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2016-06-10 09:53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彭桐


海风起,粽叶香。品椰子、诗意浓。一场围绕传统文化的诗歌盛会,让诗人们诗情纵横,思潮翻滚,话题广泛,火花频闪。
核心提示:
端午节,在宝岛海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洋溢着浓浓的诗意。6月8日,在迎接这个我国传统佳节到来之际,由海口日报社、新诗界微信群、海南森林客栈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诗意端午”文化沙龙活动,在万宁日月湾森林客栈举行,近20位海南著名诗人和作家共话端午,探讨古今诗歌怎样展现端午民俗、诗歌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端午和屈原给现代人的启示和感悟,并在吟诵诗歌声中追思屈子情怀,感受诗歌独特魅力。

A、感受屈原深厚情怀激发爱国心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流云清风穿过海南岛农历五月的天空,而天籁《离骚》却激荡着中国历史的长河。
屈原给了端午节更深层次的意义,于是在诗人眼中端午节就有了不同的含义。但在写下壮美爱国诗篇《南海,我的祖宗海》而享誉中华诗坛的海南著名诗人乐冰眼里,端午的主要含义就是因为屈原可以放大到天地之间的两个字:爱国。
2300多年前,楚国大地上孕育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以其博大的忧国忧民情怀,赢得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尊重和爱戴,他将自己毕生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邪恶势力的反抗,都化为作品的生命与灵魂。
“今天我们以端午节的名义、以诗歌的名义在这里聚会,有着特殊的意义!”在6月8日于万宁日月湾森林客栈举行的“我们的节日——诗意端午”文化沙龙上,乐冰在专题发言中说,中华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灿若星辰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是其中一位光照千秋的伟大诗人,“作为诗人,我们为屈原自豪和骄傲,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信心继承和发扬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每一个人应有的情怀,作为诗人,更应当拿起手中的笔,鼓舞身边的每一个人爱国。
乐冰认为,诗歌不能仅仅是诗人自我欣赏,归根结底还是要面对现实,起到陶冶性情、鼓舞人心的作用。诗人要有血性,诗人的血一定是发烫的,要对得起时代、对得起子孙后代,这也是一个诗人的责任和使命。诗人是醒着的人,即使偶尔打盹,也是为了更清醒地活着。正如屈原在《渔父》中写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参加活动的诗人作家们一致表示,屈原的文学作品充分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爱国精神是超时空的。屈原对人民予以同情、肯定,对祖国的感情矢志不渝,对恶势力敢于斗争。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见屈原是一位真诚的人、善良的人、热爱祖国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一个有良知的诗人,不仅仅为本能而写,为倾诉而写,更是为时代而写!”乐冰分析说,诗人要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高度,不能脱离时代。屈原在《离骚》中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诗歌始终关心国家、关心人民。
任何经典作品都有一个生成过程,时间是一个因素,大浪淘沙,屈原的诗歌无疑是经过了千百年淘汰生成的结果。“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的经典句子,人们耳熟能详。

B、把诗意的触角扎进传统文化

宣扬爱国精神,弘扬传统文化,这两方面都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体现。在端午节这个和诗歌相关的传统佳节,人们自然想起传统文化。那么,诗歌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在风光旖旎的海南日月湾,面朝大海探讨“我们的节日”时,诗人兼青年先锋诗歌评论家佘正斌对此方面感慨良多。
中国现代诗发展到今天,经过了一次次外在的对峙、灵魂的碰撞,以及不断地解构和重建,确立了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佘正斌说:“我认为,这在于中国诗人们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以自觉的精神审视舶来文化,而又把灵魂的触角深入到时代的土壤之中。尽管各个时期各种流派和诗潮层出不穷,但多数诗人都能遵循诗歌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时代的大背景中主动作为!”
当下正处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这为现代诗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的机遇,也给现代诗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要求。因为是全媒体时代,现代诗歌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力量支撑,就必须赢得更多人的支持,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佘正斌断言:面对一个人人都可以写诗,也都有可能成为诗人的全新时代,那些大搞“文字狱”,追求所谓精英化,以晦涩难懂的语言故弄玄虚,试图哗众取宠的小众诗歌,只能退居一隅,越来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传统是现代诗歌的精神血脉,缺少传统的有力支撑,现代诗就只会越来越轻薄,越来越飘浮,没有根基和厚重可言,犹如飞舞的柳絮,满天飞花,不着边际,甚至会陷入精神枯竭的‘血荒’状态!”佘正斌说,其实,继承传统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而是把诗意的触角深深扎入传统文化之中,吸取前人之精华,变古为今用。
佘正斌认为,可以借鉴和利用西方的新诗学来发展现代诗。不过,毕竟各国、各地方都有自身的区域特色,也都有其自身的精神指向,我们所拥有的五千年文化传承就是现代诗的精神血脉,这是无法割舍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诗歌写作,必须克服创作随意化、创作心态浮躁化、创作语言粗俗化的‘三化’倾向!”佘正斌就当今诗坛存在的一些现象进一步阐述说,严格地讲,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严谨、深入和深刻的思想活动过程,而不是作者“用各种新奇的网名、绰号写作、灌水和批评,甚至谩骂和恶毒的人身攻击”,也不是一部分人聊以度日、浪费光阴的所谓“后现代”式的狂欢和消费。正如诗人秋海棠所言:“诗歌有其自身深刻精神层面,不能因为媚俗而降低了诗歌的价值底线的品位。”
万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少雄和该部副部长、万宁市新闻办主任陈纯进专门赶来参与诗人们对相关话题的研讨。吴少雄表示,万宁将着力弘扬地域性传统文化,扶持沿海一些特色景区和场馆打造成“诗人客栈”,以助力诗歌岛建设和人们诗意生活的实现。海南森林客栈创始人冯清雄表示,作为弘扬海南本土文化的主题酒店,将一如既往通过联手媒体单位、文化社团组织等形式,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诗歌论坛等活动,以让更多人在诗歌共鸣中享受文化大餐,寻找到“心灵的栖息地”。

