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地父 于 2016-1-16 13:52 编辑
匕首的锋芒
——评江玉中精华散文诗《过年》(外一章)
“过年”、“串门”这两个连小孩都懂的词汇,若侃大山,人们还是会有兴趣,如写成文,一般不屑于看。过于熟悉的事物,司空见惯,少有新词,更缺新意,也不用费心费力了。
江玉中先生偏偏选了这个“话题”,写成了散文诗,并被主持人推为精华。笔者早说过:发表自有发表的道理,“精华”自有“精华”的理由。
笔者身为经历了不同时代的过来人,首先对这个题材有兴趣,试图从文中找到一至两点能解满腹忧郁的光点,一读二读三读之后,果然欣喜获得。
“特质丰富了,精神贫困了”、“金钱多了,灵魂肮脏了”、“社会进步了,文化落后了”。这几乎是共识,大凡有点文化的人,特别是还抱有良知的知识份子,无不为随落的国情而忧心如焚。春节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几千年来,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亲情,形成一种巨大的民族能量,让古老而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然而,随着经济担任主角以来,仁爱、道德、礼仪、诚信等就举起了“肃静、回避”的牌子站到了舞台的边缘当起了龙套,只能每天听从“惊堂木”的指挥“威武”之后回家抱孩子。这已是不可否认的国情。
《过年》以节省的笔墨画出今昔两幅图画,让人一目了然:“家家张灯。户户结彩。简陋的茅屋,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有人说:‘那就是爱、亲情,抑或和谐与荣光’……”传统春节就是一幅风俗画,对如今的孩子们来说只是文言与传说,而在老一代的心中却是亲身经历过的永远抹不去的美丽神话。文中“神秘的力量”指什么?就是作者所说的“爱、亲情、与和谐的荣光”,这就是此小节的诗眼,充满了肯定和怀念、赞美的思想情感。接下来的一节虽透着理念,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与忠诚的表达。我们不可想象根的失去将意味着什么?对传统文化的抛却将会带来什么灾难?作者提醒着已经混蒙的大脑。不是吗?请看作者对今世的解剖:“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渐行渐远。脚下,处处都是金子的光芒!虽然,居华屋,登庙堂:又有几人,不是高处不胜寒?!”危机已经出现,可谓振聋发聩!
“串门”是人们生活的形态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象。平时,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正是通过“串门”这种形式来沟通彼此的情感、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尤其是平民的“串门”与官宦、商贾的“串门”不同,是更真实更朴素的交融,以土为生的广大平民,如同草芥,根根相系,生死相依。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正是靠这“串门”而形成的。《串门》并没过多的意象代指,它以简要的话说方式直指现实的要害:“……一同消失的还有爱和真诚!”亲友之间:“即使天涯,也不是距离。就是咫尺,也远若天涯”。在经济繁荣的今天的中国:“除了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就只剩下一双双陌生的眼睛!”这里暗示着人文背景的严酷与灵魂失陷的险境;从艺术而言,这里凸显出“非诗即诗”的诗意力度,不能不让人陷入深重的沉思!
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倒退的混沌时代,作为诗人有义务点亮心中的那一盏灯,不管能否照亮什么,因此,笔者十分看重作者这份责任心;这是笔者要为此篇精华作品写几句话的重要原因。另外,现今散文诗界绝大多数还仍在把玩灵魂的小部落和小资情感,离大文化主题尚遥远,诗歌的现实语境若即若离,有的是“隔靴搔痒”,江先生的这两篇作品虽还不算“重武器”,但也是尖锐的匕首,如果有一千把一万把匕首出现,那力量也是巨大的。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2016。1。17
(附江玉中的精华作品《过年》(外一章))
过年(外一章)
文/江玉中
记得小时候,过年,那叫一个喜庆:红彤彤的春联,写满吉祥。
家家张灯。户户结彩。
简陋的茅屋,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有人说:“那就是爱、亲情,抑或和谐与荣光”……
最原始的幸福,是道德的崇高;
是几千年文化的传承;
是对传统的恪守,有着宗教一般的信仰。
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渐行渐远。脚下,处处都是金子的光芒!
虽然,居华屋,登庙堂:
又有几人,不是高处不胜寒?!
串门
串门,是一种文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同时,它也是一条温馨的纽带,维系着人世间的亲情和友情。
如今,这种文化,正在被一点一点的消失,一同消失的
还有爱和真诚!
亲友之间,平时若能经常的走动,即使天涯,也不是距离。
反之,就是咫尺,也远若天涯……
记得小时候,乡下的孩子(城里也一样),最喜欢串门。
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不光是为了有好吃的、新衣裳。
最重要的是,在彼此的心中,不经意间,就能种下亲情和友谊的种子。
如今,在这个忙碌的人间,特别是时下的中国:
周遭,除了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就只剩下
一双双陌生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