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恋西方不是办法,最终还要回到自己的土壤——访台湾著名诗人洛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5-11-5 11:28 编辑

留恋西方不是办法,最终还要回到自己的土壤
——访台湾著名诗人洛夫


       据新华网杭州11月5日电(记者冯源)“光在中央,蝙蝠将路灯吃了一层又一层”,“你知道河流为什么要紧紧抓住两岸”,“把这条河岸踏成月色时”……这些主客易位、意象灵感、视觉重整的超现实诗句,使台湾著名诗人洛夫享有“诗魔”之称。如今“诗魔”又潜心书法,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美学。

近日,“天涯美学——洛夫诗文书法品鉴会”在杭州西湖之畔的唐云艺术馆举行,88岁的洛夫半个月内两度造访杭州,他笑着说:“杭州现在被誉为 创业之都 、 爱情之都 ,如果从文化史上讲,杭州也可以成为 诗歌之都 。”

       1928年,原名莫洛夫的洛夫生于湖南衡阳,15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作品,后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并在东吴大学外文系执教多年。1954年,他与张默、痖弦在台湾共同创办了《创世纪》,并任总编辑20余年。《创世纪》是中国现代诗歌的标志性刊物之一,强调纯粹性、独创性、世界性,主张整合中国与西方、现代与传统,以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现代汉诗诗学体系。

       对大陆读者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他1979年在好友余光中陪伴下,来到深圳与香港交界处写下的《边界望乡》:“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

       对此,洛夫表示,诗篇中其实还是中国诗的意境。“经过长时期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吸取,我们这一代诗人有了自觉,留恋西方不是办法,最终还要回到自己的土壤上来。这个倾向形成一个很大的风潮,即自觉地回归传统。”

       洛夫说,回归传统不是复古,不是重整古典诗歌的格律形式,而是传播中国诗歌特有的节律美、韵格美和意境美,所蕴含的东方智慧、人文精神、生命境界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情趣。“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小学时代学习背诵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学经典,青年时代希望有所突破,因此又学习了大量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但是我不久发现它晦涩难懂,又回过头重新审视和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学经典,流连在 那个烟雨朦胧的埠头 ,最后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古典的升华。”

       米寿之年,精神矍铄,老诗人至今还坚持游泳健身,而书法则是他的另一养生之道。如今长于魏碑汉隶、精于行草的洛夫说,书法同样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艺术和审美,它讲究胸中疏气,求章而不刻意,展其心性而不需过分雕凿,具有神采、内涵、学养、空灵、意境、清新等六方面之美。他将书法与诗结合,就能体现出“天涯美学”至美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4 06: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