的赠与,没有谁,轻易忍心辜负。
如净月秋水的,又有多少?
一切际遇,皆因缘起,路上行走着纷飞的忧伤。
一个人,临窗而立。
时光在某个角落,孤苦伶仃。
我摇晃着面前的杯子,喝着没有加糖的咖啡,品着生活的苦味。
听他们谈论汽车、女人和趣闻;邻坐的聊天,失意或是洋洋得意。
一生与笔做伴,被墨水浸染,我点着一支烟。
一切都静了?
一切都死了?
我的思绪被烟头烫醒,有一种裂开的感觉,这是我的宿命。
天堂的美意,神的眷顾。
这银饰的月光,这灯烛的思念。
初秋微风,在高高的枝头喧哗。
那片沿湖的柳树,允许它盛开和今晚的凋落。
我住在异乡的心弦上,让湖水的音乐充盈天空。
小心地合着自己的脚步,在暗淡灯影中徜徉。
在回归与启程中徘徊,感觉生命在时间中的点点流逝。
哪里,又有用诗歌,记录的梦呢?
蕴藏着忧郁,沧桑。
埋葬着孤独,流浪。
许多的愿想都已荒废,不让未来在今夜破产。
秋风像梦一样长。
在一片又一片落叶的引领下,我背转身,收拾记忆的斑光。
我的起点,我的原点,提着马灯行走于江湖,点燃自己的宿命。
细数一生的衰老与光荣,今夜却那么漫长。
我在弥漫咖啡的香草里,那杯里还有唐突的心跳在期待明天太阳的光芒。
(节选自《四川文学•校园版》2014年1期)
陈志泽赏析:
虞锦贵先生的散文诗大多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在抒情中融入一定叙事的细节,既以情感感染人,又以哲理启迪人。不久前读到他的《宿命》,很喜欢。这里谈谈粗浅的体会。
作者笔下的咖啡馆是美丽的,“淡淡的花香和柑橘香,依旧青涩”……咖啡馆显然悠久而不衰败,就连窗外“细碎的灯影造就细碎的空间,在重重叠叠的潮湿中洇开温暖的光斑”景色也飘逸着诗意。
一句“车水马龙的街道,高楼巨大的阴影里,秋风像一本书,合上又打开”启开诗人更多的感触.闪亮出“秋风像一本书,合上又打开”绝妙想象,把世事纷纭,人生无定暗示出来。作者开始“品着生活的苦味”。咖啡馆的美丽终究只能是片刻的印象,(不是还有“路上行走着纷飞的忧伤”吗?咖啡馆的景象该肯定?否定?既肯定,又否定?作者思绪纷繁,笔下的咖啡馆和窗外丰富的景观开始变得深邃、庞杂、五彩斑斓……
一个特写镜头是个很巧妙的转折:一个人,临窗而立。
一个临窗而立的人,是你,是我,是他?
时光在某个角落,孤苦伶仃。孤苦伶仃的精神痛苦比起咖啡的苦涩是更深的体验。孤苦伶仃的不但是那个临窗而立的人,更有咖啡馆里外的芸芸众生。
作者将它扩大到“时光”这样没有边际的范围,而不止是小小的“我”更具深意,这是非常成功的一笔。
咖啡馆里人们的谈论汽车、女人和趣闻;邻坐的聊天,失意或是洋洋得意……很真实准确地象征、概括社会生活的波浪起伏,浑浊、喧嚣。
惆怅、无奈、寂寞,作者“点着一支烟”,寻求解脱?
“思绪被烟头烫醒,有一种裂开的感觉,这是我的宿命。” “思绪被烟头烫醒”,其实是沉思的结果,“烫醒”而“裂开”,说明作者的体验痛苦而深刻。
思想的几个历程,终于还原到本真,在现实的面前平静。
作品的下半部艺术表现更细腻、更抒情,思想的脉搏毫不减弱。
“天堂的美意,神的眷顾。/这银饰的月光,这灯烛的思念。/初秋微风,在高高的枝头喧哗。/那片沿湖的柳树,允许它盛开和今晚的凋落。/我住在异乡的心弦上,让湖水的音乐充盈天空。”意象密集,各有象征,意蕴深长,十分耐读。
“小心地合着自己的脚步,提着马灯行走于江湖,点燃自己的宿命。”体现诗人的进取又谨慎,“我在弥漫咖啡的香草里,那杯里还有唐突的心跳在期待明天太阳的光芒。”既无奈又不甘退却。提着马灯行走于江湖,“点燃自己的宿命”,马灯点燃宿命,绝妙的借代不但诗意浓,思想容量也深。
作品与其说是宿命的怨尤,不如说是诗人多思、坚韧,进取的性格的体现。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5年一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31满海光明
刘再复
因为往返于东西方之间,常常从飞机上俯瞰观赏海洋。空中看海,像是看梦。眼下的海是朦朦胧胧的无边无际的墨蓝色,空间与时间都凝固在墨蓝色的梦中。有一回,正当我向下俯看的时候,突然有一股强烈的阳光穿过云层射向大海,顿时,大海变成铺上一层黄金的巨大蓝宝石,而且放射出一种奇异的、令人震撼的大光明。这是天空与大海拥抱的瞬间突然迸发出来的天地大激情。这么雄奇的蓝宝石,这么浑厚的大光明,这样壮阔的大激情,居然就在我的脚下与眼下。世界真是应当由自己来发现,任何书本都不可能给我展示这种梦一样的奇观。
