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川诗学理论] 世界活得最差的十位知名诗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活得最差的十位知名诗人

文∕山西 金川诗歌


人们常说,诗情画意,人间美之极致。诗人本该是近水楼台,活得最美好的群体,然而并非这样。尤其是现代诗人,一旦离开古代诗人严谨慎密的诗情模式,在现代诗情的分享进程之中,出现了活得非常凄惨的群体。
然而他们并不代表现代诗歌发展的主流,但是他们为现代诗歌的发展,注入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目前,现代诗歌出现发展缓慢的势头,甚至出现貌似下滑衰退的势头,跟这些活得质量为负值的诗人又极大的关联。
这些人以其超乎常人的诗才,或者叫做天才,为诗艺注入新颖的耀眼的光辉,但是也起到了误入歧途的引领。

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摄影师,布罗茨基自小酷爱自由,因不满学校的刻板教育,15岁便退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当过火车司炉工、板金工、医院陈尸房人、地质勘探队的杂务工等。业余时间坚持写诗,译诗。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卓异的诗才很快使他崭露头角,被称作“街头诗人”,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1963年发表的著名长诗《悼约翰•邓》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1964年,布罗茨基被法庭以“社会寄生虫”罪判处5年徒刑,送往边远的劳改营服苦役。服刑18个月后,经过一些苏联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的干预和努力而被释放,获准回到列宁勒。从此,布罗茨基的作品陆续在国外出版。从1965年起,布罗茨基的诗选陆续在美国、法国、西德和英国出版,主要诗集有《韵文与诗》(1965)、《山丘和其他》(1966)、《诗集》(1966)、《悼约翰 •邓及其他》(1967)、《荒野中的停留》(1970)等。
  1972年,布罗茨基被苏联驱逐出境。不久,他接受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邀请,担任住校诗人,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教书、写作生涯。1977年,加入美国国籍,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全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会员,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侨居国外期间,布罗茨基又以十多种语言出版了他的选集,其中尤以《诗选》(1973)和《言语的一部分》(198O)影响为最大。此外,还有散文集《小于一》(1986)、《论悲伤与理智》(1996)等。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布罗茨基声誉鹊起,成为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力,思想开阔而坦荡,感情真挚而温和。他的诗充满了俄罗斯风味,特别是在流亡国外之后,怀乡更成为他的重要诗歌主题之一。在艺术上,他始终“贴近两位前辈诗人,阿赫玛托娃和奥登”,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音韵的和谐。1987年,由于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6年1月28日,在纽约市布罗茨基因心脏病发作,在睡眠中逝世,享年55岁。俄罗斯的通讯社在报导他逝世的消息时说:“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殒落了。”这可以说是自普希金以来最光荣的赞颂。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布罗茨基的遗孀发去唁电时说:“连接俄罗斯当代诗歌和过去伟大诗人作品的纽带断裂了”。

尽管他誉满天下,但其为人固执傲慢,嗜烟。他的固执成就了他的诗才,但是毁了的人生。他被无端逮捕,判刑入狱,被驱逐,一生流浪他乡,背井离乡,对于一位诗人,无异是最残忍的惩罚。他的一生,在热爱故乡,又不能亲近故乡的痛苦中挣扎,虽活在美国,这个自由国度,但是无法挣脱自身携带的牢狱之灾。他的一生无异是受个人性格惩罚的一生。他嗜烟,极大地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虽然获得诺贝尔文学大奖,却不得善终,55岁就走完一生。可谓凄惨。
世界活得最差十位知名诗人之第十位,属于他。

第九位,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1926–1997年),美国诗人,他在《嚎叫及其它诗》(1956年)中的标题诗确立了其在避世运动(一个强调远离主流文化的文学流派)中的领袖诗人地位。金斯伯格后来参与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嘻皮士”运动,他一度宣扬使用毒品的自由。在越南战争期间,他是一名主要的反战激进分子。金斯伯格生于新泽西州的纽瓦克,1948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艾伦•金斯伯格堪称美国当代诗坛和整个文学运动中的一位“怪杰”。他大学期间曾被一度开除,却于1955年在旧金山的一次朗诵会上,以其《嚎叫》获得轰动性成功。作为一首诗和一部文献,《嚎叫》可以同艾略特的《荒原》相提并论,它成为金斯伯格和他的同时代人的里程碑。