C、端午是诗人和诗歌的狂欢节

对于海南文人来说,阅读从读诗开始,过端午节也应从创作和吟诵诗歌开始,在诗声琅琅诗意浓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端午粽子的清香。
“端午节,对于诗人而言是诗人节,是以诗歌的方式抒怀,是对诗人屈原的悼念!”著名“才子型”诗人、海南《现代青年》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雁西一到日月湾就诗意奔涌,即兴创作了端午长诗《你的眼神流露出世界最温柔的诗》,在森林客栈的“冲浪屋”前座谈分享时,他激情畅谈“诗人与端午”。
“端午节,从一个诗人的命运,我想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血脉是和祖国连在一起,他和国家是同呼吸,共命运。”雁西说,屈原的诗歌精神体现的是大爱,对人民的关切。由此,诗人应忧人类之忧,爱世界之爱,一个伟大的诗人应有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只有诚心做人民诗人的人,他才会被人民所铭记。
除了产生在这和平年代如何成为优秀诗人的思考,雁西还关注诗、节日对人的积极作用。他说:“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融合,可提升人们文化生活的品质。作为当代诗人,应该深入生活,应该像屈原一样有大爱之境,在生活中发现美,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领悟和精品!”
在文化沙龙诗歌朗诵环节,参会者比赛似的吟诵古今名篇和自己创作的端午诗,并竞相发表感言。作家张少中不仅朗诵了陈独秀的《端午感怀》,还解读了苏东坡的词《六幺令•天中节》,他说诗人不仅要拥有浪漫纯真的心,还要有情义和信仰。作家阿廖即兴创作了七律诗《端午杂感》,并有感于端午节来源与屈原、曹娥、伍子胥等著名历史人物相关的多种说法,端午节刚好与中国忠、孝、义等优秀传统文化密切关联,他不仅激动地登上高椅演讲,还用长笛独奏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古代名曲。
“诗歌作为文学样式的一种,历来在大中专院校深受青年学生们的喜爱!”散文家、教育工作者苏贻朗诵了她的诗作《端午节这一天》,并称诗歌可以活跃校园气氛、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生活,建议相关方面多组织开展“优秀诗歌进校园”活动,“因为更重要的是,诗歌是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一种精神的宣扬!”
著名作家韩芍夷刚朗诵完她的诗作《端午节的传说》,诗人陈波来就“抢”过话筒畅谈诗歌的力量和文化企业的打造。作家曾万紫、钟惠和诗人邱名广、唐雄、黄越等或慷慨激昂,或浅吟低诵,且纷纷畅所欲言,热议端午民俗,追思诗祖屈原,交流诗歌创作感想。诗人冯椿激情朗诵了他的诗作《屈子》,坦言借节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提升文学素养,提高人文氛围,“这种文化活动不仅是对爱国主义的一种倡导,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一种传承,还是诗人和诗歌的狂欢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6-10 13:4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文化活动不仅是对爱国主义的一种倡导,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一种传承,还是诗人和诗歌的狂欢节!”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6-11 05:0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1:18 | 只看该作者
李明利 发表于 2016-6-10 13:46
这种文化活动不仅是对爱国主义的一种倡导,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一种传承,还是诗人和诗歌的狂欢节!”赞!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6: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6-12 1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6-21 12:2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问好乐冰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15:0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