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 萧萧:秭归是中国诗歌的“原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16: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访 萧萧:秭归是中国诗歌的“原乡”

       据三峡晚报2016-06-09消息 “……离骚离骚,分离是千载又千里的愁骚 何不归来,嗅闻诗一般橙橘的原香……”昨日举行的“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祭祀大典”上,萧萧作为台湾的诗人代表,朗诵了他创作的《诗的原乡》。

       萧萧究竟与屈原、与秭归有何际缘?昨日下午,本报记者采访到这位台湾诗人。


                                   台湾诗人萧萧。王康明 摄

       记者:屈原哪些方面影响了您?

       萧萧:大学毕业时参加研究所硕士班考试,除了文学史、思想史、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之外,还选了《楚辞》作为研究专书。那时屈原已经是我崇敬的对象。后来编写明道大学的国文课本,我选择批注的课文就是屈原的《橘颂》。我崇敬屈原作为一位君子的坚毅个性,做为一位创作者,我更佩服屈原诗的想象力,在伟岸的山水之间尽情驰骋。很多评论者说我的诗中常常出现幻化的云,这种无所不能的云的变化,或许来自于屈原式的、无拘的想象,我颇为享受这种想象的快乐。

       记者:与秭归有种什么样的情结?

       萧萧:秭归是屈原故乡,被誉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对诗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2010年,我陪余光中先生参加秭归端午屈原文化节。其后,我创作的《上善之神——屈原的润泽》、《橘,诗人勃勃跃动的心》、《与屈原戏水》三首诗,在两岸传诵。

       记者:如何让宜昌诗歌更加繁荣?

       萧萧:几次到秭归,我对骚坛诗社的印象最为深刻,最是感动。我也是农村子弟,自诩为“农”的传人,也看过诗人为农人创作的诗篇,但真的很少看到农人写出自己的心声,创造自己的作品。秭归的农民诗人、骚坛诗社,创造了历史纪录,值得珍惜。屈原,中国第一位诗人;秭归,第一位诗人的故乡,称之为“原”乡,更加响亮。当然,时代在进步,诗艺也在求变、求新,如果能利用寒暑假的空当,邀请诗学专家,给年轻的宜昌青年上上课,用互动的方式、玩乐的方式教小孩诗歌,应该会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激发年轻一代新的想象力,或许对于宜昌新诗的繁荣,会有些许帮助。

       记者:您介绍一下两岸诗歌交流的重要性

       萧萧:两岸的诗人都尊屈原为诗祖,屈原文化是联接两岸文化的“脐带”。2010年6月16日上午,82岁的余光中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开幕式”上,朗诵了长诗《秭归祭屈原》;2011年6月5日,台湾郑愁予、隐地、白灵、萧萧4位著名诗人,参加2011年在秭归凤凰山民居郑韶年老屋内举行的屈原故里端午诗会; 2012年5月10日,王国生率领湖北代表团,来到台湾唯一的屈原后裔聚集村——彰化屈家村,隆重举行屈原铜像落成庆典活动; 2013年5月30日下午,由宜昌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秭归县人民政府、台湾彰化市公所、台湾明道大学共同主办的“诗歌的太阳——两岸屈原文化交流及诗会”在台湾彰化举办;2015年9月24日,出席第十二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宜昌分会场的台湾嘉宾实地参访秭归屈原故里文化园。

       萧萧本名萧水顺,1947出生,台湾省彰化县人。诗人、诗评家,现任台湾明道大学讲座教授兼人文学院院长。创作文类以诗和散文为主,长年参与年度诗选、年度散文选的编选工作。截至目前,其著作、主编、论述的诗论、诗作、诗选等作品,高达一百多部,对台湾现代诗坛,贡献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18: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