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竞合论
意象是诗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构成了诗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意象竞合即诗语言本身的竞争与合作。诗人的情意通过意象的竞合,使语言有陌生感和亲密度,达到具体有效。这里我们不妨将法律上的竞合借用到诗歌中,竞合同样分为同向竞合与逆向竞合。同向竞合是指意象上具有两个以上相对正向或相对反向的作用关系。逆向竞合是指意象上并存相对正向和相对反向的作用关系。
现代诗中,我们研究的竞合关系常常不在零度或一百八十度上,甚至不在同一平面上。意象竞合是诗歌语言张力的本源,也是诗歌重建之归途。比如:现实中,我们懒得维系一些庸俗的关系。特立独行最好,不需要解释。但一些关系不一定要有什么神通,却可能有上通、右通或左通,这样我们不维系还不行。诗歌也这样,意象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对立,却又不失法度。
诗人活在现实的矛盾和想象力中,不断地寻找矛盾,不断地纠缠。诗人在追问矛盾的时候,最终要以轻松自然的姿态,优雅地表达。好的诗,长在人们的心中。我认为诗歌最高的境界应当是充满无限张力和想象,却在轻松中回味不绝。这样的效果,正是通过意象竞合而抵达的。诗人就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化纠缠为平和。这种平和又不是真的平和。而自然界中,又何尝不是纠缠永在呢?
我常常想,有风吹过的时候,万物摇晃最历害的是什么?我站在墙头上想。飓风到来的时候呢?我站在甲板上想,老河沙在岸上一定够不到海的眼睛。话剧用来挑衅,真的没意思。是的,意不是我的,象不是我的,竞不是我的,合不是我的。但“意象竞合”(首提)一定是我的,这就是语言的神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给我们带来指引和便利。
扯远了,言归正传。假设我们的思维和情感属于量子运动范畴。那么,诗歌将遵循不确定性原理。没有定规可寻,它仅仅是一种概率的出现,一定范围内的可能性。为此,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汉人董仲舒也说过“诗无达诂”。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为什么能想到一起去?那就是,上帝也会掷骰子。为此,不确定性原理是诗歌的一条重要原理。
诗歌遵循的第二条原理就是因果律。因果律是在二十世纪被相对论证明了的一条规律。而在量子论中虽然还争论不休。在诗歌中,因果律是切实存在的。那就是象为因,意(情)为果。为此,很多诗人提及了对诗歌的敬畏,这种敬畏实质为因。很多诗人提出了,诗人要有担当和良知,担当和良知实质为因。那么,为什么很多写诗的人不够成诗人,只因其缺少了太多的因,而不够成诗人的果。那不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只是讲讲排场,做做样子怎么能够成诗人呢?
诗歌遵循的第三条原理即为意象竞合原理。一首诗如果其意象指向上不是单一的,如果其维度不只限于一、二维度内,它一定俱有意象上的竞合。意象竞合从形式上对诗歌语言进行了重组,从内在上使各种纠缠此消彼长,相互统一。诗人就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化纠缠为平和。这种平和又不是真的平和。可以是消解或更深层次的纠缠。意象竞合原理为现代诗歌的核心或更高层次的原理。
诗歌遵循的最后一条原理就是感染性原理。当一首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和美的统一并形成影响力。它就会形成一种品牌效应,从而感染众生。当我在读屈原的诗时,我会怀着一种崇敬心情,读着读着就仿佛身临其境,被其诗歌深深的感染。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吧!古代,诗与歌尚未分家,诗歌常常用来既吟又唱。现代的很多诗人也在开诗歌朗诵会,诗现场……因此,诗歌的感染力不得不称其为诗歌的又一重要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意象要有创新、有挖掘。这时引出了想象力空间一词。想象力空间泛指意象之间的竞合或单独意象的想象力空间。诗歌的想象力空间指意象的整体性竞合而形成的不确定的想象力空间。诗歌具有想象力的空间,假设想象力空间具有边界,那么其边界应当是可收缩、膨胀的,类似气球的球壁。有创新、有挖掘的意象就像一个新气球,诗歌才会鲜活而有语感。味道丰盈,张力充沛。事实上,有很多诗人一味沿用陈旧的意象或其它诗人已经使用过的意象却没有挖掘、新意。自然如老旧的气球,其球壁僵硬、老化,毫无新尚。
没有很好的哲学素养,没有担当的精神,没有悲闵的情怀,便成就不了好诗人。当下常常会在网络上遇到一些诗人围攻异己或围攻弱势,这显然是诗界的耻辱。一个喜欢抓住别人的弱点不放的人,常常是因为自身不具备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一个缺德的人,做人都不合格怎么可能成为合格的诗人。如果有人认为我说的不对,你可以在古今中外的诗人中搜索一下。爱你的族人,它不是虚伪的,不是造作的,是你敬畏一份事业的前提。
如今有一些人言、行、德极其浅薄、苛刻,写诗只为出名。得点奖,发点文就自以为了不得了,认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充其量也只是诗歌混混,鄙视你的人懒得去说而已。如果你真的喜欢诗,你又为诗歌做了什么贡献呢?却一味地自私索取,用尽心思、指鹿为马。这里我只对事,不对人。你要懂得人算不如天算,虚来之名还需废!为此,我常常地想成为真正的诗人,自己有何德何能。以上为我对诗歌的一点理解,休息之日偶有所思。及时记之,以待整理。
(2016年5月13日于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