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诗歌密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0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诗歌密码

       ——读豫妹诗《苏醒的春天——与梦逸人同题》



三行诗,一个被写旧了的题材。改革开放——一段心灵与现实的老故事,一个容易流于陈词滥调的话题,写好了不易。不知道豫妹为什么会选这个题材,但就同题而言,似乎可以理解为写作者在阅读中,对题材产生了自己的理解,甚至有好的句子,已经“破壳而出”,写作者调集自己的心力、才力而加工完成的作品。

同题,有竞赛的意味,如同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一般而言,写作者都是在试图说明、证明一些什么,而这也是一个自我验证,自我认知的过程。本来嘛,自己的心力才力,也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清楚地知道,那种不经过对比,就认为自己的作品“天下第一”或者独一无二的“自我”判断与认识,多数时候是靠不住的。

“弱柳扶风”——独特的角度介入,一个比喻,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初期)的喻体,让人想到经济和民生的贫弱交织,举步维艰。而新事物的出场,也即如“弱柳”,在盼顾,在“扶风”把眺中起步的姿态。以一个形象,把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状况,以及人们的情感意识状况及其波动都囊括其中,可谓是细致准确,惟妙惟肖。这还让人想到用典的妙处:一个动态的典故,有让喻体生动与鲜活起来的力量。

其二,以“弱柳扶风”喻那时的国家的发展,又使国家有着一种女子风姿绰约之美,国家虽然是疾患丛生,在写作者眼中依然还是可爱的,是以美为前提的。我们也可以因此想象得到,当她动起来,在人的心理上更是妙不可言!从这个比喻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写作者对于她的这个国家的感情,透着金子般的质感。这不是说或喊出来的,而是文笔底处的流露,是作者的思想观念,是立场与态度。

“日子”“前沿话”“深圳”。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们的话题似乎从未停止过,在回顾与“咀嚼”中,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日臻成熟与发达起来。如同一个经历病患折磨,一个在疾病中沉湎不起的病人,一个国家也因此睿然地睁开了眼睛,一片新天地,一个崭新世界的阳光,正透过“深圳”这个窗口,映现和照射进来。她因为找到了自己,而觉醒,而苏醒了。

而“茁壮”的使用无疑是更为出彩的地方。细加衡量,你会注意到,这里作者并没有使用另外的比喻,而是完全由那个“弱柳扶风”而来,作者从那个比喻中,又抽出了一个比喻“柳”,由其植物属性引申出“茁壮”之说。

这里,“弱柳扶风”本是作者使用的一个比喻,写作者却把它当成了一个主角来写,并“被深圳/……茁壮”,似乎有些偏执,有些滑稽。但这样做的好处却在于,以比喻言比喻,既呼应了前面的比喻,又做了具体的使用,即由于关联,间接地引申出作为本体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深圳的“成长”的话题。既有把玩之意趣,又有互生、言之有据之妙,真可谓是“极尽”之用。这在语言上起到了比喻与喻体之间,由衔接而迭起的多重意趣构建的效果,在现今的中文写作中也是少见的精彩之笔!同等题材(话题)下,写作者比较的是艺术的能力,或者说是使之成为艺术的能力。

拙劣的写作者,能够使人对一种文体方式产生偏见,同样,一个好的写作者,能够改变人们对于一种文体的认识、认知,消除偏见。而豫妹的这个诗,至少在我这里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因为在此之前,我一直是把微诗写作看作是一些初学写作者的幼稚园。



【注1】:“弱柳扶风”出自《红楼梦》宝玉初见黛玉之时对她的印象——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弱柳扶风”与“姣花照水”相对应,形容林MM行动之时腰肢款摆、风姿绰约的体态,“弱”字突出了她的病态美,正如纤细柔弱的杨柳在风中摇曳一般楚楚动人,令人心生怜惜。(来自网络)


【注2】其中豫妹作品(《苏醒的春天——与梦逸人同题》)引子山城子先生的诗歌评论《用最节省的文学形式概括一个伟大时代》。




2015.04.21

-----------------------------

附:


苏醒的春天——与梦逸人同题

文/豫姝


弱柳扶风的日子
改革的前沿话,被深圳
咀嚼和茁壮了何止三十年


写于2015.1.1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5-31 11:12 | 只看该作者
赏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1: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5-31 18:37 | 只看该作者
以“弱柳扶风”喻那时的国家的发展,又使国家有着一种女子风姿绰约之美——改革之初是千疮百孔、百废未兴,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这个状态以什么比喻更好呢?当然个人可以有个人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31 19:35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5-31 18:37
以“弱柳扶风”喻那时的国家的发展,又使国家有着一种女子风姿绰约之美——改革之初是千疮百孔、百废未兴, ...

看老师怎么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23:42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5-31 18:37
以“弱柳扶风”喻那时的国家的发展,又使国家有着一种女子风姿绰约之美——改革之初是千疮百孔、百废未兴, ...

也许可以这样想:新事物是脱胎于旧的形体而来的,其虽然弱小,但无疑能给人带来希望,带来欣悦之美。这里“弱柳扶风”或许正是这种感觉的一种较为恰当的描述。当然我不是作者,但无疑文字代表了作者的心。呵呵,欢迎张兄临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23:4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旁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1 09:49 | 只看该作者
耐人寻味的三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21:36 | 只看该作者
片碱 发表于 2015-6-1 09:49
耐人寻味的三行。

是的,它透露着写作者的一种诗歌素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1 22:02 | 只看该作者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5-6-1 21:36
是的,它透露着写作者的一种诗歌素养。谢谢!

这种题材的诗相当难以完成的,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歌功颂德,俗不可耐,诗人避重就轻,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怎么说呢?虽然我很多时候也在批评中国的领导,但没有他们的中国也是不可想象的,就是说他们虽然得不到85分,但还是在及格线以上。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他们的批评过于苛刻了。
他们确实一身是病,总体上还是好的。性质是好的,起码实际中造就了这个国家,中国的强盛也是有目共睹的,才几十年,就像外国人说的——是一个奇迹,谁领导了这个奇迹。

诗不错,评论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8 05: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