就在这个瞬间,我的内心充满生机与活力,感到自己生命帷幕上又一次出现了辉煌的日出。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又想起罗曼•罗兰的话:在一个真有眼睛的人,一滴光明等于汲取不尽的宝藏。而我眼下不是一滴光明,而是整整一海一洋的大光明,是梦一样无边无际的大明净与大辉煌。有此大辉煌,还悲愁吗?还彷徨吗?还感伤吗?还放不下输赢得失吗?无须别人慰藉与自我慰藉,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有没有一双能够发现光明与容纳光明的眼睛。
对于一双真正的眼睛,有一滴光明就够了。有一滴光明就足以对付所有的黑暗。而此刻我拥有一海的光明,还害怕黑暗吗?还害怕黑暗的动物吗?不必祈求救星,不必仰仗舵手。放下昨天那些懦弱的歌,相信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灵魂的船长。
从空中看海,真像看梦。
(选自刘再复海外散文诗合集《又读沧海》2013年广东旅游出版社8月出版)
陈志泽赏析
“漂泊的思想者”——刘再复先生在海外已漂泊了30多年。将自己游走世界的所感所想,以及对时代和生命的思考,化为散文诗是很自然的事。视野的广阔,所见所闻的独特,情性、诗性与人性互见的散文诗作,成了一部打开的心史系列,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在刘再复先生的散文诗中,散文的功能得到很自然、美妙的运用。少见的散文与诗的完美融合。少见的体现散文诗文体特征的独立文体的散文诗。这一首《满海光明》尤其能体现这一与当今一些“诗化”散文诗显著不同的特点。
笔者以为刘再复的散文诗以散文的叙述方式抒写自己的经历,具有特有的亲切感和舒缓的美感,又因为思想的起伏跌宕具有很强的张力。
波德莱尔在《给阿尔塞纳-马恩省•胡赛》一文中曾明确表白过:“我们哪一个不曾梦想创造一个奇迹——写一篇充满诗意的、乐曲般的、没有节律没有韵脚的散文……”,《满海光明》也许就可以称为波德莱尔所说的“充满诗意的、乐曲般的、没有节律没有韵脚的散文”——既像散文,又充满诗意——其实恰恰是在特别广阔的大道上随意驰骋的散文诗的一个难得的特点,刘再复散文诗的轻松随意是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的很高境界,不同凡响的大手笔。也许会有一些人不太认同这样的写法,但更大的可能是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作品一版再版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我们来读读几段文字:
“空间与时间都凝固在墨蓝色的梦中。有一回,正当我向下俯看的时候,突然有一股强烈的阳光穿过云层射向大海,顿时,大海变成铺上一层黄金的巨大蓝宝石,而且放射出一种奇异的、令人震撼的大光明。这是天空与大海拥抱的瞬间突然迸发出来的天地大激情。”不但创意的表达如大海的波浪一浪接着一浪冲击着、洗刷着读者的心灵,创造出令人震撼的独特意象,并且以自我为中心把叙事、抒情、诗意串联、融合一体,极具艺术魅力。
“对于一双真正的眼睛,有一滴光明就够了。有一滴光明就足以对付所有的黑暗。而此刻我拥有一海的光明,还害怕黑暗吗?还害怕黑暗的动物吗?不必祈求救星,不必仰仗舵手。放下昨天那些懦弱的歌,相信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灵魂的船长。”深刻的、警辟的议论与浓烈的富有诗美的抒情,与作者擅长采用类似随笔、散文的夹叙夹议之长,使作品显得格外活泼灵活,格外富有灵气,时不时闪耀出思想、哲理的亮色。并起到承上启下的浓缩、凝练的效果。“对于一双真正的眼睛,有一滴光明就够了”这一议论也许可称为全诗的诗眼,不但诗意极浓且思想极其精辟。再如开头部分的叙述中“夹议”入“空中看海,像是看梦。”“这是天空与大海拥抱的瞬间突然迸发出来的天地大激情。”“世界真是应当由自己来发现,任何书本都不可能给我展示这种梦一样的奇观。”等等,这种“夹议”手法贯穿全诗,是刘再复散文诗深刻、酣畅、灵活的重要原因。纪实性的形象作依托的议论,产生散文诗主体、客体完全融合的艺术效果,如同白烨先生论述刘再复散文诗所说的, 把“内宇宙”与“外宇宙”两种境界,感性与理性两种因素,都结合得天衣无缝,糅合得水乳交融。
32红叶随想
苏勤
一群思想者,全凝聚在大山的脊背,耀眼的阔红。
把山和水想透了,把生和息想透了,把过去和未来想透了,岁月的触须以深邃的目光,轻抚着久远的回忆……
