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郑立 于 2016-3-19 09:25 编辑
钓鱼城
——钓鱼城札记之二
以山筑城,山不见其高。
以心筑城,心不见其深。
余玠、冉琎、冉璞、王坚、张钰、马千、王立、熊耳夫人……交织在刀光剑影的人,三十六年,两百余战,一山的是是非非,一城的真真假假,都成了独钓中原的佐证。
钓鱼山是一座钓鱼的城。“不负苍天,何论官位只七品;常思黎庶,生怕民心失半分”,在钓鱼城石照县衙门柱的楹联上,依然威风凛凛。垂钓着呼啸的历史,垂钓着旷世的人心。
上帝之鞭下的狼奔虎跃,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磨骨为哨的蒙哥大汗,在积弱如渊的南宋的胸膛,可以见血封喉。在三面据江的钓鱼城,只能铁蹄止步,热血喷张。
五千米的城墙,蜿蜒起伏的城墙,“云梯不可接,炮矢不可近”的城墙,人心之上的城墙,在水军码头,还掩藏着七百年前残山剩水的石礌。
八道城门:护国门、始关门、小东门、新东门、菁华门、出奇门、奇胜门、镇西门。骨头浇筑的门,铁血铸就的门,坚炮不可摧,利刃不可侵。在上天梯的岩顶石坝上,九口锅、石碾盘,还怀揣着七百年前撼天动地的亢奋。
“天不助我也!”一句蒙哥大汗的悲切,一声上帝折鞭的无奈,在钓鱼城,已是擦身而过的回响。
“民族之光!”一句无名无姓的题刻,一腔彪炳神州的浩气,在钓鱼城,已是笑傲天地、名震寰宇的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