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家诗评】] 明月读诗 三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明月清风 于 2015-7-26 02:34 编辑 7 D  E' B: `: ~/ f- n( Y

+ e# e0 w8 y. b# a% P* b1、也读《死亡之诗》:宿命的真相! Z( p8 ^: {6 g0 d" S- k9 }
( o* `; `7 Q& V& i6 ?

, }8 q9 s. T: g9 T死亡之诗* Y9 |( a  W- F" e

$ O# G+ S8 w& d" E: i1 M. M% R; c作者:吕增军( j6 }0 A6 [# x, M+ }; K; m+ P
* w/ b9 \. A1 I" P
叶子为白昼脱齿垂泪,也为北极熊赢得4 [; T+ V4 w- u4 t2 I
一枚铜耳钉。初次托运趾蹼(起,脱齿借以生命的老去,铜耳钉在这里是岁月年轮印记
3 M8 |8 `- b7 ?& ^4 T" W就像推倒了橡树依靠的暮日(承  暮日-日暮,日暮相关使人愁,用来呼应下文信物2 B; @# F5 v( U
北极熊排挤春夏,它的果实,如是月亮叼住的信物(转/ ]. S2 n, e( k% S# D0 O
叶子割碎极光唯一的信笺
# A0 j! ^/ k3 V9 M4 ~令北极熊拓宽它的腹肌,辽阔无垠(合,赞时间无为而治,时间才是这里的唯一。  u; E0 A; r, g0 Y4 Z, m
) X4 }& y1 b: P* x1 E& f
2 l; Y/ _( y2 k2 F$ x( D8 x* R
在这首诗里,叶子有两张脸谱,一是指生命链上最末端,二是指是夜的真身,那么北极熊叫我想到不止是皮毛白和孤独,而是生物链上强者的霸气,而事实是诗人意喻时间才是真正生命圈的霸主,正好呼应白昼,而说明个体与整体之关系,叶只是它的分子,在时间的腹地,时间如一座大图书馆,一片叶只是其中一本,借用托运很形象。
; g+ m$ N) y% |$ y; t& O5 v/ H/ i  a
0 U3 y4 J! ~5 f& O“就像推到了橡树依靠的暮日”这一句还是在说时间,一棵树成材需要时间造就,我们种植的目的,一定是为我所用,日暮,我个人认为即使指时间性,又是暗示橡树的命运,我甚至认为推倒,就是采伐。在此叩响主题死亡,即生命的结局,也使人想到舒婷的成名之作《致橡树》,那么就使人想到这以意象是爱情,以及使人想到围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暗示爱情的黑洞,软肋。8 A# B3 _; B- M6 Y
! ?* p  G  ^8 Q: Y3 |1 B
“北极熊排挤春夏,它的果实,如是月亮叼住的信物”,交代北极熊的生活环境,暗示强者也有自己的软肋,漏洞,暗示时间的宿命,是大江东去,是逝水如斯,月早已化为固有思念,触物的意象情结,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唯有月看见这一切。在这句里果实,我认为借指光影,信物是指月成为往事唯一的证人。$ N% z9 s& Z# Y7 l. @9 F$ \
( k; o9 H/ Q% d5 w: ~
本诗由叶子引出脱齿,由脱齿引出北极熊,又由北极熊引出铜耳钉,再引出橡树,日暮,由日暮说到春夏,说到月亮,回到叶子,回到信笺回到北极熊,就这样转情换意,前后呼应,互动衔接,无非是为了一次次暗示生命的结局都是注定了,生命无法摆脱,回到一场空的影子,1 ~1 [4 _, [- t8 q& t/ k
. y. H4 W) m( Z" K' n# n6 j  E
尽管这首小诗连标点算上才刚刚90字符,意象丰富,像李商隐诗风,埋伏着种种典故,要解读此诗,必须把这些揉进去,你才能拨开设的意象的迷雾,看见诗人通过描摹,或呈现,形象化等方式,无非是为反复强调一点,时间的霸主,时间的消减,征服,毁灭,层层叠叠,使得一切回到零点,这就是死亡之诗,即生命的宿命真相。2 F+ o5 h+ v  N0 F$ g: Y- z

