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5-10-28 03:58 编辑
疯人院的门锁坏了
哑者无言
最先是一只耗子从门缝中挤出来
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大
它咧开嘴笑了,露出细密锋利的牙齿
接着有人打开门走出来,迟疑和迷惑
并没有在他们的脸上停留太久
他们悄悄地再将门关上,快步离去
疯人院的门锁坏了
里面大部分的人不知道。他们继续傻笑着
继续在里面住下去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4年1月24日)
正面解读:疯人院的门锁确实坏了 /采风
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每一次社会进步的实现都是对社会阶层重新定位的过程
门锁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进程,当然要么被砸,要么换新
冲出疯人院的过程、代价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重被囚禁
至于疯和不疯,则由所谓重新执掌规律的管理层说了算
至于院落最好委婉一些,暂且分别用小众和大众称呼吧
二、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
人所向往的发展,往往存在对比
疯和不疯只是各自思维存在的方式
在环境的眼里没有真假之别
有的只是顺应和相悖的差异
这方面人的迟钝显而易见
皆因人的实用主义和一切向外找的习惯思路而决定
所以,当各种想法和思潮涌现难以抵挡时
人第一反应是突围,是寻求不疯的手段和观念
继而砸锁,继而逃脱,甚至嘲笑仍在旧锁的弱势群落
并冠之以自身,英雄美誉
至于这种新观念能立于自然环境不败多久
并没有多少考虑
毕竟人群中从众思想是换锁的主因
毕竟第一个吃到螃蟹的往往承受不起
反面解读:疯人院的门锁根本无需换
一、来自宗教的理念支撑
据《圣经》载,亚当和夏娃不听劝阻
在蛇的诱使下,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被逐出
照理说知道善恶和羞耻是好事情
照理说憧憬园子外的生活怎是非分之想
总之,凡人的想法永远猜不透的
放逐伊甸园一定和人的非分之想有关
这一点是肯定的(仅限一己之见)
当想法超越了那个境界中人应该秉持的底线
善恶的果实犹如悬挂头顶“疯狂”的尝试和念想
非等到烦恼来时,才知道换门锁是何等愚蠢而低能
和宗教紧密联系的——人的烦恼源头,念即观念
一念天堂:看,何来内外之别,一切正有序安排着
一念地狱:瞧,我多苦,有形的锁链啊,挣脱不了
人的向往本没有错,错的是人为制造紧箍咒
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往往显出对人不公
生活质量高下不是因为了解的多少
而是在那一境界中独善其身,寡欲,少念
“无欲则刚”,说到的人不少,做到又是一回事了
若真做到,何时何地皆快乐通达的居所
哪来院内院外之说,更别提疯和非疯
一个笑字,弹指烟云
二、来自人和自然圆融的理念支撑
放大人的生存环境
权且把城市和乡村当做一个院落
海洋、森林、天空,人类很少染指的领域
是哺育、烘托人类生长的另一个院落
谁说了算,谁把谁视为不愿和谐相处的另类
答案很可笑,也很无奈
因为人类从来不愿审视自身
人类给很多来自自然的力量包括飓风
起了很好听的名字,温柔的名字
却从来不想给大自然表现他们温柔的一面
只顾于埋怨环境糟糕透了,疯了
人和自然相安无事,这种机制坏了
意味着门锁坏了,换上《新环保法》《大气保护法》怎样
寻求庇护,却一味从外境找原因
制造钢门铁门抵挡各种风雨
殊不知人和自然相互走近的过程
正是不断拆解门锁,融化对抗的过程
一切从自身找原因,归正自身言行
回归尊重、善意、理性
重观自然,定会消减抗议的嗓音
让一切皆得其归所,注意,是珍惜的,珍贵的
而不是被无情地扫向淘汰之所
门锁不用换,我看行
小结:观哑者无言此诗,第一感觉作者本人并没有现身自己任何情绪性或观点的偏向,仅仅以第三方姿态静静在诉说,看似没有引领,实则教会读者自己评判,看似没有表态,实则更加深刻;基于以上,给了本人很大畅想的空间。再次一并致谢作者及《发现》刊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