是思索得太苦,抑或过于兴奋,才使通体的血液滚滚输入叶脉,从某个牙尖到组构群体,从微弱的呼吸到摇荡生机,行走着千里雷雨,展示着那么多的层次:一抹蛋黄、一抹桔黄、一抹桔红、一抹桃红、一抹枣红……心灵坚定的季节,成为联系与对抗的过程。
这是秋的一次集体谢幕。这是和泥土永恒的亲吻。以火的姿势,燃亮整个收获季节的激情;以血的足印,上演一出沧桑而绚丽的歌舞。每一个细节,都沾满诗的想象,写意出不可竭止的生命。
思想深深。这思想的华彩,碧波里荡漾,白云里辐射,田地间跳跃,让秋风这样即兴演奏,交响着哲理的思辨,然后将自己的骨头,敲出铮铮的声响,一片一片投身而下,在大地的胸膛上总结,依然深红,依然凝重,于冷静的火色里宣读着规律和逻辑……
无论是皮肤还是血肉,都要把根系扩张枝干推高,在消失自己的循环中永生!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1期)
陈志泽赏析:
写红叶的散文诗见过不少,像苏勤先生的《红叶随想》艺术想象发挥得这样充分,意象的创造这样丰满,思想哲理挖掘得这样深,不是太多。树叶的颜色本属自然现象,红叶虽然较为独特,但也不藏匿什么深奥的道理,但作者的生活感受与艺术积累使然,胸中对于某种深刻思想的特别欣赏与自然界红叶的热烈艳红发生对应和碰撞,艺术创造的灵感就喷溅出火花来了。
“一群思想者,全凝聚在大山的脊背,耀眼的阔红。”起句不凡,把闪亮着耀眼光芒的红叶,直截了当称为凝聚在大山的脊背的“思想者”,有点冒险而精当、新颖,为全诗奠定了昂扬、崇高的格调。紧接着进一步把红叶的“红”作了精辟的诠释——同时又是诗的想象和发挥,“把山和水想透了,把生和息想透了,把过去和未来想透了,岁月的触须以深邃的目光,轻抚着久远的回忆……”一串诗意的排比与叙写,把红叶之所以“红”,升华到思想与哲理的高度,动人,抒情而准确有度。
作品属于典型的想象型散文诗。出色的想象比比皆是。除了前文提及的,把红叶的红想象为“把山和水想透了,把生和息想透了,把过去和未来想透了,岁月的触须以深邃的目光,轻抚着久远的回忆,”还有,把红叶的红解释为“通体的血液滚滚输入叶脉”, “以火的姿势,燃亮整个收获季节的激情;以血的足印,上演一出沧桑而绚丽的歌舞。”等等。想象的是红叶,同时又是思想家的本质的生动演绎。红叶象征的思想家,其深沉,思想的厚度,属于精神的内容范畴,散文诗很难描摹,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苏勤笔下的“这思想的华彩,碧波里荡漾,白云里辐射,田地间跳跃,让秋风这样即兴演奏,交响着哲理的思辨,然后将自己的骨头,敲出铮铮的声响,一片一片投身而下,在大地的胸膛上总结”似乎运用了刘氏之法,写出了红叶——思想家的神采,并揭示出“冷静的火色里”的“规律和逻辑”那么“无论是皮肤还是血肉,都要把根系扩张枝干推高,在消失自己的循环中永生”,至此,一曲热烈的生命赞歌戛然而止。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5二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33献给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王慧骐
六朝古都,宽街窄巷,这一刻所有行走的脚步皆伫成雕塑。
风不再起,云不再动,任烛泪点燃,歌哭成河。
七十七年前的那个早晨,城市还在睡着,松枝上有静静的雪霜,林中不时飞过早起的鸟儿,婴儿还在母亲乳香的怀里轻轻呢喃……一群野兽来了,刺刀和炮声把这一切全部撕烂。
江东门记得,玄武湖记得,明孝陵记得,30万颗活生生的头颅相继滚落,让和平与文明——这两个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词汇因此终身蒙羞。
历史,是一棵种下了就无法再拔起的树。所有掠过的光影全被它照实摄录。不要试图涂抹什么,谎言与狡辩在这里会溅你一脸惩治的火星。
莫道是“此恨绵绵无绝期”,记住,并不意味着背一副磨盘在身。后来人当然还要赶路,只是为了世界的天空不再被血腥与疯狂污染。
让人周身彻凉的汽笛在这60秒里长鸣不已,整个国家以默哀的方式给逝者以最贴近的安魂。知道哀伤的民族,必然懂得如何奋起。放飞的和平鸽会向这旋转的地球,一路唱响我们的尊严和慢慢强大起来的体魄。
(选自《姑苏晚报》2014年12月14日)
陈志泽赏析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隆重举行之际,读到王慧骐先生的《献给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反复赏读,悲愤的情感得到宣泄与抒发,跌宕的心情得到理性的安宁,繁复的思考得到升华。
