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
【散文诗】
刘继智
寻找风景
行走在深山之中,除了悠闲,便是寻找风景。
风景处处有,却无法满足我的好奇心,想象的风景应该是独特奇异的。
密林深处,无人涉足,无路可寻,只有探险,披荆斩棘,苦苦追求,美丽的风景也许会突然出观在你眼前,让你耳目一新。
寻找的过程,意味着要经受苦难、历尽艰辛,而获得总是有些出人意料,让人顿生敬畏之情。
静下心来,沉静下去,一步一步向前行进,愈是艰难曲折的地方,愈是重峦叠峰、九曲
迥肠,那里的风景总是秀美迷人、耐人寻味。
走在山路上
山路,在密林之中蜿蜒而伸。
山路伸向何方,我无从知晓,也许通向山巅,也许连着山那边的村庄,也许伸向遥远的城市。
石级砌成的山路如今已少有人涉足,不是人们忽视了山的存在,而是因为狭窄的山路很难走,走山路的现实意义不大,城里人不愿意走,大多数乡下人也没有那份闲心去走,山路被杂草和荆棘覆盖着,渐渐地,这路便渐渐的失去了原来的价值和作用。
可是,山路在山中还是依稀可见。有山必有路,有路还是有人去走,那些游山玩水、探险观光的,怀着对山的敬仰之情的,通过自已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而慢慢的爬上山的顶峰 。
遥望远山
出门便见那远山,它高耸入云天,半遮半掩在云雾之中,那远山如出浴的少女,秀丽宜人,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力。
许多日子,我心中便有了一个愿望,一定要登上此山的峰巅,把它踩在脚下,我要站在云中.尽览山的风貌,甚至想在山巅、想在云中高喊、高唱。
于是,远山便成了我心中神秘的梦境。
终于有一天,我沿着羊肠小路,吃力地向上攀登,弄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好不容易 登上山的峰顶时,却由于山上的雾太大太浓,我什么也看不见,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是荡然无存。
眼前,只有几块石头和几株枯黄的小草在和我对话,山顶之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依然是石头堆叠,神秘昭然若揭,我心灵尽是失望和沮丧情绪。
这不是我想象之中的山呵,这不是我想象中的风景!想象总是完美无缺的,而现实总有太多的缺憾,一个人付出毕生的努力,一旦达到目标,当发现现实与自已的愿望脱节时,心里不可避免要产生失落感,这也许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生!
心中应有一座山
心中有一座山,便有了登山的意念 。
那一座山也许很高,高耸入云端,山上的风景奇秀,山下绿树葱茏,而且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需要自已亲自去开拓出一条崭新的路。
那一座山也许并不高,却异常奇险,山上悬崖峭壁,山下溪水潺潺,也许前人曾经涉足过,自已却依然在苦苦地追寻登山的捷径,并付诸行动、奋力攀援。
不管怎么说,心中应有一座山。
有山的存在,才有追求的欲望,才有攀登的信念;有山的存在,才想到去终极目的、战胜困难;有山的存在,才有拚搏的动力,才有登临绝顶的夙愿。
上坡路,下坡路
如果有很长一段上坡路,必有一段不短的下坡路。
上坡路难走,却一步步在升高,愈高眼界愈阔。心境愈远、豪气愈壮,大有气吞云雾、驾遏行云、呵呼千军万马、可挡惊涛骇浪之势。
下坡路好走,却走得让人腰酸背疼、身疲力乏,极不愿意走,以至心境颓然,痛苦不堪,手脚麻木,虚汗淋淋,如丧家之犬,豪气丧尽。
走上坡路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了还有一段下坡要走,走上坡路趾高气扬时,却不知还有走下坡路的孤独和凄凉。
如果你心中有这种准备、这种防患,往往在自已走上坡路时,一定不至于太狂妄、太目中无人,一定走得小心谨慎、走得稳稳当当、体力和精力也有所保存,等到自已真正走下一坡路时,那心境也就不一样了,就泰然多了!
