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野雪 于 2015-11-11 00:33 编辑
花朵,收敛还是怒放总把你眼睛擦亮 --评海子的《活在珍贵的人间》 野雪
每个诗人,都有一把枪,那就是呈现诗的唯一工具,意像。越是具体的意像,越能准确射中读者的内心。请看海子的《活在珍贵的人间》这首诗:
活在珍贵的人间
活在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1985.1.12
此诗,首节呈现自然的美丽,作为人类似乎优势的“我"可以“踩在青草上",这时“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被泥土洗净的青草,纯净了上面站着的人的内心。凸显人和青草一样,都可享受大自然舔孺般的恩赐。 诗的第二节,微斓细波,矛盾突起。“活在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显然这句与首节内容相比,是虚写,或者说以自然的诗语言呈现的具像隐喻人间的真相。诗的末句,“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诗中的回环语句在此多了一个“这"字,起强调和加重语气作用。 如果在末节中的首句,以实衬虚对人类破坏自然人为制造矛盾冲突的声讨,那么诗的最后一句诗意的呈现应该是怒放打开的。事实相反,透过文字,诗人的情绪似乎没有去反抗或声讨“泥土高溅/扑打面颊"的人格污侮,而是仅仅用了一个“这"字,怒而不发,回到青草一样植物的感觉上来,承接首节诗意,硬生生的把现实矛盾中的屈辱、爱情打击的泪水,全部转移到体验青草的感受上去。 反讽是无耐的表现,也是智者的惯常选择。用当代另一位诗人耿林莽先生呈现的一个反讽意像说明一下,两者不同的反讽方式。耿林莽的诗句,“鱼没有声音,/蟋蟀以翅长鸣(何其芳诗句)人呢?/人应该发出,每个人的声音,/即:自己的声音。只有一种声音,只需听一种声音的世界,还不如万籁俱静。"整个诗意完全怒放和打开,诗人的情绪暴露无疑。这与海子的反讽情绪释放截然相反,一个是雷电,一个是似乎平静的雨水。 诗的意像呈现,就像一朵鲜花,无论是在怒放,还是在收敛,它就在那里,一直把你的眼睛擦亮。
2015.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