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10-9 09:06 编辑
池边的歪树
举身扑清池 自尽
半途
忽
停住
——看到自己
早已
活在死里
树叶
绿绒毛的,歌唱着的
千千万万只小鸟
被钉在树干上
风来了,只能
动两下
已经死了的翅膀
贴过来, 方便一些。
第一首把一棵倾斜的树想象为扑水自尽半途停下。 从树的姿态和位置来看, 这是合理的一个想象。
写进诗里, 是一个新的, 别致的角度。
为什么停下? 诗里说, 树里看到自己“早已活在死里”。 既然已经等于死了, 再去死就没有必要了。 所以, 这首诗的落脚点
是树看到自己已经活在死里。
但这个已经活在死里的判断, 似乎有些虚浮。这里, 水代表死地。 自己的映像在死地, 还不等于自己在死地。 我一时还无法
想到更多的解释。
第二首把树叶描写为钉在树上的鸟们的死了的翅膀。 这个意象也是新的,很别致的。 “绒毛”似乎可斟酌。 这似乎不是树叶的样子。
“歌唱着”也不太贴切。 风来了, 树叶才会出声。 树叶一般也是长在树枝上, 而不是在树干上。如果是我想到这里的意象, 可能会这样写
千百只小鸟被钉在树枝上
风来了, 动弹一下翅膀
发出一点残余的歌唱
但这未必符合你的设想。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