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喧嚣”背后的真相——难以抑制的人性欲望》——浅谈网络诗坛建设的一点批评与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烟无火 于 2015-8-5 00:32 编辑

《喧嚣背后的真相——难以抑制的人性欲望》

浅谈网络诗坛建设的一点批评与建议(一)


文/有烟无火



前言



       流派网总是争论不休,其喧嚣背后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论坛管理层的团结。一个不团结的论坛管理,能不让那些真正渴望恪守一方诗歌净土的人感到迷茫与绝望。
       对于任何争论我都不站队,也不热心去跟贴,更不愿意发表自己在对某人、某事的任何认知与观点,因为,我一旦说出自己的认知与观点,总是摆脱不了跟风攀附的嫌疑,总会被那些多嘴咬舌的人把我圈进一个又一个陷进里。这是什么陷阱?也就是众多师友批判的人情、派情、圈情。一个真正的诗人一旦背上这层枷锁,那些没完没了的跟风之争、观念之争、狭义攻击报复之争,都会接踵而至。不管是有意或是无意,是妄加或是误导,你都摆脱不了“如此江湖”。这不只是流派当下的建设误区,甚至在整个网络文学规范建设中都存在的一种主观危害,它危害的可怕性不在于它的形成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更在于很多人都在下意识的被这样的主观存在所控制。
      也许,那些真正渴望写诗的人,总对某人、某事的对错争论,唯有保持沉默。沉默,不代表是非不分,只是更加理智的去思考,什么才是最正确的认知,什么才是最成熟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其一,充分认识诗坛“喧嚣”背后的真相,接受人性品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二,任何一个有机制的团队,它真正需要的是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批评,从而是团队管理更加的公平、更加的完善与严谨。



(一) 充分认识诗坛“喧嚣”背后的真相,接受人性品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就事论事,既然我这篇文章是为流派而写,也只能就时下流派网频发的对持事件说说自己发自内心的看法与认知。
       当然,这事说出来不能不针对两个当事人:王法老师与张无为教授。(首先申明:我不针对任何人,也不站队任何人,纯属个人看法。我也相信作为流派的两大支柱,王老师、张教授的心胸应该可以心平气和的让我把问题解析完成。然后聆听大伙的真知灼见。)
       王法老师的一篇讨论文章《请看看不算触目惊心的数字》,也就是这篇文章把流派网的“喧嚣”推到了可以让所有流派会员“目瞪口呆”的地步。目瞪口呆的对象,也许不是什么内幕了,而是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操守。堂口打闹、相互对持、肆意揭底,与小儿打斗何异?更可笑的是那些跟贴站队的人(自己对号入座),你们都干嘛?是灭火还是交火?如果你们真是崇赏正义,你们完全可以据理对出现的问题开展批评。批评之后,可以据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既然大家都自奉为文化人(诗人),估计写一篇真知灼见的、有建设性的管理报告不是更能显示“公义”之心?,这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吧。
       我想说,这就是“名利”心态在做鬼。
       说句实话,针对王法与张无为两位老师的认知首先是他们身份的定位。
       王法老师在流派的存在,他是劳动者的化身,能够收到广大会员的敬重就是他日常工作的辛勤与劳苦,我想这点没人反对吧。作为劳动者的代表,他的“公众心”本领的体现出一份忧虑。什么忧虑?作为流派高管,他希望所有的流派会员,在流派的“利场”都有同等的机会。流派的“利场”是什么?那就是《诗歌周刊》。于是,在《诗歌周刊》的体制管理上,他会比任何人多出一份公正的要求,多出一种质疑的担忧。所以,他更加迫切的需要一个完善的、透明度高的《诗歌周刊》上稿评审制度。他是劳动者的最高代表,付出的艰辛与劳累却达不到他所渴望看到的结果。他的忧愤是可以得到理解的。
       那么张无为老师呢?他是流派的实际统治者,因为他掌握着《诗歌周刊》,就算终稿的决定权不在他那里,流派的隐形制度,也必须让他背上这样的骂名。忍受与承受压力,本来就是他本人必须承受与忍受的。作为流派网,如果以实际权力来划分,张无为教授就是时下流派网的“本朝宰相”。宰相的肚子不能乘船的话,他也只能活在“口舌”的风口浪尖上,如果不避、如果不想该如何强化制度管理、不规范标准化管理手段,他的作为对流派的发展来说也只能是碌碌无为了。
       我只能说,对于他们两人的争论,从本质上他们根本不在一个定位层面上。
       和平年代“民不斗官”,战乱年代“官不斗民”。就看他们各自怎么认为:流派论坛,现在是战乱了还是和平了。如果我是王法老师,我宁愿相信——流派和平了。如果我是张无为,我宁愿相信——流派还在立国之初。而最为有效的、唯一的办法是多方寻求体制管理建设性的策略。
       从此事件,我完全看出流派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 论坛的各项制度管理(与宣言有异),没有得到有效的制定与传播。(我奇怪,流派网的板块首页只有宣言,却没有规范管理纲要与精神倡导宗旨。也许有,我没办法细细的找,如果真有也该放到醒目的板块位置。好让每一位流派的会员时时刻刻明白,你来流派该参与什么,不该参与什么,你的权利与义务又是什么。)
       2、《诗歌周刊》的荐稿制度不透明化管理模式很明显。
       3、《诗歌周刊》的刊发,在稿件的选用上缺乏监督机制与更透明化的管理条例。
       4、 对那些恶意灌水的言行,没有切实可依的规章制度。
       5、板块划分没有实质性进行规范管制。
       如上所说,也是就事论事。我可以把自己的如上观点,看成是对流派管理的一种建设性批评。我个人希望,这种批评态度对流派网所有的编辑、主持人是都应该持有的一种思想高度与认知态度。