作品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片哀伤、肃穆的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的浓烈氛围,直抒胸臆手法的运用因了作者燃烧的情感和理性的沸腾难以抑制地寻找喷发而尤为生动感人。“紫金山默然垂首。燕子矶江涛凝噎”。拟人化的手法,凝练地表达、形象地书写南京乃至全国人民的悲痛心情。悲痛使六朝古都,宽街窄巷,这一刻所有行走的脚步皆伫成雕塑,连风也不再起,云也不再动,让一切都在瞬间凝固。这就为以下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紧接着作者为了与大屠杀的残酷,侵略者的罪恶形成强烈的对比,创造了一个和平与安宁的细节和意境:“七十七年前的那个早晨,城市还在睡着,松枝上有静静的雪霜,林中不时飞过早起的鸟儿,婴儿还在母亲乳香的怀里轻轻呢喃……”,一种恐怖、血腥的大屠杀就要来临的寂静,连林中的鸟儿也“早起”并惊恐地“不时飞过”,而纯洁的婴儿,还幸福温馨地在母亲乳香的怀里轻轻呢喃。作者出色地运用反衬手法让即将推出的“一群野兽来了,刺刀和炮声把这一切全部撕烂”的残酷屠杀的场面更加触目惊心,“江东门记得,玄武湖记得,明孝陵记得”,作者选取南京最有代表性的江东门、玄武湖、明孝陵三个地方,象征整个南京城,写它们“记得”(三个“记得”强化了对于侵略者的罪行的永志不忘) “30万颗活生生的头颅相继滚落”,一句高度形象、高度浓缩的诗句概括了它们亲眼所见的侵略者的滔天罪恶。 “滚落”二字,是作者精心选择、提炼的,也是最具表现力的字眼,充分表现作者无限悲痛的控诉与仇恨。
在一首短短的散文诗中,作者不但一吐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和血泪的控诉,还表达了深刻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
“记住,并不意味着背一副磨盘在身”。而应该“赶路”,为了世界的天空不再被血腥与疯狂污染。语言精当恰切而通俗,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发自内心的誓言。“知道哀伤的民族,必然懂得如何奋起”则是格言式的警句,简洁而雄辩,铿锵有力”。“不要试图涂抹什么,谎言与狡辩在这里会溅你一脸惩治的火星”这是这是对企图篡改历史,抵赖罪证者的严正警告。“放飞的和平鸽会向这旋转的地球,一路唱响我们的尊严和慢慢强大起来的体魄”,是情景交融的描绘与诗的想象,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我们说散文诗是一种善于吸取众文体之长的十分灵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本篇作品就是一篇政论形式与诗歌艺术很好融和的优秀散文诗。散文诗最擅长表达“灵魂的抒情性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波特莱尔语)王慧骐用散文诗的艺术形式表现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这个独特的题材是十分适宜的。本篇作品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除了取决于思想的深度、诗意的创造、捕捉与多种手法的成功运用外,很重要的是结构的严谨。现在我们似乎不谈结构的讲究了,过于强调随意,这当然失之偏颇。1918年《新青年》上发表刘半农的译作——印度垃坦、德维的《我行雪中》,刘半农称它是一篇“结构精撰的散文诗”。我以为,把结构看作散文诗的一个重要特点,以“结构精撰”来评价,是很有见地的。王慧骐的这篇作品恰恰是在结构方面别有一番讲究。作品开头的铺垫,紧接的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而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及至结尾的强有力呼应使得这篇作品抒情浓烈、思想深刻、诗美充沛,体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4铁 匠
严炎
捶打敲击声响起时,柴刀或者是犁铧、锄镐就在铁匠的臂膀里悄然苏醒,一袭甘畅的汗珠将眉间的阳光洗涮的细细碎碎。
