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诗歌节以诗会友,增添闽台交流新动能
据福建日报2015-04-22消息 闽南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蒋德烽,是福建日报文艺副刊《武夷山下》近期推出的文学新人。这两天,他一有空就四处搜罗台湾诗人林焕彰的诗作。用他的话说,自己俨然成了林焕彰的“脑残粉”。
与林焕彰结缘,源自本月初在漳州举办的第三届闽南诗歌节。在这场盛会上,两岸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围绕诗书画与传统文化教育展开交流与研讨,不仅让闽台诗人对诗歌创作有了新的体悟,也引发了业界对闽台文化、教育如何深度合作这一问题的新思考。
共吟一首诗寻找新视角
“无味,无香,无要紧。摇来摇去,白花花白,唯一的色彩!秋天,冬天;冬天,秋天……”这是林焕彰的旧作《给菅芒花姑娘》,在本届闽南诗歌节上,福建学者分别以漳、泉、厦三地闽南语诵读。
“每位参与者,都有极好的表现,足见其诗歌造诣之深。”林焕彰在台湾从事诗歌、绘画、儿童文学创作已逾50年,在他看来,以诗会友是闽台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让两地有机会相互了解,也让两地文化彼此交融。
闽南诗歌节至今已举办三届。三年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黄金明赴台湾考察,恰逢台湾明道大学举办濯水溪诗歌节。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余光中、郑愁予等知名诗人都曾在濯水溪诗歌节上亮相,明道大学也因此形成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得到启发后,黄金明开始寻思闽台高校合作举办诗歌节的可能性。很快,这一想法在2013年得到实现,闽南师范大学与明道大学共同举办了第一届闽南诗歌节。
对台湾诗人而言,诗歌节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创作视角。漳州市南靖县是台湾诗人萧萧的故里,在参加第一届闽南诗歌节时,萧萧随大家前往云水谣采风。第一次回到祖地,他感触颇深。不久后,一本诉说乡愁的诗集《云水依依茶诗集》在台湾诗歌界问世。
“闽南诗歌节也是一场寻根之旅,能够激发台湾诗人的创作灵感。”林焕彰同样有着寻根情结,并打算付诸行动,赴祖籍地平和县五寨乡探访,用诗歌写下祖地的人文风光。
文化交流要防走马观花
“虽然闽台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我对台湾文学的了解仍然局限于教科书。”蒋德烽说,余光中、郑愁予、席慕蓉等老一辈台湾诗人广为人知,而岛内新生代的作品却鲜有所闻。
对于这一认知断层,黄金明颇有感触。“台湾文人的创作方向转变很快,他们将诗歌与摄影相结合,展开生态创作,但我们对此却知之甚少。”黄金明说。
对此,台湾跨界诗人颜艾琳认为,当前两地交流形式多种多样,但要避免走马观花似的接触,并在创作、出版、学术研讨等方面展开合作,才能培植出更多优秀的好作家、好作品。
“文化交流和经济不一样,不能立即产生GDP,只有长久的坚持,深层次的东西才会慢慢呈现。”黄金明说,闽南诗歌节的后续效应已显现出来,两地不少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阅读闽台诗人的作品,诗书画等传统中华文化在校园里得到了宣扬。
在黄金明的规划里,闽台文化的交流不止步于此。“下一步,我们打算聘请台湾驻校诗人,以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传播创作理念。”黄金明表示,这种互动是双向的,闽南师范大学已与台湾8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互派老师、学生访问,以此促进两岸年轻世代的沟通交流。
基础教育不能只盯脚下
本届闽南诗歌节期间,林焕彰走进了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那天,他穿了8件T恤衫,每件T恤衫上都印着一首诗。在一个半小时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每念完一首诗,他就脱下一件T恤衫,在游戏中完成了“玩文字、玩心情、玩写诗、玩创意”的主题演讲。
“在现场,每一个孩子都睁着晶亮的眼睛,热烈回应。可见,诗歌的潜在魅力是不容忽视的,只要我们能够挑起小朋友的求知欲,他们学习的天分就不会被埋没。”林焕彰说。
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进中小学,是闽南诗歌节的又一主题。林焕彰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民进入碎片化阅读时代,阅读经典的人少之又少,两岸都面临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尴尬。
林焕彰认为,当前的基础教育不能不正视这种现象,不让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两岸学校可以互动、合作,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创作,激发孩子们潜在的表现意愿。”林焕彰如是说。
在这一点上,黄金明的想法与林焕彰不谋而合。去年,闽南师范大学牵头,邀请台湾知名语文教师,为漳州市各中小学教师上课。同时,漳州还借鉴台湾经验,将高校的文科教师请入中小学,让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应试教育之外的传统文化教育。
“基础教育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授外,更应当培养孩子阅读和思考的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不能只盯着脚下,还要面向远方。”黄金明说。(记者张辉 通讯员 陈小环 郑蔡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