金斯伯格从此被奉为“垮掉的一代”之父,他集诗人、文学运动领袖、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旅行家、预言家和宗教徒于一身。他叫嚷:“别把风狂藏起来。”这几乎成为他在美学上的宣言。他自称在形式和精神上师承惠特曼,神秘气氛上得之于布莱克。他那些发泄痛苦与狂欢的诗作,不仅给诗坛以巨大冲击,有时也令整个社会为之瞠目。富有意味的是,金斯伯格在1973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院成员,继之又得到了全国图书奖。美国学院终于迎进了这位粗鲁狂野、留着大胡子的反学院派诗人。
而1957年,法院在涉及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诗歌《嚎叫》(Howl)的案件中裁定该作品并不属于淫秽出版物,使反传统趋势的影响迅速扩大。该案件的起因是《嚎叫》被旧金山海关扣押,出版商劳伦斯•弗林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的城市之光书店(City Lights)提起诉讼。在那起臭名昭著的诉讼案件中,知名评论家以《嚎叫》具有救赎的文学价值为理由捍卫它对社会提出的激烈批判。最后海关败诉,叛逆的“垮掉的一代”(Beat)诗人一举成名。

诗人艾伦•金斯伯格,把《嚎叫》注入现代诗歌,成为现代诗歌再也不能铲除的祸根,使现代诗歌在快速发展中快速垮掉。
后来他皈依佛法,修习禅坐功夫,但并未戒除同性恋行为,70岁死于癌症。
第八位,应该属于兰波。
让•尼古拉•阿蒂尔•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代表作品有诗集《地狱的一季》和《灵光集》。
兰波是个对诗歌不忠的孩子。对爱情也不忠。
当16岁的兰波将诗作寄给诗歌杂志编辑,年长自己10岁的魏尔伦审阅后,魏尔伦深深地被兰波天才的诗作所吸引。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并进而发生了性行为。而兰波本人是极为叛逆的,他在同魏尔伦的同性之爱里所寻求的不仅仅是诗性的刺激,更多的是在四处旅行里叛逆自己的个性,张扬自我的性情,因此,他爱的并不是魏尔伦本人,而是同魏尔伦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兰波受够了此时已然青春不在的相貌有点丑陋的魏尔伦了,所以,他决计要离开魏尔伦,开始新的生活。但是,此时的魏尔伦已经因为兰波而彻底地失去了妻子的信任,可以说他此刻一无所有,有的只剩下了对兰波孤独而又畸形的爱。当兰波提出要离开魏尔伦之后,喝了一些苦艾酒(一种高浓度烈性酒,有致幻作用)的魏尔伦为用手枪打伤了他。自此两人关系宣告决裂,魏尔伦因为持枪伤人被判处两年牢狱,而兰波则返回了法国的乡下老家。并紧接着花费了一年的时间,闭门不出,完成了其巅峰的代表之作《地狱一季》,完成时兰波年仅20岁,同时,他也封笔不再写诗。
“兰波是尚未出现的文明的第一位诗人,这种文明的边限和隔界只是由狂长的野草而做成的那一种文明,就是一种在现实中死去,又在未来建起的最终的、比体验还权威的体验。如果说我们所认识的兰波是什么的话,那便是兰波本身就是诗歌,是我所写不出的诗歌”
                  ——[法]勒内.夏尔
抛弃诗歌与爱情之后,兰波开始15年的冒险家生涯,足迹遍及欧、亚、非三大洲。(最远到过爪哇)曾一个人在埃塞俄比亚的哈拉尔任事达十年之久。1891年因膝伤严重被抬回亚丁,5月返故国的马赛,被锯掉右腿。出院回故乡,1891年11月10日因旧病复发,病逝于法国马赛,终年37岁。
兰波不能始终如一的性格,成也不忠,败也不忠。他水性杨花的性格,成就了诗歌瑰丽的想象,但是也为后来人依靠想象写诗带了个极坏的头。因此,败也不忠,最终他的生命受到不忠的惩罚,早早夭亡。
靠青春的想象力编造的诗歌,是靠不住的。当这个想象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法驾驭的时候,会将驾驭者压垮。