(二)任何一个有机制的团队,它真正需要的是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批评,从而使团队管理更加的公平、更加的完善与更加的严谨
      
              现在网络文学,是新媒体文化的一次重大革新。人类诗歌经历了从口头到纸媒书面传播进而发展到计算机网络写作与传播,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形态和美学趣味,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从而也导致了网络文学各类论坛如雨后春笋般的创立起来。
        中国流派诗歌论坛从创立到今天,也算是战果辉煌,成绩斐然的了。一句话:很不不容易。随着该论坛的持续发展,也把论坛规范管理的课题摆上了重要的位置。那么,对论坛规范管理的讨论就更加需要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其目的,就是不断细化与规范论坛的体制管理条例。想一想最近在流派论坛发生的争持,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流派论坛的规范建设还在初步阶段,如果因此而产生一些对论坛管理上的评批言语,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种结果如果得不到良性的引导与遏制,它的最终结果,会很让人厌恶的在网络中表现为肯定与否定的两种偏持,甚至会演变成情系、圈系、派系的口舌恶斗,从而导致某些良性的建议往往因为网络的直接性而变得口无遮拦,最后转换成阻拦论坛正常管理的“舌毒”。
        网络诗歌自身的张力,集体参与模式的创作群里本来就是鱼龙混杂,论坛就更需要一大批意志坚定、心胸开阔、品德兼优的论坛管理者。
        这些管理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必须懂诗、懂写诗、懂评诗、懂审诗。在写诗、评诗、审诗的余力中还要挤出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为强化论坛管理倾注心血(更何况流派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只是一种义务)。为此,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多一份包容与理解呢?不管是一名论坛管理者,还是一名诗刊举荐编辑、栏目编辑,如果在管理工作上因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就相互的猜忌与攻击,或者对那些猜忌态度进行情绪化的辩解,那都是无力而没有意义的。只有不断完善与建立更加透明的规章与制度,才可以强化论坛的生存与发展的力度。
        任何一个有机制的团队(网路论坛),它真正需要的是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批评(体制管理),从而使团队管理更加的公平、更加的完善与更加的严谨——我只能说它是一句口号。如果真要做好,我可以说这是新的管理学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流派的每一个会员群策群力,需要我们撇开个人情感好恶与偏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唯如此,我们的论坛才可以得到很好的、健康的发展。
        由于时间问题,我个人也只能提出如下建议(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重点之重了):
        1、 论坛的首页板块的“流派宣言”栏,保持原有的“中国诗歌流派宣言”,同时增加“流派网规范管理纲要”。
        2、《诗歌周刊》保持原有荐稿编辑的单双序列,增加《诗歌周刊》荐稿板块,对荐稿编辑推上的作品进行实名公布,限期由有编辑身份的人进行投票(无编辑身份的人投票无效,若无端口水的,可视为论坛违规违纪行为,自认为有能力就写出自荐担任编辑的书面报告)。票数为多的作品为上刊预选作品,再经过编委二审、主编终审为原则择优录取。
        3、 荐稿编辑举荐作品必须写上荐稿评语。编辑投票作品也必须写上荐语,否者一类无效。这样相对增加了荐稿编辑与编辑的工作压力,我个人认为:既然你有荐稿编辑的身份,这就是你该承担的。如果荐稿编辑因为个人内心的人情味、派系味而不敢直接面对作品举荐从而有不荐稿或达不到每期荐稿任务的,必须撤换。甚至,我们还可以采用荐稿编辑多序列的荐稿机制,适当增加荐稿编辑的人数。
        4、 编辑投票必须限定日期,每一位编辑都有业务与权力参加《诗歌周刊》上稿作品的初审投票。投票的范围、数额为板块责任模式。比方说:我是“诗歌评论”板块的编辑,我就重点去点评与投票那些诗歌评论的荐稿作品。如果下一期周刊需要上刊五篇诗评论的文章,名额就是五篇为准。就算绝大多数的编辑因为时间没来参加投票,那也是有多少算多少,总之必须采用多票采稿制度。
        如上建议,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大家可以就此问题进行多层面的辩论与印证,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流派论坛里开展多方位、多层面的献计献策的活动。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流派论坛有更大的进步与发展空间。



