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天空] 【原创】布衣木叶诗选(62):一个馆/喀秋莎/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布衣木叶 于 2015-5-11 15:17 编辑 , n- A; E6 o" O0 u  `2 D
6 ]* e: I1 S' y, z8 J! L
布衣木叶诗选(62)+ L' W! h% I" X! O5 h5 \
- L2 ]; U2 F& e+ _- M+ u
布衣更贴近身体的温暖柔软
/ i; e, G' J$ q2 g木叶更接近灵魂的质朴自然0 d% @5 Q; w" T, R* z) I2 [

- |9 U$ ?6 l+ Q- a% o4 W115. 一个馆( w4 `5 ~) M' w, j: @% z7 ]
——中国诗歌网络博物馆正式开馆
! S! f2 B8 P  f2 q' `8 H! X% _3 z0 C9 Y
一个馆,在皖南正式开馆( ^9 ]% b/ g4 q
在安徽合肥的一条老街上
" P$ ~0 ^) R$ R5 q1 ^0 e5 d$ G% q韩总用沉雄有力的文字宣布
* |, x* d7 k* h中国诗歌网络博物馆正式开张
5 i* y# Z, P1 E- H* x9 k8 G
$ O4 i( A, a+ i: e2 v诗歌馆,意动易静,动静结合, N3 f, U7 w! @. F0 I% A$ x" z
网络馆,亦虚亦实,虚实相生
1 r3 n; t. E6 O; f- ~4 i博物馆,开在每个爱诗者心中
1 }3 n( I# {. l# q2 Z4 J7 [构成当代中国诗歌的一种风骨
+ x; J6 b3 [% }/ X% w9 e& z& A0 T4 M4 K# y! Z( M
一个馆在中国正式开馆了
; m/ K& [* I7 m在江南繁华寂寞的老街上/ ?* F/ z9 w1 f+ f
韩总倾洒无数心血悲壮宣告
+ i' S8 Y5 i; {" |; X0 A中国诗歌网络博物馆正式开张
7 {) ]# x1 T+ o  S" \! ~, H+ ]
' ^. d. N5 ?; b& |2015.05.088 D& \1 h' X+ H
  d. U. B9 ]- `2 I) l+ ]' F
116.喀秋莎
; ~5 w7 B8 I( [1 S5 x6 N( L  I3 P: o) k
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7 B4 E- B2 O' M5 g+ i$ g( P  X
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5 R. B' n! D' Z. [5 f$ v; \
——【俄】历史学家 克柳切夫斯基) g2 c6 X: k( [6 `
% b9 [9 n: a- D
人生七十古来稀,俄罗斯
" Y0 @" ]1 j9 S3 v7 k, j, h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3 C% h+ Y+ H: n
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邀请中国参加
: p' f" f( f, i* D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 k2 d" ~! }2 G, X俄中两国,雄踞欧亚: R; w4 W% I, K) j, {. l
浴血奋战把侵略者赶回老家. _, A* u; K/ U. n9 a5 r# Y' C( Y0 U
/ K# e4 v4 u9 L/ Z3 p' _
曾经,中苏结盟度过蜜月期
1 \* Q) D$ U/ c" }; [也曾一度关系紧张,直到苏联解体$ O! C5 n( L. k# ~0 c) s7 t: z
如今,国际局势正发生微妙变化
4 x4 c& l4 `) D2 l5 j. q' N; G) Z感觉时光倒流,仿佛又回到了从前6 G7 @1 \: z4 ^1 \" B5 k
木叶不禁想起儿时唱过的一首歌( z) S" ]  e5 G! q
《喀秋莎》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7 B" F7 B3 O/ U$ x! G, ^" q; M- R

/ Y# p- o' `" y% t想起了一句名言:忘记历史
/ t! [& C; }6 X1 ^# l. X意味着背叛,在那场正义与邪恶4 z! C" c0 F  g! T$ Y% o
光明与黑暗、自由与奴役的殊死战斗中
& @, ^- r8 a% H7 |6 G; }留下了一组数字:2700万,3500万
. m) s0 J5 [& p( B庆典的烟花,盛大的场面历历在目
6 K+ q: A  {1 B) \& ?$ H) T. w最令人难忘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2 J" v, W# ?# \, ?! D8 P
仪仗队的歌曲《喀秋莎》7 G8 o7 S* @  ~
) X3 j3 }  r" u% _  j( Y) l2 {
2015.05.09, n$ T2 K7 H% z+ S* q

