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头墙下,走过我的第二故乡(组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头墙下,走过我的第二故乡(组章)
文/明玉


遗落山里的贝壳

山风娇柔,日升月沉。
是谁把贝壳遗落在这山里?
千年,万年,都做着同样的梦,希望有一天,再回到大海,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
回答的只有桑沧的变化和那一份孤寂。
孤寂的是山,是月,是传说。
直到多年后,
河流生长,土地生长,奔跑的黑眼睛,开始扎根,繁衍。
乳溪,徽溪,枕在贝壳的北头。合了离,分了又合,像一对亲密的恋人,谁也离不开谁。
织布而生,绩麻而衣,采桑为食,掬泉而饮,伐木建舍,聚集为族。
学会感恩,黑眼睛自称为绩溪的后代子孙。


马头墙下,走过我的第二故乡

万马奔腾,千里嘶鸣。
古老的房宇下,我仰面,凝眉,脑海中勾勒这一幅雄壮的场景。
扬鞭,飞舞,呐喊,举杯,豪饮。
可惜,江南是水洇成的画,绩溪也太娇小,容不下草原的粗犷,野性的脱缰和冲撞。
只得作罢。
在邑小的情怀中,牵三五匹马的写意,立于自己的墙头也是一种庄严的祖训。不求万马来贺,但有马到功成便行。
晴朗的日子里,匠人们用忙碌喂养几张嘴唇。凿几块砖石,取几片青瓦,按照父辈们遗留下来的技艺,小心翼翼地垒积。铺一层砖石,铺一层质朴的敬仰。用白灰抹平裸露的伤痕,再洒一把水墨丹青,与时空的撞击中,幻化成仙草、瑞兽。保佑四面八方。
都说你像一匹马,阳光中,风雨中,默然不语。其实,我知道,远去的游子更像你。落叶归根,老马识途。心始终朝着一个方向顶礼、朝拜。
亦如我,
马头墙下,走过我的第二故乡。


三雕:刀把心事封藏

(绩溪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每一件作品都是活着的艺术)

物转星移,传流千年。或珍藏,或腐烂,或暴露于风吹日晒。
窗台下,一缕阳光,透过缝隙,躲在一旁,偷看那双长满老茧之手的征战:
飞檐走壁,刀光剑影,力拔山兮;亦能莲花步履,温柔软玉。
收刀罢息。轻轻吹走,那落在壕沟里的屑尘,光与影的折射下,迷乱旋舞,依然扰乱不了持刀人的心事。
这心事,是情感封存,是角色代入,是梦回那一场的相遇。
风花雪月,历史的真相与虚妄,山河、草木之魂,美酒沽酿,醉三秋四季,都被一把刀封进砖、石和木块。
这是一种奢望。
现实,只提供一块模板,至于用什么心情去填充,不得而知。


凝望古道徽杭

有多少眼泪在此洒落?
有多少离别在此上演?
古道幽幽,也逃不过岁月的磨损。
流云飘飘,不见当年凿石为阶人。清泉凌凌,再也倒映不出曾经的马蹄声声。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意念,才能舍弃汲养的根?
为了生,只有把悲伤折叠、收起,放进行囊,三步一回头,五步相思成灾。翻山越岭,远走杭州,然后,佚散五湖四海。
一条徽杭古道,就是一部徽州人奋斗的简史!
如今,山风依然徐来,流水依然叮叮,相同的是景色,不同的是看风景的人和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5-6 17:18 | 只看该作者
古道幽幽,也逃不过岁月的磨损。
流云飘飘,不见当年凿石为阶人。清泉凌凌,再也倒映不出曾经的马蹄声声。

精彩
提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5-6 17:51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一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6 18:3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问候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8:43 | 只看该作者
陈中明 发表于 2015-5-6 17:18
古道幽幽,也逃不过岁月的磨损。
流云飘飘,不见当年凿石为阶人。清泉凌凌,再也倒映不出曾经的马蹄声声。 ...

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8:43 | 只看该作者
清水心荷 发表于 2015-5-6 17:51
精彩的一组,学习了。

感谢版主来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8:43 | 只看该作者
筷子 发表于 2015-5-6 18:30
拜读欣赏,问候诗友!

问好筷子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5-6 19: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5-6 19:4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20:10 | 只看该作者

小波老师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8 07: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