第七位,里尔克。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著名作品有借赞美上帝以展现资本主义没落时期精神矛盾的长诗《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晚年,他的思想更趋悲观。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和诸多14行诗。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年1月8日至8月18日最后一次旅居巴黎,与巴拉迪内•克洛索夫斯卡同居。10月22日写遗嘱。独自在穆佐度过五十诞辰。
1926年12月29日因白血病逝世。医生诊断为肝脏功能衰竭及白血病。最后一首诗:“来吧你,你最后一个,我所认识的,肉体组织的无药可救的痛楚”,——可能写于十二月中旬,是作者最后一本手册里最后的笔迹。
1927年1月里尔克被埋葬在瓦莱西边的小镇Visp,在平滑的墓碑上写着里尔克生前为自己所作的墓志铭(因里尔克死于白血病,一说是由于玫瑰针刺感染。

里尔克一生贫困交加,但是还追求贵族生活,周旋在贵妇们之中,靠贵妇们的接济生活,就是吃软饭。因不能养活妻女,不得不离婚弃女,做丈夫不合格也罢,实在是一位不合格的老爸。他的诗歌浮华而空虚,尽管不缺失真诚,但是他的真诚,无法摆脱他生活取向的错误。

第六位,狄兰•托马斯(1914 - 1953)

  人称“疯狂的狄兰”,生于英国威尔士一个很有教养的中产阶级的家庭,而他本人天生就是一个顽童,而后又成为酒鬼、烟鬼。他很早就预感他活不长,自称要创造一个“紧迫的狄兰”,一个有着自我毁灭激情的诗人。他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十九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立即引起了诗界的注意,接着他移居伦敦,两年后又以第二本诗集赢得了许多著名诗人的赞扬,1946年出版的《死亡与出场》更为不同凡响。这时他不仅轻而易举地走进了英国当代大诗人的行列,而且催生了摹仿他的“新启示”诗派(又称为“天启派”)。
  托马斯前后三次访美,并以其狂放的朗诵才能在美国引起轰动。第三次去美国,他打算会见大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并共同创作一部歌剧,结果却在纽约醉酒而死。
  圣经、弗洛伊德、威尔士的风光和民俗,是他灵感的源泉。他以强烈的本能拥抱生命,在一种神秘的经验中将生与死、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因此他的诗中往往洋溢着一种神秘原始的力量,且超越文化的意义。尤其使人惊叹的是他那种天生把握语言的能力,斯蒂芬•斯本德曾称他为“着迷于词汇的诗人,一个语言天才。他的诗有一种古代行吟诗人的原始本质,同时在这种本质之上还有一种现代心理学的意识”。诗人过早地夭亡了,而他那点石成金的语言魔法,至今仍在吸引着、迷惑着人们。
  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诗风精犷而热烈,音韵充满活力而不失严谨;其肆意设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击,相互制约,表现自然的生长力和人性的律动。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掀开了英美诗歌史上的新的篇章。

狄兰•托马斯开创了单纯刺激眼球的,靠玩弄技艺写诗歌的恶习。他是典型的为诗歌而诗歌,忽略做人的功夫,对老婆家庭不忠实,嗜酒无度,在会见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因在门口撒尿,被卓别林拒绝。卓别林说:不能因为你是诗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狄兰•托马斯,既是死于自我作孽,也是死于天谴。他的死告诉诗人,要作诗先做人。作那些沽名钓誉的诗歌,诱惑视听,刺激别人的眼球,最终坑害的是自己。

