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扬州”启动 清代虹桥书院昨“复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2: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扬州”启动 清代虹桥书院昨“复活”


虹桥书院落成,嘉宾合影留念。刘江瑞摄 原标题:清代虹桥书院昨天“复活” 始建于康熙年间,毁于嘉庆年间

    据扬州晚报2016年03月06日讯(记者 陶敏)昨天,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扬州、虹桥书院系列诗学活动启动暨2015年度扬子江青年诗人奖颁奖仪式在我市举行,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扬子江》诗刊、扬州市作家协会、虹桥书院承办。“复活”的虹桥书院旨在弘扬国学传统,倡导诗教文化,推动中国诗歌及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副市长董玉海出席相关活动。

    扬州历史上就有建书院的传统,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荟萃于书院的名士颇多,如:姚鼐、洪桐、孔尚任、汪中、段玉裁、王念孙等,都曾驻院任教或实习。康熙二十二年,两江总督于成龙在扬州北门外建的虹桥书院,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可惜毁废于嘉庆年间。

    虹桥书院虽毁,但是,文化脉流依然存在,昨天上午,坐落于扬州广陵区彩衣街的“虹桥书院”揭幕,传统中式庭院,院内设有扬州诗屋与虹桥诗学馆,藏有诗书万册。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虹桥书院院长叶橹介绍,经过他们多方考察,几个月前,虹桥书院的创办者、企业家和诗人布兰臣,花了1000多万元,买下了彩衣街的这处古色古味的庭园,恢复扬州历史上的“虹桥书院”。

    叶橹认为,扬州是一个有着优秀的诗歌文化传统的城市,虹桥书院作为一种文化实体的标志,“我们是本着继承和发扬中国的诗歌文化传统,回眸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精神。我们成立虹桥书院,不仅要继承这个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想让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得到认可,并发扬光大它的文化精神。”

    “现在成立虹桥书院,旨在弘扬国学传统,倡导诗教文化,推动中国诗歌及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叶橹表示,“我们今后将本着为文化建设尽绵薄力量的宗旨,团结本地诗人,共同探讨和提高诗艺,继而进一步提高扬州诗人的创作水平。同时,我们也将放眼全国,尽力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诗人的联系,有机会将邀请他们来指导和帮助我们开阔眼界,助推扬州诗歌创作水平。”

    高端访谈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让诗评家、诗人来扬州“接地气”

    昨天中午,来扬参加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扬州、虹桥书院系列诗学活动启动暨2015年度扬子江青年诗人奖颁奖仪式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新诗的主流是见证历史进程,历代,都有很多诗人在扬州写下了经典的诗篇,让诗评家、诗人来扬州“接地气”。

    吉狄马加认为,中国新诗百年论坛走进扬州,是偶然中的必然。他指出,在江苏,包括扬州,有着诗歌文化传统,历代,都有很多诗人在扬州写下了经典的诗篇,而且这些诗已经成为了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经典。

    已经来过扬州几次的吉狄马加感言,每一次来,都有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重要收获。

    烟花三月下扬州,已经成了吸引八方游客来扬的“广告词”,吉狄马加认为,扬州是一座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城市,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重要的、有文化的地方,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在扬州举办,目的就是为了使全国各地的诗评家、诗人到扬州来“接地气”。

    吉狄马加称,在扬州举办中国新诗百年论坛以及虹桥书院系列诗学活动启动,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使中国新诗健康发展,通过活动,还让更广泛的社会面关注诗歌,关注诗歌在精神生活中的作品。

    中国新诗见证了历史进程

    中国新诗百年论坛,是对中国新诗的创作、理论和诗歌史作了回顾与梳理,吉狄马加表示“非常有意义”。

    回顾中国新诗走过的百年历史,吉狄马加认为,中国新诗与过去的古典诗歌相比,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中国新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浪潮接着一个浪潮,可以说,有低谷的时候,也有非常繁荣的时候,综观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中国新诗的主流反映了时代,有思想性,也有艺术性,见证了历史进程,成了记录时代、记录人民生活的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留下的重要作品,也形成了新的经典。

    很理性地看待中国新诗百年的得与失,当然,吉狄马加强调,中国新诗也重在继承,不仅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向外国优秀的诗歌学习,涌现出了优秀的诗人,创作了优秀的作品。

    让诗歌为社会增加正能量

    在吉狄马加看来,目前,中国新诗处于非常好的状态,形式多样,成功的诗歌文本也不少,反应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让他欣喜的是,信息化时代,随着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方式的普及,很多人都使用手机写抒情诗,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说明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诗歌,让人看到了诗歌的回归。而且,他还看见,现在在书店里,诗歌专柜设置在赫然醒目的位置,此外,朗诵也蔚然成风,说明人到一定时候,是需要精神上的需求,而诗歌赋予人类精神上的重要的艺术形式,几千年来,诗歌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吉狄马加强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诗歌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他也发现,现在很多诗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写作是碎片化的,因此,他也期待更多的诗人关注历史进程,关注人类的所思所想,关注世界,“期待更多这样的作品,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推动,促进中国诗歌的发展与繁荣,使诗歌为社会增加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8 11:0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