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
——读孟浩然《春晓》
文/戴永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春夜。雨夜。细细无声的春雨之夜。
花落为禅的夜。静若处子的夜。呓语翩翩的夜。
你的梦,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衔春的鸟,以一首唐诗的鸣叫,洗亮了唐朝的春晨。
梦醒,那些高处的风,吹落了低处的花。花开花落的始末,昭示江山兴衰与美人荣枯。
谁个诗人不爱春?谁个诗人不喜花?
风雨随意而来,或喜,或忧,诗人一点都不知晓。
啼鸟的啁啾,是一种呼唤。落花的飘逝,是一种预言。
惟有宁静,收藏了大唐的国泰民安、花好月圆与四季风景,诱惑了千年后的一颗诗魂。
春了,我躲在一朵桃花后面听春。让春风拂面,让春雨洗心,让桃红润诗。
夏了,我与一朵荷花对视时忆春。让荷风牵手,让荷语净心,让荷魂融诗。
秋了,我与一朵菊花对语时怀春。让霜菊醒眸,让瘦菊香心,让秋菊洁诗。
冬了,我与一朵梅花对咏时报春。让雪梅燃血,让红梅暖心,让冬梅弄诗。
静,再静些。在宁静中倾听,我从历史深处一直听到现实,在唐诗的故乡采摘我的诗梦。
听诗意的鸟鸣,叫醒水做的童年。清脆脆的鸟鸣,滴落在童心尖上,梦开始发芽。
听夜来的风雨,叫醒迷茫的青春。那些风雨,让我读懂父亲的风骨与母亲的泪水。
听花落的声音,叫醒黄昏的夕阳。让我一生怀抱唐诗,在听春的意境中诗情永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