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五位,要属于茨维塔耶娃•玛琳娜•伊万诺夫娜(ЦветаеваМаринаИвановна),1892—1941年,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茨维塔耶娃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茨维塔耶娃于1892年10月8日出生于莫斯科。有幸福的童年生活。1906年秋天进入女子寄宿学校以后接触到歌德、海涅和其他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在灵魂深处滋生了终生不衰的浪漫精神。据说,她爱上了一位大学生尼伦德尔,为他写下了大量的抒情诗,而对方表现出的冷漠使其痛不欲生。于是,她买了一把手枪,到一家曾经上演过她心爱的法国
1912年1月,茨维塔耶娃嫁给了一名民粹派分子的后代——谢尔盖•艾伏隆,并将自己的第二部诗集《神奇的路灯》题献给他。但是,这本诗集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好评。1917年,丈夫艾伏隆应征入伍,一去便杳无音讯。1919年秋,走投无靠的茨维塔耶娃不得不将两个女儿送进了库恩采夫育婴院。不久,重病的大女儿阿利娅被送回了家,可是,小女儿伊利娜却不幸饿死在育婴院中。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时期,她仍然没有中断自己的诗歌写作,或许,此时的写作已经成了她排遣孤独与贫困最重要的手段。写作的成果之一,就是1921年所出版的诗集《里程标》。1922年,艾伏隆随着溃败的弗兰克尔军队流亡到了捷克的布拉格,因对白军的行为感到失望,脱下军装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在得知丈夫犹在人世的消息后,茨维塔耶娃被获准出国团聚。
她来到了德国的柏林。当时的柏林是俄罗斯侨民文化的中心之一。她在那里见到了叶赛宁、安•别雷和鲍•帕斯捷尔纳克,后者新近出版的一部诗集《生活,我的妹妹》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柏林时期是茨维塔耶娃最富创造力的时期之一,在此期间,她出版了《别离》、《天鹅营》、《手艺》等诗集。此外,还创作了几部叙事诗,如《山之歌》、《终结之歌》、《空气之歌》、《捕鼠者》等。无疑,在俄罗斯诗歌史上,茨维塔耶娃属于天才诗人那一类型,她的整个创作,随处感受到充溢的灵感和丰富的想像力。她的作品节奏铿锵,意象奇诡,充满了大量的破折号、问号、惊叹号和省略号;上述特点以及那些不完整的句式,往往在词与词、句和句之间造成很大的跳跃性,使得她的一部分作品显得比较晦涩难懂。
她是一位靠想象写诗的诗人。她的缺点在于没有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地分享诗艺。这种诗人基本无法处理日常事务,更不会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分享其中无穷的诗意。
诗人,必须脚踏实地生活,诗歌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将现实困难化解为诗意。
因此,她一直没有处理好生活问题,当出现生活危机,她又通过帕斯捷尔纳克的推荐和介绍,茨维塔耶娃于1926年春天与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取得了通信联系。于是,他们三个人之间开始了频繁的通信,并构成了一段奇异的三角恋爱。
这种由通信而建筑起的恋情在世界文坛上留下了一段著名的佳话,他们停留在纸片上的亲吻和拥抱,字里行间那种柏拉图式的情感,再一次为人类由情欲向精神皈依,为生命超越死亡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但是却被现实瞬间击碎。
1939年6月,茨维塔耶娃携带儿子返回苏联。可是,等待着茨维塔耶娃的厄运是她始料不及的。同年8月,先期回国的女儿阿利娅被捕,随即被流放;10月,丈夫艾伏隆被控从事反苏活动而逮捕,后被枪决。这段时期,由于丧失了发表自己作品的可能,她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到了诗歌翻译中。因此,她不得不经常兼做一些粗活,如帮厨、打扫卫生等补贴家用。
然而她不是愉快地做这些事,而是出于无奈。在自传中,茨维塔耶娃陈述道:“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诀别时才喜爱,而不是与之相逢时;都是在分离时才喜爱,而不是与之相融时;都是偏爱死,而不是生”。 1941年8月,由于德国纳粹的铁蹄迫近莫斯科,茨维塔耶娃和唯一的亲人——儿子莫尔移居鞑靼自治共和国的小城叶拉堡市。正是在这座小城,诗人经历了一生最不堪承受的精神和物质双重的危机。诗人茨维塔耶娃期望在即将开设的作协食堂谋求一份洗碗工的工作。但是,这一申请遭到了作协领导的拒绝。8月31日,绝望中的她自缢身亡。她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小莫尔,请原谅我,但往后会更糟。我病得很重,这已经不是我了。我狂热地爱你。你要明白,我再也无法生存下去了。请转告爸爸和阿利娅——如果你能见到的话——我直到最后一刻都爱着他们,请向他们解释,我已陷入了绝境。”
1941年8月31日,在孤立的,极端痛苦中,诗人自缢身死,结束了一场永远令人感伤的悲剧。
她的诗艺充满幻觉与空想,茨维塔耶娃首先是一个疯狂的女人,这种浮躁的人生,必然导致浮躁的诗艺,会使她本人受害。此人的悲剧说明,一个诗人必须先理顺做人的基本问题,否则就会陷入艺术与现实的悖逆之中,使生命成为自我选择错误的牺牲品。
第四位,谢尔盖•叶塞宁(1895—1925)
  