) B/ F2 U1 ?7 ^: W' D难得小小年纪就对生命的,通透了悟。对时间的认知,也是对生命的态度,我以为与悲哀无关,而是一种冷静,一种心智的成熟,一种心境的豁达和从容。一个生命有了这样的高远,那么对待生活有多了一份从容。6 `; u# w$ ]$ U& A

5 H: F/ x- c/ m, ^4 H& `3 f% E + U9 `. K, ~& B4 }$ l
个见
$ w7 S1 m  p, N1 w/ I" s5 V- C: z: @+ K( H2 T  \

; \2 L. s  O2 ]2、一个吵对生命的反思
( f3 D# C- s; O& F5 E2 L. B8 z1 C) E2 c* x" I
这个夏天有点吵
; q8 Z6 F3 P3 g! e; D- v
5 g/ D1 X9 I1 r) j8 _亚拉索
7 _: b  A, a% `4 O& M+ o3 ?+ t* M: M9 n
窗外的蝉一直喊知了
- ~5 g0 K& ^$ H8 p- Y6 g" Z  P可是无人回答它2 v/ ?5 B7 _  m+ Z+ b5 H
那只外号叫旺财的小狗4 r! G+ v- }2 F1 @3 m! [% F4 K
倒是没有汪汪汪叫唤
- O% O" ^0 U+ B: k/ ^* Z* O! J" Z它一直吐着长长的舌头" N& o, E* @) T, q) |6 ]% P

. ^4 L7 ~7 W# T0 {桌上的诗集已经打开
/ ?6 e, @1 {# R) ^4 r/ y  `只是一直停留在38页
/ ^- g5 i0 S5 x' L& j$ x扉页上沾染的花粉
- y% S5 d! E% S早已经没有了春天的气息
- J  M4 e& p0 E' c* H/ N夏日的手指汗水淋漓( [7 F  k# U5 C
( ?1 [9 P" g7 ~

  l8 V- X% X1 ^$ `1 J) C给小狗一块骨头吧
+ v( C* a, T3 g我想叫它爬上树去
1 Y- l/ Q1 U2 H0 B& b对付那只不知趣的知了
6 M4 f* S+ w/ H; P& d小狗倒是啃了骨头1 H  t! ~. p) j8 \/ {' m
可是它摇摇尾巴就走了
( E( f- L6 n* j6 ?) P
; _! S5 R) S' o* m3 c蝉还在叫着知了+ T( ~! R* g8 y4 ]4 P% c
有清风拂过. |' V# h' |6 i* A9 N8 b
诗页微微动了一下3 U4 Q" z8 \/ P2 K
又很快就安静地睡着了! _' Y. }" f5 o" \4 V
( w0 Y+ b' A+ U$ k6 i3 i+ `  x
) R' a( L" R! ^
亚拉索这首《这个夏天有点吵》,一看便知其中隐藏的心声,与文本提及的蝉叫知了叫无关,蝉的叫声其中只是一个借代,借指心情受困带来的烦恼缠绕,亦或是某一事件争论不休的现象。诗以夏天为背景,夏天是自然界最喧嚣的季节,各种生命都纷纷登场,生命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生活的态度,这其实很像人性的多样性。我想就是基于这样相似性而对接,巧妙布局两个角色,一只蝉和一条狗,以我借一块骨头收买一条狗,替我爬上树,阻止知了的叫,其实这种想法已是很荒诞,结果可想而知,狗吃了骨头,摇着尾巴走了,蝉依然在那里高声叫着,什么也没改变。其实在夏天,蝉叫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生存的本能,人对狗无论怎么好,狗也不会懂得人心,所以一切维持原状。诗动用诗集这个平衡杆,我个人认为38这个数,也有特别的意味,自然我们马上联想到三八线,一条分水岭,我想是诗人希望凡是退到各自的位置,那么一切就能保持一种平衡,就能各自相安无事。我们不妨一节一节读下来。5 k* J$ e! u6 V/ f

