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给你重新断断句,你看看效果是不是不一样:$ X6 G2 ~* k6 W# q b/ W% H
/ b! C% U* N$ f1 `
一夫当关 傲然屹立2 ^" k$ E) w) _' @( a [
即便苍老着跪地而死/ e' `+ W; B$ q: f
也要作潜伏的战士
, s$ B1 H4 ]- R! V; L v( Y) W
% C; y" h, V- q$ C" a9 f1 v 即便脊梁扭弯
* y3 p% u* O) N" E 也要把不屈的头颅& u) D+ v' _1 b, K T
迎向风霜烈日
+ q4 l8 y8 A: S, k- S# \" Y. @' G2 F
, G( k% {- A( ?% L, |1 R6 ` 潜伏的帽翎伪装葱郁的瀑布-------“潜伏”前面已有,此处不宜再出现。“帽翎”意象不妥,再斟酌——要突
1 N9 X) Z3 D" ` 蔽护着沧桑海岸 破“潜伏”的惯性思维才可。
# f: D3 Q+ h8 S6 r9 B4 x# ? 永无休止的洗礼----------------------结尾这3行好像没有原作的气势了,建议还是参考原作进行修改。# z5 w; l% z, |/ { l! l. P
& B \3 J6 R2 ]1 D
【重点还是在结尾的三行,是提神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