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研讨《志摩的诗》出版90周年
徐志摩是非常著名的大诗人,人人皆知。但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写诗?他的诗集共有几部?第一部诗集是什么?什么样式?录入了他的哪些诗?对今天有哪些影响?昨天下午,在志摩故里海宁举行的海宁市徐志摩研究会会员大会暨《志摩的诗》出版90周年专题研讨会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著名诗人徐志摩1897年生于海宁,1922年回国后开始在国内报刊发表新诗。他的一生共有4部诗集,即《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其中,《志摩的诗》是诗人徐志摩的首部诗集,于1925年8月自费由新月书店出版,中华书局代印,排印仿宋聚珍线装本,用宣纸印,右翻竖排,共收入《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康桥》等徐志摩的55首诗作。
1925年至今,已是整整90年,为纪念《志摩的诗》首版90周年,海宁市徐志摩研究会又花大力气重印了这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并在昨天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结合此部诗集深入研讨了“志摩的诗”。
记者发现,此次重印的《志摩的诗》,以上海图书馆收藏1925年本为底本,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按原大影印出版。不仅收入了首版《志摩的诗》的55首诗作,还收入了徐志摩写给张幼仪的一段文字:“幼仪,这小作,是我这几年漂泊生涯的一点子果实,怕没有熟透,小心损齿!志摩九月上海”。这段文字系首次发现编入诗集,在以前版本《志摩的诗》中是没有的。
《志摩的诗》是志摩的代表性诗集,反映了诗人在诗歌技巧和诗歌体式上的多方面探索。它在90年前的出版,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陈梦家称其“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使新诗踏上了一个新的里程。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海宁市名人研究中心主任章景曙认为,《志摩的诗》奠定了徐志摩一流诗人的地位,“这里的诗作都是徐志摩回国后两年内所写,写得诚挚、柔媚、灵动。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的诗歌的三个特点,一是人民性,他的诗歌特别同情劳动人民;二是反封建性,和五四精神相呼应,比如把《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编入诗集首篇,就因为这首诗是五四精神的集中体现;三是徐志摩诗歌对和谐的追求。今天我们研究《志摩的诗》,就因为这对如何繁荣今天的诗歌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来源:南湖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