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吴一兄关注。关于是否偏题,在嘶沙看来,首先应理解什么是”听“,狭义的范围应是感官上的耳听,广义上的听应该包含以心灵为主导的辨析和感知,所谓佛家”观世音“之圆通大境。就拙作而言,从开始也是以感官的耳听为导索,若非耳听,能听到千山空空之后的”只留下一河谷的寂静“?若非强调耳听,能听到”呼吸均匀“以及”嘶鸣“?这是主线,另一条辅线是”凌波微步“和”拨响梦想“,这里所有的意像难道有脱离过本义上的”听“吗?天使是雪,骏马也是雪的幻影。这样的衬托不过是使听到的雪更生动立体。但这表层的听不是嘶沙所要的结果,所以才有下面侧重于内心的幻听和挖掘。花非花,听非听,所有的艺术和修行不正在于像与不像之间才更具精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