  叶赛宁于1895年生于梁赞州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中学毕业后去到莫斯科。十九岁起在报刊上发表诗作。1915年他去彼得格勒,认识诗人勃洛克。他说:“我的文学道路就是从他开始的。”
  随后他又认识了克留耶夫、高尔基、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等人。1916年叶赛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扫墓日》,获得好评。同年叶赛宁应征入伍,直至1917年二月革命。后来他在自传里写道:“在革命的那些年里,我完全站在十月革命一边,但我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接受一切,带有农民的倾向性。”早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叶赛宁对时局就有自己的看法,公开表示自己与要求艺术家无条件服从政权的制度无法相容。叶赛宁的朋友诗人索伯利1925年对霍达谢维奇说:“像叶赛宁这样公开‘抨击’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俄罗斯任何人连想都不敢想;任何一个人敢于说出叶赛宁所说的十分之一的话,早就被枪毙了。”
  1922年至1923年叶赛宁偕同比他大十七岁的夫人,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长期在欧洲和美国旅游。
  在叶赛宁总共十年的创作生活中,他出版了近三十本书,包括《天蓝色》、《无赖汉的自白》、《惹是生非者的诗》、《普加乔夫》、《小酒馆式的莫斯科》、《关于俄罗斯的革命》、《苏维埃俄罗斯》、《波斯抒情诗》。
  当局用相当长的时间企图驯服叶赛宁,但到1925年底已经看得很清楚:要驯服叶赛宁是不可能的。
  1925年12月z8日夜,在列宁格勒安格列杰尔旅馆里叶赛宁突然去世,年仅三十岁。究竟是自杀还是其他原因,文学史至今没有交代。
  叶赛宁是位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

叶赛宁是个悲剧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大自然的悲剧、个人际遇的悲剧、友情的悲剧、爱情的悲剧……这一环套一环的悲剧之链终于使这个饱经了心灵创伤的诗人窒息而死了。
法国评论家法朗士说的:“……不能使用通常对于合乎理智的人们所使用的尺度来衡量这位诗人,他享有我们并不享有的一些权利,因为他站得比您无比的高,同时又站得比您无比的低。这是一个无意识的存在物,这是一个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诗人。”这段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叶赛宁为什么被誉为“天才诗人”又被贬为“颓废诗人”(或“流氓诗人”)的奥秘了。而这个“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诗人”的诞生至今真的已经一百余年了。一百余年,叶赛宁的悲喜剧就是昔日的“颓废诗人”变作今朝的绿色诗圣,昔日的“革命同路人”成为今天保护自然的先知了。

