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数不胜数的诗评,其中也不乏有大师的那洋洋洒洒的几千字。可我始终觉得还是差那么点火候,还是没把诗歌给写透,诗歌是什么又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还是让普通百姓们认为诗歌是个“高端霸气上档次”的玩意,又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去“亵渎”的。直到无意之中看到冯导导演的《私人订制》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片中所谓屡获“大俗文化奖”的导演想转型走大雅之路,这才从中受到启发,原来是我们这群不管是写诗的还是专门为诗歌做嫁妆的,都觉得诗歌是“高精尖”的代表,所以做的嫁妆始终让人感到轻飘飘的不接地气。这是我们的错,我们悔过。
诗歌能给我们什么,还得先了解诗歌是什么。诗歌单从形式上来看,就是打个比方你在画一棵树,你把它画得个繁枝茂叶的就是散文,你要是把树画成秋天叶子掉光的样子那就是诗了。所以诗歌注定不会像散文那样通俗易懂,因为诗歌注重的是文字的干练,语言的简洁。至于内容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我曾经看见过一个初中生读到臧克家的《三代》的时候,他始终觉得这首诗比喻不当,他说:爸爸在土里流汗,我可以理解为爸爸在农作,爷爷在土里埋葬,我可以理解为爷爷已经死去。就是不能理解作者是怎么想的,孩子怎么能在土里洗澡。所以内容由于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想法,是因人而异的东西自然便不可再多谈了。
众所周知,中国有个说法是“唐诗宋词元曲”无疑唐朝是我国诗歌最鼎盛繁荣的朝代。很多千古名句都诞生于那个朝代,比如太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少陵野老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被后世所传唱。这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体现,是诗歌能给我们的一种情操和修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进入诗意的世界里是从不孤独的,在这里你可以和嗜酒如命的诗仙俩喝上几杯火辣辣的白酒,然后看他摇头甩手的吟诗作对。可以看见当年的曹植是何等的有能耐在七步之内成诗,让他哥哥热泪横流的。当然也可以忘了这个纷繁的世界,来到五柳先生的桃花源,和他一起下盘棋,望望空中那懒洋洋的白云。诗歌能给我们的是一个浓缩的世界,上千年的历史成为你的记忆。
诗歌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门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是爬山虎,都攀附与生活。一切脱离生活的艺术如行尸走肉一般,是没有灵魂的。隔行如隔山,别的艺术我不敢妄下评论,但诗歌起码我也是投入了一万个小时的人。愚认为诗歌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只有好劣之分,所谓的好就是杰出的诗人把平庸的诗人未写透的东西继续抛光打磨。看一首诗正如看一个人一样,先看鼻子眼睛长齐没,四肢胳膊健全吗?外在美是需要,而内在美是重要。要是光中看不中用,那这首诗就不能叫艺术,只能说是一件比较精美的工艺品。一首好诗如好酒,能让人如痴如醉。诗歌其实就像你认识的朋友,而你的患难之交能给你什么,诗歌也同样能给你什么,只是没有活人的那般的生动形象,记忆犹新而已。
说了那多么,感觉是在自己扇自己耳光,而且不光是响还痛入我心。明明这是个重利益和效率的经济时代,我觉得那使我欲罢不能的“身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挑不起任何冲动的“兴欲”可言,看上去脸不红心不跳的。这是为什么?是我们写得不够好勾不起你的欲望,还是因为这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一张分行写的文字罢了,你用它来开屁股就嫌他质地太硬了。确实,是我们写得不够好。因为太多太多的鱼目混珠了,写诗的人比看诗的都还多,说明这是萧墙之祸,太多太多的功利心混在这里面。自从伤过读者的心以后,想再找回读者的心就难了。这里想写给同行们一句话,也算是劝告。那个一生丰产的陆游到现在也没有几句诗脍炙人口,而那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岂不是成了家喻户晓的最好的励志名言。而写这句诗的这个诗人搜录到《全唐诗》的只有6首。可见诗不在多而在精。
诗歌,对于这个时代已经苟延残喘。诗歌能给我们什么,面对这个物流横欲的世界,也许真的没有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