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碧水蓝天 于 2016-3-26 14:16 编辑
村庄的亮色(散文诗)
村庄的暮晚,总是与一缕缕炊烟相伴。
悠闲地说笑,招徕每一个临窗的夕照。
随之而来的,是晚归犁铧的触碰声,鸟宿幽林的鸣叫声,以及农人荷锄归来的咳嗽声。
似乎,一首黄昏的恋曲,彻头彻尾地起飘在暮色的苍茫里。
前方,落下的三两滴鸟鸣,会随暮晚的风声,隐进夕晖。
村子边缘或山腰的光亮,逼近眼眸。村庄一下子跌进夜的怀抱。
就这样走吧,步子不需要加快。因为,不紧不慢的步子恰与一种心境吻合得天衣无缝。
掀开夜的面纱,顺着篱墙溜溜地走,靠近洒满院落的琴声。
琴声穿越时空,渺渺而又清晰,心情变得澄澈。每当此时,总会抱紧夜色,曲声尾随而至。
你发现的一幕,比我想象的还要惊讶万分:这位制造琴声的人,竟是一个苦恋音乐的老人。
他想把一个人的世界融进琴声,每当夕晖临窗,他拿起一把琴,拉出黄昏独醉的情调。
没入山峦的晚照,把老人的情怀带往下一个黎明。
黄昏成了老人释放闲情雅致抑或孤独的最佳闲档。
一个与音乐结缘的老人,把音乐播撒在黄昏的岸畔,那一份逍遥,懂得最深的是老人自己。
你也许会诧异,一个年近八旬的老者,握着一把琴独自垂钓自己的逸致,醉倒的乃是一份难得的坚持。
我走出院落,双足轻触地面,深怕擦出一丝脚步声。
此刻,我把“惊扰”提在心尖上,连呼吸也是绕着篱墙溜溜地走。
老人融进琴声的神态,我不敢近前触碰。黄昏时分的心情仿佛是专属他的——一个痴迷的抚琴者。
出来后,与一位女子邂逅,是不是老者的亲人,我没有细问。
只听她说,老人几乎每天这样打发他的光阴。
灯光渐次亮起,月光也抬起了双眉。曼妙的月色攫取了老人的心跳。
老人把时光打发得如此优雅与充实,时光对老者而言,剩下的便是一份快乐。
步子放慢,只因琴声;天色已晚,只有琴声;月华依旧,只是琴声……
我躺在琴声的氛围里,围起一圈明丽的惊讶,我在自己的人生追求里漫思。
信步河堤,淙淙的流水浸润着一曲又一曲美妙的琴音,流水的声韵与老者的琴音匹配这般美妙,挽住了村庄的秀美。
一抹亮色飘飞在村庄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