岩松
岩石上生出一株松树,枝叶茂盛,若大的华冠盖住了半边岩石,让人驻足凝视。
谁不欣赏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呵!有人惊叹,有人狂呼,有人指指点点,有人评头论足,无不叹为观止。
可是,又有谁想到这株松树忍耐着孤独和痛苦呢!又有想到它生长的艰难和不易呢!在那贫瘠的土壤中,在那光滑的岩石的缝隙中,它坚持了多少年,它守望了多少年,有谁能读懂这煎熬中的苦辣酸甜的味道。
没有人能真正给它以爱抚、呵护,有的只是空乏的赞叹而已,有的只是遥远的瞩望而已。
松树,真的很渴望人们付出一片真情,去抚摸,给予甘露,赐予阳光般的温暖。
岩松是寂寞的。泪水只能滴在冰泠的岩石上,永远不被人察觉,没有人真正去接近它,没有人耐心去听松树默默倾述衷肠,没有人轻轻地抹去松树枝叶间流溢的泪水。
荆棘丛中
一大片的荆棘丛,互相缠绕着,缠绕着,互不认输,互不低头,争奇斗艳,矫首昂姿,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手段显示自已,它们的根连在一起,茎绕在一起,叶挨着叶,蔓贴着蔓,覆盖着土地,密不透风。
我看见那荆棘密布的地方,往往没有一株长得高大挺拔的树木,即使有一些小树苗,大都在它们萌芽滋生之时,被这些荆棘缠住、盖住、遮蔽,有的虽然顽强地长出象样的苗来,最后因为缺少养份,缺少水份而变得萎靡不振、叶色枯黄。
蔓生荆棘的地方,树是很难长成有用之材的,不但成不了材,而且长期混杂在荆棘之中,树的形象也变得委琐,最后也形如荆棘,让人分不清好坏、优劣、真伪。
处在荆棘丛中,你好象没有别的选择 ,要么一辈子默默无闻,要么借助他人的力量,嬴得别人的同情,把你安置到适应自已成材的地方。
关于树和藤的故事
一棵挺拔向上的树,被藤缠浇着,它还是顽强地生长。尽管它很不情愿藤死缠着自已,但自已又没有有效的方法摆脱藤的纠缠,只得自认倒霉,任其发展,等刭有朝一日,藤寿终正寝之时,树便发现自已已伤痕累累,曲扭得不成模样。
藤想高攀,只有依附树,依附那些参天的大树。树长得越高,藤攀附的欲望越强烈,树荣藤也荣,树倒它也倒。有时遇到大风大雨,狂风把藤从树上拨离开来,大雨把藤从树上洗刷下来,它又会不择时机地重新攀附、重新缠绕,这是藤的生存法则,这是藤的生长技能,只有依附高大的树,它才能显示自已的价值。有时,这种攀附所体现的作用也很有市场,也会造成一定的震慑力。
藤缠树是很讲究技法的,一圈又一圈,一匝又一匝,尽量把树缠紧缠牢,它依附着树于,却不把树干勒死,因为它自已明白;一旦树死了倒了,藤便无法显示自身的价值。
树和藤的关系一且发展到亲密无间时,你还真难以辩别哪是树、哪是藤,有时会把藤当作树,把树当作藤,主次颠倒,真假难分,藤借助树发威,树靠藤供养份,挡风遮雨,装伪成真,这种默契一旦形成气候,往往是藤的生命力大于树,最后树倒了、没了,成了藤的世界,那才叫可悲。
真正到了那个时候,真理也会被谬误覆盖,谎言会四溢开来。
山路
山谷深处,竹子丛生,青翠一片,浩荡如海,波澜壮阔。竹杆参天屹立,如矛似箭,指向蓝天白云,竹子一个个毫不示弱,竞相滋长。竹叶婆娑,随风舞动,摇摆着美丽的腰肢,尽显自已的风姿。
隐形的小路自竹林中穿过,很不明显,因为极少人踩踏,加之腐叶过多,路实际上已被覆盖住。再看那密密的竹林,一根根、一丛丛、一排排耸立,风吹竹动,沙沙作响。人处在其中,看不见外面的景致,视野便不开阔。虽然幽静,但有些憋闷、茫然,不知所措。
风景秀美的地方,路的概念很模糊。
大雾沉沉,封闭着自已的判断,方向便会出差错。
在密密的竹林深处,没有参照物,分不清东南西北,辨不明前后左右。一个人独行,只能探索着走路,靠的是经验和感觉。
也许在人生中,感觉很重要,这一点,却往住被人忽视。
脚下的路
我总是觉得:脚下的路,不知有多少次重复,每一次重,,留在心中的感觉总不一样。
不管是大路小路;宽路窄路;平路陡路;直路弯路;上坡路下坡路;坦荡的路,坎坷的路;开阔的路,荆棘的路。走过,无数次地走过,你对路的体验和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对路的理解和感觉会进一步明晰。走路靠的是感觉,凭着一颗持恒的心一,依着坚毅的意志,去不断体味、认知、渗透。尽管有太多的重复,或者是走回头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走好脚下的路,就不要畏惧跌跤。人不可能一辈子把路走得十分稳妥,有时还会跌得头破血流,但仍要勇敢地爬起来,忍着痛苦走下去。
谁能保证自已一辈子不走弯路,不走错路,不走岔路呢!也许是环境的原因,也许是人为的原因,也许是选择的原困,走错了路走弯了路不要紧,就怕你知迷不悟。
走路,就是人生的体验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
【432824湖北省大悟县黄站镇中学刘继智 电话:13733414896 邮箱:257975381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