铁匠抡锤子的动作很夸张,有时高高地举起又略有停顿,有时又连连锤打毫不犹豫。人们惊奇地发现,外面北风呼啸,大雪飘飘,而在铁匠铺里却火花四溅,温暖如春。
这双手虽然很粗糙,却日夜与乡村为伴,度过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当他把这些用过的时光整齐地码在仓房顶上时,才发现每一年的敲打都是一堆金灿灿的玉米。勾画出一家人的温饱,避开了无数个风风雨雨。
不知哪一年哪一月,铁匠铺换了主人,接班的是他儿子的儿子。村子里每天都会看到一位老人,驼着腰拄着棍,走东去西,到家家户户串门,那蹒跚的脚步似等待一个承诺的到来。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七期)
陈志泽赏析
严炎先生长期从事散文诗团体的组织领导工作和报刊的主编、编辑工作,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是抓紧散文诗创作,奉献出不少优秀作品。我们来欣赏他的一篇《铁匠》。
这是一篇优秀的劳动者的赞歌。
作品首先营造了铁匠打铁的劳动场景。农具“在铁匠的臂膀里悄然苏醒”十分微妙,在“臂膀里”形象体现了一种亲昵、密切的关系,深厚的感情,“悄然苏醒”是比喻又不是比喻,像是吃饱睡足了精神饱满地即将走进田间,一袭甘畅的汗珠竟然能够“将眉间的阳光洗涮的细细碎碎”。“眉间”不纯粹只是一个位置,而是刻画铁匠精神面貌美妙的点的选择,汗水涌流到可以将眉间的阳光“洗涮”得“细细碎碎的”程度,更是格外传神。通感手法的悄然运用,艺术想象的充分展开,诗意十足,使铁匠的形象光彩夺目,体现对铁匠的敬爱。“有时高高地举起又略有停顿,有时又连连锤打毫不犹豫”也含有深意,铁匠不但用力气打铁,更用脑子打铁。而“外面北风呼啸,大雪飘飘,而在铁匠铺里却火花四溅,温暖如春”。两个迥然不同的画面彰显出劳动的伟大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铁匠粗糙的双手把农具整齐地码在仓房顶上”,作者却虚写为“把这些用过的时光整齐地码在仓房顶上”诗意的借代体现了美感和对辛勤劳动了一年的劳动者柔情的赞美。辛勤劳动的结果是“每一年的敲打都是一堆金灿灿的玉米”,这是在房顶上时码农具时发现的,只有此时,劳动者才轻松地从房顶上俯瞰一幅喜人的风景。本来作品至此可以结束了,作者却令人意外地又写下这样一段:“不知哪一年哪一月,铁匠铺换了主人,接班的是他儿子的儿子。村子里每天都会看到一位老人,驼着腰拄着棍(他的一生却是修好了数不清的农具),走东去西,到家家户户串门,那蹒跚的脚步似等待一个承诺的到来”。这决不是画蛇添足,作者写出了一种劳动的传统的继承和延续,铁匠老了还有接班人,儿子的儿子接了他的班,而他自己虽是衰老了,行走困难,却还是到家家户户串门(显然是为了搜罗需要修补的农具),“蹒跚的脚步似等待一个承诺”,什么承诺?是农家答应请他修补农具?该是已经准备好了吧,他高兴地上门“取货”?或者,说远些,他等待着土地给予勤劳的劳动者丰收的承诺?作者这一虚写显得含蓄有味,涵盖更为丰富。
值得赞赏的是作品吸取了小说的元素,具有一定的情节性,为人物的塑造起到良好的效果。
——转载自《散文诗世界》2015三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35对话
(俄)屠格涅夫
不论是少女峰,不论是黑鹰峰,都还不曾有过人的足迹。
阿尔卑斯山巅……连绵不绝的悬崖峭壁……群山最中心的地方。
群山上面是浅蓝色的,晴朗的,平静的天空。凛冽、严酷的寒冷;坚硬、闪光的雪;被
风吹过的冰封峭壁,险峻的巨石在雪中巍然耸立。
两座大山,两个庞然大物耸立在地平线两边:少女峰和黑鹰峰。
少女峰对邻居说道:
——你可以讲讲什么新的事情吗?你见多识广,那儿下边有什么呢?
几千年过去了,一瞬间而已。于是黑鹰峰大声回答道:
——密云遮盖着大地……等一会儿吧!
又几千年过去了,一瞬间而已。
——那么,现在呢?——少女峰问道。
——现在,我看见了,下边那儿一切依旧:形形色色,又细又小。流水碧绿,森林黯黑,一堆堆密密麻麻的石头呈灰色。在它们附近,瓢虫们依然在蠕动,你知道,他们便是从来没有一次亵渎过你和我的两脚动物。
——是人吗?
——是的,是人。
几千年过去了:一瞬间而已。
——呶,现在怎样了呢?
——看去好像瓢虫子少了些,——黑鹰峰吼叫道。——底下边更清楚了;水流变小了;森林稀疏了。
又几千年过去了:一瞬间而已。
——现在你看见什么呢——少女峰说道。
——我们附近,好像更清净了,——黑鹰峰回答,——喏,在远处河谷那边,还有斑斑点点,有什么东西在爬动。
又过了几千年, 一个一瞬间,少女峰问道:
——现在呢?
