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黄亚洲诗歌中的气
作者:啊呜
黄亚洲先生是诗坛前辈,他的作品与当前诗界沉溺叙事的散漫风气保持了很好的距离,读罢其诗,固然加深了我对当下诗歌的偏见,但也恰于此找到一剂治病的良药。曾国藩说:“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咸丰十四年正月初四日家训》),本文便拟从“气”字入题,粗略地说说读后感受。
上篇:凝气成形——句、段、章的不散、贯通与蔓延
现在我可以用铅笔和直尺,大略地
描画油菜花凋落的路径:
——上山下乡,批林批孔
——回城下岗,化疗延命
(《现在,可以》)
慢条斯理地擦亮子弹
一粒一粒,压入弹匣
(《毫无准备》)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诗歌自然不例外。句子的气在于凝聚,在于一种向内收敛的姿态,在于一种有节奏感的韵致,否则不成其为诗。就像《庄子•知北游》里所说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作为诗歌的基本构成单位,诗句的本质特征正在于和散文之“散”的不同。诗句的气凝聚了,诗歌才能成其为诗歌。特别是新诗对旧体诗词那一整套形式格律上的要求的彻底摒弃,决定了新诗必须注重句法上的特殊性,否则新诗就毁于“自由”二字了。诗人黄亚洲,想来是深谙于此的。
上引两个片段的写法,都呈现了一种收敛的态度。既不铺陈辞藻,以丰富而显出散文化的特征,也不展开叙描,以详尽而显出叙事性的驳杂。我以为,恰是这样的收敛,让作品有一口气聚着,仿佛练气功的人,气沉丹田,让人感到稳健而有力。他有叙事的笔法,但不会以铺陈的喷发姿态,把诗行变得散文化。诗体的特征始终是收敛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山下乡,批林批孔/——回城下岗,化疗延命”这样的句子,用以点带面的技法将广阔的时空间压缩到四个短句,十六字内。与此同时,那漫长的生命体验经由这四个短句的提捏,形成雄浑的厚度,把诗行牢牢粘结在一起,坚固而不松散。而当描述性的画面要成为建构诗行的本体时,如《毫无准备》一诗,诗人则以很好的节奏感,将画面本身处理得起伏有致,而丝毫没有散漫四溢的迹象。而且,这首诗还展现出作者并不满足于一个感性形象的确立,而更期望以氛围的紧张和行动的缓慢来构成诗性的批判力:作品所描写的士兵对待残暴的战争并无人性的感知,其装弹越慢,越显出杀戮心之重。
在句子层面,气要凝聚;而在段落、篇章层面,则讲究气的贯通。明人胡应麟所谓“一气呵成”(《诗薮》),也正是讲贯通之意。所谓贯通,我想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整体感,二是连贯性。两者必须兼备,所以整体不是混乱的整体,连贯不是简单的勾连。
黄亚洲先生在谋篇布局的时候,除了常见的,以事理逻辑为线绳,串连诗段之外,也常用一种并行推进的模式让文气贯通全诗。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我心里有个魔鬼》,这首诗的第二、三、四段开头都有相同的句式结构:“我不想让它出来害人”,“我不让它造谣惑众走遍大江南北”,“我希望它始终是只受精卵/而且是宫外孕”。而内容上则不断推进、丰实,从而形成起伏和力度:第二段的“否定经典”,第三段的“妄评时事”,第四段的“连累无辜”,让一种自我批评,从无关痛痒的历史文献出发,不断地贴近自己的生活现实。类似的结构模式还出现在《如果,如果》、《狂风》、《我以为有些诗句会自然爬行》等诸多代表性作品中,不一而足。
文气贯通的作品,最终还需要一种挥发性的特征,来确保诗如陈酒,纵然十里深巷,也能酒香流溢。我所说的挥发性特征,并非完全等同于古人寻求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或象外之象等等,而是指文气本身的蔓延不绝,让人读后能感到一种气息(气质或气势)的持续性作用,不只是思味作品的含蕴,也有作品本身气息对读者身心的充盈。
黄亚洲先生有一部分作品就是这样能以一种独特的气息,深入人心。例如《空气里都是刀》,作品本身很锋利,而到收尾部分,更是将一种原本锋刃才能散发的剑气迸射出来:“你要小心/空气里都是刀//我就怕你,我的儿子/大起来/身上都是鱼鳞”。刮鱼鳞的生活经验,特别是活鱼直接抓来去鳞的经验,是颇有一些残酷的,毕竟那被手按住而只能上下拍打的尾巴和不断张合的鱼嘴,能让人感到一种无声的哀嚎;而将鱼换作人,那么古人常说的“批龙鳞”,就立刻跳进我的脑海,满是凶险的气息。
