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嘴》
牧之歌
经过苞谷地
杨寡子
给牛套上箍嘴
河边青草地
他给牛卸下箍嘴
杨寡子
一辈子放牛
他爹骂他牛都不如
牛吃草 不说话
他吃苞谷糁 也不说话
读者皿成千说:牛耕田,马吃谷。我们家乡有这种说法。意思是底层的人辛苦下来的粮食都给了官,不公平。这里一个牛用的口罩意味深长,让人闭嘴的只怕不是有形的东西。
细看第一节说杨寡子给牛装箍嘴不让它吃苞苗,只让它吃草,这是一种普遍共识。第二节机锋一转,寡子父亲对普遍认识明显是有反叛的,他认为,吃的东西高低决定物种的优劣。当然是指脑子。一种恨或者反抗意识在里头了。
似乎并没有写出什么东西的两节文字,反复思考,你会发现,是无中生有的。其核心就是真正富有经验的人们才被唤醒的。我有题外话,读不懂的男人不是男人,女孩儿别嫁。
《老李的青春》
蚂蚱
老李的青春被狗吃了
有一个很大的窟窿
就像他身上的红背心有一个窟窿
但老李不在乎,又搅拌狗粮
一碗白粥端得四平八稳
老黄狗死了以后,养了小黄狗
老一辈的香火算是有了传承
这个传承也很奇怪,老李不说
一只手按在狗头上吹响一声口哨
读者皿成千说:细节决定作品成败。这红背心一个窟窿的闲笔妙啊!一个光棍的内心,他与自己较什劲呢?“一只手按在狗头上吹响一声口哨”又一绝妙闲笔,把老李内心的苦抛出去了。
往文本瞧,养狗可以当成人生可竞之业,省下自己,为狗有狗样。
这不争,是多么强大的争。
招聘会上(选自探索诗歌版块)
文/王小鱼
在招聘会上
有一个跳着走路的人
挤在人群里
在看招聘栏上的信息
他看得很仔细
一个一个的看
不管什么工作
只要是要求身体健康
他就不再往下看了
然后一跳一跳的挪到另一处
整个招聘会上
就他
格外出众
读者皿成千说:兵无常法,水无常势,诗也无常式。一首好的诗无形中的标准就是说的话是人话,而且是围着说,围住一个核。这个核不一定是可以交流的,却不是说就相遇不到,比如爆炸性的核,它虽然小,只要有发生反应,周围都要成被动。我就是这么被动地击中。一个残疾人找工作,只是找希望。因为自身的不足,对比需求方的认识残疾,也正是中国人的普遍残疾,一种被排挤的窘态。大有五十步笑百步的现实版本在此重演。
文本可以说只是写一个瞬间的片断。一跳一跳的格外出众,为点睛之笔。是人物形象的细节,也是人们普遍的人格残疾。
在此我以诗为评附后:
《盲人效应》
我欣赏星光大道杨光,
他能超级模仿。
一个重要的因素,
就是看不见听力却很强。
记得我第一次登台,
最怕看到的就是别人聚集过来的目光。
我想到美国的一家相片冲洗公司,
聘请盲人创效益的故事。
而在我们国家,
争的却是颜值和权利的斤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