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读了不少的诗歌,有网上的,有书刊上的,也有朋友发来的,感觉有的是浅吟低唱,情感表面化的渲泄;有的则相反,意象扑索迷离,深不可测;也有不少好诗,既有写作难度和深度,又有新鲜或新奇的诗感,读来令人拍案叫绝。李传和先生把他即将出版的新诗集样稿传给我,我一口气读完他的诗集,为其原生态诗歌的泥土气息所散发出来的朴实和纯真所感叹。这在诗歌生态乱象丛生,殖民化诗潮泛滥,视本土诗歌为一钱不值的当今诗坛,有的人会当作老土,嗤之以鼻,笔者认为这是有眼不识珍珠的诗性色盲之见。自古以来,文学的兴旺与宽松的环境息息相关,春秋的百家争鸣,孕育出了诸子百家散文,唐汉盛世清明的政治和文艺百花齐放的环境,催生了唐诗汉赋生态的空前繁荣,而当今诗坛的殖民化潮流排挤本土诗歌的生存竞争,则是一种怪现象。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也是一个具有千年诗歌文化传统的古国。诗歌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在世界诗歌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滋润了世世代代的中国诗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诗人,屈原、李白、郭沫若都是享誉世界的诗人,现代的意向派、象征主义、蒙胧诗都可以从中国传统诗歌中找到源头。当然这些诗歌流派不是对它的简单复制,也带着其本民族的深深烙印,并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和非华诗风格。作为中国诗人吸取这些流派的手法和技巧也无可非议。然而,如果由此而去东施效颦,并进而掉入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潭,否定中国的优秀诗歌传统文化,就大错而特错了!如果个别诗人出于个人的爱好,对诗歌作品风格有所指向和取舍,也是无可非议的。我们主张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吸取外国诗歌的手法,但是,如果编辑甚至报刊去迎合那种殖民化诗歌思潮并排挤本土风格的诗歌作品和诗人,那就极不妥当了。诗歌生态的多样化,是诗歌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原生态诗歌则显得更为珍贵。中国诗歌的原生态品种,和原生态的中国诗词、书法、国画、甚至农民画一样值得保护、珍惜和传承。李传和的诗歌正是具有珍贵的原生态品质。这的确与他出生农村,并长期从事新农村新闻和文化事业有关。
李传和,原名李学富,曾用名魏建、史伟、纪哲等,男,1975年生。他现任中国新农村杂志社文学纵横副刊主编,中国新农村杂志社经济部主任兼潍坊采编中心主任,《环境与生活、美丽乡村》副主编,中国新农村杂志社文学纵横文化联谊会主席,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和平友好书画院副秘书长,潍坊市领导干部艺术组委会副秘书长等职,多次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海湖》、《北方诗刊》、《联合日报》、《当代校园文艺》、《中国新农村》、《齐鲁诗坛》、《稻香湖》《潍坊学院报》、《潍坊浞水文化》等发表。作品入选《2014年山东齐鲁文学年展》(诗歌卷)和《中国诗歌大观*365人诗选》, 出版有个人诗集《五月的回声》。诗集在作家报组织的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荣获二等奖并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图书馆收藏。
