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语诗歌年鉴·2015》投稿帖(非投稿请勿跟帖)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6-1-8 11:10 | 只看该作者
诗三首

    刘晓蓓

等到老了

等到老了,就回到那个
已经没有亲人的乡村
隐居起来
不看书,不写诗,不闻世间事

在半山腰搭建一个茅草屋
通风、向阳
只养一头水牛的幼崽

白天,带它到屋后的山坡上
吃青青的草,喝没有污染的山泉
看大山的摇篮一天天把它摇大

晚上,一个人安静地躺在床上
听风抚摩我的屋顶,看月光
穿透墙体,一点点
渲染我的白发

若干年后,牛也老了
我想再一次回到它的背上
和它一起回味童年,然后
静静的  回家


曲线逃离

一座高楼提升了鸟的翅膀,还有
来自乡间的蜻蜓、飞蛾、蚊蝇以及
没有翅膀的壁虎

风之手掐灭了落日的烟头
夜空给了一块玻璃飞翔的欲望

蝉鸣的空间无极限延伸
一些轻浮的物体,蓄意掩盖前世的亏欠
死去的窗重新睁开眼睛

现在,我必须穿越玻璃的身体
在它走神的瞬间,让目光绕过明月
悄悄和遥远的一颗星光厮磨

像一块光滑的磁铁,逃脱不了
铁屑的吸附,今晚
我注定脱离不了来自远方的
一丝微弱的虫鸣

苦丁茶

南方的灌木丛
被一杯沸腾的清水喊醒
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中
你慢慢张开的翅膀
完成一次试飞
焙干的血液冷却七月的火焰
扭曲的灵魂
浴火重生

这是八月初的江南
我独自坐在一个面向汉水的茶楼里
透过一块玻璃
看细雨纷飞的世界
一点点模糊我的记忆

不知道我是不是
又一个器皿中的苦丁?


(发于《中国诗歌》2015年第三卷“实力诗人”栏目)

通讯地址:441800 湖北省老河口市残疾人联合会 刘晓蓓
电话:15997223385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16-1-8 15:50 | 只看该作者
镜中(外二首)
文/梅德平安


你移身坐进镜子里  
慢慢翻开,尘埃中的旧事.....

树叶仍在滴翠  
阳光荡漾在池塘  
鸟鸣声中, 一双
灰暗的翅膀  
遮蔽了远眺的目光

这是旧年的影像  
天空依然翻滚着海浪  
寂寞的鱼群簇拥梦乡  
云朵吐出积淀已久的苍茫  

这是心灵里掩蔽的一条小路
涌泛的芦花,落白了故乡
你在镜子里头,心
跌进了沧桑

发于<<中国魂>>杂志2015第5期

梅花

我要开了
我开始开了

我开了,就不管
雪来不来
我都要开

看!山头上的风
吹猛了
山脚下的人家
闲散了

我开了,由风
去告诉远处的人
顺便让人家
打开木栅门
迎接远处,来玩耍的人

我开了
开得,和去年
一样的俊俏、热闹
我开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开
但就是不知,今年
看我的人
是不是还有一些去年的旧人

入选《中国首部微信诗选》


雨过之后

雨过之后,草木安静了许多
落完了雨,天空也释然了许多
吹过来的风,比以往凉爽
也不莽撞

虽然头发被风吹乱
心情却淡定,还多了放眼天下的悠远
如果雨,每次每次这样心平气和地落
这世间,就少了许多许多的灾难

刊于2015年8月28日《金陵晚报》


梅德平,亦用笔名梅树林,梅德平安。男,农民,1960年古历7月生人,十五岁辍学。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人。20世纪80年代末习诗,后因生活窘困搁笔。2010年触网拾起旧好。著有诗集《身体里的钟声》,有诗入选《新世纪诗选》《2014年诗品短诗两百家》《中国首部微信诗选》《中国诗歌精选300首》等选本。

邮编:224231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老街东首121号梅德平(收)
邮箱:1092877313@qq.com
QQ:1092877313
手机:13564234139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16-1-8 17:26 | 只看该作者
与某些事物的对视,会产生幻觉
◎  澄清