) G1 `: z0 H# W! j' X    第一节以窗外的蝉的喊拉开铺垫的序幕,也正迎合题目夏的背景,喊和吵算呼应,以第三者的视觉给出自己的判断,又接着推出另一个角色名叫旺财的小狗出场,并刻画它出场的状态。起的也算自然,合情合理。
" ~' R( c$ [& P+ {; j" ?" q( K! g  T  X1 `7 \% a* }
     第二节初看和第一节好像没关系,但继续读就会看到其实不然,花粉,早已没有了春天的气息,还有夏日的手指汗水淋漓,又回到夏,也无不包围在夏天中,只是我们一时不知这葫芦里埋下的秘密是什么,或者说起什么作用的,这一节承的有点神秘,为什么一直停留在38页?) X0 G" g) V( z

0 b) S2 g" d2 o& h: i+ l4 F. ?9 e   读完第三节我们恍然大悟,为什么我想给小狗一块骨头,原来是想叫它对付那只知了,为什么要对付知了?原来是诗人在读诗,知了的叫,吵到诗人了,从不知趣里,正照应第二节“打开只是一直停留在38页”,正强调了这个夏天有点吵,而小狗啃食了骨头并没有替我对付知了,而是心满意足地走了,我能想象此时“我”看见这一幕,一定忍不住笑了,笑自己的荒唐,可笑,怎么和蝉较上劲了呢?其实真正的吵,不是知了,而是来自内心一直不安,其实我们一定会好奇,那么这个不安根源到底是什么呢?诗人没有继续说,留待我们自己去思考,提升诗歌张力。
9 H4 R9 I+ _8 v/ s& _! R
! m8 w2 R* C& W/ r4 J    第四节,蝉当然是继续叫着,但清风出现,且“诗页微微动了一下”,这既是对清风拂过写照,也是在暗示这时我已走出了一个吵,沉浸在读诗中了,我以为安静地睡着了,是进一步暗示我回到一种平和心态中,回到内心安静,不再受外界纷杂声息影响了。诗就这样写收关。
  R  _0 K) a4 G, G. t) b
5 E0 y5 h% S- g6 j6 {& l! Y
# }& y5 K; x. L5 w* B( w4 A. `     整首读完,可见诗的阐述的主旨,吵不是诗人真正要表达的,而是透过吵,对自己的前后影响,使读者了解和明白吵,是内心的不安,一种烦躁造成的。而一个人心里若有一缕清风,一个衡量事物的天枰,底线,那么一切烦恼便迎刃而解,所谓心静自然凉,正是这个最基本道理,结尾最后一句,就是这样不着痕迹表达出来。% k% [- A0 r; x/ g1 M5 \4 L  c
" N5 a' F2 X, F* d2 G) K
6 ^5 I9 c$ d6 M7 C+ _2 W& t! Z
3、明月读诗:一个吵对生命的反思! |5 V" }" x1 T/ V
7 x! J6 t  Q6 `7 t% n, S( [, x
, H3 Z0 V8 B0 d0 e) v
这个夏天有点吵
+ P" F: [4 @6 `
4 _! F: M! V7 }3 A/ |亚拉索
9 P4 y9 l+ n% y# j$ S: r
! L: U+ ^* T/ N7 r  t, K窗外的蝉一直喊知了
- `* s' d) l* ?8 j. ]! u可是无人回答它, |- I# d$ u5 w% C9 I
那只外号叫旺财的小狗
, K1 t; }  \% c倒是没有汪汪汪叫唤& I/ x% k# K/ N7 q: R6 G+ \7 p6 o" }
它一直吐着长长的舌头$ N2 `$ b' n  M/ V* J: V

