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如花 于 2015-5-11 08:14 编辑
◎元宵节
-------木郎
烟花绚烂。窗外亦鞭炮轰鸣
我把自己囚禁于冰冷的石室
一如当年
廉价的爱,如同啤酒的泡沫
人们把空虚交给了电子产品
突然很想
抱着一个陌生的女人
狠狠地操上一次
或者,狠狠地痛哭一场。但
我没有这么做——确切地说
我没有机会这么做
喧嚣,让这个夜晚变得疯狂
在酒醒之前
我又看见了当年牧马的少年
2013.02.24元宵节
读了木郎的部分诗歌,给我印象很深的应该是《元宵节》。
他的诗歌大多表现出空虚,颓废,忧伤的基调。这一首,给人以心灵的震动。有人说我们国人没有信仰。年轻人尤甚。我觉得他的忧伤,不是一个人的忧伤,是时代的忧伤。年轻人在社会大背景下,有的春风得意,商海驰骋,但大多失业,打工,或者从事不顺心的工作,很多人把大好青春交给电子产品。
这一代人空虚,颓废。
这首诗歌写在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窗外正是“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的热闹精致。而作者在这种热闹中,独自囚居石室,寒冷孤独。作者可能在外地上班,也可能在外地打工。在节日思亲,或者越是节日越是感叹自己的境遇。
在作者眼中窗外的热闹是是喧嚣,杂乱的。情绪是苦闷的。把自己囚于石室。想找一个突破口,又无处寻找。想找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也无所适从。想狠狠地放纵,想狠狠的痛哭,又那么不甘心。这两个“狠狠” 让人对诗中的“他”产生同情,包容,又爱莫能助的感觉。
一个年轻人不是生龙活虎的阳光青年,而是想狠狠的痛哭的颓废。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这不是一个人的感觉,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感觉。
诗人是敏感的。请包容诗人的敏感,和不良的情绪。
烟花绚烂,鞭炮轰鸣,于诗人何关? 啤酒的泡沫,廉价的爱情,正如这窗外的喧嚣。一个人的独酌。
诗歌末尾,笔锋一转。让人看到明亮。
“我又看见了当年牧马的少年”。 骑在马上的少年,青春,阳光,朝气。
结句的意思我认为有两个。一是作者不想这么颓废下去,他希望阳光,希望快乐。二是暗示着一个青春朝气的少年何以变成现在的模样,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