诸物无序,又似有序

眼神里的故乡,总有着斑驳的缺口

秘不示人。心照不宣的会意之后

是越陷越深的撕裂,逃离被蚕食的陷阱

宿醉之后,总有着快意恩仇的痛感



或多或少,或远或近

予以接纳的更像是一场梦

在某种揣测里呆久了,再对视自己,对视诸物

会有种莫名的冲动



陷在棉花的海洋里打捞一只青虫

玉米的红缨拂过众生百态

苦艾草的六月,被无度的苍白塞得满满当当

在祖国的版图之上,我在蜒行

我要努力做一个深居简出的庄户人

※《思贤文学》2015第三期

闲酒赋

◎ 澄清



阳光下,所有潮湿的分子发酵成汁

左手执笔,右手试图在自己

铺开的废墟里抚摸过往的体温



端起的酒杯,有着含糊的表达和包容

经年流失的路途里,眼神之外的温情会终将殆尽

为一棵青菜把脉,替一只逆流而上的鱼占卜前世的因

我不需要任何的证明,处方垒砌的襁褓,是无法偿还的债



免费的晚餐成本太高,一粒粒细小的盐

要绕过河流,再经过乡村最为柔软的腹部

最后才会抵达这一片欢愉的爱



远方的云不动声色,我周身的血液奔流不止

五谷在奔跑,它们的速度显然逊于草籽

除此之外,大地上的事情我就一概不知



犁铧经过我心中小小的沟壑,疼痛炸响

欲盖弥彰是某些人的事情。雨水充沛

惊蛰之外,我会努力的在睡眠里掬一捧热土

来掩盖那些来日方长的痛

※《绿风》2015.第四期

刻木头的人
◎澄清

半炷香的功夫,枯木的心事
便逼近人烟

沉浸在年轮的漩涡里,言语难免失重
直至遇上一节难以愈合的疤

风声明显受阻。夜行的人
操刀的手,紧握寂寞的粮食

一些伤,形同虚设
在颤抖中用眼光不断形成合围的人
才懂得最后的珍惜

被喧杂拒绝,用隐忍遮身,
月光如你,常年
厮守着这条老街,
身边的人,行云流水
你用余光定制的楔子
却准确地插进了自己的心窝

瞬间的互换
才是涅槃后隐喻的重生

※《姑苏晚报》2015.8.7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通联: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乡古山河社区三栋三单元506室 陈清
     223726
QQ     460967136
    15150776839    15161764041
         84019179@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6-1-10 11:42 | 只看该作者
诗歌
                 古    戏     楼
                       河南/苏慧敏


一个雕梁古柱的戏楼
一段段笙箫的呜吟
唱响在岁月的风尘里

那一夜,在幕布拉开的瞬间
上演了一场悲欢离合

一个长方的戏台
却把握万重关山
几度春秋在此演绎
唱腔揉和在抑扬顿挫里

鼓乐起伏叠荡
飞旋的舞步,抛出水袖一甩
将几多衷情表白
又圆满了几多冀盼
洒落的几多热泪
让人禁不住有几多哀叹

仁义忠勇
奸诈阴险
却旋转在生、旦、净、末、丑之中
是谁把玩着乾坤江山
是谁震撼山河

是否有谁
辨别戏楼的几度沧桑
岁月与时光交替
流逝在往事的尘烟里
   
---创作于2015年十月五日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作者简介:
         苏慧敏,曾在《内蒙古文学》《中国魂》《贵州文学》《金三角》《轻音》《文学艺术家》《诗中国》《文友》《当代青年》《女性大世界》《幸福》《恋爱•婚姻•家庭》《时代风采》《都市青年报》《女报》北京《生活周刊》《文化报》《中国商报》《郑州晚报》《河南广播电视报》《山西青年报》《河南青年报》《河南青年报•新闻周刊》《河南青年报•特周刊》等报刊发表中篇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作品90多万字。诗歌<<月亮>>荣获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且在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发表组诗数首。并且当过编辑,现退休回家休养。
        地址: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卢门村四组
        邮编:461684
        电子信箱:suhuimin123@163.com
  手机:159374817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16-1-10 13:40 | 只看该作者
艾溪湖公园的春天
文/牖之
碧波荡漾的湖水悄悄地涨了
水鸟的叫声,开始透露出欢愉
依依的杨柳,像少女细小的腰肢
岸边的水草渐渐铺开,这小小的梦幻
清新而宁静,装点着这洪城的郊外

