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曦:马致远.庞德和杨炼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0: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0: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0: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4-24 00:24 | 只看该作者



我在瞎说。

诗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0: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0: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00: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4-24 11:43 | 只看该作者
在唐诗宋词元曲里有大量不用第“几”人称的叙事抒情的诗词,我们在阅读时,又无时不感觉到我、你、他的存在。而这首小令干脆把叙事抒情都省略了。直接把物象,摆在读者面前,任由第二次创作,意象纷至沓来。这首小令又因她的语言高度概括和精炼,不可能直接找到断肠人像什么的句子,但她暗示、暗喻断肠者像是古藤、老树、瘦马等。因而说枯藤、老树、昏鸦等,就是名词堆砌,有失偏颇。这些词,在这首小令中就是意象。

个见  
支持楼主

诗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4-24 12:11 | 只看该作者
嗯,《天净沙.秋思》无疑是经典小令,而且是颠覆汉语法规范的成功范本,也属于“陌生化写作”范畴。“陌生化写作”最初即是指语言上的革新甚至颠覆。探索的途径应该多种多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6: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8 14: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