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玉帝下人间(叙事散文诗)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0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苏慧敏 于 2015-8-26 19:08 编辑

玉帝下人间
河南/苏慧敏


有一天,玉帝突然发现“禹王锁蛟”镇压蛟龙的封印却被自行开启。眼看“三界”将要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即将降临。为拯救人类,玉帝无奈元神投胎。
这一切,却被天师太白李金星发现尾随其后。玉帝察觉后,隐身并照准李的后背猛推一掌,将李打入人间忙折回在自己坐在天庭的躯体周围布下暗器以防后患。
玉帝将定海神针、劈山斧、都城图三件法宝抛向人间,他将两枚雌雄神葫芦籽放在嘴里含了片刻,然后将其投向人间。一切准备就绪,他投胎人间。
原来,猪八戒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后,如来佛祖加封。而八戒对此不瞒投胎做人,并起名——洪水。
为防后患,一日,玉帝召集众神研究对策。他问:李天师,八戒投胎了,你看怎么办?
禀,玉帝。你派您最亲近的人投胎与八戒投胎之人结婚,然后再将其害死不就了事了吗。太白李金星说道。
玉帝问听,心说,这哪是良策啊,分明是在有意加害于他。他将目光投向了王母,看王母何意。可王母一想是为了自家之事没有异议。
为此,玉帝不得不让最小的女儿出战。投胎人间,起名为王氏。
在玉帝的女儿投胎之前,为了能让其完成任务,并改变了她的相貌,且又抽了她的一根慧根,致使她有点儿傻。
谁知,老八出师不利,反将与八戒投胎人——洪水假戏真做生育起子女。殊料王氏在生三女儿后却被八戒打死。但玉帝此行的目的就是将女儿的魂魄带回天上。
为何这么做,天上有哪吒、托塔李天王、杨戩等名将,还要区区一个女子出征。原来他是在考验天师太白李金星。
王母娘娘见有机可乘,并萌发了夺权之意。而女娲娘娘终于原形毕露,并解开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真正内幕。从此,她开始残害苍生。
王母娘娘原本就不安分,曾因她的贴身丫环黄蓉一次给王母娘娘端茶不慎将茶水洒在王母的衣裙上,弄得王母娘娘十分恼火,她把黄蓉打入人间。当她发现黄蓉与雷公在一起时,她轰炸雷泽湖,却把地球炸得山崩地裂。
自此,众神跟随王母娘娘造反。致使玉帝孤身作战。他一出生,灾难就降到了他的头上。自出生之日起口水难咽,整日哭个不停。后来他终于活了下来。可灾难仍接撞而至。
由于玉帝的女儿死后被葬在人间。这也许就是“禹王锁蛟”镇压蛟龙的封印被自行解除的主要原因。那条蛟龙在井中蠢蠢欲动,促使雾霭弥漫整个世界。
又因为各种妖魔鬼怪的作怪。致使“三界”饱受灾难。原来灾难就是这样开始的。(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05: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苏慧敏 于 2015-8-22 21:44 编辑

历经十日、大禹治水......
雾霭、太阳(因为王母娘娘一心想夺权,想把龙椅上的玉帝的躯体挪去,竟踩到玉帝周围的暗器,而暗器正击中固定太阳的乾坤盘。)、蛟龙。人间将出现像后羿一样的人,将上演“劈山救母”,才能确保“三界”安全度过灾难。
终究还会是一片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8-22 06:39 | 只看该作者
从此,各路妖孽作怪。致使人类饱受灾难。原来灾难从这里开始。
慢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8-22 07: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诗友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8-22 07: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悦读老师新尝试佳作,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8-22 12:24 | 只看该作者
为何这么做,天上有哪吒、托塔李天王、杨箭等名将,还要区区一个女子出征。原来他是在考验天师太白李金星。
王母见有机可乘,并萌发了夺权之意。而女娲娘娘终于原形毕露,并解开女娲炼彩石补天的真正内幕。从此,她开始残害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8-22 12: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22 12:24 | 只看该作者
上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康京凌 发表于 2015-8-22 12:24
学习,问好

问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8-22 12:33 | 只看该作者

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7 15: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