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师之道] 世界活得最具幸福感的十大诗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活得最具幸福感的十大诗人
文∕山西 金川诗歌 编写

【编者语】他们是真正的诗人,作为人来到世上,成为人的一员,因成为诗人,有别于常人,而抵达做人的极致。
说他们是圣人,他们比圣人更具亲和力,更具有人性的魅力。说他们是圣徒,他们身上从不背负任何教义,却闪烁着阳光般的温馨,温暖他人。
他们令政治家倾倒,令哲学家沉思,在众多艺术模式里,独具一格,又融合其他艺术的特质。
如诗如画,被他们的人生谱写为真实,而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比喻。
他们就是诗人。因诗歌,使他们成为最具幸福感的人。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幸福的人,叫做五福俱全。第一福:长寿;第二福:富贵;第三福:康宁;第四福:好德;第五福:善终。
我将借用参照这个标准,来确定世界十位最具幸福感的诗人。

能活到五福俱全,也唯有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波兰女作家,杰出的翻译家, 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诗作被称为“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和力量”。她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前两位是一九四五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和一九六六年德国的奈莉•萨克斯),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1]
辛波丝卡一生创作了二十本诗集,公开发表的诗歌约400首,创作生涯从1950年代延续至2012年,是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巨大的数目》在1976年出版时,1万册在1周内就售罄。[2] ]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于1923年出生于波兰科尼克(Kornik)她五岁就开始作儿童诗,她的父亲是第一个热心读者。
1945年3月,她于一九四五年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
辛波丝卡对于早期诗歌的创作经历,有着失望和憎恶。于是对其作品风格及主题进行全面之修改,诗集延至1952年出版,名为《存活的理由》。
1953年至1981年,担任克拉科夫《文学生活》(Zycie Literacia)周刊的诗歌编辑和专栏作家。[1] 1970年,她出版自己的诗全集,居然没有收入首本诗集中任何一首作品。1954年的第二本诗集《自问集》出版。 1957年,《呼唤雪人》出版,至此她已完全抛开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题,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爱情的关系。在1962年出版的《盐》里,表现出她对新的写作方向进行更深、更广的探索。[1]
1967年,《一百个笑声》出版,这本在技巧上强调自由诗体,在主题上思索人类在宇宙处境的诗集,可说是她迈入成熟期的作品。[6]
1972年的《只因为恩典》和1976年的《巨大的数目》更见大师风范。
1976年之前的三十年创作生涯中,辛波丝卡以质代量,共出版了180首诗,其中只有145首是她自认成熟之作,她对作品要求之严由此可见一斑。
1986年《桥上的人们》一出,遂格外引人注目,这本诗集竟然只有22首诗作,然而篇篇佳构,各具特色,可说是她诗艺的高峰。[1]
当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她正在度假,得知这一消息后,她有点紧张,她对别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对她而言非常抽象。[4]
2012年2月1日因肺癌逝世于克拉科夫,享年88岁

辛波丝的诗歌大部分是沉思,但也谈到死亡、酷刑、战争,也因其凝练、清澈、悠游从容的风格而被誉为“诗坛莫扎特”。在辛波丝卡的每一本诗集中,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用心。 她擅长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小隐喻开发深刻的思想,寓严肃于幽默、机智,是以小搏大,举重若轻的
她的诗歌同样是属于整个世界的,字里行间都深刻地透露着道德和哲理。她的诗歌更是包罗万象的,如一位波兰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宇宙世界、人类和动物的进化史、古往今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她个人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几乎无不涉猎,并以其独特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显示了她的无比广阔的视野和卓越的艺术才华。[8-9]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辛波丝卡关注的主题。
辛波丝卡是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被公认为当代最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2001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名誉会员。这是美国授予杰出艺术家的最重要荣誉。
波兰文化部长博格丹•兹德罗耶夫斯基在一份声明中说辛波丝卡是一个正直、忠诚、憎恶任何形式名誉的人。“她理解他人,理解弱者,对他人怀有极大的宽容。”声明中说,“另一方面,她只期望自己谦虚地活着。” 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在他的推特上说:“辛波丝卡的去世是波兰文化不可挽回的损失。”[2] 对于辛波丝卡的去世,科莫洛夫斯基写道:“几十年来,她用乐观、对美和文字力量的信仰,鼓舞着波兰人。” 科莫洛夫斯基说,辛波丝卡是波兰精神的守护者。