——现在好了,——黑鹰峰回答,——到处都变得干干净净,全是一片雪白色,你瞧瞧吧……到处都是我们的雪,均匀的雪和冰。一切都给冻住了。现在好了,安静了。
——好,——少女峰悄声说。——不过,老头儿,我们和你也喋喋不休地谈够了。现在是瞌瞌眼的时候了。
——是时候了。
大山睡去了;蔚蓝晴朗的天空,在永远沉寂的大地上睡去了。
1878年2月
(选自屠格涅夫散文诗选集《爱之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陈志泽赏析
据悉,屠格涅夫的《对话》原作附有“梦”的副标题,据诗人生前好友德国批评家路德维希•皮奇回忆道:“有一年夏天,在柏林,晚上他和尤里安•施密德和我呆在一起时,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梦。我们出了一身冷汗。当时,我把我所听到的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并以《梦》为题把它发表在《西里西亚报》的小品栏内”。
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梦。
写的是少女峰与黑鹰峰两座山的对话。
几千年过去了,少女峰发问:“你可以讲讲什么新的事情吗?你见多识广,那儿下边有什么呢?” 一个个几千年过去了, 少女峰一次次发问。
黑鹰峰的回答“密云遮盖着大地” “一切依旧:形形色色,又细又小。流水碧绿,森林黯黑,一堆堆密密麻麻的石头呈灰色。
在它们附近,瓢虫们依然在蠕动”“看去好像瓢虫子少了些,……水流变小了;森林稀疏了” “到处都变得干干净净,全是一片雪白色,你瞧瞧吧……到处都是我们的雪,均匀的雪和冰。一切都给冻住了。现在好了,安静了”……“那儿下边”总是没有大的变化。
它们在“不曾有过人的足迹”的地方,随心所欲地看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幻品头论足、聊天,特别是它们鸟瞰着 “瓢虫”(即渺小的“两脚动物”——人)在蠕动,这样的视角十分巧妙与独特。把人比喻为瓢虫,可见人的渺小。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几千年瞬间而已,在这样的时光飞逝,山下的景象变化微乎其微的面前,它们随时心安理得地入睡。
作品一次次出现“几千年过去了:一瞬间而已”,起到一种承上启下、反复咏叹的抒情的效果,给人主旋律般的节奏感和一条贯穿全文的结构线索。启示着人应该怎样度过一生。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在疾病与绝望的晚年,写出这一篇传递灵魂的声音,表达生命体验、人生感受的散文诗杰作,令人叹绝。
宇宙浩瀚,天地永恒,人生易老,人类渺小,作者似乎流露出淡淡的愁绪,然而却是透彻人生、看破红尘的冷静、深刻。
屠格涅夫生前曾跟同时代作家斯塔秀列维奇谈到,他的不少散文诗是作为将来创作较大篇幅的作品的草稿而产生的。这里所说的“较大篇幅的作品”,我以为主要指长篇小说。这似乎可以印证他的《麻雀》《绞死他》等许多散文诗为什么融入较多小说元素。还有许多作品融入较多的散文元素。如《村》《世界的末日》《玛莎》《小丑》《最后的会晤》等。而《对话》采用的是戏剧、寓言的手法,但抒情性与哲理性极浓。
屠格涅夫直到多病的晚年,散文诗创作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实在令人惊叹,值得今天的散文诗作家们学习!
36信里踱步
陈惠琼
一
你的信从心出发,走了那么远,为的是回来。
我在你的信中踱步,从此岸到彼岸,走了那么远……
为的是寻找另一个世界——
为的是寻找重逢的梦——
二
心灵,孤独的心灵,在信中流浪。把像手帕的信铺展在胸前,将记忆的桥架在时间的河床上。
当你心中冉冉升起一面太阳,这里却撑过来一把月亮的伞,分开的泪像初夏的雨涓涓下流。轻而透明地敲打那段记忆,全然的感受竟忘记时空的流程。
三
这夜,有咚、咚、咚的踱步声。那里,在信中踱步,没有归宿,只有重复……
从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至这里,相隔的距离,未能一一计算……
四
依旧是远行的日子,为了在你的信中踱步,我把所有的旅程放弃,永恒的踱步就将成为生命的惟一驿站。
在信中慢慢踱步,日子慢慢随着步履一幕幕远走。留不住美丽的梦,没有落脚之地,正好寻找漂泊后重逢的路。
(选自《散文选刊》 2008年8期 )
陈志泽赏析
读陈惠琼这一首非常优秀的爱情散文诗,我深深受到感动。
“你的信从心出发,走了那么远,为的是回来”。起句就有几层意思紧密连接、套叠,信,不是从某地出发而是从心出发,以实为虚,更见真诚、深情;走了那么远,说明写信人在天涯(下文透露在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路途遥远,为的是一个具有强大引力的目标——回来,坚定、明确的表露,别无选择。
“我在你的信中踱步,从此岸到彼岸,走了那么远……”,小小的信笺,竟然宽广到可以从此岸到彼岸地踱步,想象十分奇特而极富诗意。一次次踱步,和你一样走了那么远。心灵的相通,爱的深厚,不言而喻。
信中踱步——反复读信——到底读了多少次,无从知晓,艺术表达独辟蹊径。你和我都为了 “寻找另一个世界——/为的是寻找重逢的梦——”。你是这样的不怕路途的遥远,一个心思想着回到我的身旁,我呢,也从此岸到彼岸,天各一方而急切地渴望重逢,燃烧的爱情如此感人!