有很多人在这里留连
我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事
那脚步多么沉重,那身躯多么疲倦
在艾溪湖,在春天的道路上
我们隐藏着多少秘密

这里,有我们一见倾心的野花
一个下午,足够我们与之相互耳语
走近艾溪湖,我们都是朝拜者
每一株草,每一棵木
都有可能是一座庙门

闲坐,一无所求,等渔舟向晚
鸟儿不叫,风儿不吹,足音不响
再选一块沙滩,平静地写下两行——
油菜花开在艾溪湖公园
春天开在我的心上,如梦,如幻

2015/3/4


十月一日暮晚游景阳冈
文/牖之
好几个摊位,都摆满了英雄的酒
掏句心窝子话:“喝这酒,我不配”
当年那人,可是一身铁胆
如今,谁还有那份豪情,一饮十八碗?

暮色渐浓,山神庙处,燃香未尽
自湖面来的风,微冷
如白额大虫的眼睛,把整个山冈望得发怵
别笑话,我这战战兢兢上山的游客
毕竟,霾气压过了英雄气

至酒家,招牌还是那块招牌
只是不巧,有人喝醉了,正发着酒疯
心中的猛虎开始撒泼
可惜,他不是行者,他驯服不了大虫

两手空空地来,却装着酒家离开
碑林中的石碑也一块块立在心中
从那些飞扬、遒劲、有个性的碑文里
我识得两个字——好汉


谢勇强兄赠家酿米酒
文/牖之
兑三分月光,然后,喝下这杯美酒
仿佛春风轻拂着血液,整个宇宙都变得温馨,
刹那间,我消瘦的身躯五谷丰盛
弥散着芳香的杯子,像一条圣河的源头

隐隐约约,灰白色的薄霭舒卷
通往村庄的小径的上,零零星星的牛粪耷拉着
邻家的大伯坐在门前,猛抽了几口旱烟
我放牛归来,大声地喊了一句“妈,我口渴了”
便径直地冲向青砖墙角的那口酒坛

我酒量半斤,此刻,只一小杯,已醉得一塌糊涂
轻柔、飘扬、温软,像枕着家乡的一朵干净的白云
继续往山左望去,我的羔羊
行走在我童年时候奔跑过的小径上

2016/1/8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 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   牖之
邮编:330022
邮箱:wyofhvaz@163.com  
电话:182708315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6-1-10 1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宽 于 2016-1-10 18:55 编辑

夏凯诗歌三首




《听,时间是怎样流逝的》

秒针匀速转动: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滴塔……

(《秋歌文化》,发表于2015年8月3日)




《电灯的一生》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开、关、
……

(《秋歌文化》,发表于2015年8月3日)




《海》



















……

(《诗评万象》,发表于2015年9月15日)



作者简介:

        夏凯,男,汉族,1986年1月5日出生,自由艺术家,现住浙江临安。诗人。画家。中国五柳诗社理事。日本世界俳句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当代诗卷》,《网络诗人》,《橄榄树》,《诗友》,《现代禅诗探索》,《逐日》,《新诗大观》,《芙蓉锦江》,《诗词世界》,《诗评万象》,《微诗刊》,《现代诗歌站》,《BOOK》,《书里书外》,《初春二月》,《诗歌阅读》,《卡夫卡文化》,《摩涯诗社》,《清一阁》,《小语种大世界》,《简生活》,《牛诗推荐》,《先锋》,《诗词美文》,《诗歌高地》,《动》,《秋歌文化》,日本《梨云》等。曾获2013年《中国诗歌年鉴》旧体诗词奖等。2015年“过渡”抽象水墨展,2016年“鉴于止水”日本俳句展。