本人认为,李传和诗歌的原生态品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诗歌题材上的取舍上彰显出其原生态品质。这本诗集一共分为《故土乡情》、《触景生情》、《咏物寄意》、《如歌岁月》、《工作感悟》、《生活随感》等六个章节。其中前四个章节的诗歌都取材于家乡的山山水水、祖国的大好河山或其中的人物、景致、景物,及原汁原味的生活,例如“李家木庄”、“村边的一块麦田”、“一条流过村庄的河”、“乡路”、“雨落在故乡”,“记忆中的鸟”、“豆芽从地里探出头来”、“细碎的阳光”、“深秋,最后一枚青涩的果子”、“想你的夜”、“童年”、“父亲真的走了”、“听母亲诉说过去的故事”、“当我老了”、“今夜”、“村妇”;“大明湖”、“乐山大佛”、“沂山瀑布”、“沂山蝴蝶谷”、“太湖石”、“迎客松”、“藤”、“奶牛”、“蜜蜂”、“风筝”、“鸡的哲学”、“萤火虫”……“一只山羊”、“土豆兄弟”、“含羞草”、“莲子的心事”、“海螺”等等。这些诗歌题目一眼看上去就是不是文化诗人所精心加工和截取的,而是土生土长或原生态的,如果由书全卷味的诗人,加工一下,或重新取过一个洋气点的名字,便会失去其原汁原味道了。
第二、在诗歌意象上彰显出其原生态品。如开篇诗“李家木庄” / 她记录着我童年的脚印/也把自己种在了我心里/李家木庄/很久以前她叫木茁村/就像我出生后/先有小名/后来又有了大名//现在她,是生长在/我心中的一棵树/它的根扎得很深,很深/一年一年地/在我的身体里/枝繁叶茂//”这首诗里的意向“脚印、小名、大名、一棵树、枝繁叶茂”等都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又如“村妇”/八十岁的你,像一棵冬天的老树/站在那里/灰头土脸/枝疏叶稀//闪光灯如星星忽明忽灭/许多熟悉和陌生的面孔表情不一/你用苍老的喉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由远而近/如陈旧的风箱忽高忽低/在你阡陌纵横的脸上/有许多的痴迷/你使劲地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年轻的时候,你青春的花/开在解放区蓝蓝的天空下/如冬天灿烂的阳光/让许多人感受温暖//花儿谢了还会再开吗/你的脸上挤出呆板的笑/歌声在破旧的小院里回旋/让面对你的人/有一种痛来自心里/而你浑浊的眼睛里/正有泪水慢慢流出/一直流过我的心坎儿/让我在燃烧中/迷—失—了—自—己//这首诗里的村妇的形象是原生态的,其中的意象,“脚印、老树、灰头土脸、苍老的喉咙、陈旧的风箱、使劲地唱、呆板的笑、破旧的小院”等都是原生态的白描。
第三、从诗歌语言上彰显出其原生态品质。如《沂山蝴蝶谷》/满眼都是蝴蝶/红的,绿的,黄的,白的/黑的,蓝的,玫瑰色的、、、、、/它们一只只在南风里起舞/一只只用翅膀扇动花朵的热情/蝴蝶谷的蝴蝶呵/这沂山五月的精灵/它们落在我的心头/让我一伸手/就捕捉到春天//又如“鸡的哲学”/撒一把玉米粒/它们都争着觅食/叫得最响的那一只/不一定下蛋最多//“土豆兄弟”我叫它土豆兄弟/它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同意/它只是静静地望着我/就像小时候/饥饿中的我/静静地望着/被煮在锅中的它一样/其实它答不答应都一样因为它存在于我的身体中/已经多年//“徐悲鸿”/他已故去多年/他的马/仍然活着/它们一匹匹/在宣纸上驰骋/在艺术的王国里/嘶鸣//这些诗的语言,表现出一种语体诗的风格,细细品味,一种原生态的气息扑面而来。
第四、从诗歌情感的表达上彰显出其原生态品质。如:“村边的一块麦田”/当年它是全家人的希望/秋天,爷爷把希望种下/来年五月,又把一车一车希望/推回饥饿的粮仓/爷爷去世后,葬在了距麦田不远的地方/后来父亲葬在了爷爷身旁/他与爷爷一样/麦田在他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现在有时候/我会去麦田看看/我会看到麦穗流泪/泪花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喜极而泣一样// 。这首诗通过一块祖父和父亲两代人耕作过的麦田,表达出来亲情,非常朴实感人。又如“父亲真的走了”/黄昏的田野上/父亲背着一捆柴禾/一步一步向我走来/我想上前扶他一把/却扶到了另一个人/父亲真的走了/我只能在清明节/与他说说心里话/我说了很多/他只是静静地听/就像小时候/父亲给我讲故事
他绘声绘色地讲/我静静地听一样//。这里通过一个细节,使诗人对逝去的父亲的真情跃然纸上。世界上真情最珍贵,原生态的真情弥足珍贵!