紧接着的第二段,在第一段的概括和铺垫下,完成了一个感人的细节,“当你心中冉冉升起一面太阳,这里却撑过来一把月亮的伞,分开的泪像初夏的雨涓涓下流。”叙述和想象融为一体,既含蓄地把淡淡的情节向前推进,又迸发出多少年甜酸苦辣累积的情感。“月亮的伞”的捕捉十分准确、精彩、巧妙。月亮与太阳,这一对称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长,包括暗示着热烈与感动、感伤(也许还有点悲凉),月亮的伞或许还暗示着对于突如其来的旧情的冷静和忆念?百感交集,“分开的泪像初夏的雨涓涓下流”。对应火热太阳的清冷月亮,伞上流泻着初夏的雨,以“雨”比喻“泪”,恰切、准确,既有外表的相似又有内在的联系,组成一个十分动人的意象,而“轻而透明地敲打那段记忆,全然的感受竟忘记时空的流程。”因了从心灵里流出的泪,对于往昔的那段记忆就轻而透明,因了泪轻而透明地敲打产生的“全然的感受”也忘记时空的流程了。陈惠琼对于情感、形象、诗美、思想和逻辑的融合和把握的非凡和深透令人惊讶。
读信彻夜不眠,却感觉“这夜,有咚、咚、咚的踱步声”。心灵的感觉转化为重重的踱步声,通感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艺术感染的力度。
末段是关于接到远方来信的回答:“为了在你的信中踱步,我把所有的旅程放弃”一种多么坚贞的爱情,知音、知己的爱的信念“留不住美丽的梦,没有落脚之地,正好寻找漂泊后重逢的路。”不但不畏惧对于爱情追求的艰辛,反而看作正好寻找漂泊后重逢的路,不屈不饶的誓言跃然纸上。信中的踱步化作“寻找漂泊后重逢的路”的远行,以虚为实,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格外动人。
一种无法分离的爱情,尽管有波折,有颠沛流离,有矛盾、有碰撞,但终究要跨越千山万水再度重逢。情感深沉、真挚、纯洁,全篇没有出现“爱情”的字眼,却是一首构思精深、优美,感人至深的爱情的赞歌。
散文诗世界2015四期佳作赏析——
陈志泽主持
37暴风雨打在窗外
邹岳汉
脚下坚实的大地,也开始微微地颤栗了。
狂风暴雨的铁骑,踏着一路雷声闪影奔袭而来。
困守坐落山谷间的那间小木屋里,像是被黑森林里窜出的一群龇牙咧嘴的怪兽,迅速包围。
扑打。不停地嚎叫。
四面敞开的门扉,一齐关闭。
怪兽们越发狂躁了。噼里啪啦地敲击身单力薄的窗户,发泄着被拒之门外的愤怒。
雨如弹丸,一滴重似一滴。一马平川的窗玻璃上,奔泻一条条暴涨的河流,又迅速地汇聚成一串紫葡萄般晶亮透澈的湖泊。洪波漫野。
而室内,静谧如初。
温馨如初。虽觉些许凉意,狭促。
塌陷在绵软舒适的麻布沙发里,破例地,我点燃一根略带霉味的卷烟,吸一口,悠悠地吐出一个个灰白的,毫无分量的烟圈。
而后。看它们轻盈柔曼地变幻着妖媚的舞姿,向上升腾,向低矮的用杉木皮遮盖的屋顶,渐渐逼近,扩展,消散……
偶尔,以旁观者漠然的一瞥,投向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玻璃的,另一个癫狂急迫污浊横流的世界。
(选自《中国诗人》2012年2期)
陈志泽赏析
著名散文诗作家、编辑家邹岳汉先生主要精力用于主编、编辑工作,但在散文诗创作方面还是奉献出许多精品力作,令人赞叹。几年前读过他的一首《暴风雨打在窗外》,强烈的象征意蕴,深刻的思想带给我的思索和启迪挥之不去。
作品从开头到“洪波漫野”用了一大段写暴风雨的肆虐,作者借助“怪兽”,雨的“河流和湖泊”的意象将暴风雨的恐怖、狂躁和怪异渲染得淋漓尽致,如“狂风暴雨的铁骑,踏着一路雷声闪影奔袭而来”“黑森林里窜出的一群龇牙咧嘴的怪兽”等,把小说绘声绘色的手法引进作品中与诗的想象、夸张和拟人等手法结合起来,达到立意所需要的预期,也深深地震撼了读者。
作者自然并非为渲染而渲染,而是为了反衬在暴风雨袭来之际的“我”泰然自若,对狂暴势力的蔑视,创造可怖的氛围与作者的若无其事及乐观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深化了题旨。
在暴风雨的包围中,与恐怖只有玻璃窗之隔,只有杉木皮的低矮的屋顶的遮盖,然而作者却感到静谧如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作者进一步的细致的描写,把这种心态形象化、具体化,并给予情感的濡染:
塌陷在绵软舒适的麻布沙发里,破例地,我点燃一根略带霉味的卷烟,吸一口,悠悠地吐出一个个灰白的,毫无分量的烟圈。