通讯地址:
中国浙江省临安市锦北街竹林风华园6幢503室  邮编:311300

联系方式:
移动电话 :15257126176   邮箱:nighteyes22@163.com  QQ: 672805093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6-1-10 19:04 | 只看该作者
《戏台》
文/一粒光

老戏台倒了
但根基依然沉稳
新戏台,就此而建
纲常里,刻碑的石工
雕梁画栋的匠人
传承的手艺没有失传
个个都是鲁班的好子孙

结构还是原来的结构
式样还是原来的式样。只是
高科技的手断,提升了
抗震。防风。防雨。防漏的功能
为了新的审美需求,增添了
以假乱真的好布景

又一班戏子登台上演
红脸。白脸。大花脸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走的——还是原来的戏步
唱的——还是原来的戏文



《退场》
文/一粒光

他一退再退,开会的时候
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拍手的时候,比别人慢半拍
而且常常错把桌面当手掌

现在他手也不举了,掌也不鼓了
聋和哑,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他越来越明白,他的存在
就是书店一本无人问津的书
填补一下货架的空档

其实,他已经退出了会场
只是那把,不能空着的椅子
摆着他缝制精美的破皮囊


《逃学者说》
文/一粒光

你说逃学怕什么
你说念书会害人
你说你爸是财会专业的大学生
还是被文盲老板算计了
你说你妈是艺校毕业的中专生
还是被结巴商贩拐跑了
你灰头灰脸满世界的跑
你说逃学不是在逃,而是在找
你说你要找个好爷爷
你说你要找个好姥爷
给你爸妈安排个好工作
爸妈就安心过住啦
你也能有个安心读书的家



备注:《戏台》和《退场》入选第189期《诗歌周刊》,《逃学者说》入选第188期《诗歌周刊》,
联系方式:qq409630809  电话:13835291709通联:山西省灵丘县亿茂农机服务中心。
邮编:034400 姓名:李继茂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16-1-10 19:26 | 只看该作者
春天回老家
文/潘志远

大地对我动气了
看着她青青的脸色
我脱下鞋
小心翼翼地走着

大地给我的温暖
正通过一抔泥,一窝水,一茎小草
从脚心一直传进血脉
这一刻,我再次感受到大地对我的宽容

这些年,我西装革履
满世界乱跑
名曰闯事业
可我深知她渴望我能坐下来
与她贴近
能仰躺着细数她满头灰云
2015.4.2

隔着一米阳光和空气
文/潘志远

河堤上,两个人绵着缠着碾过
要是以前
我敢肯定他们是情侣
现在多半为野鸳鸯
就在他们身后
两只江鸥飞着追着
它们是真正的一对
就像大街上,走着一对夫妇
都珍珠婚了,还很拘谨
中间总隔着一米阳光
和空气,有时是风雨和霜雪
2015.10.14


软柿子砸中我
文/潘志远

从柿子树下经过
一只软柿子落下来
正好砸中我

软柿子砸中我
是有话想对我说
有感慨想对我发
与我投缘
想拿我当知音

软柿子砸疼了我
我不怪罪她
不对她发脾气
她的软肋就是我的软肋
这一点
多么弥足珍贵
2015.11.20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孙埠高级中学
邮编:242052
手机:13966173196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16-1-11 07:58 | 只看该作者
米寿跳楼

元旦上午万里无云
六楼的窗口坐着一位白发老妪
也不知她坐了多久
有人大喊回去回去
人们才看到她

想跳楼吧
人们开始议论

她八十八岁重孙子都十岁了她自己过
快给她的儿女打电话吧
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