8 x* k9 E1 r! v% B3 G. Y桌上的诗集已经打开
( Z- H9 w( a; n8 p只是一直停留在38页
. K4 y: I: }1 s1 r" r扉页上沾染的花粉
) s8 @* ]& [( |2 A: U5 L- Z; J8 t早已经没有了春天的气息
2 v- B% w  _4 W夏日的手指汗水淋漓2 b9 T  V' a1 c. N& \( n

& V' |8 F; b6 _; q( x. s3 |( W+ u7 Z1 I# O4 I/ Z* D& a' E# ]
给小狗一块骨头吧; @1 ]) O  @: \" K
我想叫它爬上树去8 t# P/ w0 ^: b
对付那只不知趣的知了
. w; @- j/ P% ~# Y小狗倒是啃了骨头
& S; }9 l% b' g' i% q# S9 J" F可是它摇摇尾巴就走了
5 N8 }* @& |9 K; t: F) W
, |# ?1 E: P! d6 ~  o  K" U" H蝉还在叫着知了
2 r2 y' A: Q  ]0 |* |/ I; }+ h有清风拂过
  |% o4 p, Y* b诗页微微动了一下
7 k' j! w0 e6 q; S又很快就安静地睡着了8 x/ H" A' c$ R1 n# Q8 c

$ e: g( q0 s, h% b3 f3 Q* w& t& }亚拉索这首《这个夏天有点吵》,一看便知其中隐藏的心声,与文本提及的蝉叫知了叫无关,蝉的叫声其中只是一个借代,借指心情受困带来的烦恼缠绕,亦或是某一事件争论不休的现象。诗以夏天为背景,夏天是自然界最喧嚣的季节,各种生命都纷纷登场,生命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生活的态度,这其实很像人性的多样性。我想就是基于这样相似性而对接,巧妙布局两个角色,一只蝉和一条狗,以我借一块骨头收买一条狗,替我爬上树,阻止知了的叫,其实这种想法已是很荒诞,结果可想而知,狗吃了骨头,摇着尾巴走了,蝉依然在那里高声叫着,什么也没改变。其实在夏天,蝉叫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生存的本能,人对狗无论怎么好,狗也不会懂得人心,所以一切维持原状。诗动用诗集这个平衡杆,我个人认为38这个数,也有特别的意味,自然我们马上联想到三八线,一条分水岭,我想是诗人希望凡是退到各自的位置,那么一切就能保持一种平衡,就能各自相安无事。我们不妨一节一节读下来。
* Z7 L0 H' u9 }$ s
2 h% s. U8 U' O  N$ Q5 w1 @1 Y. ? . i# z& Y5 M) q$ ?
    第一节以窗外的蝉的喊拉开铺垫的序幕,也正迎合题目夏的背景,喊和吵算呼应,以第三者的视觉给出自己的判断,又接着推出另一个角色名叫旺财的小狗出场,并刻画它出场的状态。起的也算自然,合情合理。5 p8 B; c4 i2 V# _9 ^, B9 K

7 _" @0 N6 c0 s( S% {* ?
/ z) v3 b4 ]5 L1 r6 u  a* _    第二节初看和第一节好像没关系,但继续读就会看到其实不然,花粉,早已没有了春天的气息,还有夏日的手指汗水淋漓,又回到夏,也无不包围在夏天中,只是我们一时不知这葫芦里埋下的秘密是什么,或者说起什么作用的,这一节承的有点神秘,为什么一直停留在38页?: V& f6 j6 }1 i+ G' z+ k