这里似乎有个小转折——毕竟是暴风雨的包围,完全没有一点威胁不太真实,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坚强的意志,对于恶势力的蔑视,从来不抽烟或已经很久不抽烟的我,“破例地,我点燃一根略带霉味的卷烟”,这是寓意极深的一句,破例地,烟又是略带霉味的,可见作者百无聊赖之中的自我安慰、自我强化,自我欣赏,竟然还“悠悠地吐出一个个灰白的,毫无分量的烟圈”(强调烟圈的毫无分量,意在说明抽烟毫无增强抵抗暴风雨的力量)但作者却苦中求乐玩耍似地“看它们轻盈柔曼地变幻着妖媚的舞姿,向上升腾,向低矮的用杉木皮遮盖的屋顶,渐渐逼近,扩展,消散……”。这还不够,作者还进一步推进“偶尔,以旁观者漠然的一瞥,投向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玻璃的,另一个癫狂急迫污浊横流的世界”。如此层层铺垫与推进,处于危险的境地却以“旁观者漠然的一瞥”来应对,把对于暴风雨的极度蔑视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实。
显然,暴风雨和遭遇暴风雨包围的“我”,象征着恶势力和勇于蔑视恶势力的强者,其象征的精准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抒写处身困境中的体验,语言表达也是错落有致的别具诗美的:
“一马平川的窗玻璃上,奔泻一条条暴涨的河流,又迅速地汇聚成一串紫葡萄般晶亮透澈的湖泊。洪波漫野。
而室内,静谧如初。
温馨如初。虽觉些许凉意,狭促。”
镜头的拉远推近,室内外的变换和感觉的迥异在短短的文字中灵活转折、鲜明对比、相互映衬形成美感,这是散文诗的特殊功能,也是邹岳汉先生的艺术硬功。
38夏季,塞外原野
夏寒
风,躲在缤纷的花蕊里,策划大自然演绎的歌会。
羊群,走不出原野的绿色。奶香,匍匐在草地上。
马蹄腾起的草屑,洗礼旅途带来的落尘。
奶茶一样甘甜的晨露,荡着一支牧歌,温暖而悠扬。
塞外原野,披一身绿装,彻夜舞蹈,整夜为一条河流注目。
山巅上的树站立着,俯视着羊群依偎在原野的怀抱。
天空,阴云欢舞,听心灵和心灵绝唱的交织,听心跳携手千花万草放牧牛羊的新曲。
整个夏季,绿色抒情是唯一的主旋律,宁静和苍凉只是附属的标题。
清晨或正午,整个原野的露珠像陶渊明美文里的一个个词汇。
花蕊含香,已按捺不住农家姑娘的羞怯,亦歌亦舞狂欢在河里。
只有羊群悠闲地啃着特有的韵味,生命正在无限延伸。
而我,用晨露,装点着整个河谷,心灵为你铺展成浪漫的色彩。
倘若原野是一把琴,万物生灵动听的声音便可演奏马头琴曲。
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片大地,听花草与花草缠绵的呓语。
相约,在塞外原野的夏季,拥有一个难忘而浪漫的约会。
(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4年4期)
陈志泽赏析
近年来,诗人夏寒先生的诗情像喷泉一样迸发出来,让人应接不暇。读他抒写草原风情的散文诗,使我这个去过草原,对于草原留下美好印象而又深感过于肤浅和狭窄,浅尝辄止的读者,得到共鸣与弥补。
这里,我想谈谈读他《散文诗世界》2014年4期“每期一星”的一首散文诗。
“风,躲在缤纷的花蕊里,策划大自然演绎的歌会”,起句不凡,极富想象力。没有风,风哪里去了?作者的回答是躲在缤纷的花蕊里,一个“躲”字把风的无影无踪,唯见草原花蕊缤纷描绘得极具韵味,而其实风在策划着自然演绎的歌会。“策划”二字又把风躲起来进行着自己的秘密活动——一场歌会即将来临表现得有滋有味。接着,作者又落笔在草原最有代表性的羊群、马、奶茶,抒情、轻快,语言“陌生”,富有诗意,在第一段就体现草原的风情美的主要特点,特别是“马蹄腾起的草屑,洗礼旅途带来的落尘”更是缺少生活积累的作者写不出的。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小镜头,却被极富动感地描绘出草原充满诗意的图景与挖掘出隽永的思想内涵。
第二段进一步描绘塞外原野风情,“披一身绿装,彻夜舞蹈,整夜为一条河流注目。/ 山巅上的树站立着,俯视着羊群依偎在原野的怀抱。/天空,阴云欢舞,听心灵和心灵绝唱的交织,听心跳携手千花万草放牧牛羊的新曲”。化静为动以及通感手法的悄然运用,使塞外原野的诗意更浓。
当他觉得既把塞外风情抒写出来再很难,也没必要描绘得过于详尽的时候,他笔锋一转,以概括的不尽尽之:“绿色抒情是唯一的主旋律,宁静和苍凉只是附属的标题”。既形象又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但即使是进入到这样的层次,作者的想象仍丰富如泉,例如“羊群悠闲地啃着特有的韵味”,作者抒写的司空见惯的小图景却因化实为虚的手法将细微的观察与体验诗意浓郁地表达出来。作者也在嚼着生命的韵味,“生命正在无限延伸”则是作品不留痕迹的升华和作者发现的生活的真谛。
作者在“听花草与花草缠绵的呓语”,我则动情地聆听作者与读者的倾心的交流的诗意的奏响。
如果说许淇的草原风情画是色彩浓重的油画,夏寒的这一幅作品则是犹如清新水彩画的生活牧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