第五、从诗歌风格上彰显出其原生态品质。举例:“太湖石”/它是一块石头/在湖底沉睡多年/当湖水退去/它有了阳光的颜色/它是一块温润的石头/内心装满湖水/当水草在它的身体里疯长/它具有了与其它石头/不一样的品格//作为一块石头/它的价值被不断提高/作为一块太湖石/它更愿意呆在湖底/被一片湖水覆盖/不为人知// 。在诗人笔下,太湖石是一块多么纯朴的石头啊! 又如“杨树”它高大挺拔/它被称为树中伟丈夫/这为它带来赞誉/也招来灾祸//当大风卷来的时候/第一个被折断的/常常是它//。再如“海螺”/即使只剩下空壳/也是大海的一个音符/不信,你仔细听听/它坚硬的壳里/有大海的涛声//这样的诗歌在李传达室和的诗集里比比皆是。如“我的一首诗丢失了”我的一首诗丢失了/丢失在秋天的田野上/在目光无法超越的地方/一株孤独的玉米/迎风流泪/她怀中的孩子/那凝固的金黄/被紧紧地包裹着/在风中翘望//我的一首诗丢失了/丢失在秋天的田野上/我手中的笔/是迟钝的镰刀/是不会开口的月亮//我对土地的描述/破坏了诗歌最好的意象/我只能把田野带回家/把它安放在思念的位置上/让雪融化/让布谷鸟叫醒沉睡的太阳//我的一首诗丢失了/丢失在秋天的田野上/另一首还没构思好/只有意象在大路的两边生长/长成农人秋天丰收的喜悦/长成故乡来年沉甸甸的希望//。这些诗的风格如土豆般纯朴,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作,
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间文学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旭升在该诗集的序言中指出的那样:“总的来看,收入这本诗集的诗歌,大多以写乡村景物为主,即便个别写生命体验的,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迫切渴望。在城市生活多年的诗人,心中的乡村情结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浓,以至于不得不借助诗歌的抒写来释放,让压抑已久的情感,行走在回归的乡路上。诗集定名为《五月的回声》,也反映了诗人的这种情感诉求。诗言情,一首好的诗歌表达的应该是诗人最真实的情感,这在《五月的回声》里随处可见。”
李传和的诗集中有不少好作品,但也有一些思想和意境比较浅显的不尽成熟之作,有的没有独特的视角,有的语言过于直白,没有回味。不过这不能代表他的总体创作水平。
诗如其人。李传和是一个很低调的汉子,他说:“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文人,不是一个作家,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文学爱好者、文化宣传工作者。有时自嘲说是一名广告传媒工作者而已。因此,写这个东西,有点自不量力……说实话,出这本集子,在行家眼里看,这不是诗,没有押韵等,有朋友叮嘱再改改。我写的诗没有大气磅礴,没有语言魅力,只是所感、所想,有些话就是白话,一看就懂。我的目的就是抒发我的情感和通过诗歌让人理解我的情感,即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如果别人看得稀里糊涂,我的目的就落空了,诗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意义的‘诗’还叫诗吗?”
他还说:“一个人用心灵去写作,重要的是享受惬意的诗境。诗歌应该是植种在心灵深处的一颗种子,它需要真心和情感的呵护,才能生根发芽,这是一个心境炼狱的过程,是用生命写作的过程。”我赞成他的这种诗观,更倡导彰显中国诗歌生态的多样化,回归和坚守中国诗歌的本土化与原生态。这应为我们责任和使命。
本文作者简介
贺焕明,男,笔名贝奇,江西萍乡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1976年起在全国报刊网络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歌词等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近200万字,被编入上10种书刊,并多次在全国获得奖项,著有诗歌集《走向珠峰》、长篇小说《史镜·大国忠魂》、《血镜·共和之路》等,在全国公开发行,并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在本市举办过个人作品研诗会。其文学评论,观点新颖、深遂、独到,切中文坛时弊,并能结合作品或创作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全面而中肯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