, R: j& m' v8 [3 Z( j   读完第三节我们恍然大悟,为什么我想给小狗一块骨头,原来是想叫它对付那只知了,为什么要对付知了?原来是诗人在读诗,知了的叫,吵到诗人了,从不知趣里,正照应第二节“打开只是一直停留在38页”,正强调了这个夏天有点吵,而小狗啃食了骨头并没有替我对付知了,而是心满意足地走了,我能想象此时“我”看见这一幕,一定忍不住笑了,笑自己的荒唐,可笑,怎么和蝉较上劲了呢?其实真正的吵,不是知了,而是来自内心一直不安,其实我们一定会好奇,那么这个不安根源到底是什么呢?诗人没有继续说,留待我们自己去思考,提升诗歌张力。
/ m1 s$ E) Q4 R
. _$ Q" \. b) E2 W9 }
; V0 K. d* F, Z) Z6 ^7 h+ U& i 第四节,蝉当然是继续叫着,但清风出现,且“诗页微微动了一下”,这既是对清风拂过写照,也是在暗示这时我已走出了一个吵,沉浸在读诗中了,我以为安静地睡着了,是进一步暗示我回到一种平和心态中,回到内心安静,不再受外界纷杂声息影响了。诗就这样写收关。+ W5 O: j' y3 }" @& c1 S5 U

1 n8 Y/ X/ ~4 E" V
3 V- N6 I. p. P     整首读完,可见诗的阐述的主旨,吵不是诗人真正要表达的,而是透过吵,对自己的前后影响,使读者了解和明白吵,是内心的不安,一种烦躁造成的。而一个人心里若有一缕清风,一个衡量事物的天枰,底线,那么一切烦恼便迎刃而解,所谓心静自然凉,正是这个最基本道理,结尾最后一句,就是这样不着痕迹表达出来。
3 S' [& D, K- D" @1 X
# y' s1 i3 j2 e
! Z1 A" H+ w5 y8 ?/ l3、哥哥,我爱你---献给王法- V4 ~/ W% G6 i) D% t- L

6 _6 W$ l1 y9 G  `作者:芝麻0 G2 j/ |2 O6 }+ O

9 L* ]/ W! P; f, G. i灯前,你奋笔的影子- p" }" \' l4 B" H' m% H- _
铺满了白墙9 N6 v/ e; O# R% d- q" i; n; s3 @
欠身一次,灯花就跳跃一次5 L* u/ a8 Q! H+ b5 j
墙就流火一次9 [' d7 @, {/ [  B- p& @, I. O
窗外的夜色就刮簿一次
5 |) ?) \& D! x
$ C  Z$ T) S5 I( k$ ], }茶沫子从杯子到舌尖
5 q' W3 P+ q" p 没有停留的余地, c% D5 ]4 i& |" L- e, m* Q8 j* V6 s7 h
而味道锐减
* c/ g  `2 u' A6 L- @6 t 张开的叶片
% }& g' J1 D$ n! f* J3 O0 { 有幕布的姿式
( c* G. m, F! H5 \# o1 @- j1 j 5 {; N. y# \' L" }# l- j' e
“如果爱,如何重来”7 f# b1 J: W  M& C& r
稿纸高过墙头的时候! g3 x& R, T* n9 `! h
也将高过你的身影
  D1 F; ^' n5 h* [+ S- e & u* F% |5 W2 t! g+ D
20150724情急之中就笔
6 p) ?! I$ k. L9 ~% M8 `3 B; r1 d$ {# Y% g6 m$ K. v
: _  c! y! Z  e7 k2 b) j
在对这首诗点评前,我想撇开流派的鼓噪,纯粹从诗的角度来说一首诗。' }: }) I5 A: U; T: v
我是被题目吸引去的,初看有标题党的嫌疑,读完恍然,写法是我喜欢的,画面感强烈,诗人用文字给我们塑造诗主角,仿佛眼前那人就在,伏案挥笔,从光影的移动里,我们触摸到光阴的流动,一个人为工作废寝忘食,为自己的选择,任劳任怨孜孜不倦的形象。文本第一节里”铺满了白墙,灯花就跳跃“说是艺术诗意呈现,而后两句是诗人站在旁观者角度,把时间流逝里的那些感动提炼出来,流火,不止是呼应灯花,也是指季节,也是暗示付出汗水,劳作的辛苦,最后那一句像是实话,又是在说工作的时间长,可能就这样写着,忙碌着到天亮。/ @! M+ F: u1 k1 f% w