【编者语】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因此首推她为最幸福诗人第一人。

第二位,乔治•塞菲里斯(George Seferis,1900-1971)希腊诗人。生于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城,父亲是雅典大学教授,国际法专家。1918至1924年,塞菲里斯在巴黎求学,获法学士学位。这几年是未来诗人发展的决定性时期,他接触了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并在其启发下开始创作。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转折点》、《神话和历史》、《航海日志》和《“画眉鸟”号》。1963年作品《“画眉鸟”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塞菲里斯是现代希腊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是从一开始便引入注目。他的第一本诗集《转折点》(1931)以内涵丰富的隐喻、简练而凝重的手法,清新明快的语言,向当时沉闷萎靡的希腊诗坛提出挑战。评论家认为,希腊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30年代”是以塞菲里斯的这本处女作为起点的。作为他创作成熟标志的诗集《神话和历史》(1935),受到批评家的普遍赞扬。这部由24首无题短诗组成的杰作,被认 为是西方现代诗歌中现实与历史交相辉映的成功典范之一。在《航海日志》(1940-1955)中,诗人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将写实、象征、抒情、幻想糅为一体。表现自己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此外,较出名的诗集还有《“画眉鸟”号》(1947)。
    30年代至60年代,是塞菲里斯在希腊诗坛独领风骚的30年。他植根于希腊丰富悠久的民族传统中,以历史的眼光讽咏当代,在民族命运的背景中抒写情怀。
    1963年,由于“他出色的抒情作品,它们充满着对古希腊文化遗产之深挚感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希腊人第一次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编者语】他虽然在艺术特色不及辛波斯卡,但是他的诗意,一如希腊文化的丰富深邃优雅,作为第二位最具幸福感的诗人非他莫属。

第三位保尔•瓦雷里(Paul Valery,1871.10.30~1945.7.20),法国象征派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追求形式的完美。作品有《旧诗稿》(1890~1900)、《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幻美集》(1922)等。
保尔•瓦雷里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性主题,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 保尔•瓦雷里在大学时代便突现出他的诗歌天赋,当时就有报纸预言:“他的名字将在人们的口头传颂。”但在结束法学院的学业,获得法学士学位的前后,一种柏拉图式的清心寡欲情绪控制了他。1892年9月他同家人前往热那亚度假,在一个暴风雨交加的“可怕的夜晚”,他决定放弃诗歌和爱情,献身于“纯粹的和无私的知识。”
在其后的二十多年,瓦雷里在国防部、哈瓦斯通讯社等处工作,但求知和深思的习惯,已成为他的生命根源了。在这二十余年中,瓦雷里一方面致力于从前在学校时格格不入的数学,一方面更在想象中继续他的真的追求与美的创造。这使他在数学,音乐和哲学方面都有了不俗的造诣。
在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纪德及其他友人再三催促下,瓦雷里答应将自己青年时代的诗稿结集出版。在付印前,他想写一首40行左右的短诗附在后面,作为与诗神永别的纪念。可这小诗的想法如一星之火,使瓦雷里一发而不可收,燃烧成一首五百余行的长诗——《年青的命运女神》,描写不同性质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首诗对法国知识界的震撼之大,影响之深是惊人的。一位评论家称:“我国近来产生了一桩比欧战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保尔•瓦雷里的《年青的命运女神》。”一首诗竟比一场战争更重要,可见其受推崇的程度。
在爱好文艺的社会里,无处不听到此诗的回声。许多诗人学者甚至以相互背诵该诗为乐。巴黎有名的杂志《知识》举办了一次“谁是法国今天最大诗人”的选举,瓦雷里被读者不谋而合地选中了。
在其后的创作中瓦雷里迸发出杰出而全面的才华和创作力,他继承了马拉美的纯诗传统,却在诗歌中融入了关于生与死、变化与永恒、行动与冥思等哲学上的思索。1922年,瓦雷里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收录了诸多优秀的诗作,包括《脚步》、《石榴》、《风灵》等。
瓦雷里一生的颠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海滨墓园》写诗人在海宾墓园沉思有关存在与幻灭、生与死的问题,得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把握现在、面对未来的结论,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交易的对立统一关系。开篇“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诗代表在诗歌创作方面瓦雷里的成就高过了他的前人马拉美。
以保尔•瓦雷里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在匡正欧美当时浅陋直陈的诗风上,在加强诗歌的凝练、含蓄、韵味和质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1]
从1930年起,他就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到1945年,至少已经被推荐过十次,这一次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可是同年7月,他却在瑞典学院表决之前不幸去世了。学院的评委们曾经考虑是否也像1931年时对待瑞典诗人卡尔费尔德那样,虽然去世,依然授奖但这一建议一经提出就招来严厉批评,结果遭到否决。
【编者语】一位在政治上、文化上、艺术上,普遍获得影响的诗人。他拥有世俗的荣华富贵,丝毫没有遮蔽他诗歌艺术的光辉。

