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地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诗的诗性组织——评戴永成先生精华散文诗《草帽:年轮》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1-20 10:17 | 只看该作者
语境是依附于文学载体之上的语言环境,也是语言的文化根脉,它具有看不见的内部结构,即内部组织。以散文诗来说,就称为“散文诗语境的诗性组织”。详细地说来,散文诗的内部结构是由语境的诗性组织连缀起来的,它的语言的每一个“单位”,哪怕是最细小的“单位”,都必须要有切合、粘连诗意的特质与能力,在外部结构的串联下,内部的诗性经纬,按严密的逻辑,有序地形成组织,最后达成外部完美、内部丰厚的艺术整体。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诗性”,散文诗语境的内部组织都必须要由“诗性物象”所组成。《草帽:年轮》中“草帽和爷爷“这两个外部主体形象的语境就是土地,凡是与土地有关的事物就与“草帽”、“爷爷”联系起来了,诸如“麦子、汗水、风雨、太阳、月亮、白昼、黑夜、乡情、亲情“等,这些个体的形象组成了“语境的组织”,透出鲜活、深远的文化信息。




学无止境,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1-20 10:1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躯体,血肉、筋络与骨架是紧密相连的,不能有丝毫的缺损,这里的“血肉、筋络”,就是内部的思想组织。我们常指一篇文章“没有血肉”,说的就是“思想单薄”,也称为“没有灵魂的篇章”、或“灵魂不丰满”。“思想组织”是内部组织的关键,如同衡量一个人,看的不是外表,而是品质。戴先生阅历深、经历多,这是他的优势,而要从艺术上把认知与形象融合那就需要功夫了。读者可参照本文:第一节说“一顶草帽,以一棵树的年轮方式,在大地上站立起来——就是爷爷的一颗心。”第二节说“草帽之上,是爷爷灵魂里麦子的光芒,麦芒刺痛天空。草帽之下,是爷爷骨子里汗水的盐巴,佐证那首唐诗。草帽头,顶着天。草帽檐,遮着地。顶天立地行走的草帽,就是爷爷行走村庄的江湖。”第三节说“爷爷用麦子喂养儿孙,用草帽为儿孙遮挡风雨。草帽旧了,爷爷老了,不老的是时间。岁月过于苍凉,草帽陪着爷爷走过一个人的荒原。”第四节说“草帽,是麦子的本色,也是爷爷生命的色彩。”以上这些生动的比喻性的叙述,将一个以土地为生的老人立体诗意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叫人无不动容感慨。中华民族是以土地为天的民族,为土地献身的人就是这个古老民族的脊梁。这正是此篇文本的高度。




散文诗需要这样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1-20 1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易沉香 于 2016-1-20 13:34 编辑

学习老师好评!
说几句实话,大致浏览了版面里的一些帖子,可读性小,能真正写出新意的好作品不多。熟人间互相吹捧的多,这不是什么好现象,会害了作者也是错误引导,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1-20 13:36 | 只看该作者
语境是依附于文学载体之上的语言环境,也是语言的文化根脉,它具有看不见的内部结构,即内部组织。以散文诗来说,就称为“散文诗语境的诗性组织”。详细地说来,散文诗的内部结构是由语境的诗性组织连缀起来的,它的语言的每一个“单位”,哪怕是最细小的“单位”,都必须要有切合、粘连诗意的特质与能力,在外部结构的串联下,内部的诗性经纬,按严密的逻辑,有序地形成组织,最后达成外部完美、内部丰厚的艺术整体

学习地父老师关于散文诗语境的论述!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1-20 20:32 | 只看该作者
再读佳作,问候老师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08:56 | 只看该作者

当然能选更好,不过,我在这里写点评论文字的主要目的还是为活跃贵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08:57 | 只看该作者
洪芜 发表于 2016-1-19 19:33
学习,问好两位老师!

谢谢洪编辑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08:58 | 只看该作者
鲤鱼风 发表于 2016-1-19 19:54
学习地父的精彩评论

谢谢!为的是互评提高,希望也能有朋友评评我的拙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08:5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游戏 发表于 2016-1-19 20:45
问好刘老师。祝福您写作快乐。

谢谢孩子跑这么远来看我 !那里下雪了吗?我们这里昨夜下雪了。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09:04 | 只看该作者
戴永成 发表于 2016-1-19 21:22
谢谢地父文友精致的点评,对我今后的创作给以理性的指导。收藏。拜读。问好!

还请老兄见谅,未能把您的大作评到位,仅此皮毛而已。我之所以坚持在这里写点这方面的文字,为的是活跃气氛,掀起互评互学的热潮,没想到没有人响应,也有点无趣了。我不是专业评论人员,学识也浅薄,有时觉得自已有些冒昧,反正心情挺复杂。同时,也希望能有朋友来批评批评我的拙作,这是真心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6 04: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