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日,一抹浅浅的清凉(组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夏日,一抹浅浅的清凉(组章)

            作者:棠棣

立夏

夏日,来得不早不迟。我准备渡河的时候,她正好赶来,与我同船。
云朵高高在上,是那么的白,那么的遥不可及。脚下,身影浓重,聚一抹浑然的黑。
阳光成直射,天蓝得刺目,鸟的影子在天空划过,大地上长出绿油油的鸟鸣。
花开,花又落了,如一场接一场的雨,经过每一个人,让每个人的内心在体味大起大落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薄脆。
枝头是青青的幼果。河岸上,草色正浓。一只喜鹊正在枝杈上给雏鸟喂食,叽叽喳喳,一片嘶鸣。
我听见风吹草动的声音。回头,夏日,正一点点拉长岸的影子。


六月,夏日书写

一枝榆伸到窗前,荫凉注满整个房间。
背对窗子书写。风时不时闯进来,让清凉在这里形成小小的湖泊,给内心一个幽静的皈依。
书写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字都是一个脚印,一个个脚印串联起来,行程曲曲折折,如流水在夏日的阳光里循着绿阴行进。
六月的阳光洗出内心的白亮,干净的包容着大地和大地上所有的物事,当然也包括这间小屋。
独自一个人在屋子里,心与所有的物事一起,在阳光里曝着。阳光在打开自己的同时,把触角伸进所有的生命体,清除尘滓与污秽,只留下清明和念想。

   
芒种前后,村庄速写

种下一粒玉米,把希望和期待埋进泥土。
而生活还在继续,一碟咸萝卜,一个硬馒头,再加一碗玉米糁子,夜色就渐渐浓了。
日落而息,土地、作物、牲畜、人,都需要在夜色中缓解一天的疲惫。日落之后,最好有雾或者露,来浸润坚硬的老茧。
鸟归巢,鸡上架,喧嚷一阵之后,宁谧是对另一个日出的守候。
村边有河,悠悠流水昼夜不息。日落时分,河水奏响催眠的小调;日出之际,河水唱起清甜的民谣。
而村庄就在那里静静地站着,送走,迎来,让漂泊的生命得到归属的慰藉。


正午,一树鸟鸣

一树鸟鸣,把夏日的杯盏斟满浓翠。
窗外不远,蝉端居枝头,唱响绵邈的寂寥。
在夏日,把窗子打开,把心的门扉打开,迎向风,迎向阳光……思维的弧度又镀上了一层太阳的光泽。
把心事写进文字的人,在漫长的夏日,行进中的身影就像夕辉折射的水光,在色与空的判断中,让短暂剔透成宿命里的永恒。
历尽风尘,在肉体的阴影下,让心灵穿越时空,化作万仞雪崖上的一株雪莲,坐对云的卷舒,坐对光阴的悠悠流转,用一瓣瓣瓷白诠释灵魂的傲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6-10 18:59 | 只看该作者
组章厚重,诗质有味,内涵深邃。建议飘红,我操作不反应。拜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6-10 19:44 | 只看该作者
戴永成 发表于 2016-6-10 18:59
组章厚重,诗质有味,内涵深邃。建议飘红,我操作不反应。拜读。问好!

赞同老师的看法。学习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6-10 20:25 | 只看该作者
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6-10 20: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树鸟鸣,把夏日的杯盏斟满浓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6-10 20: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感觉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6-10 21:52 | 只看该作者
一树鸟鸣,把夏日的杯盏斟满浓翠。
窗外不远,蝉端居枝头,唱响绵邈的寂寥。
在夏日,把窗子打开,把心的门扉打开,迎向风,迎向阳光……思维的弧度又镀上了一层太阳的光泽。
把心事写进文字的人,在漫长的夏日,行进中的身影就像夕辉折射的水光,在色与空的判断中,让短暂剔透成宿命里的永恒。
历尽风尘,在肉体的阴影下,让心灵穿越时空,化作万仞雪崖上的一株雪莲,坐对云的卷舒,坐对光阴的悠悠流转,用一瓣瓣瓷白诠释灵魂的傲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6-10 21:52 | 只看该作者
丰盈,内质,欣赏学习,问好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6-10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历尽风尘,在肉体的阴影下,让心灵穿越时空,化作万仞雪崖上的一株雪莲,坐对云的卷舒,坐对光阴的悠悠流转,用一瓣瓣瓷白诠释灵魂的傲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6-10 22: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5 05: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