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之水
$ C! l7 ]5 E7 P, i, U& M# v4 o: y0 U! s+ H; l
唐鸿南 9 y7 t7 O$ {" A- C/ N
/ f' U$ ?6 u! k0 g) |+ n2 c( T
不知你想不想相信。不知你肯不肯相信。
]: ^( W4 e- E 我很想说,五指山之水,生来就没有从天上流下。
2 q, Y$ x1 i8 |/ \ 五指山之水。都从空气里跑出来的。空气的口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j* F5 X9 k# L# ]) y$ O. |& ~; v
因此,与生俱来有着松动的灵感,和空气的温顺。
- D9 {# v4 d5 g6 ?+ z 我与五指山之水,是一衣带水的黎民。3 B1 k p& v6 H- |' \
可是,我们的故事,才似乎发生在当年的毕业酒会。8 \4 u; v& l+ L) T7 \
这天,我又再仰望山城风雨交加的夜晚。看见了当年的七月。7 L: T |* o+ Y
那若即若离的火把,举得很高很高;那感天动地的毕业歌,飘得很远很远。犹如阳光的心情,繁华热闹。
8 @3 g& {$ H$ n" ~" x 可是啊,我的五指山之水。如心。如人。0 q1 v0 d5 Y8 g: `1 [. s
不止地从无缝的石头里叫出来,从树底脚跟里嘭出来,忍不住地喊出来!/ k/ c" Q0 Q! m6 ]
如今,一直陪伴我呼喊,随时与我的村庄相抱,握紧风雨的冲动,不敢放纵一次呼喊! ; o3 f' C" f4 Q5 W
* W& r0 h# t& d7 D* F2 ^0 F
5 R( a2 Z9 C0 Y9 ?2 \3 t 初次与黎族青年诗人唐鸿南相识,是在几年前文昌采风途中。鸿南给人印象腼腆且真实,亦如他的诗含而不露中飘逸着几分清新。他近年来的诗歌创作,多书写身边的人和事,向着生活的真实靠近,向着诗意的宁静靠近,向着灵魂的纵深靠近。读他的诗,心情愉悦,犹若袅绕饮烟,渐入佳境……
{: i: O6 W) A/ w) O* o7 r, A" j3 O 再次见鸿南,是在不久前莫晓鸣、陈波来、王辉俊等诗人、作家组织举办的“岛上首届文学沙龙”上,鸿南依然腼腆秀气,只不过沧桑的岁月给他增添了几分沉稳和厚重。这一次是他刚参加鲁迅文学院第十八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归来。经过几个月的专业学习,鸿南对诗歌创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诗歌是扎向生活的匕首,越深入就越深刻。
- h; {. s4 r, |0 R 近读他的散文诗《五指山之水》,似乎印证了他的这一认识。我一直认为,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也是最大的创作材料库。所以,诗人越深入生活,就越能把握住生活,也就越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来。我认为《五指山之水》是一篇难得的散文诗作品。
$ U& A( x9 Q( M 《五指山之水》一诗的突出特点,表现在诗人突破语言藩篱,以真挚的情感深入生活的本质。我想这应该是这首诗的核心要义之所在。诗人热爱生活,更热爱那些美好的生活。在他看来,五指山之水生来不是从天上流下来的,“都从空气里跑出来的”。“我与五指山之水,是一衣带水的黎民。”五指山之水是黎民的生命之源,也是诗人的情感故乡和精神依靠。“那若即若离的火把”照亮了当年七月的毕业酒会,也犹如“阳光的心情”嘹亮了诗人的人生。) C3 o" m' D, M: G! W* c5 g
诗作的另一特点,构思巧妙,思维跳跃性大,有一种意象环生之感。诗作以设问开篇,一下子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情趣,使读者顺着诗人的情感波澜起伏。诗人把“水”、“我”和“黎民”揉合在一起,以“毕业酒会”来佑证生活的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的根源,在于“水”,在于生活本身。进而诗人指出,五指山之水,“如心。如人。”诗意的空间一下子空旷高远起来,人是万物之灵,人能主宰一切,而人心则如大海一样宽阔。) i! W3 s' D/ R- R; F
诗中大量修辞的运用,使诗作灵动、形象、深刻,蕴涵哲思性。在这首散文诗中,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设问、通感等修辞手法,如:“空气的口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与五指山之水,是一衣带水的黎民。”“我的五指山之水。如心。如人。”等。这些优美的诗句,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一下子提升了作品的质量层次,给人以经美的享受,也使诗作生动起来。
5 Y& i4 E# s$ ?5 ` 我以为,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鸿南的《五指山之水》这首散文诗,形思兼备,技艺乖巧,意境深远,称其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诗应当不为过。也期待鸿南在散文诗创作大道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