第四位,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泰戈尔在诗歌、体裁、语言及表现方法上能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体裁上把现实题材处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体裁处理为具有现实成分;体裁上,诗人创造出“故事诗”和政治抒情诗的形式;还致力于创造自由体诗。泰戈尔善于学习和运用人民生活中的口头语言,使诗歌的语言清新活泼;在创作方法上,他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是在抒情诗中,浪漫主义成分较重,在叙事性作品中,现实主义成分较多。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5]
几十年来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译本和评介著作为数很多。1961年为纪念他的百岁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尔作品集》。[6]
其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5]  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让她在文学界上迈出了一大步。
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7]
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得奖之前,瑞典科学院是经过一番争论的。当时瑞典诗人瓦尔纳-冯•海登斯塔姆大力推荐:“我读了这些诗歌,深受感动。我不记得过去二十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饮着一股清凉而新鲜的泉水。在它们的每一思想和感情所显示的炽热和爱的纯洁性中,心灵的清澈,风格的优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种完整的、深刻的、罕见的精神美。他的作品没有争执、尖锐的东西,没有伪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时候诗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那么他就有权得到诺贝尔奖金。他就是这位泰戈尔诗人。”泰戈尔获奖时,冰岛小说家拉克斯奈斯才十五岁,这位到了一九五五年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追述当年泰戈尔的影响道:“这个奇异的、细腻的和遥远的声音立即进入了我年轻的精神耳朵的深处。从那时起,我时时刻刻在自己心灵的深处体会它的存在。
【编者语】他是诗人中圣徒,圣徒中的诗人。他是贵族中诗人,诗人中的贵族。