一句话,诗人的天才不该危害诗人,必须适合于保护与庇佑诗人,否则,天才就是凶器。

第三位,普拉斯
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是继艾米莉•狄金森和伊丽莎白•毕肖普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女诗人。1963年她最后一次自杀成功时,年仅31岁。这位颇受争议的女诗人因其富于激情和创造力的重要诗篇留名于世,又因其与另一位英国诗人休斯情感变故自杀的戏剧化人生而成为英美文学界一个长久的话题。
西尔维娅•普拉斯一位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对国内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普拉斯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地区,她8岁时父亲去世,她和弟弟由母亲抚养大。1955年,普拉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史密斯女子学院,之后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那里,她遇到了后来成为桂冠诗人的特德•休斯(1930—1998),两人于1956年6月结为连理。在与休斯育有一子一女后,两人婚姻出现裂痕并于1962年9月分居,普拉斯独自抚养两个孩子。1963年2月21日,她在伦敦的寓所自杀。
她的父母均为教师,八岁那年她父亲去世。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死亡,也是她一生的转折点。当母亲告诉她父亲的死讯时,她决然地说:“我不再与上帝通话了”。之后,她不断在诗中歌吟死亡,也曾多次试图自杀:“死去是一种艺术/和其他事情一样/我尤善此道”。“我又做了一次/每十年当中/我要安排此事”。“看,黑暗从爆裂中渗出/我不能容纳这些,我容不了我的生命”。“从灰烬中/我披着红发升起/像呼吸空气般地吞噬男人”,“像猫一样可死九次”。“这女子已臻于完美/她死去的/身体带着成就的微笑”。
在大学期间她学业出众,每门功课都是优等,获得多项奖学金。大学二年级时因出色的写作才能被纽约时装杂志《小姐》选中应邀担任该杂志的客座编辑。一个月的纽约生活如同梦幻一般,豪华的宴会,漂亮的时装,与仰慕的作家共同创作。但好景不长,不久她就陷入在精神分裂的磨难中,直至进入麦克林精神病院被进行电疗。她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The Bell Jar)就是描写这一段经历。
  这部小说如同她的诗一样,是她的精神自传。在小说中很少有明晰的场景,主要是她通过自我之眼看到的变动的、片段似的、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犹如她内心独白中闪回的布景。小说被丰盈的自我感受所包围:青春期的烦恼、热烈而莫名的向往、跃跃欲试的冲动、期望被男人勾引、对未来躁动不安的憧憬和犹疑不定的选择,企图尝试一切又逃避一切的心理、疯狂地冒险和极力地压抑……一如用快速的镜头扫过内心所有的角落,一个矛盾集合的多元体,像是在玻璃杯中倒入令人迷醉的幻象并用现实加以搅拌。她一边用变换的场景来作她心情的告白,一边用严格的句子写下头脑中混乱的思想。真是一部杰作!
  她的极度敏感形成了她容易受挫的心理;迷恋内心生活使她易于与现实进行对抗;过分好强造成她疲惫和虚弱;对事物完美的追随促使她对自己过多的抱怨;精神压抑其实是来自心灵的亢奋;对生命的认真推动她最终走入生命的虚无;追求诗歌的深度却在心中布满了痛楚。所有这一切又可以反过来认证。原因和结果在她的心内是同为一体。晕眩与纯净,错觉与清晰,恐惧与喜悦,黑暗与宁静,愤怒与怜悯,亲切与卑微,死亡与新生就是这样交织在她的诗中,也成为《钟形罩》的意象源泉和氛围元素,宛如雨滴淋湿了书中的标点。
  西尔维娅•普拉斯和特德•休斯 1956年2月,西尔维娅•普拉斯获得一笔奖学金获准去英国剑桥留学。她在那里邂逅了英俊的英国诗人特德•休斯(Ted Hughes,1930 —1998),两人立刻坠入了情网,并闪电似地结婚。当时普拉斯称休斯为“世间惟一能与我匹配的男子”。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婚姻出现了裂痕。有人怪罪于休斯的风流;可能更隐蔽的原因是出于普拉斯难以控制的疯狂。1962年普拉斯与休斯分居,她单独带着儿女在伦敦居住。同年休斯与Assia Wsvill同居。普拉斯在数月内突然面临的剧烈的生活变动,以及生活拮据所带来的压力,《钟形罩》刚刚出版却反映平平,与休斯办理离婚手续过程中承受的巨大的精神痛苦,促使她再一次地选择了自杀。但这一次,上帝成全了她。从她到英国至死亡正好整整六年。
  在世人眼里是这场婚姻造成了她自杀的导火线。休斯成了不可逃避的罪人。她的小说和诗歌也由此获得了好评。直到她死后二十多年,休斯才出版了他的诗集《生日信札》(Birthday Letters),这是写给普拉斯的诗。诗集出版立刻引起了关注并唤起了人们再度对普拉斯的热情,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世人心目中休斯是罪人的看法。据此,英国和美国为纪念普拉斯逝世四十周年刚刚拍摄完她的传记影片。
有人说,普拉斯的杰出成就是不可模仿的,她用一种精神直觉来直接抵达作品的深处,她挖掘丰富的自我和情感因素,用全部的生命力量进行创作,直至内心出现幻象。说不清是因为疯狂形成了非凡的作品,还是由于这样的创作方式造成了他们的疯狂。自白派中另一位诗人洛威尔也步普拉斯的后尘进入了麦克林精神病院。大提琴家杜普雷因癫狂而崩溃。吴尔芙最终难以抵御内心的忧郁在口袋中装满鹅卵石走入河中……他们都是过于敏感的人,时常不能摆脱内心幻象,是以精神直觉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唉,生命是一曲赞歌也是一曲挽歌,正如普拉斯在《钟形罩》中所说:“奖杯上刻着的日期就像墓碑上的日期一样”。
其实,普拉斯的杰出成诗歌怪胎,不必要模仿,谁模仿她谁就是有心理疾病,需要到医院救治。
女诗人接近疯狂,就等于一头母兽,失去人性的克制与理智,其情感就成为洪水猛兽。但是首先吞噬的屎她自己,她吞噬不了男人。