结束语



         网络传播方式为诗歌提供了一个宽松、开放、自由的写作、阅读、评议、传播环境,也让我们的参与与诗歌的在形式、内容、审美等观点上面发生了巨大的分歧。当诗歌的质量与数量已经发生了转换对比的时候,一个诗歌论坛的健康发展、正确的指导思想以及规范化建设机制,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与以往时代的诗歌相比,时下的诗歌充满了网络的随意、放纵。网络不断的分挽出很多很多的诗人、诗经纪人、诗主持人、诗编辑等等,同时又在不断地使诗歌本质走向贬值、低贱、失败。这是一种诗歌文化的形态存在。如果,你或你们是一个真正的、有责任感的中国诗人的话,要关注的问题应该不仅仅是诗学批评的问题,从而忽略如何对待在论坛规范建设当中必须规范管理的手段。在诗坛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去做那些有心、无心和损人不利己的胡搅蛮缠之举吗?




2015-8-4
来自群组: 【纯诗印象诗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22:31 | 只看该作者
太敏感的话题……只能自己扫零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8-5 08:27 | 只看该作者
我说
你怎么净做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09:05 | 只看该作者
发之蝶 发表于 2015-8-5 08:27
我说
你怎么净做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是啊,。如果灌水都来了,如果来真的就都成哑巴了,我早知道。写了,只说明我傻、我憨咯!谢谢,你是勇敢的人。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09:08 | 只看该作者
有烟无火 发表于 2015-8-5 09:05
是啊,。如果灌水都来了,如果来真的就都成哑巴了,我早知道。写了,只说明我傻、我憨咯!谢谢,你是勇敢 ...

流派的现状之一,靠灌水换人气。几人能真正关心流派的死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8-5 09:37 | 只看该作者
里面的一些建议和思考是有建设性的,问题是小的改革就难,大动更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0:00 | 只看该作者
严家威 发表于 2015-8-5 09:37
里面的一些建议和思考是有建设性的,问题是小的改革就难,大动更难了。

嗯,这我知道。写了也是安慰自己。如果不大动,流派真成   流    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5 11:52 | 只看该作者
来支持,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5 20:19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网站的通病,无话可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8-5 21:04 | 只看该作者
     1、 论坛的首页板块的“流派宣言”栏,保持原有的“中国诗歌流派宣言”,同时增加“流派网规范管理纲要”。
        2、《诗歌周刊》保持原有荐稿编辑的单双序列,增加《诗歌周刊》荐稿板块,对荐稿编辑推上的作品进行实名公布,限期由有编辑身份的人进行投票(无编辑身份的人投票无效,若无端口水的,可视为论坛违规违纪行为,自认为有能力就写出自荐担任编辑的书面报告)。票数为多的作品为上刊预选作品,再经过编委二审、主编终审为原则择优录取。
        3、 荐稿编辑举荐作品必须写上荐稿评语。编辑投票作品也必须写上荐语,否者一类无效。这样相对增加了荐稿编辑与编辑的工作压力,我个人认为:既然你有荐稿编辑的身份,这就是你该承担的。如果荐稿编辑因为个人内心的人情味、派系味而不敢直接面对作品举荐从而有不荐稿或达不到每期荐稿任务的,必须撤换。甚至,我们还可以采用荐稿编辑多序列的荐稿机制,适当增加荐稿编辑的人数。
        4、 编辑投票必须限定日期,每一位编辑都有业务与权力参加《诗歌周刊》上稿作品的初审投票。投票的范围、数额为板块责任模式。比方说:我是“诗歌评论”板块的编辑,我就重点去点评与投票那些诗歌评论的荐稿作品。如果下一期周刊需要上刊五篇诗评论的文章,名额就是五篇为准。就算绝大多数的编辑因为时间没来参加投票,那也是有多少算多少,总之必须采用多票采稿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1 21:0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