( W  R1 m1 D: b" B0 U6 G4 B8 p4 Z5 D117.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 C9 X- j$ t$ W3 G4 k& q
【原题目:余生的疼痛】( J% y: B8 b) r! ?5 H
+ a& X) R: p  Y, G1 a, z3 u% w- i
“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牵动着潮汐
: _" n" Q. q0 ~7 t$ n早在我们出生之前,月光就牵动着母亲
) ~. L# N2 R/ E1 Y8 s5 _4 _5 _母性的血液”,牵动布衣木叶余生的疼痛% l% F. f  i$ ?/ ~! J+ k9 r
* G  a; j' D6 P, \3 y2 ?" `
昨日天气预报,今天陕西大部地区有雨
$ D) G8 ?7 K; i一位同事,她在浐灞柳驿酒店举办婚礼
5 n6 a! z" t1 O1 J! |9 B6 _木叶未能前往,只在心中祝福未来母亲
+ ^6 o) `! ]- M- x/ `) e- k: |
# W/ v- N, c! |9 L5 R1 s* p  r$ W( w听!风爬在半空里哭泣,说是风就是雨2 G' w. ]' @! i3 ~
母亲节,我拿什么来祭奠您,我的母亲3 W# b1 e: F8 P0 \( B
半年多的光阴过去,可您从未远离我心; Z/ q( D7 k$ U' \
9 ^4 o6 R0 S8 C
我站在阳台边,三十层高度能俯瞰下界+ G5 r! ^3 B' G1 i: s9 m
纵身一跃的雨滴,丝丝缕缕淋湿了布衣
9 @  M+ @4 ?+ @& O音容宛在,坐过的沙发还留着您的气息7 ]0 S, G7 f0 c+ T% b% o  j. u

7 ^3 U$ ^! {/ b7 w# [7 \最疼爱我的人去了,余生的痛刻在心底
  o* l1 |# C1 w5 ?数不清的挽联花圈,立在去年的秋风里" s* C! V* P+ w/ E
记得父亲离开,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冬日
8 \" ^3 L& J1 i3 T
9 |+ m5 ~+ Y0 _2 T5 y5 y听!风爬在电线上哭泣,摇动门和窗棂/ f' V0 G5 ~& `, D4 c) m
进来吧,亲人,所有牵挂和思念都进来
) H+ i# Z* G: L3 ?- s让梦里无声的倾诉,变成此刻魂魄相聚
7 _% D/ `% t6 e' F5 v
! k, t/ i  h/ d+ I& U) x+ }! A3 R默默陪伴,我不说话,只是静静地聆听
5 e( w( s- E6 ~7 `9 y# J风里雨里的一生,母亲,您从不说艰辛/ F  c. ~. i: u0 ], B
坚强隐忍,始终微笑着面对,惨淡经营
. H6 a; E. @1 z
8 P; u" |% D$ i+ A" P; c1 v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母亲却一天天老去4 E7 H* W' @' R3 \
那些年,接您到新房子,开着车带着您
! \, ?. r4 n; q$ ?8 v( M四处看风景,您住不习惯,嚷着要回去
4 ?  W/ _, N! y; t4 ?( A/ \; R7 C8 \5 ?: T& N0 M' b
大哥早出晚归,您坐在楼门前的藤椅里
) o3 I& _! Q5 Y* _; ~: q$ b. `老眼昏花半睡半醒,老邻居夸您好福气+ i0 A( Z! G1 v
可是我知道,这些年没了父亲您多孤寂
, k1 w$ i0 ?, @1 u# x
' @+ T# t; F9 M0 `4 a( V! @半年前的秋天,您安安静静地离开我们2 ^% Y# G# W  v+ E
遵从您身前的意愿,把你们合葬在一起
9 a; N3 P# H: g) F; O* d天国邈远,母亲,注定疼痛相伴我余生
, I- N$ K6 G6 x
2 ]# L7 m8 @: N% E4 k: x2 g
, C! i) \4 S) v2015.05.101 [" F% G7 o( ^4 b4 I% j) l6 d
7 \; F7 c: ~# M( o$ D/ H(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5-23 18:21 | 只看该作者
母亲,注定疼痛相伴我余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8:41 | 只看该作者
迁安阿紫 发表于 2015-5-23 18:21) s9 h1 W# F; F7 A( w0 U+ n
母亲,注定疼痛相伴我余生……

' M) r) D* Y; x. r$ C( l2 {有些痛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够深刻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5-23 08:2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