有人给消防队打了电话
有人给110、120打了电话

有人喊  给你儿子打电话了快来了
她往后挪了挪仰脸看天
一架战斗机拖着白烟驶过
下面的人一起喊  不要跳不要跳

消防队的车来了
可是进不来还没带气垫
110、120都来了

她的头垂下来身体缓缓前倾
有人说  她要跳
下面的人一下子让出了一块空地

她仰面朝天摔在水泥地上
面色苍白眼睛半睁半闭
人们七手八脚把她抬到了担架上

地上没有一滴血

发表于2015-01-12第143期《诗歌周刊》

气不忿儿

那年麦子抽穗后粘虫们如一大块魔毯降临
它们吃光了路南的麦叶向路北进发
公路上象淌过一层灰色的水
车辆把它们的罪恶压成了绿色

有一种黑色的甲虫专吃粘虫
它头部的前面长着一个大钳子
吃饱了也要用大钳子把粘虫夹死
碰一下它会装死
装死时头部上扬  头胸节与腹节形成一个夹角
显出很倔的样子
农民给它们起了个名字:气不忿儿

其实它们消灭不了多少粘虫
但你当着麦农的面打死气不忿儿
就伤害了麦农的感情
一只气不忿儿误入我的屋子爬不出去
我立刻捏起它打开窗子为它解困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周刊》2015年6月28日第166期)
(又于 2015-7-1 被 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日历》第626期采用)

祖父的坟墓

祖父的坟迁到了乡下的山上
离表弟家的祖坟不远儿
下葬祖父祖母骨殖的时候
父亲说    往深里埋往深里埋
我一孩儿化生了女儿
听了父亲的话感到悲凉

清明上坟
我在坟边栽了几株酸枣树
让它们替我守墓

土地承包的时候
祖父的坟被延过来的田地包围
退耕还林还草后
祖父的坟又被高草包围
怕引起山火
上坟时只好把纸烧在没草的山路上

如今我腿脚有病上不去山了
表弟说    你栽的酸枣树长高了长大了
罩住了坟墓
结的酸枣又大又密
年年落得满地都是
他又说  现在村里也没多少人了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2015-11-03作
2015-12-11 贴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原创版

投稿者:梁树春
通联: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六西街党校小区四号楼三单元342号
手机:13354765061      邮政编码:024000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16-1-11 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冷万国 于 2016-1-11 13:22 编辑

冷万国的诗
《孟姜女》
 (外二首)
两千年的泪水
早已化成云 却
在一年的六月突然
又演变成了漫天飞雪
秦皇 順帝虽被
历史车轮碾轧为泥
然太平盛世的歌舞升平中
依然夹杂着呜呜咽咽的悲声
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窦娥的屈死冤魂
什么时候才能和上
那双欲哭无泪的眼睛

《故乡》

故乡
似一醰陈年老酒
封存的时间越长越能
品出她的醇厚与芳香

故乡
似一种声音
每到夜深人静时都会
听到熟悉的呱哇!呱!哇!绝唱

故乡
似一种思念
只要搭上夜游船 就能
感觉到母亲的声声呼唤

有时
故乡就是一个影子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她都会
不离不弃的守候在你的身边

有时
故乡更是一抔黄土
不管 根扎在了哪里
都能嗅到那质感的气息

《二嫂走了》

昨天 二嫂在给
自己起十五岁的生日
画完一个圆满的句号后 走了
——带着始终没能站起来的遗憾

二嫂用十五年艰苦打拼 合着
身体零部件潜在损伤做代价 硬是
把一个赤裸裸的穷子 改写成小康

知天命的年龄 疾病的债主
纷纷找上门来 从此她的腰杆
再也没见硬起过 二十五年堆积的
药渣山可上九天揽月 却没能妙手回春

走在黄泉路上不肯散去的阴魂
在一片哭声中不时回头望去——
她散失的汗水 血水变成了儿女们的
“大奔”“奥迪”和五所均一百平以上的豪宅楼

纵然“四五六”的材板 及用人民币换的
“聚宝盆” “摇钱树” ……足以让面子风光了
可她却没有一丝的惬意 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还没品够孙男嫡女们病榻前孝顺的滋味呢
——一片乌云走来 车队上空小雨淅淅沥沥……

(发表在《拓荒》二零一五 第三期)

(声明:如诗歌作品被《华语诗歌年鉴·2015》选用出版,本人放弃稿费);

[邮编:125300 
通联: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新华书店 
邮箱:19530428@163.com
电话:131885287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0 21: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