第五位,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 1939—2013)爱尔兰诗人。生于爱尔兰北部德里郡毛斯邦县一个虔信天主教、世代务农的家庭。希尼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诗学专家。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诺贝尔奖演讲《归功于诗》(Crediting Poetry,1996)也是一篇重要诗论。他还写过一个剧本。希尼把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2000)译成现代英语,轰动一时。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好的英语诗人和天才的文学批评家。希尼自小接受正规的英国教育,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当过一年中学教师,同时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国的现代诗歌,从中寻找将英国文学传统和德里郡乡间生活经历结合起来的途径。1966年,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一举成名。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现代文学讲师,亲历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为争取公民权举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乱。[1] 2013年8月30日,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逝世,终年74岁。[2]
希尼的诗作纯朴自然,奔流着祖辈们的血液,散发着土地的芳香,[2] 继承了爱尔兰文学的
优秀传统,以极富感情色彩的田园抒情诗见长,比方《采梅子》 开篇,诗人交代采莓子的时令和环境:“八月底”,“滂沱大雨”“烈日炎炎”。这正是黑莓子成熟,鲜美的时节。然后诗人铺陈渲染,从形、色、味、态等方面,在一个点上生动地描绘黑莓子成熟、鲜美的情景。黑莓子“起初,只是小小的一枚,闪着晶莹剔透的紫色”“夹杂在,红花绿叶之间”,是一个“硬硬的小疙瘩”,毫不起眼。可那“品尝第一粒”的滋味却是那么的“鲜美”诱人。紧接着,作者用了一个别致的比喻——那漫山遍野成熟的黑莓子 “仿佛沉淀下来的美酒:把夏日的醇美尽收”,再进一步从面上来强化突出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和感受。 [7]
希尼的诗歌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蕴丰富的哲理于日常生活,而且他还对古希腊和英国的史诗做了深入的研究和介绍,从而拓宽了现代诗的表现领域。[7] 他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他虽有学院派的背景,却绝无学院派的那种孤芳自赏的情调。[2] 他在12本诗集中,描摹爱尔兰的乡村生活,歌颂土地、自然、古老的道德,思考爱尔兰复杂的历史与政治冲突,并试图在作品中,唤醒人们对宽容与和解的认知。和他的前辈、爱尔兰诗人叶芝一样,希尼的名字是和他的祖国爱尔兰分不开的,而和叶芝一样,他朴实而深厚的诗歌,能够抵达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广大人群。
在他早年的代表作、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中,谢默斯回忆了逝去的童年,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在诗歌《挖掘》中,他希望自己能够以父辈们挖掘土地的坚毅和技巧去写诗:“在我的手指和大拇指间,一支粗壮的笔躺着,舒适自在像一支枪。”1995年,谢默斯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的评价是:“他的诗歌具有抒情之美和伦理之深,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据统计,2007年谢默斯的诗集在英国书市的销量,占到了当时所有在世英国诗人总销量的1/3。[9]
爱尔兰诗歌又一次得到了殊荣。诗歌界最重量级的艾略特奖公布结果,谢默斯•希尼凭着2005年的诗集《故地轮回[10] 》(District and Circle)获得了2006年度的艾略特奖。希尼的获奖并非一路畅通。另外一个强劲的对手同样是爱尔兰诗人,牛津大学的诗歌教授保罗•马尔登(Paul Muldoon),不过最终,希尼还是获得了这份1万英镑的奖项,T•S•艾略特的妻子瓦勒里•艾略特亲自前来颁奖。[11]
评论界普遍认为,新出版的《故地轮回[10] 》尽管围绕着伦敦地铁线里的日常生活,但却充满了黑暗、预言和危险,他的诗歌里,描绘了一个冲突不可避免,战争无处不在的世界。艾略特奖的评审主席西恩•欧布莱恩(Sean O‘Brien)高度评价了希尼的作品,称之为“令人欣喜的作品”。[11]
希尼本人并没有参加颁奖,但他在得到获奖消息后表示自己感到十分荣幸,不仅因为T•S•艾略特的名字,也因为对前几届获奖得主和当年其他候选人的尊敬。自1993年设立以来,艾略特奖成为了文学尤其是诗歌界重要的议程。此前的获奖者包括艾丽思•奥斯瓦德(Alice Oswald)、特德•休斯(Ted Hughes),莱斯•穆瑞(Les Murray)等。希尼的获奖在国内并未出乎诗界的意外。诗人王家新说当年希尼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就借希尼的诗歌表示“像土豆熟了从地里挖出来一样”水到渠成。他表示,希尼不仅是国际上公认的大诗人,也是国内诗坛普遍认可、尊重和关注的诗人。据他介绍,希尼就出生在叶慈去世的同一天,也被公认是继叶慈后爱尔兰最重要的诗人。他是农家子弟,作品一直关注对生活经历的挖掘。

【编者语】希尼,以一位农民朴实写诗,以一位农民哲学家的风格写诗论。他享有诗歌诗学,内在外在的双重幸福。

第六位,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相比之下,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他曾赢得4次普利策奖和许多其他的奖励及荣誉,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只是在他的下半生才赢得大众对其诗歌作品的承认。在此后的年代中,他树立起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形象。代表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林间空地》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 《慈悲的假面具》《诗歌全集》。
他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在他75岁与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在约翰•肯尼迪1961年的就职仪式上十分引人注目,朗诵了他特地为这一场合写的诗篇《全才》。 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但不像浪漫派、惟美派诗人那样矫揉造作。他不追求外在的美。他的诗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他的诗朴实无华,然而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的《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必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除了短篇抒情诗外,他有一些富于戏剧性的长篇叙事诗,刻画了新英格兰乡间人物的精神面貌,调子比较低沉,亦颇有特色。在格律方面,弗罗斯特爱用传统的无韵体和四行体的各种变体,时常押韵,在节奏上具有自己的特色。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托马斯•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弗罗斯特的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林间空地》(1962年)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 (1945年)、《慈悲的假面具》(1947年)。 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1963年1月29日,弗罗斯特在波士顿去世

