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云生 于 2012-8-25 19:23 编辑 ' }! c1 N/ |7 F$ @! l( n
* {7 ?! F/ C4 |: u; L( v3 B 但愿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女神 . }& U, `7 S7 [
$ n5 {. s) V; q7 a- n
——读否定长诗《遥望女神》
$ Z2 [& w, L' s" n4 G9 |9 N- V T: z/ U
% {6 f0 L* x3 U+ G 坠雪无声
5 n. g5 x- j5 M6 ]
G( h9 p4 ~+ R! i7 ^$ V7 l1 \/ G 否定的长诗《遥望女神》四万余字,从2005年开始起草到2012年修正完成耗时八年。全诗分为五部,共99首。这是他的大手笔,更是他灵魂的一次激情唱响。 , m7 i2 L# ^2 t0 h) `. Q
5 I! B, `9 P2 s 《遥望女神》是以诗人的情感为线,女神既是他心中渴望的爱侣,也是他灵魂呼唤的神明。同他以往的创作风格一样,诗中并没有完全细致地勾勒出女神的形象,而是通过大量的意象、逐渐上升的情愫、以及对自我与世界的不断反思交织前行,杂糅并进。读来低沉安静,打动人心。读第一遍时,我就有种流泪的冲动。
- _$ M) x3 y3 A) d) n
+ F9 N$ k( A4 H& i" L3 K& q0 p2 }+ ~ 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众神隐匿的时代”。物欲的高度膨胀也让爱情成为奢侈品,我们追逐虚名求取高利,为活在当下而竭尽全力释放自己的欲望。还有多少人内心依然保留着对神的敬畏?还有多少人依然勇敢地向往并追求真正的爱情?也许,这也是否定在创作时考虑到的。诗,是一种原生的思想,是隐匿的矛盾产物。摒弃质疑,勇敢追寻——这是诗人给予我们的答案,也是他对自我的索求。通读全诗,你将发现他在诗里呼唤、赞美、追求与热爱着梦中的女神,是因为在自己的心里为女神留下了不可取代的位置。他的抒情穿插迂回,更是表明了诗人不仅跟女神心意相通,跟自己的心灵世界也是默契统一。层层渐进中,给人无限回味。 ; T& `0 {0 i" ?( T; R; D% K" o
7 O h9 J; t' X* ^& r
否定的诗歌创作无疑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风格,内敛,成熟。而这部《遥望女神》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热情奔放的诗者形象。当然,个性首先是热情的象征,没有对生命充满热烈的希望,是决不会有鲜明的个性体现的。而否定的个性,绝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热情,而是藉此观望自身、观望自然、观望世界,切入对本能与自我意识的思考。这样的热,既成熟又睿智,厚重而质感。 ; X/ _# N+ U/ y# F3 U9 L
* i: _9 P; {2 G2 q$ U5 Z 从《与尔书》读到诗人感情观的一部分,真挚长情。而这一部长诗则是他感情内在的全景体现。在声声的呼唤里,是他心底里藏得最深的梦,渴望人世温情的梦。在一次次“为谁”的拷问中,是诗人跃动的稚子之心。他自顾自地诉说,顽强地探寻,缔造着自己的美梦,也为我们缔造出人间的脉脉温情。全诗意象纷呈,告诉我们所有表面的浮华和外在的光鲜都会灰飞烟灭,我们只有在精神世界有所依附时,生命才有价值,才能光辉灿烂。所以,不要被他看似长篇累牍地记录迷惑,这些文字不是摆设,不是虚荣,实际上是他对世界的悲悯与承受。是因此,他的心,才渴望与女神同在。
% e! T% I% d, B2 C3 O7 P# J$ o; Z) T& o; a' U7 J/ w
否定的诗,从来不会单纯的抒情或者单纯的说理。情理交融是他的追求,也是他一直坚持的方向。也许,每个诗人都在心底为自己保留了一份天真,一份执着的理想。对这个极度喧闹、无限纷繁的世界,我们总是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冷静的分析,并从中找出自己的路。我被他的这组长诗震撼到,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挚热且深厚的情,也不单单因内里隐含的禅机。他忠于自己强烈的个人感受,是其一;才华横溢,对文字驾驭自如,为其二;广博的涉猎,超然的自信,为其三;随其文,可见其心,此其四。
9 e! l7 f) }9 i6 n U7 h- v2 L0 g “最不压抑的、最熟悉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这是我一直信奉的话。诗人在分行的文字里激情的表白与坚守也是对他某种生命状态的诠释。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没有爱,没有世界。否定在长达1500行的文字里,无数次的呼喊自己的女神,却从未收获任何的一点回声。这也给我们揭示了他爱情观的一角——爱,不是完全的拥有。一世的夫妻,也许最要紧的也不是天天年年的相守,等待彼此呼应,而是作为相爱的两个人心无挂碍地往前走。真正相爱的人,即使是死亡,也不能把他们两个分开。
/ Z9 i7 I* o9 R$ E# {# O. X# P4 h! C5 S6 @
或者,这才是纯粹而干净的爱情。 3 j# d; |( z, s
+ W; N+ |/ ?. R/ W8 [
为否定的诗写评,这已经是第四篇。每一篇我都在尝试新的方式和新的角度。这是我自我摸索的一个过程。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诗歌,也没有完美的诗人,更没有完美的诗评。我能展现的,只是作为我这个读者对这一部长诗的读后所想、所悟、所得。写诗,是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读诗是一个自我补充的过程;而评诗则是把我自己的一些得失展现于人前。我写评,并不成熟,文字难免有失偏颇。请见谅! % |6 C8 N+ H# l& Y# Q
2012.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