下篇:炼气化神——内核的沉淀与飞跃
李零在谈《行气铭》时说:“只有炼气化神才能形神相葆。”[1]我想借来说说诗歌中的文气和题旨内涵之间的关系。古人也讲“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文子•十守》),大抵将诗歌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活物,我们也就可以发现以语言为载体,以文气为生命力,以思想精神为灵魂的诗歌,和人本身,形成一种同构性。当然,诗歌终究是人发挥聪明才智,表达思绪情感的产物,于是我们需要对胸中之气进行提炼、整合,以形成贯通诗篇的文气,进而以气(文气)增强神(题旨内涵)的沉淀、深化,是为“炼气化神”。
且看《颤栗》一诗:
不值得奇怪,国家已经开始颤栗
战争进入了动脉
每一颗肺泡都在等待爆炸
我在街上看见了军车
还有钢盔,一些移动中的惊恐的眼睛
乌鸦在高楼后面集结
它们的第六感觉已经出现腐肉
我事后当然知道,这一枚扎着红色导火线的
书签,夹在了历史的哪一页,只是
我的血热了又冷,冷了又热
一滴也没有流在应该流的地方
这首诗的素材来源,从作品本身来看,可能是一段读史的体验。纷乱的战争岁月,透过史书传来隆隆的炮响,作者身临其境感到战火本身的可怖性和煽动性,既让国家颤栗,又让个人热血沸腾。作者在前两段中或勾画、或特写,将气氛营造得惊心动魄,随后以“事后”二字转折,将所有奔涌的惊惧凝结成一条沉思的河流:一腔热血当流何处?所谓“应该流的地方”似乎是不需辩说,自古立功得不朽是男儿的豪情展现,但这自我批判性的句子背后,又有一种反讽的力量:“没有流在应该流的地方”是否也值得庆幸呢?毕竟,谁会渴望那颤栗的时光。整首诗从汹涌到沉静的气息变化,和从呈现到反思的内容转折是同构的,前者很好地为作品内核的展现提供了助力,作者内心的深刻变化也于此得到展示。
可贵的是,当内核沉淀,且还能指向一种悲悯的情怀时,诗歌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也随之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你已经把所有的水路、陆路、羊肠子路
都烙成了一张大饼
我的女人,你不会唱歌也不会呼唤
手机里只躺着一条短信
今晨屋瓦,又砸下几个石榴?
昨夜水井,又落入几颗星星?
我的狗还在摇尾巴吗,是不是
在庆贺我的麻鸭又逃过了一场瘟病?
回家的路,其实很近
只是,我不敢面对你的眼睛
(《回家的路》)
一个在外打工的男子不敢面对自己妻子的眼睛,因为他已经十八个月没有领到工钱,而贤惠的妻子在家照顾着一切。这种感同身受的描绘,要求作者必须有一种卑微的自我存在感,并以此获得悲凉而温柔的气息,将之用于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描绘,而不显出居高临下式观照的做作。黄亚洲先生做到了,这样的诗歌“所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2]。
诗人在炼气化神的过程中,还找到了一种跳跃性推进诗歌题旨的方法,并以此构成阶梯式主题呈现的特殊效果,让人感到诗歌多义性的一种特殊展现形式。比如:
痛苦不属于我
我的脚后跟是夸父给的
如果我的血从诗歌中流尽
那就是天亮了
是一个什么样的黑夜
我的诗,走失了鞋子
我知道,我是走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
荆棘和陷阱,都不是痛苦
(《诗,走失了鞋子》)
整首诗以肉体之痛写诗歌之痛,再推进到国家之痛,最终三“痛”合一,让人不得不把思绪从一己小我扩散至家国大我。而作者心中沉郁哀婉之气正是通过这三个“痛”的层面(肉体、诗歌、国家),得以不断增强、扩大,进而形成淋漓酣畅的奔流之势,形成内核飞跃式的升华。
气之于神,便在于壮其势,增其效。黄亚洲先生诗歌中的气总是能以此来创造摇曳人心的力量。
注释:
[1]李零《中国方术正考》,第270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2]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第206页,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