【编者语】真正的诗歌大叔。

第七位,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1914.3.31~1998.4.19),墨西哥诗人、散文家。生于墨西哥城。帕斯的创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语系的文学传统,继承欧洲现代主义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语言创造自由境界的信念。1990年由于“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年生于墨西哥城。父亲是记者、律师,曾任墨西哥革命中著名将领埃米里亚诺•萨帕塔
驻纽约的代表。母亲是西班牙移民的后裔、虔诚的天主教徒。祖父是记者和作家,祖母是印第安人,帕斯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由与宗教气氛的环境中度过的。帕斯从5岁开始学习,受的是英国及法国式教育。14岁即入墨西哥大学哲学文学系及法律系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后来又接受了西班牙“二七年一代”和法国超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
1931年开始文学创作,曾与人合办《栏杆》杂志。两年后又创办了《墨西哥谷地手册》。当时他对哲学与政治兴趣很浓,曾阅读大量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作品。
1937年在尤卡坦米岛创办一所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荒漠、贫穷和伟大的玛雅文化,《在石与花之间》就是那时创作的。同年他去西班牙参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结识了当时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最杰出的诗人们。《在你清晰的影子下及其他西班牙的诗》就是在那里出版的。回到墨西哥以后,帕斯积极投入了援救西班牙流亡者的工作,并创办了《车间》和《浪子》杂志。1944年赴美国考察研究。1945年开始外交工作.先后在墨西哥驻法同、瑞士、日本、印度使馆任职。
1953至1959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后重返巴黎和新德里,直到1968年为抗议本国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辞去驻印度大使职务。从此便致力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在《翻译与消遣》(1973)中,他翻译了中国唐宋一些诗人的作品。帕斯的诗歌与散文具有融合欧美,贯通东西,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特点。
1962至1968年,帕斯被墨西哥政府任命为驻印度大使,从此开始了他对东方文化的探索,研究印度的佛学思想,研究中国的阴阳学说。1969年结集出版了《东山坡》诗集。他的创作道路充满异彩,涉及过超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结构主义。[2]
1963年曾获比利时国际诗歌大奖,1981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90年由于“他的作品充满激惰,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他还是波士顿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
【编者语】他的人生幸福,是纯粹诗意的造就。

第八位,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年10月2日 - 1955年8月2日),美国著名现代诗人,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市。大学时就读于哈佛,后在纽约法学院获法律学位。1904 年取得律师资格后,在康涅狄格州就业于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险公司,1934 年就任副总裁。在1955年,他获得了普利策诗歌奖。代表作有《冰激凌皇帝》等。
1879年10月2日,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市。大学时就读于哈佛,后在纽约法学院获法律学位。1904 年取得律师资格后,在康涅狄格州就业于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险公司,1934 年就任副总裁。
1914年11月,《诗歌》杂志社的哈里特-门罗将史蒂文斯的四首诗刊登在战时特辑里,从此在法律和商务圈之外,史蒂文斯就开始有了另一个身分。他的第一本诗集《风琴》,在1923 年出版,流露出英国浪漫主义和法国符号学派对他的影响,显示了他对审美哲学的倾向,还有一种完全原始的风格和感觉:异乎寻常、想入非非,浸透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光亮。与其他现代诗人相比,史蒂文斯更为关注想像的转换能力。他在上下班的途中,或在晚上构思他的诗歌,史蒂文斯继续过着在办公室里写字台上的日子,生活平静安祥。
  虽然如今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主要的美国诗人之一,但史蒂文斯直到他临死的前一年才得以出版他的《诗集》,此后他才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他的主要作品有:《秩序观念》 (1935),《拿蓝色吉它的人》 (1937),《超小说笔记》 (1942),论诗歌文论集《必要的天使》。
  1955年,华莱士-史蒂文斯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去世。
  史蒂文斯视写作为纯然私人的兴趣,因此终生不与文学界人士往还。
  在美国现代诗坛里,以一个保险公司的高级职员,在远离纽约的文艺界的康州小镇上居住,却意外地让自己的名字写进了文学史里
【编者语】他是诗人之外的诗人,他是人中之真人。