) }* M/ h8 H) R5 L) B% A& r   第二节“茶”的引入很自然,这是夜晚工作人的习惯,一般说来都爱沏一杯茶相伴,一杯茶早已不知冲泡了多少遍了,主人忘了它的淡,忘了它的无味,只是喝着,显然人不是在品茶,只是消暑,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我想在茶的清淡浓味里,体察一种工作态度,人生的追求态度,或是一种写照。# {" U" H8 q0 h1 i3 f
/ y7 P+ L' \  ^$ n' K9 e$ ^
  第三节以一首歌,叫人想起许多,生活的幸福,在这个人人追寻小资的惬意里,我们都学会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什么都没有了原则性的执著,也不是圆滑世故,而是我们似乎看清楚事物不可避免的矛盾性,双刃性,显然这里的爱不是个人的小爱,是指岁月,是指青春,是指选择,如果把所有精力凝结于一件事,那么一个人就会取得不俗成就,稿纸高过墙头,我想起一心搞科研的人,比如陈景润,身影又照应开头,
3 a! K, l! |5 Q4 u, F! i$ ?  x
4 L7 s+ \, I3 Y' u* Z; N# F     从这一首以影为起,通过对影子描摹,刻画时间流动,以茶的茶末子和味减,间接地暗示文本的主人把身心都投入工作中,忽略自己生活质量,可以说是舍小我,顾大家,作为流派的主持人,全心搭理流派,值得我们尊敬,那么这份爱,也不是儿女之爱,而是一名会员的敬意之爱。芝麻一贯善于诗意的叙述呈现意境,达到主旨的目的,她的目的总在跟着意境里无声地浮现,叫人不得不佩服你才情。整首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而且自然流畅,中间没借用任何工作外的意象,就达到表达的主题,文本除那句歌词引用,几乎不着一个爱,但却给人满满的爱和敬意。
: H/ y% _% f# y% t! ^7 n明月个见,问候。
$ G; R( W: F- U! L0 B: J+ c6 \
( z) x3 L' f' l& m4 H8 u& F9 X) ]8 o+ b2 _& J. H1 |! N
个见,不当一笑了之。
( J& f1 |' f! Q4 L8 F$ D) g/ F8 _2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7-26 21: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5:29 | 只看该作者
筷子 发表于 2015-7-26 04:247 z2 r- ?1 {9 E0 A. Q$ F
学习  谢谢
/ A+ h. k# z1 R5 Q& j& x6 X: K$ N
谢筷子来扫零,辛苦,问候,周一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7-27 05: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8:06 | 只看该作者
智者见智 发表于 2015-7-26 12:59# j8 R/ m6 i6 A+ ]* L
学习,问好。

. |" _& O4 Q  P& i4 H" `6 m  V+ d不要说学习,来读鼓励明月就很开心,送去清晨一缕清风,为你消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27 08:32 | 只看该作者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5-7-27 08:067 I! x( c& t7 h0 H! S) w3 @3 a
不要说学习,来读鼓励明月就很开心,送去清晨一缕清风,为你消夏。

$ b$ Q: v- o* W! ~谢谢,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9:02 | 只看该作者
智者见智 发表于 2015-7-26 15:32
4 D8 n% @# t' V/ [( o8 @6 W" c" W! [8 Y谢谢,问好。

0 t" ?- k! \" I4 X,周一安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7-27 20:07 | 只看该作者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5-7-27 09:02
& p0 ]7 k# ^, ?1 c7 b" Y,周一安好。
- R0 i1 L! U( [
问好,远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7-29 18:22 | 只看该作者
来读明月的,没网络,不方便上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07:53 | 只看该作者
静安。 发表于 2015-7-29 01:22  b: @( H' i8 n, O" i, @& O
来读明月的,没网络,不方便上论坛
% L1 W  q7 c- o! t2 G- d' L. l
没事,顺其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3 22:2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