第二位,洛特雷阿蒙
洛特雷阿蒙(Comte de Lautréamont),原名伊齐多尔•吕西安•迪卡斯(Isidore Lucien Ducasse),1846年出生,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出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他的童年是在处于战乱之中的乌拉圭度过的,他的父母都是法国移民。1859年他被送回法国读书,几年后进入波城中学,在校成绩优异。他当时的好友说:“他是一个神经质的人,患有严重的偏头痛。”毕业后他曾短暂返回乌拉圭,3个月后重回法国巴黎,在巴黎的一家旅馆内开始其文学创作。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很少出门,他在写给出版商的信中说:“我一天之内的任何时候都呆在我自己的房间里。”他的旅馆房东回忆,他常常在夜晚边弹钢琴边写作,这使其他旅客头痛无比。”
    这是一个患了深度语言谵妄症的病态狂人;这是一个默默无闻却被超现实主义奉为先驱的怪异神魔;这还是一位被纪德慧眼视为“明日文学大师”的文字开掘者;他实际上是一个早夭的天才。他以数量不多、具有罕见的复杂性和极端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患了深度语言谵妄症的病态狂人,长时间默默无闻却被超现实主义作家奉为先驱的怪异神魔,作品包括《马尔多罗之歌》(Les)、断篇《诗一》、《诗二》等。
在长篇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里,出现了185种动物的名称及其变形和嗜血的文字描述,作品以惊人的破坏力对文学进行了颠覆性的尝试。二十世纪的超现实主义流派受其启发,并将其视作超现实主义的授精人。《马尔多罗之歌》这部在内容上以“恶”为主题,反人类、反伦理,并充斥了渎神的反叛,在写作手法上敢于对以往一切文学模式进行改造,对一切传统窠臼进行革命的“诗歌”改造,留给了后人广阔的评论空间和解读角度。
在1869年的法国文坛,还没有人意识到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和洛特雷阿蒙的《马尔多罗之歌》的同时问世,是多么重大的事件。一年之后——1870年11月24日,诗人莫名其妙地离去,据猜测是死于暗杀或者吸毒。
一句话,天不灭人人自灭。不是天妒英才,而是悖逆人性者,必定自取灭亡。
因此,他登上活得最差季军榜,理所当然。