第九位,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英国诗人。1922年8月9日生于考文垂。1943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曾先后工作于威灵顿(1943-1946)公共图书馆以及雷斯特(1946-1950)、贝尔法斯特(1950-1955)、赫尔(1955-1985)等大学图书馆。
为诗集学会主席、大英文艺促进会文学委员会委员、美国文理科学院名誉院士。1985年12月2日因喉癌逝世于赫尔。著有诗集《北方船》、《少受欺骗者》、《降灵节婚礼》和《高窗》。曾获女王诗歌金质奖章、美国艺术和文学学术院洛安尼斯奖、德国FVS基金会莎士比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等。拉金被公认为是继T.S.艾略特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
拉金在晚年,已是公认的声名显赫的诗人。倘若说艾略特支配着英国诗
坛的20世纪的上半部份,拉金则是20世纪下半叶战后诗坛的主宰。
至于拉金的私人生活,他从未结婚,是一个隐士般的单身汉,虽然
他曾与很多女人有过密切来往。
1984年秋天,他被授予"桂冠诗人"
(Poet Laureate-ship),但他却拒绝了这一荣誉。
【编者语】一个独身男人,是不幸的。但是由于他拒绝"桂冠诗人"这个几乎所有诗人都渴望的荣耀,彰显出他生命集聚了奇异的幸福的容量。只有非凡的幸福感,而不是心怀不满与愤懑,才能优雅地拒绝这个桂冠。
正如诺贝文学奖获得者诗人沃尔科特说:“他是写平凡的大师。”

第十位,艾米莉•狄金森(又称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传奇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似的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生前只是发表过七首,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她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美国诗人最著名的佼佼者是美国文学之父欧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礼物。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
狄金森一生写过1700余首诗歌,生前仅发表过5首。虽然她的诗歌以描写日常生活的普通事物为主,但内容深逮,别具一格。由于她经常探讨的有关死亡、爱情、自然、永恒、人的自我本质和宗教信仰等主题是20世纪诗人关心的问题,因此,她对现代派诗歌影响甚大,被誉为美国20世纪新诗的先驱。她的诗歌讲究“将三伪文学的成分从每一个字缝里剔除得一干二净”,不写三伪文学使得她的诗歌呈现出纯净的本质,奠定了她伟大的基石,引起了英语文学世界中众多大师级人物的瞩目,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出版《西方正典》一书,该书以崭新的视角发现了人类文学经典所共有的特征——原创性和纯净性。布鲁姆将她与惠特曼并列为英语文学经典的中心,一举确立了她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并列的伟大文豪地位,受到全世界文学界的敬仰。
狄金森的诗富于睿智,新奇的比喻随手抛掷,顺心驱使各个领域的词汇(家常或文学的,科学或宗教的),旧字新用,自铸伟词。喜欢在诗中扮演不同角色,有时是新娘,有时是小男孩,尤其喜欢用已死者的身分说话。狄金森描写大自然的诗篇在美国家喻户晓,常被选入童蒙课本。痛苦与狂喜,死亡与永生,都是狄金森诗歌的重要主题。
狄金森诗作的音乐性和图象性,成了批评家关注的题目。其诗用的破折号,时长时短,有时向上翘,有时向下弯,有批评家指这些是音乐记号,代表吟咏或歌唱那首诗时的高低抑扬;其诗的诗行往往不是一写到尾,有时一句诗行会分开两、三行写(即是说每行只有两三个字),有学者认为这是刻意的安排,跟诗意大有关系(另外,狄金森有时会在寄给朋友的诗里会附上“插图”)。因此,有人主张要研究狄金森的诗,必须以她的手稿(或手稿的影印本)为文本,才不致扭曲诗意。
【编者语】虽然她一生独身,没有做女人的天伦之乐,但诗歌诗意的和谐之乐对她足以弥补。如果她不是活在那个医疗条件尚差的时代,她必定是一位长寿者。

以上资料大都来自网络,特此感谢。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4 22:5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