第一名,特拉克尔

德语诗歌界的黑暗王子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 Trakl 1887—1914)。被誉为二十世纪奥地利表现主义诗歌先驱。出生于萨尔茨堡,他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前18年。他的父亲托比亚斯(Tobias)是一个五金经销商,他的母亲是一个对美术和音乐有强烈爱好的家庭主妇,小丈夫15岁,二嫁,还暗自吸毒。特拉克尔的父亲是清教徒,母亲却是天主教改宗,因而他自己在一个天主教小学接受教育。特拉克尔进入萨尔茨堡的德国公学(Staatsgymnasium)读书,在那里他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和数学。 由于他从小对妹妹抱有不正常的恋情,他18岁时他开始吸毒,据说目的有三:体验迷狂的精神境界;忘记痛苦;以及,有意识地自我毁坏。无疑,他确实为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多门功课不及格,被迫退学;最后他也陨身于此。
   1904年左右,特拉克尔开始写诗。1905年,特拉克尔从高中退学,他随后当了三年药剂师,并决定以此为职业,因为这样可以免费获得毒品。但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尝试写剧本,他的前两个短剧本《万灵节》(All Souls' Day)和《摩甘娜》(Fata Morgana)都未能在舞台上演。1906年特拉克尔创作了几部独幕戏并上演,在萨尔茨堡成了年轻的戏剧作者,可是人们实在受不了他那梦幻般蒙太奇式的手法,报刊上出现了恶毒的“奉劝”:不要再试图当戏剧家啦!而特拉克尔自己也认识到了某种局限,他最终放弃戏剧,专一于诗歌。
1908年,特拉克尔来到维也纳学习医药。他认识了当地的一些艺术家和波西米亚人。在这些人的帮助下特拉克尔发表了自己一些诗。奥匈帝国的首都也是一片没落的景像。只有妹妹格蕾特来维也纳学习钢琴,纔略给他一点慰藉,但是格蕾特在他的劝导之下,也开始吸毒,这更加深了两人的悲剧,特拉克尔也追悔不已。1910年6月特拉克尔深爱的父亲突然去世,格蕾特也放弃学业,前往柏林,这两个重大的打击使特拉克尔陷入深重的颓废之中。在这之前特拉克尔刚刚获得药剂师证书。
之后特拉克尔入伍服了1年兵役。退伍后他回到萨尔茨堡,在那里他不幸的被再次征召入伍,为一名卫生员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家医院服务。在因斯布鲁克他认识了当地的艺术社团,后者发现了特拉克尔的艺术才能。 明镜杂志的编辑路德维希•冯•菲克尔(Ludwig von Ficker)成了特拉克尔的赞助人。他经常印刷特拉克尔的作品,努力寻找一个出版商为特拉克尔出版诗集。在他的努力下,1913年夏天,莱比锡的出版家Kurt Wolff出版了特拉克尔的处女作品集《诗集》(Gedichte)。这也是特拉克尔活着能够看到的自己唯一的一部诗集了。
1914年特拉克尔赴柏林探望因流产而卧病在床的妹妹格蕾特。为了救助陷于穷困的妹妹,他四处奔走,可是屡遭拒绝,于世间的冷酷无情,认识得无比清楚。他本人也遭到四方歧视,连一份工作都不能寻得,全靠菲克尔的热心周济。7月,刚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捐赠10万克朗金币,委托冯菲克尔救济穷困的奥地利艺术家,特拉克尔和另一位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分别得到了2万克朗。这笔钱使得穷困的特拉克尔可以继续写诗。后又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在梦中》,其诗中把秋天的腐朽和颓废以及死亡,写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并以很高的艺术性借景喻物,抒发个人感情,充满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双重幻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也最为杰出的德语诗人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拉克尔担任了随军药剂师,亲身亲历了血肉横飞的格罗德战役。在10多天里,他必须一个人照料80多个残肢断臂,狂呼嚎叫的伤员。由于他只是一个药剂师,无法解除伤兵的痛苦,他眼看着一个病员自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而室外,他又看到逃兵被吊死,受到这些恐怖行为的影响,他试图或者威胁要自杀,后被送往克拉考战地医院的精神病科,在医院里特拉克尔陷入了更深的抑郁症中。他写信给冯菲克尔寻求帮助,冯菲克尔让特拉克尔与维特根斯坦联系,当收到特拉克尔的信后维特根斯坦立即赶到克拉考医院,却发现特拉克尔已经在三天前服食过量可卡因死去。

客观:不幸的家庭背景,战争动乱的国家;主观:乱伦恋爱,吸毒。两把剑同时绞杀诗人。诗人抓住诗歌,寻求解脱,但是,诗艺毕竟只是一个工具,只有根性端正的人才会受到庇佑。
天才无济于事。这就是特拉克尔作为诗人留给后人的遗产,而不是他的诗篇。相比之下,他的人生实践,是更值得人们阅读的诗篇,而那些文字的东西,则是陪衬,或者干脆称之为垃圾。
因此,世界活得最差十位知名诗人的冠军,非特拉克尔莫属。

其实,上述诗人,头上有许多帽子,都是后来人出于功利性目的(研究。写论文、出成果,出书、推销等)强行添加的,以讹传讹,并非名副其实。
再次告诫诗歌爱好者,不要轻信那些浮华的介绍。我整理这个资料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些神话,还一个基本真实的原貌。
现代诗歌,随着现代文化的互相推波助澜,已经出现了可怕的遮蔽,其正能量与负能量,此消彼长。需要我们潜心体验,认真钻研,不可一误再误。
一个诗人,如果活得不幸福,质量差,那么你的诗歌就是你已经进入误区的证据。你已经成为身外之物的奴隶。
生命无价,诗歌乃身外之物。真正的大诗,好诗,美诗,永远是生命本身。

(文中引用了不少搜狗百科的资料,特此感谢。)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八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6-1 1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林放牛 于 2015-6-1 14:26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4 23:2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